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北洋1917

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七百六十二章 (四) 加米涅夫可不簡單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站出來反駁布勃諾夫的,卻是最近和布勃諾夫走的比較近的他在莫斯科的搭檔,莫斯科蘇維埃主席季諾維也夫,同時季諾維也夫也是政治局委員和記,負責整個首都莫斯科的行政和後勤保障工作,同時還兼任著《真理報》的副主編。//最快更新//

    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是蘇俄zhong央委員會裡知識分子氣息最濃厚的兩位,或者說,是為了追求真理而最無所畏懼的兩位委員,這從十月革命前他們因為反對起義而不惜宣佈退出zhong央委員會,並在高爾基任主編的非黨報紙《新生活報》上刊登聲明可以看出這倆人都是不唯上不唯強權的真理追求者。

    加米涅夫事實上曾是烏裡揚諾夫在流放期間最親密的助手和追隨者,1883年出生的列夫鮑裡索維奇加米涅夫,他的父親當時是鐵路上的司機,後在彼得堡工學院學習,畢業後成為維爾納省蘭德沃羅沃車站附近一個小制釘廠的總工程師。

    1917年二月革命後,加米涅夫從西伯利亞回到彼得格勒,在布爾什維克四月代表會議上和季諾維也夫一起被選為zhong央委員,和斯大林共同擔任《真理報》的編輯職務。他還擔任彼得格勒蘇維埃執行委員會的代表,直到十月革命前夕。

    1917年10月10日召開的布爾什維克zhong央委員會會議上,討論並通過了烏裡揚諾夫起草的關於武裝起義的決議。在表決時,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兩人投了反對票。會後,他們給彼得格勒、莫斯科等黨組織寫了一封《論時局》的信,申述反對立即舉行起義的理由,認為敵人力量強大,革命力量薄弱,起義缺乏勝利的保證。

    在10月16日召開的zhong央擴大會議上,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繼續反對武裝起義,並指責這是一種密謀策略。烏裡揚諾夫於次日寫的《給同志們的信》中,申斥了他們兩人的行為。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非但沒有改變他們反對武裝起義的態度,甚至走到嚴重破壞黨的紀律的地步,於10月18日以發表談話的形式公開表示反對舉行武裝起義。

    這就等於向臨時zheng府洩露了自己黨zhong央關於武裝起義、關於準備武裝起義和選定起義日期應對敵人保守秘密的決定。烏裡揚諾夫認為他們兩人的行為是徹頭徹尾的工賊行為,並建議zhong央開除其黨籍。

    10月20日召開的zhong央委員會會議,沒有就處分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作出決定,理由是斯維爾德洛夫和約瑟夫都不同意這樣做,並且強調zhong央委員會無權開除黨員的黨籍,要經過全俄黨代表-大會批准才可以,但責成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不得發表任何反對zhong央委員會的決定和它規定的工作路線的聲明。

    後來迅猛發展的革命形勢促使他們兩人逐漸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加米涅夫直接參加了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季諾維也夫也作了自我批評。在10月24日舉行的zhong央委員會會議上由加米涅夫向zhong央委員會報告了起義的技術準備工作。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黨領導武裝起義取得了勝利。由於在十月革命發動前夕他們同烏裡揚諾夫的分歧得到消除,所以,革命後仍然受到烏裡揚諾夫的信任並繼續擔任重要職務。

    根據列寧的提議,加米涅夫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主席,擔任了蘇維埃zhong央執行委員會主席。

    1917年11月中旬,當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把持的全俄鐵路工會執行委員會反對蘇維埃政權時,加米涅夫受命以布爾什維克黨的代表身份與鐵總執委會談判,但他居然又一次違背烏裡揚諾夫的指導方針,對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作了無原則的讓步,竟然同意接受建立清一色的社會主義者zheng府的要求,並同他們討論了提名右派社會革命黨人充任zheng府首腦問題,讓布爾什維克在這一zheng府中充當無足輕重的角色。

    加米涅夫認為要擴大蘇維埃政權的群眾基礎,就必須建立各黨派的聯合zheng府,同時以全俄鐵路工會執行委員會為首也要求布爾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等黨派組成聯合zheng府,並把激進的烏裡揚諾夫和托洛茨基驅逐出zheng府。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認為可以和他們進行談判。但烏裡揚諾夫認為現在需要的不是談判而是把軍隊派往莫斯科,並和托洛茨基一起說服了其他委員達成了不談判的決議。

    作為回應,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李可夫、米柳亭、和諾根等五人從zhong央委員會辭職。加米涅夫也連帶辭去了全俄執行委員會主席職務。11月中旬列寧對少數派提出最後通牒,要求其必須服從zhong央,否則就開除出黨,12月加米涅夫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回到zhong央委員會工作。

    布爾什維克黨zhong央撤銷了加米涅夫全俄zhong央執行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後,由雅可夫·米哈伊洛維奇·斯維爾德洛夫接任了執行委員會主席的職務。加米涅夫卸任後,一度參加了俄國布列斯特和約代表團,與德國進行談判。在談判中斷期間,1918年初,受烏裡揚諾夫的委託,秘密前往英法,介紹蘇維埃俄國的形勢和任務。一星期後,在回國途中落到白-軍之手,遭到監禁,後來作為戰俘交換才回到了國內。

    這也是為什麼在布列斯特和約談判過程中,加米涅夫未能出現在zhong央委員會表決名單中的原因,丫這時候正在戰俘營苦熬等著交換戰俘呢。

    加米涅夫回莫斯科後,當選為莫斯科蘇維埃主席。在王庚前世的1919年,當蘇維埃俄國處於國內戰爭十分困難的時期,加米涅夫作為國防委員會特派員巡視了前線。在烏裡揚諾夫身患重病期間,加米涅夫被任命為人民委員會第一副主席和勞動國防委員會副主席及政治局的會議主席,經常主持政治局會議。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