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九章 虎鯊號海試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附:從一百章起,保證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斷更。)

    勘察加,冰港。

    看著眼前如同史前深海巨獸一樣的龐然大物,所有參與潛艇設計以及製造的人都激動無比,哪怕現在外面積雪堆的老厚也不顧,都聚集在造船廠裡。

    冰港造船廠有一個巨型的頂棚,用鋼材構架,經過大量的力學計算才建造出來。而這個頂棚建造完成後,在船廠裡面就能不懼風吹雨打雪花飄了。

    巨大的鋼棚把造船廠的出海口封的嚴嚴實實,也只有在需要時才會開啟巨大的電動閘門。

    「虎鯊號」大型遠洋潛艇出來了,有了大量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外加海量的資金以及各種物資,幾乎可以說這艘潛艇是一噸噸的白銀堆起來的也不為過。

    總耗資達到850萬美元,當然這中間有著大量的各種實驗消耗,大量的試驗設備,以及反覆性的修改,使得這一艘「虎鯊號」的研發成本無限的拔高。

    在「虎鯊號」正式定型時,即使潛艇設計局多次精算,以後批量生產這種海底巨獸時,成本也不會低於330萬美元。價格上都接近最新式的戰列艦了,而戰列艦那可是一萬多噸的海面巨獸,是一個國家的實力象徵。

    但是在這裡的所有人都相信,戰列艦在「虎鯊號」前面不過是一隻虛假的紙老虎,輕輕一捅,就能讓戰列艦沉入大海深處。

    一眾人員無不用迷醉的眼光看著這艘黝黑的怪獸。即使它不過是靜靜地呆在水裡,沒有開動,也沒有外在武器,只是一個圓溜溜的梭標一樣。

    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這頭怪獸現在不過是沒有露出自己的爪牙,一旦露出那猙獰的面孔,整個世界都會為之顫慄。

    「虎鯊號」(海軍艦艇列裝編號潛艇遠洋001--qtyy001),長47.6米,寬6.4米,吃水5.5米,水上排水量980噸,水下排水量1360噸。航速6.4節(水面)/3節(水下),水上航程1650海里/5節航速,水下航程25海里/2節航速。

    由於全艇採用克虜伯裝甲鋼,使得具有比普通鋼板更大的抗壓能力,所以經過空箱試驗後得知極限下潛深度達到了90米,潛艇的安全下潛深度即被設定為60米,設計作戰下潛深度30米,533mm魚雷發射管數量4具(艇尾兩具,艇頭兩具),魚雷總數30枚。

    巨大的噸位帶來的是裝載物資的劇增,使得潛艇在海外的自持能力達到了18天。雖然還距離軍政府要求的是那麼的遠。

    無水雷,無甲板炮。

    潛艇裝備有4大先進系統。裝備的無線電系統有藍海一型長波通訊器,和黑幕一型通訊干擾器。以及聆聽者一型聲納系統和探索者一型雷達系統。

    潛艇沒有一步一步的從幾十噸到幾百噸的逐步發展,也是由軍政府所制定的。一開始冰港就不會建造近海潛艇,一個獨立於海外的基地,用近海潛艇防衛,那實在是太勉強了,只有強大的深海遠洋潛艇才能派的上用場。並且在將來,遠洋潛艇還會有更多更大的用途。

    但是由於現在的潛艇研究技術還未達到一定的程度,所以霍蘭等人也沒有那個能力一次性就建造兩千噸的巨獸。需要先通過製造一千噸的大型潛艇,在這種大型潛艇的不斷測試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不斷的改進技術來建造2000噸的潛艇。誰也不知道如此巨大的潛艇對於各個方面會有什麼要求。

