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天下

龍騰世紀 第十五章 英雄歸來 文 / 殷揚

    李昌國萬萬沒有想到,王忠嗣竟然為此事而向他賠罪,不由得一愣。

    要知道,王忠嗣當時是名震天下的名將,而李昌國不過是安西都護府的一個小小校尉,連將軍都算不上,與王忠嗣的地位差了十萬八千里。王忠嗣不見李昌國,不過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罷了。

    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這才過去多少時間?連一年時間都不到,李昌國已經成為名滿天下的名將,更有謀劃平定吐蕃的大功。

    王忠嗣每每思之,總覺得不是滋味,這個李昌國太讓人難以置信了,這麼短時間內立下的大功雖然與他的功勞仍有差距,卻已經是唐朝一位重量級將領了,他不敢有絲毫怠慢。

    作為李隆基的義子,地位尊崇,更是名震天下的名將,王忠嗣向李昌國賠罪,這是大好事,說明李昌國在唐朝已經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了,就是王忠嗣這樣位高權重之人也要折節下交了。

    「大帥,何出此言?」李昌國飛身下馬還禮,淡淡的道:「大帥軍務纏身,軍務繁忙,李昌國打擾大帥,是李昌國的不是。」

    對王忠嗣這人,李昌國對他交沒有多少好感,雖然他是名震天下的名將,因為兩人沒多少交集。唯一一次有可能交集的機會,因為王忠嗣的慢怠而錯失了。

    當然,李昌國對王忠嗣也沒有惡感。雖有王忠嗣的慢怠,那不過是一件小事。自此以後,兩人再也沒有交集,未再生隙。

    王忠嗣一聽,就知道李昌國只是出於禮節罷了。並沒有真心與他結交的意思,不由得心中一驚。

    此時的李昌國已經名滿天下了。更是一員重量級將領,更比他年輕,誰都知道。李昌國是一顆冉冉升起的將星。其前途不可限量。

    如此人物,就是王忠嗣也不能招惹,不敢招惹。

    王忠嗣心念電轉,決心把這事放到以後再說,笑道:「監軍凱旋歸來,王忠嗣祝賀監軍。」

    「不敢當。」李昌國謙遜的笑笑道:「這都是將士們的功勞。」

    兩人話不投機,王忠嗣與李昌國說了一陣話,告辭離去。

    「大帥,這個李昌國太猖狂了。如此不把大帥放在眼裡,饒他不得。」有親衛為王忠嗣憤憤不平。

    「閉嘴。」王忠嗣仰首向天,長歎一聲,道:「想我王忠嗣一生,識人無數,提拔的英雄豪傑很多,哥舒翰、李光弼、李晟這些英雄豪傑無一不是我發現,提拔重用。唯獨在李昌國一事上,我是後悔無已呀。當日,我若是抽出丁點時間。見他一面,寒暄一通,豈不更好?想那哥舒翰,一眼就認定李昌國是英雄豪傑,與之結交,我竟然與他失之交臂。」

    回想起當日種種,王忠嗣自覺真的是太失誤了。

    王忠嗣征戰一生,之所以能成為天下名將,就在於他手下有很多虎將,這些虎將都是他發現並提拔起來的,最有名的就是哥舒翰、李光弼和李晟了。

    李昌國求見他,他卻不見,兩人失之交臂,他很不是滋味。

    「再說了,我還他一個人情呢。」王忠嗣搖搖頭,道:「去歲,哥舒翰進京向陛下求情,要救我出獄,卻是不得其門而入。正是李昌國指點哥舒翰,我方才被陛下放出來。」

    「大帥,都知道陛下本無意治您之罪,就是沒有李昌國指點,大帥也無事。」親衛不太贊成。

    「話不能那麼說。即使陛下不治我之罪,我也要被關許久。更別說,若是哥舒翰不明究裡,而是梗著脖子硬來,說不定這平定吐蕃之功就落在安祿山手裡了,我王忠嗣的臉面不就全丟光了嗎?」王忠嗣搖頭,很是無奈。

    李隆基之所以啟用哥舒翰,而不是讓安祿山為將,就是要給王忠嗣留一份臉面。

    「更別說,石堡城一戰,我以為即使死傷數萬之眾,也不見得能打下來。哪裡想得到,李昌國竟然打下來了,這是狠狠打了我一個耳光,卻是我自找的。」王忠嗣歎息一聲,道:「想我王忠嗣,征戰一生,從無敗績,卻在石堡城一事上丟臉。要不是這個李昌國,我也不會想到,石堡城真能打下來。」

    回頭望望,心中暗道:「李昌國,你夠精明,發現我的意圖。不過,我不會輕易放棄,我一定會與你爭。」

    望著王忠嗣的背影,李昌國的眉頭擰著,眼中精光閃爍。

    「監軍,大帥這是有意結交,你大肚能容,不會還記著那點小事吧?」李光弼有些驚奇。以他對李昌國的瞭解,李昌國的肚量不小,怎麼不會原諒王忠嗣呢。

    要知道,王忠嗣少年奇才,十八歲就立下大功,這輩子順風順水,給誰賠過罪的?

