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牧守遼東第三十節 天子微服(下) 文 / 燕小七

    霍去病無疑是一個很挑食的小傢伙,除了母親的母乳,他唯一喜歡吃的東西,便只有雞蛋,羊奶混合起來的東西,其他食品,你就是硬塞到他嘴裡,他也堅決不吃。

    這當然也是生活環境轉變的原因,若還是換了以前清貧的日子,這小傢伙恐怕是不吃也得吃了。

    但是現在,衛家已今非昔比。在這平陽縣隱隱有大戶的樣子,舅舅衛青身纏卿爵,官居武騎都尉一職,對於這個唯一的外甥,自然是疼到骨子裡去了,每月必著人帶回他的問候,以及當月省下來的薪酬。

    所以當衛少兒沒了奶水,或者有事抽不開身的時候,衛子夫自然就承擔起到平陽縣城外的牧羊人那裡換些羊奶,拿回去給霍去病吃。

    這幾日由於臨近天子到來,平陽侯府上下都忙開了鍋,姐姐衛少兒需要幫信陽公主收拾專門為天子準備的寢室,母親則與府中有經驗的婦女承擔起看管廚房的重任,天子御用,那可不是隨隨便便的事情!

    即使弟弟衛步廣,那也是接過哥哥衛青的崗位,日日陪伴在平陽侯身邊,自去年冬季大範圍的降雪和嚴寒過後,平陽侯的身體已經幾近崩潰,據那些請來的大夫說,平陽侯的身體絕不能再有閃失,否則即使神仙下凡也是無用。

    臨邛縣楊謀亦曾專門使人捎來調治身體,平衡陰陽的藥物,服用之後,平陽侯的身體已經大有起色,不過誰都知道,這位大漢國的風雲人物已經時日無多。

    正是由於全府上下都忙的顧不了吃飯,所以衛子夫為了給小外甥弄吃點,也不得不親自前往城外,換些羊奶回來。

    今日一早,衛子夫與往常一般。走出侯府,為了盡量躲避那些追逐她的平陽富豪子弟,她只能盡量抄小路,低頭前行,本來一路順利的換來羊奶。

    卻在回來的路上,由於一直低頭前進,沒注意那許多。與一男子當頭撞上。捧在手裡的羊奶撒了那男子一身。

    那男子似乎與其他人不同,他看都未看衛子夫,只是低頭道歉著:「對不起,小姐。在下魯莽,令小姐受驚……」話語中溫文爾雅,一派翩翩君子之像,令衛子夫好感大增,也就自動忽略了他主動撞上自己的罪責,回道:「公子務須多禮,一切皆是奴家的過錯!」

    抬起頭,卻見那公子一副癡呆狀。

    毋庸質疑,論起美貌,衛子夫並非是那種傾國傾城的女子。年方十七的她雖生的還算不錯,但比之天下間有數的美人卻是自有不如,譬如那章台的漣漪小姐,淮南王之女劉陵等都遠勝於她。

    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好,情人眼裡出西施,劉徹現在便是如此,他只覺得眼中這個小家碧玉般的女子乃是他一生中理應遇上的,少年的心砰然而動。

    這種感覺令劉徹幾乎癡迷,他從未對女人有過這樣的感覺,即使是陳阿嬌那也是把她當姐姐多些,章台的漣漪,只不過是一時興趣而已。

    但是現在卻完全的不同,劉徹一見眼前女子,心中就生出一定要將她帶回長安的想法。

    良久劉徹回過神來,輕輕的拍拍身子,道:「姑娘無錯,錯的是在下」

    又看了看身上的濕衣服,摸了摸,知道是羊奶,心中不免彷徨起來,想道:「難道這女子已經嫁人了?」矛盾之下,出言問道:「姑娘,這些羊奶是?」

    衛子夫拾起地上的器皿,此時她已注意到劉徹身上跟著那幾名大漢,自知這人定是非比尋常,再說看他也還順眼,因此道:「奴家外甥這幾日沒了奶水,所以奴家就只好去換些個羊奶與他吃食!」

    劉徹聽了心中大喜,忙故作豪情道:「此事是在下不對,這樣吧,姑娘,在下這幾個下人手腳倒還是很靈活。假如姑娘不介意,在下便令他們速去取些羊奶來,這樣便省去了姑娘來回奔波之苦。」

    一旁的翁羊自然心領神回,道:「姑娘務須擔心,小的們手腳快的很,請姑娘告訴小的,那羊場所在便是!」

    衛子夫雖覺不妥,但看劉徹一片誠心,也不好斷然拒絕,只得道:「如此便勞煩諸位了!」

    劉徹見奸計得逞,偷偷對翁羊投去讚賞的眼光,接下來劉徹自然是施展起自己的七寸不爛之舌,在與衛子夫的單獨交談中盤問出了她的身世,以及居住地,到翁洋取回羊奶,這才不得不與衛子夫道別。

