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一百二十七章 劃時代的捕食者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附:從一百章起,保證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斷更。)

    西元1900年五月份,王紹楓收到了冰港發來的最新電報,讓他徹底的放下了心。

    特斯拉的大功率柴油發動機完成了試驗,這次實驗得到了另一名天才的協助。他就是魯道夫·狄塞爾。

    魯道夫·狄塞爾1858年3月18日出生於巴黎,父親是奧格斯堡人,母親是紐倫堡人。他童年時期在巴黎受教育。1870年,德法戰爭爆發,兩國關係交惡,全家不得不逃往倫敦。

    因為生活艱難,年僅12歲的狄塞爾被送到奧格斯堡的叔叔家裡。在這裡他讀了職業學校,並作為成績最優秀的學生畢業。1875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慕尼黑科技大學學習。

    1879年,21歲的狄塞爾畢業,成為一家國際冷凍公司的工程師和推銷員。在工作中,他深感蒸汽機的效率低下,於是萌發了設計新型發動機的念頭。

    在1893年發表的文章中他如此描述這種新型發動機:這將是一種新式的理性的機器。實際上,他甚至提前一年申請了專利。

    為了實現他的想法,他找到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作為合夥者——這便是今天man公司的前身。這些條件使狄塞爾在奧格斯堡成功地製造出這種新式發動機成為可能,而狄塞爾當時的年薪是30000馬克。

    1893到1897年間,狄塞爾不斷完善發動機的各方面性能。

    1897年,他成功地製造了一台能安全運轉的狄賽爾柴油機。他在奧格斯堡親手點燃發動機的那一瞬間,一次新的科技革命誕生了。

    這台於1897年實驗的發動機就是後來狄塞爾發動機的原型,它的功率為14瓦特,遠遠超過當時的蒸汽機和已經發明的奧拓發動機。

    儘管狄塞爾在科技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他的個人生活卻並不幸福。他的發明受到對手的非難和排擠。1898年,由於柴油機的製造工藝沒有過關,客戶紛紛要求退貨,生意上受到阻礙,負債纍纍。而狄塞爾的聲譽也一落千丈,加上狄塞爾因為嚴重的神經虛弱,在慕尼黑附近的療養所呆了一段時間。

    調查局發現了這名天才工程師後,就開始秘密聯繫狄塞爾,經過近一年的聯絡溝通,最終在1900年初說動對方到達遠東去散散心,並接受一份的工作,這份工作就是繼續研製大功率柴油機,狄塞爾想到在這裡暫時也得不到更好的研究,於是就在對方同意幫他付清所欠巨額債務後來到了冰港科學研究所。

    同時調查局也在德國購買到了最新的柴油發動機專利,即1899年由德國工程師雨果·古爾德納研製出來的二沖程柴油發動機。他可以把採用相同4汽缸的四沖程柴油機功率提升60%--80%。

    得到了雨果·古爾德納的專利技術做參考,狄塞爾對於柴油機的改進信心大增。

    在建造虎鯊號的時候,霍蘭就動力問題跟很多人交流過,因為之前所採用的方案全都無法推動起這麼龐大的水下巨獸,只能不停的增加煤油機的數量以及加大煤油機的體積。佔去了大量的潛艇空間,最後在幾乎整個動力佔了虎鯊號一半空間的情況下才使得虎鯊號的速度達到了預期目標。

    但是如果只是這樣的話,虎鯊號的發展前景並不太大,如果能夠改進虎鯊號的動力系統,相信虎鯊號的未來會更加兇猛。於是就想到了1897年剛出來的柴油發動機。當時狄塞爾的柴油機問世,那強大的功率就震動了整個工業界。

    霍蘭等人想到去過用柴油機做動力的話,會使得虎鯊號更加的強大,同時也能留出更多的潛艇空間。同樣,柴油機的安全性也要遠遠高出煤油機,對於潛艇這個水下封閉的機器,帶來的好處是無與倫比的。

    可惜的是現在柴油機的功率還不足以做潛艇動力,於是在通過國防軍系統取得了柴油機的技術後,交由特斯拉進行改進。

    特斯拉對於這種新出現的動力機器也很感到好奇,同樣,他也明白這種發動機功率大,油耗低,可使用劣質燃油,顯示出輝煌的發展前景。

    在研究大功率柴油發動機是,特斯拉提出了一個創造性的發明---泵噴油器,這種發明有效地降低了柴油機的質量。

    經過特斯拉和狄塞爾的合作,終於於1900年五月出製造出了第一台大功率的柴油機,經過實驗表明,這台特斯拉--狄塞爾野牛3型柴油發動機的功率提升到40千瓦。而通過10台這種柴油發動機組成兩個巨大的發動機組共同用功,則可以把整個機組的功率提升到533馬力。

