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輝煌第十五節 不容談判的條件 文 / 燕小七

    草原上旌旗陣陣,殘破的夕陽順著地平線逐漸下降。

    在草原民族賴以為生命依托的布哈河附近,持續了將近半年的會戰終於落下椎幕,匈奴左谷矗大王伊稚邪的主力成功控制住這個匈奴最為關鍵的河流。

    軍臣單于的主力已潰不成軍,正全面向祁連山方向撤退,但左谷蠢大軍也失去了繼續進攻的能力,在這場聚集了幾乎匈奴全部精銳與僕從國主力的會戰中,雙方都損失慘重。

    在這場規模空前的會戰中,僅以伊稚邪而論,其投入的兵力就已經創記錄的達到了三十萬軍隊!

    在這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會戰中,王庭與伊稚邪的軍隊並沒有局限在這布哈河附近的草原,起初的戰鬥主要發生在雙方控制的重要牧場,戰略要地。

    騎兵的快速突擊與手術刀式的穿插作戰在這場會戰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雙方在不同地方,不同地形以相同的騎兵作戰方式進行了一次次殊死糾纏。

    若不是伊稚邪派出自己多年訓練的刺客,並僱傭了草原上最為凶狠也最為殘暴的強盜團白狼,對經驗老道的軍臣大將藍顏茶進行了數次瘋狂的刺殺,成功的重傷了這名年紀老邁的大將,才趁軍臣主力群龍無首,指揮混亂的當口,集中全部主力在右側發動猛攻,並最終撕開缺口,奪取了這個最為關鍵的戰略要地。

    儘管如此,伊稚邪的損失依然十分慘重,最初他麾下共擁有著括烏恆人在內的三十萬主力騎兵,但是現在能依然可為他的單于之位戰鬥的勇士,恐怕不足二十萬了。

    戰爭造成了左谷矗部地嚴重損失,三萬多一直跟隨著伊稚邪戰鬥的匈奴士兵永遠的倒下了。而那一萬多傷兵更成為嚴重地負擔,這些傷兵中按估計大概只有三千多人可以在傷癒後繼續戰鬥,其餘人等於廢掉了。

    而烏恆與右谷矗。渾邪等部落的損失也可用觸目驚心來形容,現在除了與伊稚邪一母同胞的親兄弟右谷矗王伊稚薩依然表示堅決支持他外,其餘兩部人馬均出現了不穩的跡象。

    伊稚邪明白,這絕對是一個嚴重的危機,在大草原上,無論那個民族都只信奉強權,只尊敬強者。他的戰士之所以會在戰鬥中拚命撕殺,無非是看在他過往的戰績以及那戰勝王庭後將得到地巨大利益。

    當年冒頓單于發起內戰。在戰爭結束後,冒頓大單于下令,將所有戰敗者的牧場,奴隸。妻妾以及使女統僥分賞給了有功之人:更允許勝利地將士隨意屠殺失敗者,三日不封刀!

    但是現在戰爭已經進行了半年,儘管他取得了這次會戰的勝利,但是損失卻並不在草原民族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內。更嚴重的打擊是,他本想趁這次會戰從這個有著草原最大牧場地地方獲取足夠的牲畜,以作為繼續戰鬥的資本。

    但是藍顏荃在昏迷前下令所有騎兵將能看到的牲畜全部屠殺,並將它們的屍體撒上這草原上最劇烈地毒藥,到伊稚邪擊潰藍顏荃時,王庭騎兵至少已經屠殺了三百餘萬牲畜,使得這個曾經的草原最大牧場中已幾乎看不到大群牛羊。

    草原人可以承受失敗,因為他們的性格向來堅韌。草原上的部落可以忍受這世界上幾乎全部的苦難,因為他們本就生活在這世界環境最為惡劣的地方,所以在會戰中烏恆騎兵可以忍受每天只吃一次飯,匈奴騎兵更可做到靠著馬奶支撐就持續戰鬥三天。

    但是他們絕對承受不了戰勝後沒有足夠戰利品的遭遇,自草原上有人以來,各個部落都是在戰爭中又崛起,又在戰爭中衰落,勝利者屠殺失敗者,搶劫他們的牛羊,女人這已經是慣例,也是公認地事實。

    但是這一次伊稚邪與他的盟友付出了十萬以上的慘重損失,卻沒有得到他們理想中應該得到的牛羊,更沒有搶到令士兵可以發洩**的足夠女人。

    伊稚邪十三歲領軍作戰,他自然清楚的知道草原上的男人在激戰過後沒有女人發洩,那是一個多麼可怕的事實。

    為了防止軍士們的**蓄積,而導致兵變,伊稚邪已經緊急下令從本部落中搜刮全部女奴隸,火速運來,以緩解士兵們的躁動。

    同時,他知道,現在需要的不是乘勝追擊軍臣的潰軍,而是盡快得到大量的補給和物資,以緩解盟友特別是烏恆人的不安。

    於是,他將目光向南看,在南方那裡有著數量遠超草原的人口,那裡有著繁華的足以令草原民族眼花繚亂的都市,更有著令草原人垂蜒欲滴的豐富資源。

    在伊稚邪的印象中,南方的中原王朝,膽小懦弱,他們的血性早在七十多年前被冒頓單于在白登山給打掉了,掠奪他們是匈奴人習以為常的事情。

    而在很多時候,伊稚邪根本不需要出動軍隊,他只要令人到漢人那貌似堅固的城牆下叫喊一陣,用不了幾天,膽小的中原人就會乖乖的答應他提出的全部條件,括下嫁一名宗室公主。

    而現在匈奴人又遇到困難了,理所當然的伊稚邪自然就想到了中原人。

    於是他立刻叫來了曾經去過中原出使的大當戶可古力,命令他迅速再去一次中原,向那裡的統治者,傳達他萬王之王伊稚邪的意志!

