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北洋1917

第三卷 遠東故事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下) 悲劇不會重演 文 / 大鵬金翅明王

    「你想造反?頓河是我的家鄉,是我打下來的地盤,我絕對不能拋棄追隨我的忠誠部下!」克拉斯諾夫扭開臉,喘著粗氣吼道。

    「您要是不引退,您家鄉的人民和追隨您的部下才要遭殃,為了對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和哥薩克們負責,我不能眼看著您帶著他們跳進火坑裡去,我建議您出國流亡,願意去哪裡都行,您個人收刮的那些財產,可以帶一部分去,剩下的我還得當做軍費,不過您帶去的足夠保障您全家的生活了!」

    「你這是叛變,這是訛詐,鄧尼金,枉我一直把你當親密夥伴和接班人看待,現在你終於暴露出自己的野心來了,你這樣才會把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和哥薩克們帶進火坑,德奧是如此強大,那個中日聯盟為主的協約國聯軍絕對打不贏的,到時候您就哭著喊著都來不及了!」克拉斯諾夫怒不可遏的揮舞著雙手嚷嚷。

    「你拉倒吧,彼得.尼古拉耶維奇,依我看魯登道夫的好日子快到頭了,我們現在廢那麼多話毫無意義,您接受我給您的條件麼?用中國人的話說,您自己宣佈因健康原因引退下野,是於國於民都最好的選擇。

    請不要逼我手上沾上自己人的血,畢竟我們為了對抗布爾什維克並肩戰鬥過,當然,要不是您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我早把察裡津打下來了,我們也不會落到現在這般地步!」鄧尼金黑著個臉道。

    1918年7月24日這一天,整個伏爾加河流域發生的事情讓人目不暇,一早是高爾察克的喀山全俄臨時政府宣佈放棄察裡津以南被伏爾加聯邦領土隔開的所有土地,撤離南方所有的白衛軍。

    緊接著是頓河白衛軍總司令克拉斯諾夫和自己的參謀長鄧尼金攜手發佈通電,宣佈不再承認喀山高爾察克的全俄臨時政府,緊接著便宣佈成立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政府。

    黃花菜都還沒涼,這天中午鄧尼金在和伏爾加聯邦達成協議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頓河畔羅斯托夫發動了一次不流血的政變,剛擔任不到半天的頓河及及北高加索自治政府元首、武裝力量總司令彼得.尼古拉耶維奇.克拉斯諾夫被推翻。

    當然,鄧尼金給克拉斯諾夫和短命的頓河及北高加索自治政府保留了臉面,在隨之而來的頓河白衛軍高級將領會議上,一手掌控了局面的鄧尼金主持會議,克拉斯諾夫在會議上當場宣佈自己因身體健康原因,決定引退並移居國外,要求頓河哥薩克將領們服從新的領袖鄧尼金的意志。

    鄧尼金的嫡系將領佔了參加會議的哥薩克將領的大多數,克拉斯諾夫手下最為倚重的兩員大將菲茨赫拉烏羅夫和馬蒙諾夫都宣佈效忠鄧尼金,這讓克拉斯諾夫恍然才明白原來鄧尼金在頓河白衛軍和北高加索庫班哥薩克會師後,通過一段時間的經營早已經架空了自己,所以今天才那麼輕鬆的就掌控了局面逼自己下野。

    事實上,安東.伊萬諾維奇.鄧尼金雖然論年紀比彼得.尼古拉耶維奇.克拉斯諾夫這個哥薩克將領要小了3歲,但克拉斯諾夫能在沙俄軍隊中當上師長,靠的是自己的血統而不是能力,何況克拉斯諾夫在歐戰東線戰場上不過指揮過一個哥薩克騎兵師,而鄧尼金這廝已經獨當一面指揮第八集團軍。

    至於去年二月革命後,克拉斯諾夫不過混到哥薩克軍長,鄧尼金直接就晉陞到了克倫斯基臨時政府的軍隊總參謀長,先後輔佐三任臨時政府軍隊的總司令,論人脈論威望論資歷論能力,各方面全面超越哥薩克世家子弟出身的克拉斯諾夫。

    而三次察裡津戰役中克拉斯諾夫這個名義上的總指揮的拙劣表現則讓原本被他倚仗為左膀右臂的菲茨赫拉烏羅夫和馬蒙諾夫都深感失望,而鄧尼金的後來居上則讓這兩員克拉斯諾夫曾經的心腹大將看到了希望。

    鄧尼金的背後支持他的是協約國,而克拉斯諾夫拋開個人能力和野心不談,這選大樹和靠山的眼光就不行,如果說美國沒有參戰,協約國沒有重新開闢東線戰場,成立東線聯軍的話,那麼頓河白衛軍投靠德奧也還勉強說的過去,問題是美國佬宣佈加入協約國作戰,亞洲又蹦出來個中日同盟。

    那個中國王一手打造的協約國東線聯軍,簡直就是逆天的存在,對菲茨赫拉烏羅夫和馬蒙諾夫兩人而言,三次察裡津戰役中當面的蘇俄紅軍始終沒有超過10萬,可自己在克拉斯諾夫的干擾下楞是連著打了三次敗仗,而且德國佬答應的軍援在魯登道夫和蘇俄簽訂停戰協議後就沒了下文,頓河白衛軍就像一塊破抹布一樣被德奧拋棄了。

    白衛軍本質上最早是效忠白色沙皇的前沙俄軍人和他們的子弟組成,當然包括沙皇曾經的御用打手哥薩克們,但時代的洪流使得保皇黨是絕對沒有出路的,所以白衛軍宣誓效忠的是全俄臨時政府,或者說,是所有反蘇維埃和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各政黨和投機分子的統一戰線。

    支持大資產階級、大貴族、地主和富農,打著立憲民主共和的口號是各地白衛軍的基本特點,至於曾經自認為代表貧下中農和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的社會革命黨人、左派社會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們,則成為了兩頭不著靠的中間勢力,但和白衛軍在反布爾什維克主義上,雙方是一致的,因此雙方既經常合二而一聯合起來對抗莫斯科,一旦蘇俄這邊的壓力小了,反布爾什維克聯盟自己則往往又開始內訌。

    在王庚前世,高爾察克失敗後帶著120萬白衛軍及家屬向伊爾庫茨克撤退,最後卻因為原本和他合作的左派革命黨人和孟什維克在伊爾庫茨克叛亂起義奪取了當地政權而落入敵手,最終又被交給莫斯科趕來的契卡處決。

    同樣在王庚前世,鄧尼金白衛軍的最後失敗,和一直支持他的庫班共和國政府的背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然,今天,在這個時空,1918年的這一切都沒有機會再次重演。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