    相比於霍蘭--6潛艇的微小,虎鯊號潛艇結構,動力系統等都是完全的從頭設計。

    現在虎鯊號採用的是煤油機做動力,煤油機的做功效率不高也使得它無法更有效的使用,然而大功率柴油機還在研製中,即使有特斯拉的參與,真正大馬力的柴油機研製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對於將來柴油機的前景,沒有人會懷疑,無數次的試驗以及現實中柴油機的性能都證明了它的做功效率遠高於現在的煤油機,遺憾的只是現在柴油機的性能還達不到安裝在潛艇上的要求,無論是重量,體積,目前能達到的功率以及震動等等其他方面帶來的不便。

    如果能採取柴油機做動力,所有的人都相信,如此噸位的潛艇所攜帶的燃油足夠它超過一般大型水面艦船或普通商船的航程。

    今天是虎鯊號的下水日期,為了觀看如此重要的場合,哪怕特斯拉這麼愛好和平的人也從自己的實驗室出來,當然他出來並不是為別的,而是為水下通訊能力。

    水下長波通訊要真正的實驗成功,就必須要潛艇離開岸,下到深水處進行聯絡,這個距離的測試,哪怕他也是非常的好奇,到底這種功率的無線電發射出的電波能穿透多深的海水。

    虎鯊號艇長楊正和政委鄒世旭帶著三十六名潛艇士兵一一鑽進了潛艇,蓋上了艇蓋。本次海試是在冰港周圍海試,要測試的是航程,航速,潛深,通訊,干擾,以及試射魚雷。

    而吞噬者號則拖著一艘蒸汽輪當靶船,這艘蒸汽輪就是年初被帶到冰港的那艘,原本是打算直接廢棄的,但是後來想到可以當靶船,所以就隨便整修了一下讓吞噬者號拖了出去。

    可以說虎鯊號是真正劃時代的產品,如果能夠更換動力系統的話,他就具備了二戰時期潛艇的能力,甚至還超出一籌,畢竟有些功能即使二戰時的潛艇也不曾有過。如干擾裝置和長波通訊。如果海試成功,王紹楓肯定會大量製造,當然,製造時也會不斷的改進各種設備或設計。如果大功率柴油機被特斯拉研究出來,那麼王紹楓只要能有80艘虎鯊級,就敢跟日本開戰,到時徹底的把日本封鎖在海島上。

    而大功率柴油機沒出來之前,他暫時不會考慮直接海戰,反正該排日的排日,在他的勢力範圍內,一個日本人也別想活下來。

    大功率柴油機是特斯拉這幾年最後一個研製要求,根據和特斯拉的協議,一年幫助研究一種技術,藍海一型長波通訊器,黑幕一型通訊干擾器,聆聽者一型聲納系統和探索者一型雷達系統這四種技術已經完成了四年的計劃,加上大功率柴油機,那麼在西元1903年底,特斯拉都可以不需要幫助科學研究所進行任何的研究工作,而專心自己的實驗了。

    特斯拉對此表示很滿意,他已經給自己計劃好了未來幾年自己想要做些哪些方面的研究,而大功率柴油機在明年年中他有信心研製出來,畢竟這裡什麼樣的材料和設備都有,理論方面特斯拉本人更不缺。

    「虎鯊號通訊良好,在水下3米內可以接受100公里外的基地來電。」

    「虎鯊號動力系統正常,已經連續行進42小時。」

    「虎鯊號聲納系統有問題,海中聲音太過嘈雜,無法分清。」

    「虎鯊號聲納能聽的到3公里範圍內的水面螺旋槳聲音。」

    「虎鯊號雷達性能尚可,但詳細分辨不佳,需要改進。」。

    王紹楓非常的關注虎鯊號的海試情況,每天冰港基地都會發一封電報上報海試情況。所有人都知道,虎鯊號成功與否關係到軍政府整個海域的安全。

    沒有虎鯊號,每天軍政府都在擔心什麼時候被其他國家發現冰港基地而攻擊。

    他不擔心那些國家地面進攻,可是他擔心海上進攻,艦炮能打出十幾公里,南洋那些小島根本無法抵擋,而港口也會被毀於一旦。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冰港,一旦被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發現,只需要一噸艦炮轟擊,就能讓冰港基地毀去。

    而那時全世界都會對突然冒出來的神秘勢力所驚訝,自己那時除了能躲到北冰洋還能躲到哪裡?可現在有能力在那裡大發展嗎?

