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唐天下

龍騰世紀 第七章 京都長安 文 / 殷揚

    晚上十點有加!

    後面追得很猛,已經跌到書第10名了,求推薦票!

    ————————————————————————————

    李白的詩太有名了,若是能親眼見證名篇的誕生,這是莫大的榮耀,李昌國很是急迫,一雙眼睛瞪得老大,死盯著李白,沒有放過一個細節。

    高妙麗也睜大一雙俏媚眼盯著李白,迫不及待四個字全寫臉上了。

    李白掃了二人一眼,緩緩念道:「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這是李白《憶秦娥》名篇,這詞牌是李白制,從此之後才有《憶秦娥》這一詞牌名,壇影響很大。

    不僅見證了千古名篇的誕生,還是開創一個詞牌名的名篇,李昌國倍覺榮幸,紅光滿面,跟打了個大勝仗似的。

    「好!好!好!」高妙麗白玉似的素手輕擊,讚不絕口:「不愧是李翰林之詩!」

    「年年柳色,灞陵傷別」這句是有名,流傳千古。

    「有此名篇,該當痛飲一番!」李昌國大是歡喜,提起酒壺為李白和高妙麗滿上一杯,這才給自己斟上。

    李白才高八斗,才名滿天下,詩名滿天下,好酒之名滿天下,平生所好之物唯杯酒,李昌國這一舉動很對他的脾性,沖李昌國微微一笑,端起酒杯,道:「干!」

    「干!」李昌國報以微笑,與李白碰了一杯,一仰脖子喝了下去,只覺滋味綿長,萬分愜意,平生所飲之酒,唯此杯美。

    此時此刻,李昌國方才體味到「章佳句佐酒」的妙處,只覺韻味無窮,恨不得再飲三杯,心大是感慨:「怪不得李白鬥酒詩篇,個滋味如此迷人。」

    李白和李昌國同時亮出了杯底,兩人舉動竟然一致,不由得一愣,把酒杯打量打量,突然之間,兩人大笑起來,頓生惺惺相惜之感。

    酒還真是個好東西,能拉近人之間的距離,不少人因喝酒而成為知己,至死不悔。

    李白是李昌國的超級偶像,李昌國遇到李白只有崇敬之情,兩人之間的距離天地之遠,沒想到,因為一杯酒兩人的距離驟生縮短,李昌國是特別歡喜。

    同時,李昌國的心境生了變化,對李白由崇敬變成了親近,腦袋朝李白湊了湊,笑著問道:「李翰林外遊歷,此番重返長安,不知有何貴幹?」

    「我一生好遊歷,自從賜金放還以後,離京東遊,到了洛陽,結識杜子美……」李白微一凝思,說起了他這次重返長安的目的:「杜子美西入長安,不知近況如何?我這次重返長安,就是為了訪杜子美。」

    「杜甫?」

    杜甫字子美,杜子美就是杜甫,李昌國再驚訝不置,差點把舌頭咬斷了。

    詩仙和詩聖相交莫逆,是國壇史上為偉大的事件,沒有之一,為後人傳誦。

    「你也知道杜子美?」李白頗有些詫異,打量著李昌國。

    詩仙啊,你枉自才高八斗,怎麼問出如此小白問題呢?只要是國人,誰個不知道詩聖杜甫呢?

    不知道杜甫,配做國人嗎?

    李昌國還是以現代人的慣性思維考慮問題,心裡有些埋怨李白。

    然而,還真有人不知杜甫是誰,只聽高妙麗以好奇的口吻問道:「杜甫是誰?」

    李昌國翻著白眼,真有一巴掌把高妙麗拍醒的衝動,你是不是喝多了說糊話?

    「能得才名滿天下的李翰林如此器重,這個杜甫必是了得。」高妙麗眨巴著雙眼,平添幾許嬌俏勁頭。

    「哎!」

    李白一聲歎息,微微搖搖頭,道:「杜子美雖然才高八斗,卻是美玉埋於塵,知者不多,除了我,還有高適知其才外,再無人知杜子美之才。」

    「啪!」

    李昌國右手重重拍額頭上,暗自尋思,他適才是用現代人的思維考慮問題,大錯特錯了。

    此時的杜甫還未成名,除了李白、高適知其大才外,誰也不知其才,好像一塊美玉埋沒塵埃,萬丈光芒無人知曉。

    「一別數載,無杜子美消息,可是,以杜子美之才,西入長安,一定能博得美名。」李白非常樂觀,畢竟他知道杜甫的詩才,世間罕有。

    放眼國數千年歷史,人才輩出,傑出的詩人很多,能與詩聖杜甫媲美的唯有詩仙李白了,能得李白器重的人,能不出人頭地?

    要李白不樂觀都不行。

    李昌國卻是知道,此時的杜甫寓居長安,這是好聽的說法,說得直白一些杜甫是困居長安,窮困潦倒,為了生活而奔忙,雖有不世大才,卻是無人賞識,讓無數後人歎息。

    「李翰林,我們正要進京,若是可以的話,我們一道前往長安。」李昌國暗自轉念頭,詩仙與詩聖的見面,影響極大,是千古盛事,若是能這事上出點力,一定會成為美談。

    李昌國擔心李白不同意,一雙眼睛瞪得老大,死死盯著李白。哪裡想得到,李白是萬分歡喜,道:「能與驍勇校尉結伴而行,誠人生幸事,這是李白的莫大榮幸!呵呵!」

    聽得出來,他是真心歡喜。

    李白歡喜,李昌國加歡喜,能與詩仙朝夕相處,那是何等的幸事!

    就這般,李白加入到李昌國的隊伍了。

    對於這位大豪的加入,康德他們是驚喜交加,李白才名滿天下,誰個不知,哪個不曉?別說,對於來自安西都護府的康德他們來說,李白是他們的驕傲。

    因為李白出生於碎葉城,是安西都護府的驕傲。

    碎葉城是安西四鎮的重鎮,此城出了一個大豪,作為安西都護府的戍卒,誰個不自豪?

    離了灞橋,朝長安進。一路上,李昌國與李白談天說地,震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因為李白的見聞實是太廣了。

    李白閱天下藏書,積累的學識就是放眼整個國歷史,也沒有幾人比得了。

    別說,他好遊歷,到過的地方很多,見多識廣,只需要稍稍展露一點,就足以讓人震驚了。李白對李昌國是大有好感,李昌國但有所問,他必是心力的回答,要李昌國不震驚都不行。

    很快的,前方出現一座雄城,虎踞龍盤,氣象萬千,氣勢磅礡!

    京都長安,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