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漢帝國雄風錄

龍騰世紀 風雲第三十二節 天下大勢 文 / 燕小七

    大月氏的使者離樂現在日子過的非常非常的快樂,他在長安享受到了草原上根本無法享受到的東西,美酒,美人還有那些製作精美的器皿,當然最最重要的是長安的繁華,長安那些華麗的宮殿以及大漢皇帝陛下對他的優待。

    你要知道,天子今年快五十歲了,從孝文皇帝開始,哦,不,應該是從高祖皇帝落敗白登山開始,大漢國的歷代天子都無不以擊敗匈奴,一洗前恥為目標。

    但是,漢匈的實力對比是擺在哪裡的,經歷了秦末戰亂,中原帝國無法也沒有能力對匈奴人形成大的威脅,更何況遊牧民族本身就擁有著對農耕民族的巨大戰爭優勢,所以七十多年來,大漢一直隱忍著,一次又一次的滿足匈奴人越來越蠻橫的要求,大漢的軍隊只能依托秦始皇建造的用來對草原進攻的跳板--長城進行積極防禦。

    但是隱忍並不代表著退縮和害怕,相反即使是呂後時期,這位在歷史上評價很差的女強人也曾憤怒過,但是她最終還是屈服了。

    要知道呂後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物,她的性格是如何的剛強,可是在面對冒頓單于那樣無理甚至可以說可令任何一個女性憤怒的要求時,她忍住了,因為她清楚戰爭一旦開始,大漢絕對會吃上大虧。

    而孝文皇帝那樣的一個在歷史上斯文的帝王,這個從他的廟號,你就可以看出,廟號為文的人都那些,周文王,魏文侯……這些人無論哪一個都是都是文治出名的帝王,而且孝文皇帝身體很差。但是你要知道,即使是他這樣的一個帝王也親自穿上了戰甲,拿起了武器在禁宮中操練軍隊。你就可以想像大漢實際上在骨子裡早就策劃著對匈奴的復仇戰爭,仇恨地種子早已經埋下。只不過在這之前大漢沒有能力擊敗匈奴人而已,一個對子民負責的皇帝,並不會為了一時的暢快而發動戰爭。

    但是到了現在,歷經了孝文皇帝地十幾年盛世,而當今天子也是少有的明君,大漢地國力已經累積了足夠的資源,而且最重要的是當今天子成功的瓦解了困擾大漢多年的諸侯過強問題,環顧天下也只有淮南王一族可構成點點危險。可是這點實力對於天子來說不值一提,你要知道,一支軍隊是否精銳,可並不是看數量的,而是他是否經歷過戰爭。而天子直接掌握著駐紮在武威,右北平,漁陽,上郡等地的近三十萬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地精銳邊軍,與此相比淮南王的那不到十萬軍隊,簡直不值一提,更何況這十萬人還有泰半已被天子控制。

    攘外必先安內!

    解決了國內的隱患。天子自然將眼光投向了死敵匈奴的身上,可惜的是他地身體已不能支撐到他看到匈奴單于搬來長安居住的那天,不過他有一個好兒子--大漢歷代太子中最具攻擊性的太子劉徹。

    劉徹從小意志就很堅定,而且很聰明,他喜歡戰爭,準確的來說,他就是一把鋒利的武器,也唯有戰爭才可安撫住他那顆悸動的心。他的出生似乎天生就是為了擊敗匈奴。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天子有時候覺得這個兒子和秦始皇有太多相似地地方,一樣熱愛戰爭,一樣的堅強,一樣的固執。

    這樣一個皇帝毫無疑問對於未來的帝國的輔佐大臣而言實在是有些困難,所以天子不得不將絳侯排擠出政治決策圈,卻不想他因此喪命,可是天子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假如他一去,年少而固執的皇帝和權利以及威望都足夠大的丞相,偏偏這個丞相還相當的固執,很難令人相信,這樣一個丞相可以和皇帝和平共處,所以為了大漢地未來,這個壞人只能由他來做。

    而餘下的輔佐大臣中,魏其侯性格平和,為人圓滑,雖然有些小小的毛病,但是無庸質疑的他是一個真正的君子。假如竇家不是那麼的令人注目,那麼很顯然這會是一個很好的丞相。

    當然假如平陽侯曹壽的身體和他的文字一樣的堅挺的話,那麼天子至少可放心不少了,因為在這一代的老臣中,也唯有平陽侯的話,劉徹才會認真的去聽。曹壽的作用事實上就是調和劑,當丞相或者內閣與未來的天子出現嚴重分歧時,他的話將起到調和的作用,不過很可惜,這位才華與品格都極為出眾的貴胄,他的身體實在是太差了點,讓他偶爾的關心下國事還好,但若讓他待在長安天天處理公務的話,天子實在很擔心他會很快的就跟上自己的腳步。