    同時每個對應的發動機組則是驅動一個對應的螺旋槳,左右雙螺旋槳的共同推進是一個巨大的創舉,通過這種方式使得潛艇獲得了巨大的推力,使得捕食者級噸位比虎鯊級大了60%,但是推力卻提升了一倍。

    雙螺旋漿推進使得捕食者獲得了難以想像的機動能力,不僅僅是速度的優勢,還有靈活性。

    通過主軸的正反運轉使得螺旋槳的推力方向出現前後的差異變化,而捕食者潛艇則可以利用這種左右兩邊的推力差異更加方便的改變前進方向,不需要像之前虎鯊級一樣進行180度轉彎需要花費10分鐘的時間,運動近一千米的距離劃出一個巨大的圓弧。

    雙主軸螺旋槳推進使得捕食者級如果進行轉彎,通過正反運轉加上潛艇左右雙鰭的擺動,只需要一分鐘就能完成整個潛艇的掉頭動作,前進距離不到500米。

    而且以後隨著發動機功率的增大,潛艇設計的改進,也許還能做到在200米內完成整個的掉頭動作,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而柴油機組的運用則是使得燃油消耗大為降低,攜帶二百餘噸燃油後,捕食者的航程比起虎鯊號高出1倍多。

    這就是大功率柴油機的優點,而且隨著柴油機的不斷發展,所有人相信以後捕食者級的速度會提升的越來越快,最後甚至能追的上那些水面上行使的軍艦。

    因為潛艇是封閉式的空間,一旦潛入水下,潛艇內部的空氣就會極其有限,所以在水下航行時,就必須要使用電動機給潛艇提供動力。

    霍蘭決定採取柴電結合的方式,在水面時,柴油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然後發出的直流電供電動機轉動,進而帶動螺旋槳旋轉。

    柴油機與螺旋槳沒有直接的機械連接。同時柴油發電機又給蓄電池充電。在水下時,柴油機不能使用(因為要有空氣才行),電動機的電源則由蓄電池供給。

    無需拘束的思維,加上眾多科學家工程師以及高級技術員通力合作,在虎鯊級2號潛艇建造時就安裝了這種新型的動力系統。

    因為安裝新式動力,所帶來的各種問題也必須要一一解決。首先是發動機的總數減少,給潛艇提供了大量的空間,使得潛艇能夠攜帶更多的物資,這些牽涉到潛艇的重心以及其他方面的結構。

    幾乎可以說是把整個潛艇重新設計了一番,經過再次設計結束,潛艇的內部已經不再是之前的模樣了,如同更換了整個面目一般。

    柴油機就這樣比歷史上提前了兩年裝到船上,提前了四年裝到了軍艦上。

    有鑒於此,霍蘭等人提議,新潛艇應該擁有新的名稱,把這艘比之前潛艇先進一代的巨獸還繼續命名為虎鯊已經不太合適,於是新的稱呼出來--捕食者。

    捕食者級潛艇在八月中旬建造完畢,噸位擴大了不少。

    「捕食者號」(海軍艦艇列裝編號qtyy002),長76.3米,寬8.4米,吃水5.7米,水上排水量1515噸,水下排水量1934噸。航速7.8節(水面)/4節(水下),水上航程3750海里/6節航速,水下航程43海里/3節航速,極限下潛深度110米,安全下潛深度80米,設計作戰下潛深度40米,533mm魚雷發射管數量4具(艇尾兩具,艇頭兩具),魚雷總數46枚。自持能力為35天,無水雷,甲板炮。裝備的無線電系統有藍海一型長波通訊器,和黑幕一型通訊干擾器。以及聆聽者一型聲納系統和探索者一型雷達系統.

