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風雲第五十一節 會議(上) 文 / 燕小七

    李雲最終還是掙脫開劉陵的雙手。事實上他現在已不再是初到這個時代的那個什麼都不懂的毛頭小伙子,他從大漢的整體實力上看,淮南王若想要造反,那成功的可能性幾乎是零。

    大漢國的歷史上從未有過像今天這般強盛,富饒,數十年與匈奴之間的不間斷衝突,在血與火的淬煉下,大漢總共擁有著將近三十萬直接歸屬天子掌握,也是絕對忠誠的精銳邊軍,這些邊軍的單兵戰鬥力即使是匈奴人也是望塵莫及的,即使淮南王的十萬軍隊完全聽命於他,也完全效忠於他,但是這十萬人在面對那些從邊關迅速回援的軍隊時,就會如綿羊面對老虎般軟弱,更何況現在的大漢國,效忠中央王朝,效忠天子的風氣深入人心,可以想像假如不出現一名暴君或者大漢爆發大規模災荒,那麼淮南王今天舉起叛旗,下午他的軍隊就會立刻嘩變。

    清楚的知道未來歷史走向的李雲現在已不再畏懼淮南王對他使什麼小辮子了,更不懼怕陰謀詭計,因為李雲現在已可相信,劉徹就目前來說絕對不會懷疑他的忠心。

    所以面對劉陵李雲不再畏懼,相反的他還有所同情,同情這個成為父輩政治鬥爭犧牲品的可憐女子。

    他想,有必要和劉陵以及她所代表的淮南王勢力談判了,畢竟劉長死了那麼多年了,天子也做出了補償,難道淮南王就真的想和同根而生的宗室玉石俱焚?

    李雲根本不相信有這樣的人,更不相信淮南王會白癡到明知道必死依然堅持著一條道走到黑?

    其實淮南王劉安確實是一位難得的賢王,拋開政治鬥爭地殘酷不算,單單憑他用不到二十年時間就把那個原先經受過太多戰亂與饑荒的淮南國治理成如今富甲大漢。首屈一指的強盛王國,李雲也覺得有必要制止他的衝動行為。

    而且觀其書可知其人,在讀了淮南子之後,李雲拋去對這個淮南王地最後一絲顧慮。李雲認為可寫如此裹農業,科學,人文,政治等諸多領域的當代典籍,那麼這個人的心胸即便再狹隘也狹隘不到哪裡去,他不過是被父輩的仇恨蒙蔽了雙眼,更何況他的父親劉長本來就該死!

    其實這些都不是李雲最主要的理由,他真正的理由還是利益。

    無數人用鮮血的教訓告訴李雲,政治上沒有絕對的朋友。也沒有絕對地敵人,有的,只是絕對的利益。

    而現在李雲迫切的需要一個除卻大漢國高層統治者之外的強大王族盟友,來幫助他在地方上搖旗吶喊,李雲很清楚的瞭解大漢的政治權利構成。

    而一位實力強大的王,則是他所需要的。

    所以李雲想嘗試著勸說淮南王放棄軍隊地指揮權,只保留少部分王府衛隊,而作為補償,李雲將會和劉徹一起保證他這一系諸侯的權利。

    反之。假如淮南王不願意主動解散多餘的軍隊,那麼長痛不如短痛,李雲只好逼迫他立刻造反,當然這個悲劇是李雲所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為了少流更多地鮮血。以殺止殺是唯一的途徑,這樣雖然有些陰狠也有些毒辣,但是總比日後用更多的鮮血來挽救強。,

    李雲長長舒了口氣,看著眼前這個如同小女兒家樣子的劉陵。事實上,他也不知道他對這個郡主地心態到底是什麼。有時候他會覺得這個女人很毒辣,並強迫自己不去接觸,有時候他又會覺得,這個女人很可憐,孤單單的行走在政治權利鬥爭中心的她就如一隻沒有翅膀的蝴蝶,雖然美麗但卻距離死亡很近。

    李雲收定自己的心神,湊到劉陵耳邊道:「郡主,今夜官學梧桐樹下,下官有些問題想和您說說。假如您有空,請到時一定前來!」

    劉陵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許多她從未想到過的問題一一浮出水面,李雲一直以來的冷淡,在睢陽城的畏懼,在那年的堅持,這一切地一切原來是這樣。

    聰明如她的女子怎麼會像不到李雲這一切的原因。她茫然的點點頭,心裡的思想混亂到了極點。劉陵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一切都是天子或者劉徹的提示,她沒由來的身子顫抖了幾下,感到前所未有地恐懼。

    她和她的父親一直以來都以賢德的身份出現在公眾的眼前,演戲的工作不可謂不好,可是今天她忽然間發覺這一切早被他們所提防的對手知道,陰謀早成了他人公認的事實,計劃的一切被人統統知悉。

    再沒有比這個可以給她帶來的打擊大了!

