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牧守遼東第二十八節 霸上祭祀 文 / 燕小七

    當第一套鐵浮屠製造出來的時候,所有見到它的人都為這個偉大的超級重裝護甲而驚歎。

    它的裡面完全是由牛皮縫製而成,外面則掛滿青銅甲,這些甲片如魚鱗般連接在一起,的確是刀砍不進,箭不能傷。

    而戰馬的胡甲也是同樣的出色,它由五個部分組成,在馬的兩側,各有一片甲,一直覆蓋到馬頭,另一片甲放在馬的臀部,和兩側的甲片系結起來,這片甲片上留有一個洞,以便馬尾沖裡面穿出來,另一片甲則放在馬的胸前,再在馬額上放一塊青銅,把它繫在兩側的甲片上,這樣一來就可最大限度的防護戰馬,並保護騎兵。

    只是可惜,若要得到最強大的防護力,就必然要先喪失良好的機動性,再加上這時代即使大漢騎兵也只有少數裝備了原始的馬鐙,戰馬的馬掌也未有釘上馬蹄鐵,可以說,沒有馬鐙,馬鞍和馬蹄鐵,強大的鐵浮屠集團至少要喪失三成的戰鬥力。

    不過即使是這樣,它也依然可以成為史上最強大的騎兵。

    衛青見了,驚道:「大人,這樣的鐵甲,能否先裝備我遼東騎軍?」

    一旁的高遠也是像見了最漂亮的女子一般,不停的嚥著口水,在他們眼中,這確實是最完美的騎兵裝備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歷史上,騎兵的發展也是從重裝制勝發展到輕騎制勝的,原因無它。由於條件的限制,最開始的時候輕騎兵的戰術十分匱乏,裝備相當落後,直到角弓和連弩的大規模應用。而蒙古騎兵更是用輕騎擊敗了金國,歐洲等的重騎兵,這才奠定了輕騎兵至上的基礎,一如二戰航母取代戰列艦一般,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全面革新。更是戰術上的革新。

    事實證明,唯有優秀的戰術思想配合先進的武器裝備,才可以創造一個無敵的神話。

    實話,李雲現在也有些捨不得將這樣完美的裝備賣與他人,以大漢目前的冶煉和青銅加工水平,年產三萬套這種先進騎兵裝甲,並非難事。一年三萬,只消四年,大漢就可擁有十萬鐵浮屠打造的無敵鐵騎,這樣規模的騎兵倘若在草原上展開來,足可擊敗一切敵人。

    可惜,騎兵的未來是屬於裝備了角弓,騎兵連弩以及輕甲的輕騎兵,笨重的鐵浮屠注定了會被淘汰。

    既然明知道什麼東西才是真正的王道,那麼李雲就絕不會犯傻去大量裝備註定淘汰的東西。不過在這之前,他得說服大漢國目前甚囂至上的重騎無敵觀點,就如尼米滋說服當年的美國一般。

    躊躇好久,李雲才讚道:「好,諸位師傅辛苦了,此物這幾日盡量多造點,來日本官派人送與天子觀摩,以請聖裁!」

    之所以這樣說,是他準備回長安述職。並與劉徹商量下未來的計劃,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想見見兩位愛妻,許久未見,他早已相思成災。

    服劉徹,放棄對重騎兵的扶持,這個容易,只需要令一隊裝備了鐵浮屠的騎兵與一隊裝備了馬鐙,馬鞍的輕騎對抗就可有結果,難的是,如何使人們明白,重騎兵已經落伍了的這個事實。

    要令人們相信輕騎兵才是戰場的主宰,這需要的不是一兩次簡單的模擬對抗,而是需要一連串在戰場上的輝煌勝利,一連串輕騎兵大勝重騎兵的事實。

    而這個,在目前來說,根本是不可能的,慢說如今大漢尚未作好與匈奴全面開戰的準備,即使是準備好了,輕騎兵的訓練也需要時間。

    所以現在李雲能做的只有妥協,在妥協的同時控制鐵浮屠的裝備規模,使之保持在三萬以下的規模,這樣即使日後輕騎兵大規模出現,這批鐵浮屠也可作為皇家衛隊,專門守護長安,而無浪費的嫌疑。

    …………

    霸上,是傳說中大神后土的祭祀點,后土在春秋時期一度被人們以為是共工氏的兒子,《左傳。昭公九年》中就說「共工氏有子曰句龍,是為后土」《禮記。祭法》說「共工氏之霸九洲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洲」

    但是到了大漢興,后土遂為上古三皇之一的女媧娘娘,這並非是沒有根據的,在傳說中后土乃地之最尊,《周易——系辭上傳》說「一陰一陽,謂之道」。《周易一一系辭下傳》又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周易——說卦傳》言「乾為天,坤為地」

