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官路無疆

《》章 節目錄 959 由衷而贊 文 / 滄海而立

    官路無疆-959由衷而贊

    「沉默兩年這後再度開口,想必感受更深?」

    「是啊,也算別有隱情吧:一來是因為審計署關於青基會的審計報告早已出爐,卻一直未公佈。二來因為青基會原財務部負責人給我提供鄒小達挪用捐款的原始證據、原始單據的陸俊生先生既無法順利辭職,又不能正常上班而感慨之舉吧。我不禁就想問一問,希望工程的審計報告何時見天日?鄒小達到底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這些問題不僅是我關注、是陸俊生等舉報者關注,廣大捐款者也關注,全社會的人都在關注。與此同時,像陸俊生等人還屢被鄒小達稱作襲擊希望工程的恐怖分子。可正是這樣的所謂恐怕分子在海內外億萬捐款人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自己的真實姓名最先站出來揭發鄒小達挪用數億元捐款投資,且投資損失巨大。於公於法,讓我放棄隱忍,重新起身說話。於私於情,我必須為陸俊生這樣的勇者說上一句公道話,因為我是記者。更為重要的是,我想讓海內外億萬善良人的質疑得到回復,讓希望工程和慈善事業揩淨身上的污點,大步向前邁進,更好的支撐起貧困失學兒童們的希望。」

    「好。」曾家輝由衷的說了一聲,然後才道:「那你就先談一談你剛才所說的希望工程的審計報告何時見天日話題吧。」

    方世玉喝了一口水,點頭道:「其實,大聲呼喊公告天下,懇請審計署對希望工程進行審計的,除了全國人大代表,還包括鄒小達本人。幾年前香港的媒體率先披露希望工程一個多億元捐款被人違規挪用,且投資項目大多歸於失敗之後,港區人大代表就在人代會上聯名提出議案,要求進行審計,並將結果予以公告。鄒小達亦大聲疾呼,他一面稱希望工程遭到恐怖襲擊,一面說已向審計署報告並要求盡快安排審計。而且,審計署也真的進駐並審計了,可審計的結果呢,幾年一直沒公佈啊。為什麼呢?多方都傳出了一些消息,第一,青基會公開承認希望工程在過去多年的實施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今後希望工程的各項制度將更加完善嚴謹,捐款的使用去向等都將更加透明,我以為這話等於承認由鄒小達掌管的希望工程,前些年其各項制度不完善、不嚴謹、不透明,確實存在問題。第二,紀檢方面傳出消息,鄒小達挪用希望工程巨額捐款已被列為特大案件,同時被列入的還有某公司高管**案、某省主要領導**案。可幾個月之後,高管、省領導案對外公佈了,而鄒小達一案卻迄今未能處理。第三,另有渠道獲悉,審計報告所披露的違規事實觸目驚心,違規事項比港報報道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按《審計法》規定,審計報告已被送至青基會,鄒小達本人已經看到。儘管如此,但有關部門對港區人大代表提出審計並公佈結果的書面議案還是沒理睬、沒答覆。鄒小達則繼續被推薦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繼續接受內地記者採訪。我個人還講,真是有點痛心疾首的,想想真是能過,號召民眾給希望工程捐款時,鄒小達是公開呼籲、熱烈宣傳;一旦出現揭發、出現質疑,權威部門又已作出審計,審計報告卻偏偏不見陽光!捐贈法規定,捐贈人有權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捐款人的查詢,鄒小達應當如實答覆;青基會受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鄒小達應當公開並接受社會監督。因此我想說的是,希望工程的審計報告為什麼不能見天日?」

    這是方世玉的內心話,有感歎,也有憤慨。

    因為涉及青基會,還涉及許多其他方面,曾家輝保持了謹慎,沒有對此附和什麼,只是認真的聽了下去,「那你對鄒小達呢,現在是一個什麼的看法與態度?」

    方世玉面色一冷,道:「我只想問一問有關部門,這鄒小達該不該逍遙法外?」

    即便是面對團中央的這位分管領導,方世玉還是直言不諱,可見他還真是一名疾惡如仇的正直記者,曾家輝倒是一點也不介意,能聽到直話就是最大的收穫,「你不妨談談吧。」

    「對於鄒小達這個人,我們可以透過表面的煙幕看他實質面目。第一,鄒小達曾說我在某報上撰寫未能公開發表的幾個整版報道,是一篇有嚴重誤導的不負責任的報道,是我聽信了對青基會懷有惡意的人的一面之詞,而且聲稱我根本沒有採訪過他,沒有給他一個解釋的機會,說我是對他的惡意攻擊。我想反問的是,既然如此,鄒小達為何不去起訴偏聽偏信的方世玉及報社呢?而且,曾書記分管青基會了,應該知道,香港一個週刊報道鄒小達涉嫌弄丟了希望工程的七千萬捐款,鄒小達可是聘請香港律師打了一場耗時六年的馬拉松官司,現在還沒結案啊。」

    曾家輝點頭,道:「我知道,也正為這事兒犯愁呢,不知何時能結束這場官司。」

    方世玉道:「可鄒小達一方面說我是對他惡意攻擊,另一方面卻沒有採取任何法律行動。而且,對於港報和內地媒體的公開報道,他也沒有任何起訴的舉措。因此,鄒小達強行吞下新聞報道的苦果,豈不能夠說明點什麼?」

    「你分析得很精闢。」曾家輝不時的贊上一句,這記者一行的人,大多還是願意聽好話的,鼓勵他繼續往下說啊,「這也是大家都能領會的意思。」

    有時候正是如此,原本大家都能想到的道理,或者能分析判斷出來的問題,可你沒有深入的總結思考,只能有一個印象,而無法系統準確的表達出來。要是一但聽到這麼深入的解析,讚歎就是理所當然了。

    曾家輝此時就是聽了方世玉的解析,由衷的點頭而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