    李雲整理好衣服,再次看了看這個已經驚呆著的女子,長歎一口氣,帶著複雜的心情向外走去,事實上他不知道,他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錯。他不過是憑著良心在做事,他問心無愧!

    ……………………

    李雲來到縣衙的大廳時,司馬相如正帶著衙役們招呼著客人,而經他親手調教出來的樂師也正在演奏。

    早等候著他到來的眾商人見了他來,忙齊齊起身迎接。

    李雲平息掉方纔的沉悶感覺,努力露出一個笑臉,對這些將為他改革計寺,提供大量金錢的鄉紳們拱了拱手,示意不要多禮。

    司馬相如拿起他岳父交給他的帳本,走到李雲面前,恭敬的道:「老師,這是商會這兩個月來的進出帳目,還請老師查閱!」

    李雲接過帳單,放到一邊,對司馬相如道:「相如啊,看來你這兩個月跟著張先生學到不少真本事,日後恐怕也將是這商場的風雲人物啊!」

    張正范臉上立刻得意起來,司馬相如本就非是作官的料,讓他當官他根本幹不來。可是這小子在商場上卻是如魚得水,在他張正范的指點下,目前他已經承擔起了張家好幾個產業和作坊的管理任務,憑著他地學識。憑著他的詩賦水平,在參加商會會議時那也是一個叫厲害,通常三言兩語就壓的對方說不出話來,為他張某人爭了不少氣。

    現在張正范恨不得這司馬相如立刻就入贅到他家,因為他越來越覺得兩人本應是親父子,一樣的奸詐,一樣地厚臉皮還有一樣的喜歡黃白之物。

    司馬相如回頭看了看他岳父,厚著臉皮笑道:「老師過獎了,學生慚愧。在政務上幫不上老師絲毫,卻累的師兄一人從早忙到晚!」說完向一邊的楊謀鞠躬道歉。

    李雲知道這是他潛意識裡的鄙視商人的習性在做遂,拍拍他肩膀道:「相如啊,你也不需如此責備自己,每個人都有他的特長,譬如你師兄,他便幹不來這商場上的事情,你他做商人的天賦,便好好地做商人。日後待大漢國為商正名之後,說不定你還可成為首位因為在商業上為大漢做出傑出貢獻而封侯的人物!」

    聽到公侯的字眼,司馬相如心臟猛的一跳,其餘人也是如此,雖然他們早知道李雲在為他們積極的爭取地位,可是經商有道而封侯,這個可是從古未有的事情啊!

    卓王孫胖乎乎的身子站起來,盯著李雲問道:「大人。經商之人怎麼可能封得公侯之位?大人莫非是戲言吧!」

    李雲笑了笑,他當然知道這個事情未免有些太過驚世駭俗了。要知道現在的大漢真正的王侯極度難封,因為大漢秉承著地是無軍功或者重大功績,絕不封侯。想那歷史上李廣將軍何等的威名,為大漢鞠躬盡瘁幾十年,這樣的大臣放到其他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出侯入相的絕對大將,可是他終一生不得封侯,而大漢國從開國到現在除去那高祖皇帝所封的一百五十侯之外,其餘之人是少之又少。單以雙手就數的清。可以說。自高祖皇帝盟誓,非劉姓不得封候之後,大漢國權利最大的便是侯了,能得到封侯,不僅僅是一種權利,更是一種榮耀,一種你的成績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地榮耀。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人,天天夢想著有朝一日被天子封侯。因為一旦被封,那麼他的名字也就將永遠記載在歷史上,他的事跡將被千萬人歌頌。

    所以這些商人才根本不相信,單單靠捐點錢,做點好事,就可被封侯,可李雲不這麼認為,來自後世的他自然清楚的知道,商人的用處,兩國交戰其實打的就是國力,而商人卻可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不僅僅是經濟上,商人更可成為間諜,更可成為開路的急先鋒,殖民者。以及戰爭地挑起者!