    捕食者號配備人員達到53人,人數並沒有增加很多,相反空間加大了不少,能夠攜帶更多的燃油,更多的補給,給艇員提供更多的空間。3700餘海裡的航程足以笑傲整個大洋,都快接近那些戰列艦了,但這雙方可不是一個噸位級別的,這就是燃油和燃煤帶來的不同之處。

    為此,王紹楓直接下達了建造96艘捕食者級潛艇;對虎鯊號進行改進,更換動力系統,使得虎鯊號的作戰能力盡可能的接近捕食者號,同樣,大力培訓造船廠工人的能力,使得捕食者級潛艇的建造週期盡可能的從8個月縮短到6個月。

    而且捕食者級必須做到基本上每一艘每一個批次都要先進,預計96艘捕食者級完成後,最後一個批次的潛艇能夠超過一戰後期的潛艇技術,甚至超過二戰初期也未可知。

    中間數年的時間,柴油機的發展足以更新幾代以上,而那時捕食者也會獲得更高的動力,其他無線電系統,聲納系統也至少完成一代以上的技術發展更新。

    擴建冰港造船廠,使得冰島造船廠能夠具備同時建造8艘捕食者級潛艇的能力。

    這樣冰港造船廠一年就能製造16艘捕食者級。6年內就能把96艘潛艇建造完畢,而那時,王紹楓就有底氣和任何一個國家撕破臉。

    光有遠洋潛艇可不行,還得有潛艇基地。

    和一般的海軍基地不同,潛艇基地首要的一個條件就是保密,因為潛艇本身就如同一名刺客一樣,習慣於黑暗之中生活。如果把潛艇曝光,那也就失去了最大的威懾力,引而不發才是最具威脅能力的時刻。

    所以海軍挑選的潛艇基地必須是無人的島嶼,並且能夠禁得住強化改建,島嶼只好是岩石性質島嶼,而不是簡單的珊瑚礁構造的。當然這些島嶼如果有著巨大的厚土層也可以滿足需求。

    珊瑚礁的強度遠遠不能滿足潛艇基地的防禦,只有厚厚的土層和岩石,最好還是花崗岩這樣堅硬的岩石層才能經得住外來的重炮攻擊。而同樣,也只有這樣堅硬的岩石層才能防得住後世天空中的資源探測衛星的窺視。

    在海洋中尋找這樣合格的島嶼並不容易,並且這樣的島嶼還必須具有相當的戰略價值,還必須擁有巨大的面積和一定的高度,才能在內部挖掘出一個巨大的空腔。

    塞班島,特魯克島,荷蘭港這些島嶼基本上能滿足海軍的需求。夠隱秘,夠安全,而且戰略位置非常的重要,通過這些基地,遠洋潛艇可以組成一個巨大的網,把整個西太平洋死死的困住。

    現在遠洋潛艇已經研究出來了,而塞班島,特魯克島,荷蘭港的潛艇基地也都必須加緊加快完成,爭取四年內,每個潛艇基地都能擁有4個潛艇小隊共16艘大型遠洋潛艇駐紮並對基地區域進行海域巡邏。

    增設新西蘭東部查塔姆島和印度洋南端凱爾蓋朗島和澳大利亞西北部赫米特島三處海軍潛艇基地,四年內完工,並到期配備潛艇分隊,每個潛艇分隊將會至少配備2個潛艇小隊大型遠洋潛艇8艘。

    最後的三個小隊共12艘將會保留在冰港,防禦這個最重要的北方科研基地。

    未來還會有北冰洋勒拿城海軍基地以及其他的更多海軍基地根據需求配備。

    凱爾蓋朗群島現在是法國的殖民地,不過地處印度洋靠近南極,根本就沒有法國人駐守在上面,而且與最近的澳大利亞有三千公里,與法國殖民地馬達加斯加島有三千五百公里,這個群島也不過是法國人在地圖上的一個標誌而已。

    赫米特島現在還是無人島,正好適合國防軍上去佔領,而且潛艇基地是屬於保密性的基地,外在也看不出來。

    一旦國防軍這些海軍基地建立,潛艇部隊就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封鎖路線,可以輕易的封鎖整個西太平洋以及澳大利亞還有南亞海域。

    王紹楓已經把南亞和澳大利亞看成了自己盤子裡的菜,對他來說,澳大利亞是鐵礦石和鈾礦石的產地,僅僅這兩種礦石就不可能放棄的了。

    何況還有澳大利亞廣袤的土地,能夠給未來的華夏共和國子民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不必像後世那樣十幾億人口擁擠在本土大陸上。

