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血腥刺刀

龍騰世紀 第八十六章 朱爾典的疑惑 文 / 沉迷

    (求推薦,求收藏,給點希望,作品一直在寫,存稿多多,不用擔心太監。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張推薦票都是我寫作的動力,新人不容易啊。)

    隨著貨船而來的還有大量的德國工程師技術人員等專業人士,一起配合著工程兵的施工,在下雪前終於把所有的廠房蓋好了,機器也裝進去了,調試的也差不多了。

    幾萬人的施工確實讓進度快的驚人,何況在設備到達中國之前,就事先已經挖好了地基,修整好了下水道,設定好了路線,而這裡能準備好的,河沙,碎石子,紅磚等等也都準備妥當,等德國來的貨物到達後也就直接朝上面建設了。

    除了廠房,最先修建的是公路,全部是高標準的水泥路瀝青路,別的不說,公路地基至少挖出了一米五以上,有些地方還不止,挖出黃土之類的,然後把大量的碎石子鵝卵石之類的傾倒進去,沒有埋設鋼筋,澆灌的水泥層或瀝青層至少都有30公分厚度,足以幾十噸的重型貨車使勁的奔跑而不出問題了。

    公路也修建的寬,這可不是南磯島,南磯島地方小,沒辦法才修那麼窄。而王紹楓的喜好下面人也清楚,寬大,堅固,耐用,這是最基礎的。根據規劃,這裡的公路至少都是25米寬,中間一米寬的綠化隔離帶,兩邊各是12米的單向道,一律靠右走,嚴謹反向走,還修建了大量的人行道。

    現在他有了新地盤,自然也不用在用地上節省,而且一開始就把公路修建的這麼寬,也省的以後工業大發展,汽車增多導致交通擁擠而浪費大量資金擴建了。還不如一開始就預想的遠一點,單向12米寬的路面,即使在後世也足夠使用了。

    縣城內也一樣,其實王紹楓是想拆除掉城牆,反正這個小城牆也沒多大的實際用途,根本扛不住幾炮,但是現在首先是公路和工廠要緊,等差不多了再拆掉這小小的日照城牆。

    這批次到來的是毛瑟98步槍生產線,子彈廠和火藥廠,還有最重要的水泥廠以及玻璃廠設備。這是基礎,如果原先就有水泥廠的話,這次也不用把路挖出來然後等水泥了。現在全中國也沒什麼水泥廠,僅有的幾個還是年產萬噸的那種小廠,不是不想去買,是不能去買,買這麼多總要用吧?那用在哪?這不擺明了給官府上眼藥麼?

    即使現在自己也等於差不多是上眼藥了,可要是當地的官府一卡,不讓運水泥了,怎麼辦?打過去?那就是提前兩年造反,實力根本不足以控制全國,就連北方都控制不住,等於把自己陷入了一個長期不斷的戰爭泥沼中。

    王紹楓想的是在山東準備新建至少50萬的軍隊,一次性控制全國大半部分,不讓滿清有反抗的機會。

    水泥廠不能修建在靠縣城的地方,王紹楓把第一座水泥廠安排在了日照北面的叩關鎮,叩關鎮的北面就是國防軍控制的最遠的戶部鄉,安全上無憂,而且附近也有石灰岩礦,正合適。第二座水泥廠準備安置在日照西南的巨峰鎮。

    戶部鄉和叩關鎮等這些附近村莊的村民也全部被集中到日照縣城進行集中訓練。

    王紹楓盡可能的把周邊的小鎮鄉村裡的居民都遷過來,一個是工業大發展需要大量的工人,二是把適齡健壯選為士兵,小孩也全部入學,反正他養的起。第三則是把這些農田盡量的歇息歇息,年年耕,再好的地也架不住。何況南洋那裡有的是土地,太平洋的島也多的是,憑什麼讓給那些就算是後世也產生不了貢獻的土著人住?

