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歷史天空下

正文 第九百一十六章 三月逆流(三) 文 / 杜家二爺

    因為這次陰謀叛亂發生在二三月裡,正是大別山冰河解凍之時,起草檄的老秀才把這次事件比喻為所以被稱作「三月逆流」,趙翰青靈機一動也乾脆把這次時間稱之為「三月逆流」。

    接下來對這起陰謀叛亂的處置才是事情的關鍵,趙翰青苦心孤詣導了這麼一場未曾開幕就已經落幕的大戲其實只是個引子,他導演的這場大戲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後面的善後處理,也可以說好戲才剛剛開場,按照他的說法叫「肅反運動」。

    然後,趙翰青提議成立大別山肅清反動勢力工作委員會,大家自然一致同意。

    這個肅清反動勢力工作委員會簡稱「肅反委員會」,委員有部分軍政委員會委員組成,自然也是趙翰青點名,主要由天堂寨商會會長等大別山新興勢力組成,其中商會會長是主席。軍隊上只有雲朵兒、陳百川和柯瞎子是「肅反委員會」的成員,毫無疑問這三人是因為在這次事件中表現出了堅定的立場。

    趙翰青自己雖然沒有在「肅反委員會」中任職,但是毋庸置疑「肅反委員會」一定會秉承他的意圖來開展接下來的轟轟烈烈的肅反工作,其實說是「肅反運動」更恰當。

    首先,參與叛亂的隊伍由第三路軍和第一路軍聯合解決,不老老實實繳械接受處理的就堅決消滅之。原本沒有在「肅反委員會」佔一席之敵的第三路軍各個隊伍的頭頭腦腦們立刻轉嗔為喜,高興地表示堅決支持「肅反委員會」作出的決定。能不高興嗎?出了力肯定是有好處的,趙翰青已經表示那些隊伍的地盤和武器第一路軍不要,都給第三路軍。這可是天大的美事,心裡巴不得叛軍越多越好。

    圍剿參加叛亂隊伍的戰鬥原本沒有想像的激烈,有的甚至沒有費一槍一彈,不但是因為雙方兵力的懸殊太大,而且也因為首腦人物已經在白雲觀落網了,剩下的只是一些小魚小蝦,甚至大多數的弟兄根本不知情。其實下面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參加叛亂。因為抗日同盟軍官兵一律平等,改編成抗日同盟軍之後不但生活待遇提高了,也不再挨打挨罵了。而且在老百姓面前也不再是過街老鼠了,誰還願意叛亂再回到從前?當然也有改造學習的作用,改編之後各個山寨都派人參加輪訓,經過學習改造的人思想上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抗日同盟軍的認同感也加強了。因此,這次平叛才異乎尋常地順利。

    其實這種叛亂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當初各個山寨的土匪聯合起來敗了,就連最鼎盛時期的李天王也沒有逃脫千刀萬剮的下場,如今大別山的主要武裝力量已經被改變成了抗日同盟軍,基本上掌握在趙翰青手裡了,一幫烏合之眾還能做成什麼?其實,如果沒有趙翰青的推波助瀾就是有些人心懷不滿也不敢反叛的。

    至於參與叛亂的土豪劣紳家產全部抄沒充公。首惡者嚴懲不貸,就是趙翰青不作出指示「肅反委員會」也不會輕饒他們的。那些大別山舊勢力被消滅得越乾淨新興的以經商為主的資本勢力得到的好處就也越大。他當初指定商會會長為「肅反委員會」主席就想到了這一點。

    新興的勢力想要地主老財死,老百姓也早就詛咒讓那些欺壓剝削他們的人完蛋,軍隊上的人為了能多分些軍糧和物資更想讓他們死,那些人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其實,那些人自己也不想活了,萬貫家產被抄沒了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從錦衣玉食到窮光蛋已經讓他們了無生趣了。

    一些沒有參加叛亂但是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的惡霸也在肅反運動擴大化中被抓起來槍斃了,罪名都是現成的。這一次趙翰青完全不再婦人之仁了,他已經理解了**為什麼要革掉那些地主老財的命了,毒瘤不剷除就會影響肌體的新生。剷除了這部分阻礙根據地建設的舊勢力,扶持的新興的勢力就是根據地建設的助力。總之,經過了這一次肅反擴大化趙翰青徹底剷除大別山的敵對勢力,為根據地的建設掃清了一切障礙,也讓抗日同盟軍徹底站穩了腳跟。

    抄沒的那些地主財們的財產是這次「肅反運動」的另一最大收穫。數量之巨讓人咋舌,光是糧食除了分給窮苦百姓一部分外剩下的也足夠抗日同盟軍吃上兩、三年了,金銀財寶不計其數,大部分成了抗日同盟軍的軍費。

    不過,這麼大一筆資金只用作軍費白白地放在哪裡也是一種浪費,於是,趙翰青又想出一個生利的辦法,就是聯合了天堂寨的十幾家商家成立了一家「大別山農民發展基金會」,實質上就是銀行,開展各種存貸業務。

    「大別山農民發展基金會」的資金就是從地主老財那裡抄沒的錢財。不過,基金會採取的是股份制,這部分資金佔了百分之六十,由趙翰青代表抗日同盟軍掌握這百分之六十的股權,另外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其中百分之二十允許士紳商家和各個司令私人認購,其餘百分之二十算作流通股,等到將來基金會運轉著起來之後再出售,反正,剛開始所需資金不多。當然,基金會先期的全部資金就是抄沒的財產也用不完,只不過是趙翰青為了拉大家一起參與這才決定只佔百分之六十的股份,這種新生的事物要一開始想得到大家的信任就需要有更多的人來參與其中。但是,那些士紳商家們顯然不看好這件事,只有商會會長為首的十幾家新興的商家為了討好趙翰青才每家象徵地認購了百分之一的股份,那些司令們也只有陳百川和陳千山弟兄倆入了股,其他人對這件事根本不感興趣。

    趙翰青自然也知道那些商人之所以願意百分之一的股份也是害怕得罪自己。其實,他也不介意他們佔多少股份,重要的是他們參與了,參與的人多了影響力就越大,他相信這個基金會一定會紅火的,這些人將來肯定會為現在的投資少而後悔的。

    果然,幾個月後,基金會就紅火起來,每股的效益增值十倍不止,也就是說想要購買流通股就需要比當初認購多花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錢。許多人後悔的要命。當然,這是後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