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七十九章 科技問題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保證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斷更。)

    「第一,按照你們要求的,運載能力要二百噸,那至少需要五十萬立方米的氣囊,甚至還不止。整個飛艇本身的重量會達到八十噸左右,如何在天空中推動這麼大這麼重的飛艇,對於動力系統是一個嚴峻的考驗。我們沒有這麼強大的動力系統,別說我造不出這樣的動力,就是歐洲也造不出這樣的發動機。即使是現在的30噸載荷的飛艇,他的動力系統,現在歐洲也沒研究出來。」

    點點頭,安全部人員掏出口袋裡的筆和一個小本子,認真地記下了對方的要求。

    看著對方不似作偽的動作,謝纘泰真納悶了,難道他們能找的到這樣強大的動力系統嗎?

    但謝纘泰還是本著一名科學家的嚴謹作風繼續說道:「其次,骨架需要極高的材料,尤其是大型載荷的飛艇,他的骨架結構用鋼鐵肯定不行,必須使用超硬輕質金屬,現在世界上沒有哪一種金屬材質能達到這種要求。具體的材質要求暫時還不確定,需要根據到時的數據計算出來。」

    「第三,氦氣,氦氣比氫氣要重一倍,而且提煉極其不易,甚至可以說非常的難,氦氣我們知道是惰性氣體,不像氫氣那樣有著危險性,但是它的提煉難度就我所知,除了在實驗室能提取少量,工業上還暫時沒有什麼辦法生產。靠實驗室生產能充滿氣囊的氦氣,估計十年也不見得能出來。而氫氣的話,就可以很輕易地解決,暫時飛艇只能使用氫氣來填充。」

    「暫時就這三個最大的困難需要解決,這三個問題都不是我能解決的,如果你們能解決這三個問題,飛艇的設計與建造就不是問題。」

    點點頭,幾名安全部人員仔細看著記載的三個問題,說道:「謝先生,這三個問題,我們會讓其他科研所想辦法解決,至於你,我希望繼續幫我們設計大型的,先進的飛艇,只要材料解決,就立刻開始建造。沒什麼問題吧?」

    謝纘泰忙應聲說道:「好好好,只要你們能解決這三個問題,那麼我就能造出全世界最大最先進的飛艇出來。」

    離開了謝家,安全部人員立馬把這三個問題寫成報告交給了上面。

    各有各的職責,安全部人員是注意國內的安全包括情報方面的,但並不能代表著有能力給各大科研機構下達命令。擅自越權和瀆職是極其嚴重的兩個問題,這是雷池,踏錯一步很可能就出事,不由得他們不小心。

    華夏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柴鈺在收到這個報告的時候,即刻把報告呈給了王紹楓。

    「現在我們是沒有這個能力造出超級大飛艇,但是我們可以一步一步的走。結合冰港那邊的技術,我認為完全有能力現在造出比齊柏林飛艇大幾倍的飛艇。結合經驗,可以逐步放大,第如第一次運載10噸,那麼第二次20噸,第三次50噸之類的,關鍵是要把步子走好,走穩,新技術研發是要求精確的事情,我們不能外行人領導內行人,犯瞎指揮的毛病。」王紹楓如是批示。

    得到指示的柴鈺立刻讓技術司的人進行技術審核,分批分類給下轄的科研機構下派任務。

    暫時這三個問題在山東的幾個研究所都沒有能力進行,只能交給冰港科研所,冰港科研所已經是軍政府的高新科技代名詞了,如果冰港科研所也研究不出來,那其他地方的科研所研究出來的可能性更低。

    現在的冰港科研所佔地達4.52平方公里,由兩個步兵團的軍隊負責日常外圍警戒,而調查局的成員和憲兵們總數超過一千人則是內部警戒。大量的火炮重機槍以及毛瑟狙擊槍和手槍在各個或明或暗的地方守衛著。

    而科研所所在的區域也被跟平民區完全劃分開了,中間是寬達一公里無任何遮蔽視野的平坦地區。並且整個科研所外圍還圍著一圈的圍牆以及佈滿了高壓電線,日夜有著守衛帶著軍犬來回的巡邏。

    一些冰港的科學家平時開玩笑說這科研所比世界上任何一個總統府或者國家銀行的金庫都要防守嚴密十倍。這並不虛假,很多人完全贊成這一說法。

    但是科學家們沒有太大的抱怨,一個是他們已經到了這裡,這輩子估計都出不去了,學會習慣這裡的一切吧。

    二是雖然防守嚴密,但是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這軍政府對於他們知識的看重,否則為什麼會花費這麼大的代價在這片沒有人煙的地方建立城市?