    如此以來日照縣城的人是越來越多,等到開始工業建設時,附近30公里範圍內的居民已經被遷移光了,而日照縣城的人也增加到17萬人口。這還是因為以前日照縣有超過10萬的人被王紹楓強制性的移民到海外了。

    南磯島的訓練還在繼續。

    「黨魁,根據昨日電報,鄱陽湖區已經訓練完了三千的新兵,目前鄱陽湖區士兵總數已經達到五千,根叔問您,是不是還要繼續往這裡派兵?如果不派的話是不是分散到湖區周圍?」

    王紹楓看著面前的詳細地圖,想了下,說道:「繼續強化訓練,派出一個營的軍隊和內衛處一起乘船進入威海外圍,秘密控制住附近的村莊,我要讓威海對外的聯絡都得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同時對威海附近的農戶執行我們的強制移民政策,一律轉移到南洋。」

    「是。」

    「這個團要全部是老兵,命令內衛處加強思想工作。還有現在鄱陽湖區周圍動靜怎麼樣?」

    「這個黨魁放心,內衛處對老家能不看的緊緊的?控制了那些官員的家人,還怕那些官員翻的了天,這都什麼時候了,誰都知道滿清長不了了,還能有幾個官員肯為了效忠那韃子而不要全家老小?何況錢財也都被控制的緊緊的,他們就算不要命,還能不要錢麼?該死的也都殺了,留下的活人硬扛個一兩年還是能糊弄的到上面,韃子官員不都是喜歡報喜不報憂麼?」

    「嗯,還是得注意,防止萬一,還真有為了死忠滿清韃子而不顧一切的。」

    「是,黨魁。」王紹圖應聲道。

    「要在明年年底讓鄱陽湖的兵力儲備達到3萬人,到時起事時,我們就有足夠的兵力控制住南昌,武漢,還有重慶三地了。」

    「你們內衛要加強對兵工廠的情報管理,兵工廠可是絕對的大事。」

    「嗯,明白,黨魁。」

    王紹楓轉向後勤部副部長洪安:「步槍廠,讓工人學習怎麼弄,還有機械原理一定要弄清楚,我們現在沒有合適的剛才,要等到明年鋼鐵廠建立了才好生產,這段時間不能閒著。」

    「黨魁,這點我們明白。子彈廠也在學習著,就等硝酸廠和苯酚廠建立,到時火藥廠就能啟動,子彈廠就能開始運作,我們缺的是材料,銅暫時還有不少。」洪安點點頭。

    「在巴布亞群島的布干維爾島上上有大量的銅礦,我們正在大力清剿土著,也在移民開設銅礦廠中預計明年6月份就能有第一批銅礦粉到來。」

    「而且我們已經派人去了智利購買硝石礦了,並且在智力北部已經進行軍事化移民三千人了,到時可以就近開採硝石礦,可惜合成氨技術研究不順利,不然我們也不用如此頭疼。」合成氨現在是世界上一個絕大難題,各國都在研究,除了德國有點進步外,其他國家都不順利。現在世界上發現的硝石礦最多的國家是智利,中國雖然也有海量硝石礦,但那是在新疆,以目前的情況根本沒可能去開採。

    至於銅礦,他是真心想去搶下智利的丘基馬卡塔銅礦,但是那裡是荒漠,如果貿然移民過去或者是購買這一片地皮都不太顯示,真當人家智利政府是傻子啊,莫名其妙你花那麼多錢購買,或者說你往荒漠裡移民,欺負誰呢?王紹楓沒有理由也沒有借口更沒有那麼大的實力去做這件事,只能以後再想辦法。

    但是巴布亞群島的布干維爾島可同樣有著海量的銅礦,雖然那裡現在是德國的殖民地。但也沒辦法,自己需要銅,大量的銅,只能偷偷移民以及清除土著了,好在德國對巴布亞群島根本不重視,而巴布亞對於德國,只是地圖上的一個島而已,位置不重要,氣候不好,工業品在那裡無法傾銷,土著人用不上這些也就談不上購買了。

    至於巴布亞上的銅礦地點則是早已經被發現了,調查局與國土資源部聯手花了不少資金偷偷「請」了不少外國的地質探礦專家幫助去尋找礦產,同時還有一隊的國防軍士兵負責清除危險。

    像西爪哇的鐵礦,布干維爾島的銅礦都是這樣找出來的。同時由於實力限制,導致他開採這些礦都得小心翼翼的。西爪哇的鐵礦還好說,就招聘幾個德國人直接開一個礦產公司就行,荷蘭人可不敢得罪德國人,稅也收的很低。

    但是布干維爾島的銅礦就必須要大量的移民去動手,國防軍在必須在德國人不知道島上有海量銅礦的情況,秘密交易過來,交易過來之後,還得秘密開採。

    即使工業設備都到齊了,估計也需要不少時間才能真正的開動。新定制的貨輪還在漢堡的造船廠中,這次的貨輪就是普通的貨輪了,三十艘8000噸級礦用貨輪的訂單直接炸暈了漢堡造船廠的董事會成員。