    這樣一來作為大地的主宰,大神后土自然是女性無疑,而作為女性,沒有那個神明如女媧般神通廣大,更何況上古三皇,天皇伏羲,地皇女媧,人皇神農,這是板上定釘的事情,自然而然,在經歷過戰國之後,大漢的文人和統治者一致認為,后土即女媧,由此祭祀后土成為大漢國歷代天子的必作之事,由不得絲毫馬虎。

    在這個炎熱的夏初,立夏之後,大漢國第四代天子劉徹來到了霸上。

    架勢自然是出自劉徹性格般的宏大,整整四千名禁衛軍步卒緊緊的圍著天子的車架,在外圍,更有三千騎兵沿路護送。

    一路上各地官員百姓,地方鄉紳紛紛跪在路的兩邊,放眼望去,劉徹充分領略到了執掌天下,握蒼生命運的感覺。

    可是他卻並不開心,原因在於離長安時,他與青梅竹馬的皇后陳阿嬌第一次起了嚴重的分歧,他第一次感覺到陳阿嬌原先他看起來的可愛的野蠻,對於他目前的身份是一個極大的諷刺。

    陳阿嬌愛劉徹,這點毋庸質疑。可是這個女人天生善妒。容不得其他女子與她分享丈夫。若換了別人,以她長公主之女的背景,可當的上確實可行,可惜她嫁的是劉徹。

    劉徹天生性格倔強,屬於那種明知道有錯,也不會輕易承認的人,更何況他現在是天子,是富有四海,執掌天下的大漢天子。

    一直以來,劉徹都希望他的皇后是一個善解人意,溫順謙恭的賢淑女子,是一個可在他辛苦之時,安慰他的賢內助,但是現在劉徹發現原本他期望很高的陳阿嬌不能達到他的要求。

    這個他青梅竹馬,曾發誓金窩藏嬌的姐姐。現在已經變了,她幾乎就是一個潑婦,一個未央宮中的女官僅僅因為多看了劉徹兩眼,就被陳阿嬌關起來,使人暴打致死,若非先皇留下了一個完整的宮廷監視系統,此事劉徹恐怕依然不知道。

    知道事情的始末後,劉徹與陳阿嬌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最後劉徹拂袖而去。一直到出宮也未再到陳阿嬌處過夜,兩人倔強的性格注定了他們將會僵持下去,直到其中一個認輸。

    「陛下,前面便是河東,您是否要去看望信陽翁主?」中官在外面請示道。

    劉徹掀開馬車地車簾,看了看河東城的樣子,搖頭道:「先不去了,轉到汾水,朕先祭了聖母娘娘。再去與見信陽姐姐!」

    「諾!」中官立馬閉上了嘴巴。

    前面的汾水河邊,數十條豪華的大舟早在那準備妥當,劉徹帶著眾人登上龍舟向著霸上前進,在岸邊,幾千名騎兵在兩岸緊緊的護衛著。

    …………

    平陽縣,平陽侯府內。

    衛子夫結束了一天的工作,一個人在家中抱著外甥霍去病玩樂。

    傢伙已經快一歲了,正是可愛至極的時候,淺淺笑著的酒窩總可帶給衛子夫快樂。

    這一年多來,隨著弟弟衛青在遼東的發展,衛家也開始寬裕起來,平陽侯曹壽免去了衛家一家的奴隸身份,卻依然允許他們一家住在侯府上。

    衛子夫不需要再去訓練歌舞,現在她只需要每天幫信陽公主整理下房間,就可休息了,不得不說,信陽翁主和她丈夫一般是很平易近人的。

    翁主殿下不僅僅對她很好,更在閒暇時教她上層的禮儀,更教她識文斷字。

    或許是環境的改變吧,總之河東的幾家大戶貴族子弟有不少向衛子夫提親的,這換在以前,衛子夫肯定會以為是在夢幻中,連想也不想都會答應,但是現在,她卻拒絕了。

    沒有哪個貴族有膽子在平陽侯面前強迫她,更沒有哪個貴族敢對在平陽侯羽翼下的她動粗。

    儘管家中人都勸她,早點嫁人,可是衛子夫卻不知是什麼原因,根本看不上那些貴族公子,大概是因為姐姐的緣故吧。

    衛少兒的那個負心人在聽說了衛青發達的情況後,曾多次哭著要求和衛少兒復合,更提出了霍去病是他兒子的事實,可惜在聽說了霍仲孺的事情後,信陽公主二話不說,就將這個負心的男人趕出了平陽縣,徹底的斷絕了他的念想。

    衛子夫小臉湊上霍去病粉嘟嘟的鼻子,用力的親了親,逗著這小傢伙玩了起來,母親和姐姐去幫信陽翁主收拾大廳去了,據說大漢國的天子,過兩天就要來平陽侯府,所以全府上下已經忙的上氣不接下氣了。

    天子來訪,這可是絲毫也馬虎不得的事情,會府上下到處都是在清潔,在整理。

    衛子夫已決定這幾日,就呆在房中與霍去病玩樂,不出半步府門,她可不想到時候撞上天子,而她卻不懂得禮儀,以至於失了分寸,從而給信陽翁主添麻煩。

    ……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