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一百八十二章 飛艇交易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保證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斷更。)

    「當然,我們同樣可以可以把技術專利使用權以合適的價格交與給你們,相信以你們的工業基礎,生產能力也遠遠超出我們現在的規模。」藺東馨拋出了一個大餡餅.

    頓時,艙內的德國人無不面露驚喜。他們知道如果德意志帝國能夠在國內大量生產這種空中霸主,那麼將來的戰爭,帝國就會有足夠的空中軍隊。

    一百艘,就能給他國帶去1000噸的炸彈,那麼一千艘呢?一萬噸的炸彈能夠毀滅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

    實際上,德國除非大肆縮減其他方面的工業產能,才能在短時間內組建出這麼龐大的飛艇編隊,否則無論如何也需要幾個月甚至大半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僅僅一艘白鴿就需要那麼多的工時以及大量的氫氣,需要消耗的資源太多了,不過這也是軍政府強勢推出飛艇的原因之一。

    當然還有著為明年的統一戰爭提供物資運輸做準備,到時在統一戰爭時,上百艘飛艇出現在華夏大地上,如同工蜂一樣到處為各地的軍隊提供運輸補給,那麼希望列強肯定也會受到刺激更加的重視飛艇的軍事用途,從而掀起世界飛艇競賽。

    阿爾弗雷德開心地說道:「這個我向我們帝國一定會接受的,這飛艇是絕對的戰爭武器,我相信未來它會在戰爭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不過,我們需要決定一下這個授權的費用。」藺東馨緊接著說出了關鍵性的問題,一切都是利益。

    「受限於我們國防法規定,我們不能即刻對你們開放這種特殊金屬的生產工藝,但是我們可以根據授權生產規定,向你們低價出售大量的這種超硬合金。能夠讓你們有足夠的合金生產大量的飛艇。」

    阿爾弗雷德對於軍政府的什麼國防法很是無奈,但這也是目前國際社會上的普遍情況,無論哪個國家都有很多東西不能出口。好比現在德國跟軍政府雖然是盟友關係,好到不能再好,但是也同樣有一些頂尖科技禁止對軍政府公佈。

    可惜的是,現在軍政府已經有了自己初步的科研能力,大量基礎性的高科技他們已經從幾年前與帝國交易時利用帝國的疏忽輕易地得到了,軍政府的科研能力很多方面已經不再是短板。

    飛艇最終購買與否,還要看德國本土的決定。

    白鴿級飛艇的各項數據引起了德**部的極端重視。

    「陛下,我認為我們必須擁有這種武器。」施裡芬在收到青島的電報後即刻找到了威廉二世。

    「這是我們從齊柏林伯爵那裡得到的飛艇報告,他認為飛艇在將來能夠成為空中的巨無霸,甚至能夠改變戰爭的走勢。」

    「飛艇具有無法阻攔的特性,在高空中能夠任意的繞過所有的要塞或陣地,能夠長時間的滯空,能夠攜帶大量的炸彈突然攻擊敵軍的任何一處陣地,同時它的高空距離也能夠有效的防禦目前一些攻擊手段。即使最好的武器現在也無法對兩千米的高空飛艇產生絲毫的威脅。」

    「同時飛艇還能幫助軍隊進行緊急物資的運輸,一艘白鴿級飛艇能夠運輸15噸的物資,只要5艘,就能保證一支主力師部隊的日常消耗。而飛艇需要的成本也極低,不會對公路運輸產生影響,更不會出現例如鐵路運輸受限的情況,15噸的物資,只需要10名人員就能輕易的帶走,如果在陸地上,至少需要300輛馬車,450人的規模,以及350匹的馱馬,還有大量的沿途消耗。」