    歷史上的英國,法國都是這麼崛起的,而且他們的那些商人也無不最終成為議會中的議員。

    李雲一直認為,商人才是這社會發展的最大動力,原因就在於他們夠貪婪,對財富有足夠的野心,大漢國要想對外擴張,就必須先發展起商人階級,因為只有他們才是對外擴張的最積極支持者。

    李雲認為假如商人可為大漢國最終擊敗匈奴做出重大貢獻,那麼天子就絕不會吝嗇一個公侯之位,而一旦大漢國天子正式賜予一名公侯之位,那麼由此將徹底地奠定商人的地位,什麼抑制商人的政策將不再出現,而得到榮耀和承認的商人也將更加貪婪的為大漢國的擴張努力,資本將用它最血腥的方式出現在大漢,而未來的大漢也將率先出現資本主,義。

    想想現在的歐洲,依然是奴隸制,而大漢卻已經是封建制,再過幾百年,當他們從愚昧的奴隸制度覺醒的時候,他們會驚訝的發現,大漢國的商人拿著火槍,開著戰船甚至鴉片,將他們帶入無底的深淵,一如另外一個世界,他們對這個古老國家做的一樣。

    一想到這些美好的未來,李雲就興奮無比,再沒有比報復令他覺得更有意思的事情了。因此他現在不能打擊這些已經具備了初步資本概念的先進商人的信心,他清清嗓子,反問道:「卓先生,您為什麼會認為商人就不能封侯?」

    李雲滿懷自信的道:「將軍用他的劍,而保護大漢國的子民,作為獎賞,天子封他為侯,官員用他的腦子治理天下,給大漢帶來和平,帶來富饒,所以天子封他為侯,獎賞他的功績,我們商人用自己的財產周轉天下,冒著風險以有易無,更可將觸角伸到已知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為大漢國帶回準確的情報,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策反敵對勢力的將軍,在敵對國投毒,散播謠言,為大漢的軍隊創造有利的條件,提供嚮導,指引大漢軍隊的進攻方向,做為獎賞,難道天子會吝嗇區區一個公侯之位?」

    眾人楞了楞,呼吸也開始急湊起來,的確,按照李雲的說法,他們確實可以立下重大的戰功,只要再有人在天子面前進言,那麼區區一個侯爵,這麼多人一定可有一個是那幸運兒。

    羅家的代表更是激動的雙眼通紅,誰不想封侯,誰不想成為後代歌頌的對象,本來他們以為作為商人,作為目前社會地位最底下的族群,封侯實在是一件遙遠的事情,他們已經不敢想像了,但是李雲卻為他們開啟了一扇新的窗戶,新的世界在他們眼前豁然開朗,前途一片光明,至於那些什麼道德問題,商人從來就不重視,為達目的他們從來就不擇手段,這點全世界的商人是共同的!

    羅家的代表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是羅張氏的親侄子,羅家第二順位繼承人,年輕人總是充滿著對未來世界的幻想,他也不例外,更何況他羅家本就有著誓要封侯的祖訓,因此無數的羅氏家族的年輕人被送上邊關,企求著其中出現一名有封侯潛力的大將,可是大漢國的大家族實在太多,而侯又是如此難封,所以羅家基本上絕望了。

    可是就在他們絕望的時候,卻從李雲這裡聽到經商居然也可封侯,這怎麼不能令他興奮?要知道羅家族規,一旦家族出現一名有被封侯潛力的人,又或者已經是侯的成員,那麼家族當家人的身份立刻轉移到此人身上,這同時也是全大漢門閥家族的共同族規,為的就是讓家族更好的得到光大。

    而他若可封侯,那麼家族族長之位立刻就是他的,這怎麼不可令他興奮?

    李雲看了看一臉興奮的眾人,微笑著點點頭,道:「明日我抽空寫點東西,送與諸位,名字我都已經想好,叫做《經商封侯指南》希望可對大家有些幫助,下面時間不多了,我們先抓緊時間討論下商會未來的發展!」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