    不過還好,現在上天不知從哪裡給大漢送來了一位年輕的官員李雲,有時候天子甚至覺得,上天之所以降下李雲,為的就是輔佐太子,擊敗匈奴。

    天子當然知道年輕的太子和李雲簡直只能用一見如故來形容,他們兩人擁有著共同的話題,那就是對匈奴的戰爭傾向,而且又都是那種熱血沸騰的年輕人,不過這李雲非常的冷靜,也非常的清楚大漢與匈奴的差距,他並不會鼓動劉徹迅速的對匈奴開戰,甚至天子有時候竟然還以為這李雲不想要大漢軍隊與匈奴直接開打,看他的意思似乎是想要別的民族來替代大漢的主力位置,至於大漢軍隊,只管順著匈奴人戰敗的馬蹄向前開拓疆土就是了。

    一想到這,天子就覺得好笑,別的民族會替大漢打仗嗎?這個想法顯然在天子看來很可笑,甚至有些天真。

    不過李雲倒還真有些本事,居然聯絡上了月氏人,天子在聽了月氏使者的話後,在得知月氏現在擁有十五萬騎兵時,他忽然間發現其實這個想法似乎並不天真。

    事實上李雲一直就想這麼幹,歷史上這樣的事情也不在少數,譬如一戰的時候。英德兩強打的難解難分,最後勝利的果實被一直在旁邊大賣軍火,大量購買兩個集團債券地米國人給揀了,靠著戰爭米國不但沒有損失什麼。反而迅速的成為了世界第一大軍事強國,他的艦隊開始在五大洲的角落浮現出來,而二戰更絕,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米國國會還在討論著是不是該再賣點軍火給日本,好讓他們加大勁。把戰爭繼續升級?

    正是這種以本國利益為最高利益,將其他一切拋地腦後的實用精神的指導下,通過兩次大戰,米國成功的將自己地勢力滲透進五大洲的每一個角落,它地艦隊取代了日不落帝國,星條旗取代了聖喬治旗成為世界的警察。

    而現在的大漢的位置以及地理環境與一二戰時的米國實在太相似了,秦始皇修建的長城防禦體系和直道快速反應體系,足夠使大漢有效的遏止匈奴或其他民族的進攻,長城相當於另一個大西洋。它將保護大漢的本土不被戰火波及。

    而在地圖上看過去,強大地匈奴帝國就是日不落帝國的翻版,它的強大足以媲美那些橫跨亞歐大陸的強國,這點從即使是它的殘餘力量也毀滅了羅馬帝國最後的希望地可以看出。

    而野心勃勃的烏孫人則像極了德國人,同樣的和匈奴有著不可切斷的聯繫,卻又同樣想要挑戰他的地位。現在烏孫人所欠缺的不過是一個理由。一個令他們自己覺得足夠的理由,一旦擁有了這個理由,即使是昆莫與匈奴單于關係再好,戰爭也將不可避免,君不見德皇於英皇還是表兄弟,可他們同樣的打了起來。

    而月氏人則似乎和俄國人很像,非常地像,他們與烏孫。匈奴都有著不可磨滅的血仇,這種仇恨甚至已經扎根在他們的骨子裡的每一個細胞中。

    這一切的一切,都令李雲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大漢將完全的徹底的借用草原上的力量來擊敗自己的敵人,並獲得最大的利益,從老百姓到貴族都將從這戰爭中得利,而不是和歷史一樣,慘勝!

    所以李雲在半路上知道了月氏人終於和他希望的一樣,加入到這亂世的棋盤中時,你可以想像他心中喜悅,所以他顧不上休息,一路上幾乎是狂奔著向長安快速的挺進,令迎接他的中官吃盡了苦頭,不過看在他現在得寵的份上,中官也就沒有了怨言,畢竟他可不是張明那樣的一直深得天子寵信的中官。

    不過現在,月氏人的使臣離樂已經深深的臣服在大漢文化的崇拜中,在他看來,大漢無疑是已知世界最文明,最強大,最富饒的帝國,這也更加的堅定了他聯合大漢夾擊匈奴的想法,雖然他從前也是匈奴人,但是當他的妻子,子女以及父母被渾邪王殺死的時候,他就已經與他曾經的民族,國家結下了深深的仇恨,你要知道,要想讓遊牧民族真正的瞭解一個民族的含義那該是多麼浩大的一個工程,事實上,匈奴,月氏以及烏孫從來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民族,他們靠的搶掠別族的人口來發展的,實行的是奴隸制度,而匈奴事實上有著一大半血統是來自華夏族,最初的匈奴族就是夏朝的遺民遷徙發展而成的!所以民族的概念對於他們而言等於沒有,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大漢的軍隊中有那麼的將領和士兵實際上就是匈奴人!

    網手機問:httpp電腦訪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