    虎鯊號的完整海試需要三個月才能完成,通過三個月不斷的試驗,經歷各種海域情況,才能確定目前的各項設計沒有錯誤。

    有一點讓他很是開心,就是在科學研究所成立了流體力學實驗室之後,潛艇的外形大為改觀,不再是歷史上的那種有稜有角的模樣,而是後世的水滴型。潛艇設計人員因為頭一次面對這麼大噸位的遠洋潛艇誰心裡也沒底,在成立的流體力學實驗室進行了上百次的實驗,終於確定了水滴型的先進行。

    現在科學研究所有三個實驗室,一個是特斯拉實驗室,主任自然是特斯拉,第二個就是潛艇實驗室,主任是霍蘭,第三個就是流體力學實驗室,主任是普朗特。

    普朗特,德國物理學家,近代力學奠基人之一。大學時學機械工程,後在慕尼黑工業大學攻彈性力學,原本會於西元1900年獲得博士學位,但是在慕尼黑工業大學學習時認識了國防軍在西元1896年派到德國學習的學員蔣樂容,兩人相識,成為好友,因為蔣樂容收到參與研究潛艇的命令回國,於西元1898年乘著聖誕假期跟隨一起來到中國。

    原本是抱著出來一次增長見識的心態,但是因為蔣樂容要去神秘的科學研究所引起了普朗特的好奇心,繼而也申請去科學研究所,在他想來即使回國後也是要進工廠進行枯燥的工作,不如進入這個神秘的研究所研究科學來的更加有興趣。

    而進入了這個處於冰天雪地中的科學研究所後,普朗特才發現這裡居然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世界的小城,完備的工業基礎,巨大的科學研究所,還有那麼多世界科學界的名人,頓時一頭撲進了這個心中的理想科學殿堂。

    後來因為對各種力學的研究很是精深,向研究所上層申請成立流體力學實驗室。沒想到上面居然同意了,還被提拔為主任。而水滴型的設計方案就是從普朗特帶領的上百次實驗中驗證出來的。

    對於這個,王紹楓並不知道,他知道霍蘭,知道特斯拉,其他的人……就不知道了,普朗特這名大拿他完全不知道,也沒聽說過。

    匈牙利著名流體力學家、航空和航天領域最傑出的一位元老馮-卡門(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錢學森、郭永懷的老師)是普朗特的學生。我國著名的流體力學家、北京航空學院(現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人之一陸士嘉教授也是普朗特的學生,而且是他唯一的一位女學生。

    如果王紹楓知道自己的研究所居然來了這樣的一名人物,估計要高興的跳起來。要知道特斯拉是獨一無二的,而他的研究理論即使百年後也不見得有多少人能明白多少內容,從這個方面來講,特斯拉的研究超前太多了,多到這個時代根本製作不出能適應的東西出來。

    但是普朗特,卻是能研究出現代人能看的懂理解的清楚的東西,不像特斯拉,太過科幻。至少在最近的幾十年內,普朗特對於科學研究所的幫助不亞於特斯拉。

    當然,為了安撫普朗特的家人,國防軍特意在來到中國的諸多德國專家教授的名單裡添了普朗特父親的名字,而普朗特的父親是個工學教授,這樣一來也沒讓其他的人有所覺得異常。

    「主席,冰港電報。」秘書長魏軒拿著剛收到的電報匆忙趕來,他知道王紹楓對冰港電報異常重視,自然也特別留意,只要一收到,立馬就親自去電報室取。

    「初步海試成功,航程,航速,通訊,干擾均達到設計要求,唯獨魚雷效果不佳,射程有限,速度不快,且易被發覺。請求獲得新的魚雷技術,或允許科學研究所成立魚雷實驗室。」電報內容很詳細,但是現在的魚雷技術已經是世界上最好的了,要想還要更好的那就只能靠自己成立實驗室了。