    1898年,12月1日。青島港口德**艦上下來了一群人,很特殊,身穿怪樣的軍裝,還帶著長槍大炮,由德國洋人帶領著進入。

    這突入起來的變化讓青島的百姓有些不安,有識字的人看出來了,這群人舉著的大旗是---膠州灣憲兵隊。啥玩意?不管了,這都是洋人的軍隊,自己還是只顧自己的好,能過一天算一天。

    德國的這種異動引起了注意,但看到這個旗幟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憲兵隊,還能幹什麼用?無非是治安的。看來德國想擴大自己在山東的勢力,所以特意招了一批人用。畢竟這裡離德國太遠,運兵太麻煩,還是訓練一些這樣的軍隊比較經濟,對於這些中國人,只需要付出少少的錢財就能招一大批,而且很多自己不方面出手的事情讓這些中國人自己處理更合適,可以避免損害自己的光輝形象。

    德國的這種做法讓英法大開眼界,想通了這樣做的優點後,紛紛效仿,不過他們都是只招了少量的部分充充場面。其實這種憲兵也就跟租界的巡捕房差不多,不過巡捕房有武力限制,而軍隊沒有,至於清政府同意不同意,誰在乎?

    四個月後,一列長長的德國商船隊來到了青島,上面卸下來了大量的工業設備,這是第一批的鋼鐵廠以及其他工廠的設備,同樣到來的還有大量的人員,有上千的德國技術人員和工程師,還有3000名從德國回來的工人學徒,他們將在自己國家的鋼鐵廠裡進行工業建設。

    而這些隨同來的德國人員也將在這工廠裡至少需要工作五年以上,為了能讓這些人同意簽訂長期聘用合同,調查局可是開了很優厚的福利條件,什麼家屬可以同去,省的家人分開太久,什麼每月薪水比在德國多出20%,什麼免費提供住房,而且都是小型別墅型的住房,每個有家屬同去的都能分到一座,在青島建立學校,從小學一直到大學都有,要知道在即將建設的大學可是有300名以上的專業教授在裡面教導學生,而自家的孩子一律上學免費,等五年期滿可以進行全家技術移民等等等一大堆的條件。當然最後一個條件很多德國人並不在乎,如果中國是強國,他們移民可以,弱國就算了。

    德國在青島的大規模建設可是徹底的震動了英法列強,如果對於之前德國招收的憲兵,他們可以不在乎。但是這是中國,雖然跟他們的殖民地沒什麼區別,但也終究是一個有主權的國家啊,你德國這樣的搞建設,投入這樣巨大的血本,莫不成是想直接吞併中國?

    「大英帝國想知道你們在中國建立百萬噸級鋼鐵廠的意圖是什麼。」英國駐華代理公使朱爾典面見了德國新任駐華公使阿爾弗雷德*馮*厄特。上任德國駐華公使海靖已經回國,本來新任德國駐華公使是從墨西哥調來的克萊德,這個在後世歷史上不顧國際公約瘋狂屠殺義和團的劊子手。但是因為王紹楓在10月份跟薩爾一行人見面之後,德國方面考慮到以後在華公使的主要任務就是跟王紹楓聯絡以及前期幫他打掩護,加上王紹楓對阿爾弗雷德*馮*厄特的印象比較好,而同樣阿爾弗雷德本身的身份也很高,就將他給換上去了,至於克萊德則繼續呆在墨西哥。

    阿爾弗雷德早有心裡準備,也準備好了一番說辭:「這個我想我們德國在中國建立鋼鐵廠是不需要經過你們英國人的同意,不過我想作為同樣是駐華公使,我可以告訴你,這只是為了更好的建設青島,你知道的,哪怕我們德國在中國建一處堡壘所需要的高標準水泥和鋼鐵也不得不從萬里之外的歐洲運來,所以為了節省資金,我們不得不這樣做。」

    朱爾典差點想把自己的手杖砸到對方的腦袋上去,什麼樣的堡壘需要百萬噸鋼鐵?上帝,那還是堡壘嗎?而且這是年產百萬噸級別的鋼鐵廠,哪怕是再蠢的人也不會這樣做。

    整個膠州灣根本用不上這麼多的鋼鐵,還有那麼多的工廠,這些死板的漢斯們難道是打算把青島變成德國在中國的魯爾嗎?這山東有什麼值得德國人這麼重視的東西?山東重要的礦基本上都是在魯西,這是早有地質學家勘探過的,魯東不過是一些煤礦而已,而且並不大。要說是為了這煤礦,朱爾典寧可相信自己是一頭豬也不相信德國人會為了煤礦這樣瘋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