    三是平時他們的行動並不怎麼受限制,而且待遇好到他們完全不能想像。

    四是他們的家人已經徹底的融入了這個地方,就算不為自己也要為自己家人考慮。

    五是這裡的各種科技確實很先進,各種知識也都非常的齊全,包括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知識,只要能弄到手的,也都在這裡。

    所有科學家們都相信,以這軍政府的手段,估計還沒有幾樣技術他們弄不到手。海洋般的知識讓他們欲罷不能,完全的沉入進去。

    現在的冰港科研所外籍人員已經達到了700多人,三分之一是各學科的科學家研究人員,三分之二是各行業的技術專家。而在科研所學習的軍政府學員和助手也高達1500多人。

    大量的實驗室建立起來,很可能今天這棟大樓還是空空如也,但是明天這棟樓門口就會掛起一個醒目的牌子---xxx設計局或xxx研究院。

    特種金屬研究院在7月15號正式掛牌成立,同時另一個氣體研究院也在同一天掛牌成立。

    大功率的發動機其實研究進度已經進行的差不多了,功率方面也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是這個預期目標卻是為飛機所研發的,而不是飛艇。

    飛機才多大重量?在飛機設計局裡最大的飛機設計重量也不過600公斤,加上一個人以及發動機和攜帶燃油,也不到1000公斤。雖然跟巨型飛艇的三百噸份量完全不值得一提,但是僅僅是幾十噸的大型飛艇卻不是問題。

    不過在發動機實驗室還是又單列了一個進度,大推力發動機,也只有這樣大的發動機才能帶動巨大的螺旋槳葉片並產生足夠大的推力使得幾百噸重的飛艇以百公里時速飛行。

    航空發動機的研究還在進行,暫時無法提供良好推力的汽油機使用,因此發動機實驗室的人員通過研究齊柏林飛艇使用的發動機,實驗室的專家成功的改進,使得發動機功率由原先的16馬力增加到22馬力。

    再通過改進發動機本身的材料結構,增加缸壓,以及加大結構,把功率成功的提升到38馬力。

    畢竟一個實驗室數十人的努力,加上近乎無限制的材料產生的效率遠不是齊柏林一個人能比擬的。

    這種發動機因為沒有太大創新以及只不過改進而來的,是以被汽油發動機實驗室的人命名為毛驢1型汽油發動機。表示改進前途不明,同時體積又相對較大。

    然而這種較大的汽油發動機拿到世界上去,完全能夠稱的上最一流的水準,能夠滿足目前的飛艇需求。

    最後難道所有人的就是飛艇自身的金屬骨架材料。

    普通的鋁材根本承受不住這麼大的支撐力,使用特種鋼材,那又會重量超標,或許製造出來的飛艇產生的浮力全都用到自身的重量上去了。即使能浮起,能攜帶的物資也遠遠達不到預期目標。

    這就要求科研所研究一種能夠具有特種鋼強度的輕質金屬。

    那麼真正有用的辦法就只有去鑽研合金,把輕質金屬互相攙和熔煉,看是否能生產出所需要的材料。

    冰港科研所的研究資金永遠是那麼的充足,擁有的材料儲備永遠是那麼的驚人。擁有的知識儲備是那麼的誇張,擁有的技術人才是那麼的恐怖。

    就算全世界任何一名科學家來到了冰港科研所,也必須要承認自己在這裡實在不算什麼,各個行業的專家都有。

    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氣象,海洋,冶金,機械動力,石油……等等。現在平均每個月都有數名的科學家,10餘名的專家,20-30名的極有天賦的科研人才加入。

    這些時代的最有智慧人才無不被調查局或利誘,或哄騙,或威脅,或綁架的「請」到冰港來發揮他們的才智。當然一同來的也有著他們的家人。

    這些人的到來充實著冰港科研所的研究能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截止西元1904年底,冰港科研所已經擁有了300餘名世界上都有名氣的科學家,500多名在各國都有著巨大發展潛力的專家。而到一戰爆發前,這裡已經聚集了全世界超過一半的知名科學家專家工程師,可謂恐怖至極。

    對此王紹楓對調查局的行動極為滿意,從不斷更新的名單中可以看到,那些在未來幾十年內出名的科學專家已經有一大半都被調查局收入囊中。

    其中就包括後世發明了杜拉鋁的著名冶金專家德國冶金工程師阿爾弗雷德*維爾姆。

    顯然,飛艇的結構決定了必須使用輕質金屬,而根據現在所發現的金屬以及技術,唯有鋁合金才最有研究價值。

    純鋁的密度小,大約是鐵的三分之一,熔點低,鋁是面心立方結構,故具有很高的塑性,易於加工,可製成各種型材、板材。抗腐蝕性能好;但是純鋁的強度很低,故不宜作結構材料。