    而南亞,僅僅一個南海海洋石油就絕對不能容忍其他的國家插手,而這個地方若是有南亞土著人的國家的話,以後無論怎麼樣也會因為這巨大的利益鬧起糾紛,現在把這個地方變成華夏共和國的國土總好過幾十年以後再變成自家的國土,幾十年後就會引來民族獨立狂潮,那時需要花費的成本代價可比現在高的多。現在正是殖民時代的末期,趁著西方列強還不在乎土著人的時候盡可能的消滅他們才是正理。

    等十幾年後一戰大打出手,自己就可以正式吞併這些地盤,而擁有了大型潛艇艦隊後,到時即使全世界的海軍一起圍攻也可以不懼,僅僅是這數十艘遠洋潛艇的封鎖就能對這些海軍的補給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更不用說對主力艦隊的偷襲。

    當然這樣大量的建造,對於資金的壓力也不小。

    然而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捕食者級潛艇的造價成本反而要低於虎鯊級。這是由於全部的材料部件都能夠由自家工廠生產,同時工業規模化效應已經凸顯,各種物資成本在下降,導致潛艇所需要的費用也呈直線下降趨勢。

    何況現在的潛艇是以批次建造,更加一步降低了成本。

    根據冰港造船廠的預計,一艘捕食者的成本大概在325萬龍幣,相當於43萬英鎊。平均每艘捕食者需要150名熟練工人耗時4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每艘捕食者級潛艇預計每年所需要的維修費用、各種軍事、生活物資消耗以及人員費用等等共需資金為50萬龍幣,大概六年的使用就相當於一艘捕食者了。

    連續作戰產生的彈藥等方面消耗例外,一發最新式的魚雷的成本就高達數萬龍幣了。

    依照王紹楓的預想,在將來,華夏共和國的海底疆域將會有超過96艘的遠洋潛艇守護。

    如此巨大的成本如果沒有南非的巨額黃金,王紹楓還真不敢就這樣一批一批的下餃子般建造。

    捕食者號下水後,沒有一個參與的人不相信這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怪獸,以前說虎鯊號是最強大的,但是捕食者號無能哪方面都能高出一個等級,航速,航程,海上自持能力,武器儲備數量,甚至噸位都大了一截。

    霍蘭甚至說了一句:「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海軍軍艦都將會在捕食者面前顫抖著。這句話引來了所有人的贊同。

    僅僅憑借一艘潛艇的造價就接近目前世界上最新式最強大的戰列艦,捕食者有理由驕傲。

    捕食者號之所以造價這麼高昂,因為整個潛艇除了內部少數部位外,幾乎沒有使用多少普通均質鋼甲。

    潛艇雙層殼體,均是由克虜伯特種鋼鍛造,包括裝甲鋼,抗腐蝕鋼。為了把這種最好的鋼材鍛造城自己所需要的樣子,冰港鋼鐵廠不得已建造了一個一萬兩千噸級別的水壓機,才能把這些超硬超堅韌的鋼板鍛造出造船廠所需要的形狀。

    而冰港造船廠的5000噸水壓機實在讓潛艇設計局的人不太放心,畢竟一旦出事,那就是艇毀人亡,連個全屍都找不到。

    並且全部採用電焊技術,不使用鉚接結構。這是防止潛艇在深水中因為過大的壓力使得鉚釘變形彈射,而在潛艇內部狹小的空間裡,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完全可以說是毀滅性的事情。

    同樣鉚接結構會造成在裝甲上過多的重量冗余,使得潛艇的質量極大的加大。集中了全體人員的智慧發明了無縫焊接技術,無縫焊接技術的出現使得潛艇耐壓程度大增,同樣,也使得潛艇下潛的深度達到了極限110米以上。

    為了建造虎鯊號和捕食者號,冰港潛艇實驗室可說是拿到了全世界所能拿到最先進的技術了。而調查局為了這些技術,也發動了極大的人力物力,花費了極大的金錢才獲得。

    可以說,在冰島的科學研究所,完全是用一噸一噸的黃金堆起來的,科學研究所才百餘人,但是超過一半的人都是有著一定名氣的專家級人物,另一半也差不了多少。

    百餘人的科學研究所,即使包括助手在一起也不到500人,圍繞著這500人轉的,是超過一千人的調查局,分佈在世界各地,冒著各種各樣的風險,不斷的為這些研究所裡的人搜尋著所需要的各種技術和資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