    如此說來虎鯊號已經達到了自己的初步目標,忙批示同意成立魚雷實驗室,讓秘書立刻回電。在潛射導彈沒出現之前,潛艇最好的武器就是魚雷,這是必然的過程。

    虎鯊號的成功意義很大,表明了軍政府在海上再也不是沒有還手之力了,同時海軍也將會成為一直戰略力量存在。

    遠洋潛艇的最大作用就是進攻,如此大的航程,如此大的載彈量,如此長的海上自持時間純粹是為了海上的進攻而存在的。

    否則僅僅是作為防禦型力量,根本不需要這樣的補給,畢竟基地的儲備更多。

    後世德國之所以海上戰略失誤,最大的錯誤不僅僅是忽視航母的作用,而且還跟潛艇有關。

    很多人把德國二戰時的海軍戰略簡單的認為是潛艇的巨大作用給了納粹德國錯誤的思路,這既對也錯。

    潛艇分近海和遠洋兩大種,近海是防禦性,一般海上自持時間不會超過7天,總航程不會超過4000海里。在這麼短的距離內,自然是只能在自己家門口晃悠,這實際上是把戰線回縮。

    久守必失,這個道理所有人都懂得,納粹德國實際上是給自己的海軍畫了一個比較大一點的籠子,困住了自己的手腳。

    如果納粹德國海軍潛艇有一半是遠洋潛艇的話,直接開出幾十艘上百艘到美國東海岸附近狩獵,估計能把美國打瘋掉,而蘇聯和英國也會得不到幾船物資補充。

    盟軍的護航艦隊再強大,也不是幾十艘遠洋潛艇的對手。而美國東海岸才多長的海岸線?幾十艘大型遠洋潛艇完全可以封鎖,相比起近海潛艇和盟軍船隊在大西洋上捉迷藏要簡單,有效的太多。幾百艘近海潛艇的圍獵也比不上幾十艘遠洋潛艇堵別人家的大門口來的恐怖。

    歷史上,德國僅僅幾艘遠洋潛艇到達美國東海岸就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恐慌,雖然這和在大西洋東岸損失根本沒有可比性,但是對美國的心裡打擊卻是無窮大。

    所以在王紹楓的海軍規劃中,大型遠洋潛艇是第一位,航母和大型驅逐艦組成的艦隊才是第二位。三者聯合起來,就能組成一支能夠橫跨大洋的天空,水下立體的戰略進攻力量。

    航母不必說,而大型高速驅逐艦則肩負了護航,反潛,防空的三位一體作用。

    潛艇的天敵有兩個,一個還是潛艇,另一個就是反潛驅逐艦。因為驅逐艦數量多,價格便宜,速度快,在戰爭時能夠大量製造,如果裝上聲納的話,對於潛艇的威脅是不必說的。

    而且大型驅逐艦在王紹楓的計劃中還會搭載反潛直升機,利用技術優勢足以制服地方的水下偷襲。

    至於敵方的水面攻擊,有潛艇,有航母,還需要擔心什麼?真要是連敵方水面攻擊也打不過的話,還不如窩在家裡當縮頭烏龜得了,省的出去浪費國家資源還有大量的人員傷亡。

    這也是為什麼王紹楓會決定在未來幾年盡可能少的建造戰列艦軍艦的原因,不僅僅是資源的消耗,還有海軍建設思路的調整,跟隨列強身後亦步亦趨是無法超越的,只有另闢蹊徑找出一條自己的路子出來才是真正的未來。

    同樣也是迷惑西方國家,至少在對方的眼中,只有幾艘先進戰列艦的海軍不算一支強大的海軍。

    海軍,是進攻性的軍種。一個沒有足夠進攻性能力海軍的國家,即使這個國家陸軍再強,工業再好,也沒有足夠的威脅性。而沒有威脅性的海軍艦隊也會使得列強的反應不致於那麼強烈,給國家發展挪出足夠的時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