    「這些解放出來的人力和馬匹,我們完全能夠使用到戰場上,而不是在後勤運輸中浪費他們寶貴的戰鬥力。」

    「根據計算,如果我們能在戰前擁有100艘飛艇的話,對於帝國的軍事潛力能夠增加12%-15%,減少20%左右不必要的消耗。同樣,我們前線的士兵總數會增加15%以上。這是一個驚人的增幅。」

    最後施裡芬還拋出了一個驚人的計劃:「如果我們在作戰時期,突然的組織起超過百艘的飛艇大軍對敵軍任何一個城市一支軍隊,甚至一支艦隊轟炸,那會產生什麼效果?」

    會議室裡的人頓時無不驚愕萬分。

    頓時有人發言說道:「陛下,這絕對是一場災難。沒有任何城市,任何軍隊能夠始終警惕防衛這可能的空中襲擊,同時他們也無法抵禦從兩千米高空中落下的炸彈。任何防禦公司,最堅固的都是正面,而不是在頂層。同樣我們能夠在飛艇中裝載數百公斤的重磅炸彈以及大量的小型炸彈,這些對於要塞或軍隊防線都是一場災難」

    說話的人是今年才擔任威廉二世的侍從武官馬肯森。

    奧古斯特.馮.馬肯森(1849—1945),1869年進入陸軍服役,被分配到精銳骷髏輕騎兵團參加了普法戰爭。1880年馬肯森進入總參謀部,獲得了毛奇的賞識。1891年2月11日,馬肯森回到總參謀部,擔任參謀總長施利芬伯爵的第一副官。

    1898年,他作為副官陪同德皇威廉二世訪問巴勒斯坦。馬肯森身高六英尺的體形和懇摯謙恭的舉止使他在扮演這一角色上大獲成功,獲得了皇帝的器重。

    因為出眾的才能,他並沒有如同歷史上,派往地方帶領軍隊,同時也是出於保密的需求,他是從頭到尾參與了東方盟友計劃的關鍵人物之一。因此也一直留在總參擔任要職,據悉威廉二世已經準備在9月份晉陞他為少將。

    同在會議室裡,一直參與與東方盟友一系列行動計劃的還有伯恩哈德.卡爾.阿道夫.馮.迪姆林大校;巴伐利亞王子利奧波德少將;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少將;科爾瑪.馮.德.戈爾茨男爵少將;瑞摩斯.馮.沃爾希大校;普魯士親王阿爾貝特.威廉.海因裡希海軍少將;符騰堡公爵—阿爾佈雷希特·瑪利亞·亞歷山大·菲利普·約瑟夫少將;阿爾弗雷德.馮.提爾皮茨海軍少將;埃裡希.魯登道夫大校等等。

    這些人無一不是在一戰中爆發閃耀光芒的德意志第二帝國最優秀的將領之一,也基本上在後來被晉陞為元帥職銜。

    他們的軍事素養自然不必說,也正式因為他們極優秀的能力,也才被威廉二世和施裡芬推薦加入對現在的戰略計劃小組中,一起為十幾年後的歐戰做著籌劃。

    在得知白鴿級飛艇的詳細指標數據後,幾乎所有人都同時在腦海中有了大概的軍事戰術理念。必須要說,軍方人士對於任何一種先進技術或產品的第一反應就是它的軍事作用。

    可惜現在在柏林沒有白鴿級飛艇的實物,否則他們都打算親自上去體驗一下,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對於白鴿級飛艇的認知。