    「李光弼,你給他騙了。」李昌國眼中精光暴she道:「王忠嗣是天下奇才不錯,其人品自是沒得說的。不過,在這事上,他卻是私心頗重。這麼早,就把手伸出來了,想要軍權。」

    「監軍,你這話怎講?」李光弼有些不解。

    「李光弼,王忠嗣對於有知遇之恩,發現你的才幹,提拔你,重用你,你對他心懷感激,卻是沒有朝壞的方向想。」郭子儀為李光弼解釋道:「王忠嗣這是想要出戰大食的軍權,他想統軍出戰。」

    「這個……」李光弼恍然。

    「與大食一戰,誰能成為統帥?」郭子儀剖析道:「眼下來看,有兩人最合適,一是王忠嗣,一是監軍。王忠嗣是想與監軍結交,讓監軍拉不下臉與他爭軍權。」

    與大食一戰,唐朝必然會派出最善戰的統帥,誰最合適?

    從眼下的情形來看,只有兩人最合適,一個是王忠嗣,一個是李昌國。

    王忠嗣是威震天下的名將,一生大小數十戰,就未有敗仗,唯一的污點就是沒敢出戰石堡城。不過,這不過是小小的污點罷了,可以忽略不計。

    李昌國雖未獨自領兵出戰,不過,滅吐蕃一戰,充分展現他的才幹,善於謀劃,若是由他統軍出戰的話,不會有問題。

    「監軍,你會統軍出戰麼?」李光弼眼眼睜得老大,打量著李昌國。

    郭子儀眼睛瞪圓,一瞬不瞬。

    這事太過重要了,他們很想知道李昌國的想法。

    「我當然想,不過,能不能成功,還要陛下決斷。」李昌國沉吟道:「擊破大食,是何等的振奮人心,大唐男兒誰能不想?」

    「嗯!」郭子儀和李光弼重重點頭,大為贊同。

    「想統兵出戰的決不止我和王忠嗣,還大有人在,看來,圍繞這軍權一事,還有得熱鬧可瞧。」李昌國眼中精光暴she,心中暗道:「不管如何,我是不會放棄的,一定要爭。」

    若是李是國成功的爭得兵權,統軍出戰大食。一旦把大食擊破,那就是不世奇功,他的聲望就會如日中天。到那時,再來解決「安史之亂」就不會有任何問題了。

    因此,李昌國決不會放棄。

    「統大軍出戰大食,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想爭奪這兵權的大有人在。我猜安祿山一定會跳出來,靠女人裙帶的那位也會跳出來,高仙芝若不是被圍,也會力爭。」郭子儀扳著手指頭,一口氣說了好幾位。

    「你以為誰的希望最大?」李光弼問道。

    「不過以我看,此次統軍出征的不是王忠嗣,就是監軍了,不會有別人。」郭子儀沉吟:「王忠嗣和監軍的可能最大。王忠嗣的才幹不需要置疑,監軍也讓人放心,最重要的是,監軍年歲不大,更加年輕。究竟是王忠嗣出征,還是監軍統軍,就要看陛下如何安排以後的事。」

    「以後的事」是指李隆基身後事,郭子儀這是委婉的說法。

    李隆基雖然不服老,卻是不得不承認,他已經年歲不小了,需要給太子李亨接手唐朝打基礎了。而此次出征大食,就可以趁這機會安排這事了。可以想像得到,此次出征的統帥,必然是李亨一朝的擎天柱,也是在給太子李亨尋找保駕的大將。

    李昌國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當然,年輕有年輕的優勢,也有劣勢。優勢就是他完全可以承擔起為太子李亨保駕護航的重任,劣勢就在於他立功的機會多的是,不讓他此次統兵也有可能。

    究竟如何處置,就要看李隆基如何想了。

    「郭無敵所言有理。」李昌國大是贊同郭子儀的看法,心中暗道,無論如何,也不會錯過這次機會的。

    唐軍在大非川短暫停留,朝河湟之地撤退。通過石堡城,很快就到了河湟之地。

    到了這裡,李昌國按照李隆基的旨意,把軍權移交給王忠嗣,率領龍武軍和立有大功的將士們啟程,從河湟之地出發,朝長安趕去。

    二十萬大軍撤退到河湟之地,肯定需要一個人來統領,這人非王忠嗣莫屬。王忠嗣既是歡喜,又是憂慮。他歡喜的是,他可以重掌兵權了,似乎離出征大食只有一步之遙了。然而,李隆基並沒有要他回長安去參加此次慶典,說明李隆基對他不出戰石堡城一事仍是不滿。

    與王忠嗣喜憂參半的心情正好相反,李昌國他們回長安是一路順風順水,所到之處,就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到處都是歡天喜地的歡呼聲。

    「英雄歸來了!」

    「大唐的英雄歸來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