    ……

    當伊稚邪的使者可古力趾高氣昂的來到長安時,李雲已準備要返回遼東。畢竟他離開遼東已經有一個多月了,那裡的事情還是想必已堆積了不少。

    本來匈奴人的條件是年年有,而且逢大漢國立新君,或者匈奴立新單于,其條約的苛刻性簡直令李雲感覺難以接受。

    但是這一次卻更加離譜。伊稚邪在寫給劉徹的親筆信中傲慢的宣稱,他是萬王之王,藍天下所有部落以及國家共同地王者。這就已經足夠刺激劉徹那極為敏感的自尊了!

    需知道帝國的傳統一直認為,自己是世界地中央,即使是相對謙虛的九服理論,那也至少認識帝國是中勝神州的中心。

    但是現在一個帝國傳統意義上的化外蠻族酋長,居然在寫給帝國皇帝,一向自認為天之驕子的劉徹的信中居然如此狂妄,這等於是在劉徹的臉上狠狠地當面打了一巴掌。

    這種不滿一直延續到了劉徹將翻譯過來的信件交給李雲以及內閣傳看時口劉徹地臉一直殺氣騰騰,李雲看這樣子就知道了。匈奴人已經徹底的得罪了他,以劉徹的性格,這已是不死不休的結局。

    但是接下來地文宇卻令李雲憤怒,戰爭!這是赤露露的戰爭宣言!李雲才看了一點就氣的將信件當眾撕毀。儘管這只是他人抄寫的。

    原因就在於伊稚邪的信中提出來地頭兩條要求就已經徹底的觸極了李雲的底線。

    伊稚邪第一條要求便是大漢國必須下嫁一名正宗的公主與他做妾,這並非是值得驚訝的事情,事實上這樣的條件匈奴人每次都提。但是第二各才是真正令人憤怒的!

    伊稚邪要求大漢國向他進貢黃金三萬斤,白銀五萬斤,牲畜三十萬。糧食四十萬石以及四萬名女子!

    無論是那些令人驚訝的物資數量還是下嫁公主地條款,李雲都可以平下心來,在談判桌上與匈奴人扯皮,爭取用最少的物資和代價換取這一兩年的軍備發展時間。

    但是惟獨那條四萬名女子,李雲絕不會也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即使談判都沒有必要,李雲認為匈奴人是在徹底藐視帝國的力量,徹底兢視大漢人的自尊!

    這樣的條件。即使是談判也是不可接受的,李雲認為答應與匈奴人對這樣的苛刻條約談判,那便等於賣國,等於出賣民族與國家,是應當釘死在民族恥辱柱上的漢奸!

    「此約不可談,不可應,臣懇請陛下,下詔賞戰!」李雲當著殿中文武百官的面激動的道:「陛下,此約即使是看看,臣也覺得是恥辱,臣以為任何答應對此條約進行談判的大臣即為國賊,人人可誅而分食其肉!」

    殿中頓時寂靜無聲,連劉徹也是傻傻的看著如此失態的李雲,他雖然看了非常憤怒,但卻還遠未到如此失去自持的地步,這與李雲的性格完全不同。

    卻不知李雲來自後代,在那個時代他屬於最最狂熱的憤青一員,98年印尼軍人政變,瘋狂屠殺華人的時候,他就曾計劃過專門去尋找在華印尼人,以牙還牙,後來雖然由於他所在城市委實找不出印尼人,而當時印尼在華的人員又受到了政府的嚴格保護而作罷,儘管如此當印尼海嘯時,他依然忍不住激動萬分,那時候他認為,這便是天譴!是上天對於一些劣等民族的譴責!但是很遺憾,他在海嘯後發現,政府與媒體居然發起了全國範圍的大捐獻,發動群眾將錢財與物資免費送給那些曾雙手沾滿華人鮮血的屠夫手上。

    這在李雲看來,是屬於資敵行為,這將助長**勢力的氣焰,而他又一直認為,國家與軍隊存在的最主要意義就是保護公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與主權。

    匈奴要物資,他可以談,甚至要軍械都可以商量,惟獨對於領土與公民這是絕對不容任何哪怕是口頭上的談論,任何講這種或類似話語的人都屬於國賊!

    而保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使他們過上更好的生活,並維護和擴展帝國的利益與領土這是支持著李雲一直努力工作,拚命發展的原始動力,也是他最終的目標與希望,在這個問題是不容談判,更不容商量!

    「哼!李大人在陛下面前如此失態,難道大人忘記了帝國的禮儀,帝國的尊卑長次,君臣之分了嗎?」一個聲音在殿中響起,李雲看過去,卻是太常大夫寧致出列,這寧致李雲只是聽說過他的名宇,也未有什麼交情,不過據說寧致乃洛陽寧閥家主的弟弟,向來醉心儒學理論,堅持所謂三綱九常。

    「李大人,國家的事情自有陛下來解決,更何況匈奴人不過蠻族而已,少少金錢給他就是,就當打發一條狗,至於什麼公主,女人,那隨便從各地選幾個就是,若是匈奴人殺進來,那恐怕大漢國將赤地千里,浮屍無數!」這寧致搖頭晃腦的念叨著,立刻引來主和派的附和。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