    阿爾弗雷德的描述極為詳細,為了具體的觀測到白鴿級飛艇的實戰性能,軍政府甚至批准讓白鴿1號攜帶大量的訓練彈和阿爾弗雷德一起上天,在高空進行試行轟炸。

    爆炸的效果自然不必說,幾平方公里的地面被這大量的染色訓練彈幾乎鋪滿,即使再無知的人能能感受到這種轟炸的作戰效果,何況還是軍人出身的阿爾弗雷德一群人。

    同樣,在阿爾弗雷德的電報最後還有一番話引起了德國高層的警惕。

    「我在這飛艇的座艙裡發現很多能夠進行空中落地的工具,他們說這是降落傘,能夠保證在萬一飛艇出現問題時,艇上的人員能夠利用這種工具在兩千米的高空平安降落到地面上。」

    「頓時我想到,既然普通人能夠利用這種工具從天空中降落,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軍隊也能夠做到?根據載荷15噸,以及座艙的空間,我們可以一次性從飛艇上降落6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而一百艘就能讓一支6000人的精銳軍隊進入敵方任何一處薄弱之地。這對於戰爭的作用自然不用說明。還有我們將來的特種部隊是不是也能夠使用這種地方無法阻攔無法察覺的工具進行敵後特種作戰?當然,這些都需要仔細的訓練,計算,推演。」

    「但是我們可以叢中猜想的到,這飛艇的巨大軍事用途,它與其說是普通交通工具,不如說是為戰爭而生的主宰者。在高空中俯視人群,主宰他們的生命。所以,我們必須,盡可能的大量裝備這種工具。」

    「很顯然,在空中這片未開發的處女地上,我們再一次戰術思想落後於我們的盟友之後。我不認為我們盟友集中精力,耗費大量的資源,動用那麼多的人力,開發出來的這種工具沒有軍事用途的想法。不然就無法解釋在齊柏林飛艇出來時,他們那種迫切的要求了。」

    「有一點我必須向大家表述,1900年7月2日,齊柏林伯爵在帝國飛艇試飛成功,7月5日,王紹楓就下令在萊陽附近成立一個飛艇工廠,在7月底之前他們就成立了萊陽飛艇研究所。從這時間線上,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於任何可能用於軍事用途的工具或科技出現都非常的敏感,並且眼光也非常的準確。」

    「在我們瞭解的一些信息中,他們的飛艇工廠非常的大,人員也非常的多,有大量的輔助人員協助他們工作。如此的條件根本是我們國內的齊柏林伯爵無法得到的。他們的研究人員有著充足的人手,技術人員,資金,材料,科技,完全不需要擔心或憂慮。這也難怪我們的一些科學家技術人員把這裡稱為是科研的天堂,這點值得我們深思。」

    阿爾弗雷德的電報引起了所有人的思考,不過目前最要緊的就是抓緊時間引進這種空中霸主。

    這時提爾皮茨一句話驚動了所有人:「大家都知道,我們帝國目前最弱的短板是海軍,但是軍艦的日常行動是有限度的,正常情況下,一般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軍艦呆在軍港裡進行檢修之類的。軍艦一旦出行就無時不刻的消耗這各種補給,磨損著各種部件。如果我們能夠組織一支百艘的飛艇大軍,攜帶上千噸重磅炸彈,乘著夜色來到敵方軍港……」

    後面的話,自然不必說了,即使陸軍將領也能明白哪個場面會是怎麼樣,再強大的軍艦也頂不住如此多的空中炸彈雨,而且還是重磅炸彈。

    即使準頭再差,但是那狹窄的範圍內落下上千噸的炸彈也能給軍港裡的軍艦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那樣的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軍艦,損失那麼多的人,德意志帝國海軍還能擔心他國的艦隊嗎?沒有人會認為在十多年後德意志帝國海軍還能發展不到對方的三分之二的水平。

    這個對方自然是英國,而英國本土最大的海軍基地斯卡帕灣距離德國本土最遠不過1500公里,現在的飛艇都能飛1400公里,那麼十多年後的飛艇還能不飛到3000乃至4000公里的距離?