    …………

    劉徹這邊忙著愛情,李雲那邊卻也再度陷入麻煩之中。

    不得不說,對於感情的問題,儘管李雲已在這大漢呆了這許多年,卻依然不能像解決地方事務一般解決自己的私人問題。

    他與劉陵兩人間錯綜複雜的感情,一直遺留到現在,依然得不到解決。

    等了一陣後,劉陵見李雲依然如同木頭一般,沒有動靜,哪裡還坐的住,四下忙活起來,卓文君與劉玟二女又都是比較單純而沒有心機之人。

    再加之劉陵向以親姐姐自居,對二人極好,特別是對劉玟,那可是親密到無話不說,更曾發揮她的高智商,幫臨邛解決了一些棘手的問題。

    這樣一來,劉玟便認為對劉陵有所虧欠,心中一直在尋思著怎麼補償。

    劉陵的苦心經營終於得到了結果,一直呆在臨邛縣中的劉玟與卓文君被她鼓動起來,其實多半她二人心中也有相思,於是三女在將臨邛的事情交代給楊謀後,連招呼也不先與李雲打一聲,在四月初的時候就隨商隊踏上了去遼東的道路。

    由於消息封鎖的很嚴,一直到三人到達遼東境內,李雲也依然不知情況。

    這日,李雲正在查看剛建好的鐵浮屠生產作坊,由於熟練工匠地大量增加,再加上青銅融化爐那邊的有著大量的奴隸幫忙搬運青銅,所以鐵浮屠的生產速度飛快的增加著。

    現在每三天便可打造出四十套鐵浮屠鎧甲,好東西自然是先裝備給遼東本部騎兵,從開工到現在,隸屬於原御林軍的數百名騎兵已經有近半換裝了這種堅固的鎧甲。

    他們的武器也從大刀變成了一桿長二米重達四十漢斤的標準騎兵衝刺長槍,這種騎兵專用長槍,是根據騎兵在馬上的衝刺便利要求設計出來的,它地槍身用地是長白山上最堅硬的松木,外面套著一層青銅殼。在持槍的一面。工匠們精心設計了一個類似槍套的東西,這樣持槍者就可穩穩地在馬上握緊這桿殺人的長槍,而不須擔心脫手。

    槍頭則是李雲親自設計的,三菱狀槍頭,這種用生鐵鍛造出來的槍頭,鋒利無比,再加上三菱設計,使得它更具威力。

    李雲做事情,向來喜歡做全套,興致來了的時候,他也顧不上許多,將高橋馬鞍,馬鐙,以及馬蹄鐵一股腦的令人做出來,給那三百多穿上了鐵浮屠的騎兵裝備上。

    這下子,衛青爽了,他每人就帶著這批最先裝備上鐵浮屠的騎兵,騎著戰馬,威風的繞著全城奔跑。

    鐵浮屠前所未有的設計,以及那暴露在奴隸面前地強大威力,使得不少奴隸心驚肉跳,手中動作不由加快不少,工程進度得到大大的增加。

    不過鐵浮屠在裝備過程中暴露的問題也是很多的,最主要的便是騎兵的選擇和戰馬的選擇上。

    即使以號稱大漢國最精銳的御林騎軍,也依然有不少人因為不能承受鐵浮屠的重量,而被淘汰,由次其他部隊中恐怕可成為重裝騎兵者,更是少之又少。

    再一個,戰馬的要求,由於鐵浮屠本身的重量對戰馬就已經是一種考驗,再加上一個騎兵後以及必要的武器後,即使以遼東所擁有的戰馬數目,符合這一要求的良馬也不過千匹。

    這一切都令李雲更加堅定了推行輕騎兵的政策,要知道重騎兵不僅僅對人員的要求十分嚴格,更要求有長時間的辦練,以及優秀的戰馬。

    而輕騎兵,說句不怎麼好的話,只要你會騎馬,會射箭,那麼你就是一名輕騎兵!

    李雲優先裝備遼東軍隊的舉措,本意是希望這些年輕的軍官看到和認識到這種騎兵裝備的不可取之地。

    卻不料,在高橋馬鞍等一系列本是為輕騎兵準備的裝備,裝備上重騎兵後,遼東全軍上下非但沒有出現他希望的情況,相反衛青等將領深深的愛上這種堅固的先進裝備,每日抓住時間就在遼東城外不斷的操練著,希望盡快得出最好的訓練方法,以求最快形成戰鬥力,為此衛青甚至連高句麗那邊的事情都推掉了,李雲不得不改派高遠前去指揮。

    看著這個作坊中熟練的工作的工匠們,看著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李雲開始懷疑自己將鐵浮屠優先裝備遼東軍隊是否正確?

    卻不知,他早已入了歧路,從最開始設計這鐵浮屠起,他的心思便放在了如何用鐵浮屠大量賺取草原民族血汗的點上,為了這個目標,他自己故意的忽略掉了多兵種的混合作戰效果,因為他怕,怕大漢國的高層在見到了數萬重騎兵的集團衝鋒後,只記得全力發展重騎兵,而忘記了還有輕騎兵。

    他更怕,一旦重騎兵被高層重視,重點建設,那麼他原本計劃好的賺錢大計豈不是要泡湯了?

    從這點上來看,李雲其實已經走火入魔,事實上他今年才二十五歲,還很年輕,有些事情他一個人是根本不可能控制到和考慮到的。

    ……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