    經過研究發現,發現含少量銅的鋁合金淬火後會在室溫下慢慢硬化後,其硬度和強度均有所增加,這就是第一種鋁合金。

    堅硬的輕質金屬合金終於誕生了,在對新材料——鋁合金的強度做了估測,證實它的強度比鋁高3-5倍。隨後對淬火後的鋁合金的強度進行估測,強度又提高了許多。

    試驗結果上報後,冰港科研所單獨組建了特種合金實驗室,進行含各種金屬元素的鋁合金的研發工作。

    經過多次試驗,這種含少量銅和鎂的鋁合金,經過淬火,成了比鋼鐵輕但卻與鋼鐵一樣堅固的材料。

    相比後世,維爾姆在擁有極好科研條件的情況下,與1901年5月,比歷史上提前了兩年的時間發明了這種後世著名的杜拉鋁。

    不同的是地點,後世是在法國,這世是在冰港。

    杜拉鋁發明當時正好迎合了軍政府對於特種輕質合金的需求。無論是飛艇還是飛機將會極大的用到這種東西。

    在杜拉鋁研究成功後,西元1901年11月末,王紹楓給工業部下達文件,要求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淄博鋁廠升級成淄博鋁業公司計劃,同時下轄淄博鋁廠,和淄博特種鋁合金工廠,為萊陽飛艇廠提供了大量的杜拉鋁。

    杜拉鋁的出現給大飛艇的出現帶來了希望,這種輕質鋁合金擁有極高的強度和韌度,用來作為飛艇艇身結構具有絕好的效果。

    謝纘泰拿到杜拉鋁後,立刻著手已經設計好的白鴿級飛艇建造工作。

    由於鋁合金的質量輕盈超出他的預想,使得設計出來的白鴿級飛艇擁有比原先大的多的運載能力。

    原本根據齊柏林飛艇設計出來的白鴿級還是採用了鋼結構,按照計算結果,有效載荷只有6噸多。但是自重的減輕,使得運載能力直接飆升到15噸左右。這其中的9噸差異就是多出來的鋼結構重量。

    兩個月後華夏共和國誕生了第一艘大飛艇,震動了所有人,同時也拉開了全世界飛艇競賽的序幕……

    冰港特種合金實驗室的成立,再次鼓舞了科研所的其他科學家鑽研的信心,同時跟隨著實驗室來的還有大量的其他各種材料以供實驗室試驗。

    僅僅滿足於這種原始的鋁合金是不夠的,杜拉鋁的性能雖然非常的出色,但是距離支撐總重量達到八百噸左右的巨型飛艇還是具有很大的危險。

    即使維爾姆本人在測試了杜拉鋁性能夠也不得不承認,這種鋁合金最多能支撐總重也不到總重300噸的飛艇。

    可是軍政府要求的是總重800噸的超級飛艇,杜拉鋁會被這麼強大的拉力直接弄的變形,飛艇也會成為一個笑話。

    成立實驗室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申請的各種試驗材料品種增加,數量也增加,幾乎沒有什麼限制,只要科研所能夠弄來。

    在這幾年中,科研所從世界各地弄來了大量的高純度鎂,錳,鉻,硅等等物資,而自家生產的鋁和鐵,銅等就不需要說了,根本是想申請多少就有多少,足夠把整個實驗室倉庫堆滿。

    為了存放這些從世界各地弄來的各種物資,冰港科研所不得不建立了四個龐大的倉庫,一個專門放金屬材料,一個專門放無機化學材料,一個專門放有機化學材料,一個專門放各種雜類物資。

    這僅僅是科研所自身的儲備,還不算冰港基地的大量儲備可以調用。

    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冰港科研所就是一個人類科技的聖殿,這裡的一切,想要多少有多少,想怎麼研究就怎麼研究。

    只要有一個好的研究項目,只要理論上可行,就可以向上面申請材料設備和場地進行單獨研究。一旦有了初步成果,科研所會根據評估情況決定是否成立單獨的設計局,那對於任何一個科研人員來說都是莫大的殊榮。

    有著充足的各種材料揮霍,維爾姆帶著實驗室的幾十人再次努力研究,接著又經過了數年的時間,上千次的試驗分析後,發現少量的鐵、銅、鋅、錳、硅、鎂等合金元素摻雜進鋁中能極大的提升鋁材的強度。研究院把這種鋁材取名為超級鋁合金。

    並根據適當的配比研究出數種特種鋁合金,其中最為出色的是:

    「編號al1906-4-24型鋁合金,含硅以及鐵銅錳鎂鉻鋅等各種金屬,這種合金在常溫下的拉伸強度達到175mpa,屈服強度為195mpa,硬度500kg力10mm球數值達到60,而延伸率1.6mm厚度為12。」

    「這種鋁合金的性能前所未有的高,我們完全可以確信這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鋁材合金,極其優良的性能,完全適應空中的需求,無論是做為飛艇的骨架還是作為飛機的外殼,都是最優秀的選擇。那些鋼材太重了,在天上就需要這種新型的鋁材合金。」

    編號al1906-3-24型鋁合金(簡稱7號型超級鋁合金,方便區分1號杜拉鋁)的強度完全超過了一般鋼鐵的概念,足夠未來幾十年內軍政府的任何需求。為此冰港科研所還替維爾姆申請了一枚三龍榮譽科技勳章表示獎勵,並給了特種鋁合金實驗室更大的資源配給以及全體人員發放了更多的福利。

    也是在這超級鋁合金後,共和國開始大量生產儲備,並進一步加快了航空工業的發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