    而最近的不過300多公里,僅僅現在的白鴿飛艇就可以輕易地攻進英國了。

    「飛艇的製造技術並不複雜,難的是動力系統和金屬骨架,我認為以後的飛艇絕對能夠對任何地面上或海面上的物體造成嚴重的威脅。所以我們必須不能落在別國的後面。」施裡芬說道。

    威廉二世也點頭同意道:「那麼就通過引進飛艇的方案,具體如何操作,給阿爾弗雷德一個底線,不過了就行。我們帝國必須大力發展飛艇,光有這個白鴿飛艇還不行,還要更先進的飛艇。」

    「我們不僅僅要擁有飛艇,還要擁有能夠反制飛艇的武器,否則,我們和他國發生戰爭,雙方互相攻擊,我們即使能贏得勝利,也會損失慘重。」施裡芬接著說道:「不過目前能達到這麼樣的高空的,也只有飛艇,根據我們盟友提供的資料,他們推薦了一個思路。就是飛艇反飛艇。」

    「硬式飛艇的好處就是表面可以做的比較堅硬,白鴿飛艇採用的是把飛艇頂部盡可能的保證平直,利用白鴿飛艇內部先進的通道,讓士兵到達飛艇頂部,架設重機槍進行攻擊。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思路,飛艇龐大,結構穩定,完全能夠承受幾挺馬克沁的震動,只要在飛艇頂部進行結構式的固定,完全可以從上方進行攻擊封鎖。」

    「同樣,在下面的座艙也一樣加載重機槍,馬克沁的有效威力是1000米,如果載彈量減少為8噸以下的話,最多可以安放超過20挺的馬克沁重機槍,幾乎不存在設計死角,可以輕易的攻擊能夠靠近的任何地方飛艇。」

    「而8噸炸彈,依舊是一個驚人的數字,8噸炸彈,完全能夠徹底的摧毀一個不大的小城鎮。這,僅僅是一艘白鴿級飛艇的作戰效果。」

    經過緊急磋商,雙方就飛艇的授權生產達成了一致。

    華夏共和國以200萬龍幣的價格出售白鴿級飛艇的相關建造技術,德意志帝國擁有白鴿級飛艇技術專利生產權,同意以300萬龍幣的價格對德意志帝國出售毛驢2型發動機技術。

    同時共和國同意出售飛艇所用1號超硬鋁合金材料,1號超硬鋁合金價格為6萬龍幣每噸。並允諾每年的出售數量最高額度可以提升為500噸。而德意志帝國則可以根據需求在這個數字內進行訂購。而毛驢2型發動機則是以每台1.8萬龍幣價格出售,數量不限。

    最後規定,德意志帝國未得華夏共和國允許,不得以任何方式對他國出售白鴿級飛艇相關技術,否則將會以他國每出現一艘白鴿級飛艇進行50萬龍幣高額處罰。

    實際上這個所謂的處罰,也就是說德意志帝國可以把技術販賣給他國,但華夏共和國必須叢中落得好處,也既是分一杯羹而已。

    德國對此沒有什麼意見,首先他們肯定會盡可能的封鎖白鴿級飛艇的技術,畢竟這種戰爭武器對任何國家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如果真要對他國進行出售的話,那麼自然在繳納了50萬龍幣一艘的處罰金之後,自己肯定也會落到更多的油水進自己的肚子裡去。

    在第一批次合同簽訂後,德國即刻向共和國下了100噸1號超硬鋁合金以及30台毛驢2型發動機的訂單。共和國不需要大量的外匯資金回流,要求把這筆費用以實物工業品相抵,如鋼鐵,化工產品,或其進行相關專利技術的購買。

    對此德國方面表示非常的滿意,這實際上是一種互惠互利的事情,雙方誰都沒吃虧,又都佔了便宜。

    軍政府得到大量急需的物資,而德國則促進了商品銷售,帶來了大量的稅收,帶動了相關行業的發展。

    簽訂了交易合同後,共和國則是舒了一口氣,計劃完成,而且山東半島這一年內出現大量飛艇的事情也可以暫時掛到德國人的身上去了。

    德國人也不用眼紅自家的這個紙老虎,同時由德國人出面,能夠更加的刺激歐洲列強對于飛艇工業的競爭發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