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章 節目錄 969 著眼未來 文 / 滄海而立

    官路無疆-969著眼未來

    「我明白。」

    「真明白?」

    「真明白。」

    「那你說說真明白了些什麼?」

    曾家輝是目光灼灼的盯著這位教育局長,他不是要為難他,他是要讓一個地方上的主管部門領導產生一種認識,一種能對這項事業負責的思想認識。檢查組不光是檢查過去的工作,重要的是對今後工作產生影響,能有所裨益。

    教育局長有點訥訥的不知如何開口了,你要說沒明白麼,還真是聽懂了一點意思,可要說是說明了,那似乎又說不出個道道來。

    看著他一臉的漲紅,曾家輝就笑了,「感覺事是而非吧。」

    「有點。」

    曾家輝不再對其刁難,認真的道:「像你們縣這樣對希望小學大量撤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在清江省乃至全國都是一個普遍現象。因為當年興建希望小學是配合全國開展的普九達標而進行的,團組織主要負責募集善款,由地方教育部門進行佈局建校。當年普九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喚起全社會大力發展教育,現在反思,普九運動式的搞法,也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乏整體規劃、佈局不合理的問題。先前是村村辦小學,普九後不久就發現村村小學無生源了,於是又忙於教育資源的調整優化。所以,現在反思起來,今後凡新建希望小學,在項目申請、規劃設計階段,應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出具意見,務必保證符合當地農村中小學教育佈局調整計劃,至少要保證年不被撤並。」

    「曾書記英明指導…」

    曾家輝擺手道:「更正一下,我這只是對希望工程的一個亡羊補牢做法。」

    全縣跑下來之後,曾家輝不僅讓調查組認真思考調查瞭解到的情況,他還藉機拜訪了清江省大的范教授,因為范教授曾主持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村中小學佈局調整問題研究這一重要課題,對這方面有著深入的調查研究。

    「范教授,你對希望小學的大量撤並與廢棄怎麼看?」

    「我不研究希望工程。」

    范教授倒是懂得規避風險,目前的希望工程被人炒得沸沸揚揚的,學者不想介入這些事非當中。

    曾家輝深知其意,也不勉強,「希望小學是為教育而建,你談談普九教育中的這些學校也一樣。」

    范教授對這個倒是表示認可,微笑道:「曾書記倒是有心人。我個人覺得,當年普九的成績是不能否定的,但缺乏前瞻性和科學規劃確是大量農村小學閒置的主要問題,也實在是令人痛心。關於生源減少的問題,人口的年齡結構、空間結構的變化預測並不是一件複雜的工作,事實上當年普九後即發現許多農村小學生源不足、教育資源過剩的問題。()80年代中期我國農村小學有83萬所,目前撤並至30餘所了。當年普九留下沉重的債務,全國有近600億,清江省就有30多億,絕大部分是農村小學遺留下來的債務……」

    曾家輝其實也是這麼認識的,當下點頭道:「有因必有果,所以現在又引來了撤並的新問題。」

    范教授眼中亮光一閃,仔細的看了一眼曾家輝,半響之後才道:「你說得太對了,尤其是在山大人稀的山區,大量撤並農村小學搞『一刀切』,恐怕又要造成新的入學難問題了,這需要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與重視,不然再過幾年又發現成導致新問題的重要因素了。」

    曾家輝點頭與范教授相視一笑,「遵循教育規律,科學決策,才是避免發展中國家辦教育大起大落的根本措施………。」

    「呵呵!」

    范教授深以為然的笑了。

    對清江省玉陽縣的幾十所希望小學緣何難續希望的調查算是有了一個結論。曾家輝應邀出席縣裡召開的教育工作大會,在會上也作了講話,他在會上客觀的指出,因為生源減少以及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問題,玉陽縣幾十所希望小學淪為了深山中的"擺設"。這是全國第一起被公開報道的希望小學撤並事件,但不是唯一的個案。玉陽希望小學大量撤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在全國也是不同程度存在的普遍現象。

    他還對全國教育的情況作了一個分析,他說從全國來看,希望小學不僅如此,大量普九時大興土木建造的小學大致情況也相差無幾,也遇到了同樣的命運,都淪為了空樓。我國原有的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出於就近原則,在每個村,每個街道都設立了一所小學。但實際上自從上世紀80年代我國實行嚴厲的計劃生育政策以來,隨著生育高峰期已過,一個1000人的村子每年新生嬰幼兒不到10人,連一個班都湊不齊,這樣的現狀下,村辦小學無疑是一個承重的負擔。而愛心人士和企業捐建希望小學的目的,就是企圖讓更多貧困地區的孩子就近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初衷是好的,但實際上長期以來,因為點多面廣,規模小、條件差、師資弱的制約,大量的希望小學都存在著教學質量低劣的問題,有的小學,老師甚至比孩子還多。

    最後,他道出了自己的觀點,「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合優化教育資源勢成必然,同時,希望小學的裁併也有利於做大做強中心小學,集中優勢資源辦好教育。幾個希望小學合併到一起,不僅有限的教育資源可以得到最大的發揮,也有利於減輕當地的財政壓力。希望小學一般都是建在了相對貧困的地區,這些縣市財政長年吃緊,如其讓長期空置的希望小學成為當地財政的無底洞,還不如充分利用校舍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嘗試多種途徑實現教育資產的保值增值,這些都是各級政府迫切需要考慮的事情。」

    他倒是鮮明贊同把無必要存在的希望小學進行撤並,整合資源是大勢所趨,關鍵在於今後如何做好防範類似問題出現,「通過這次調查下來,我們從這個事情中應該與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一同反思。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盲目的建校和撤校,政令朝令夕改,說明了有關部門戰略決定的隨意性,是對社會財富的極大浪費。這樣的舉動不僅讓捐資助學的愛心人士寒心,與當前倡導的節約型社會和科學發展觀也是背道而馳。畢竟我們的國家目前還處於發展中階段,在廣大的貧困落後地區仍然有著為數眾多的學生因為貧窮無書可讀,需要社會的關懷。而現在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怎麼樣才能避免類似於玉陽希望小學這樣的窘況再次發生。」

    會上贏得一片掌聲之後,會後曾家輝謝絕了玉陽縣與清江省的挽留多待,一方面是因為他不習慣於應酬這樣的檢查招待宴會;另一方面因為他接到了通知,有更緊迫的任務等著他去處理。因此,歷時數十天的調查一結束,他立即就帶著調查組一行匆匆的趕回了京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