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抗戰烽火之單兵突擊

龍騰世紀 青幫洪門(上) 文 / 烈陽化海

    青幫洪門(上)

    清幫與洪門有相當之淵源,但由於實行禪宗制度,所以與洪門中互稱兄弟不同,青幫組織是拜師入幫,會眾以師徒相稱,崇尚「師徒如父子」。書河/清幫組織比洪門更嚴密,規矩更複雜,於是也更加秘密。因此有言道:「清幫一條線,洪門一大片」。

    傾向於行會性質的清幫並未如洪門般強調反清復明,但多少也認同這一思想,提倡「替天行道」。由於清幫並未積極從事反清活動,所以洪門一度將其當作叛徒,嚴禁洪門會員轉投清幫,稱「由清轉洪,披紅掛綵;由洪轉清,剝皮抽筋。」。但為了避免衝突,兩派仍多稱「清洪一家」,所謂「紅花綠葉白蓮藕(指洪門、清幫、白蓮教),三教原來是一家」。尤其清代後期,不少清幫弟子也開始反清,兩派逐漸減少敵對。

    青幫

    青幫(正式稱清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幫會,雍正四年間翁巖、錢堅及潘清三人所創。徒眾昔皆以運糟為業,故稱糧船幫。大江南北,入幫者頗眾。青幫是清初以來流行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秘密結社之一。

    清幫主要以四庵六部作為行政管理中樞,所謂的庵,是依祖師而立的講學堂與中央行政部門,相當於現在的府院,分別為朱寺庵、劉寺庵、黃寺庵、石室庵,這四個庵室,共通的部分便是羅祖教義傳授,其餘的則依祖師專長不同,而有所不同,朱寺庵的主講師為翁祖,講授的內容為禪學(臨濟宗派),以及武學(少林武學),此外下司轄兵部與刑部。劉寺庵主講師為錢祖,講授的則為經商交易之道與財務管理,並為工部之直轄主管機關。朱寺庵主講師為潘祖,傳授行運管理學論,教授古聖賢之道,且直接司轄史部與戶部。石寺庵則為小爺仙逝後創立,主講者為宿領幫,講授幫規,授予新進人員義氣千秋,及江湖禮節,可以說是職前訓練所,另為禮部之直轄主管機關。

    六部指的是吏部、禮部、戶部、工部、兵部、刑部。這六部最初的主管,現在已不可考:

    吏部專門編纂幫中大小事務,編寫清幫史書河置於杭州家廟經閣樓上,此外除了史書的工作之外,亦負責抄經管理羅祖書籍與家譜,然不幸的是咸豐四年太平天國之亂,杭州家廟遭太平軍焚燬,以至於文件史料無存。

    戶部則負責管理人員,是清幫相當重要的人事主管部門,舉凡拜帖進家,人員晉陞,各方師父,均需投書予戶部,由戶部詳列人員清冊之中,最後年終綜整後交予吏部,謄入家譜。

    禮部則主管規矩儀注之訂定與考核人員禮儀,並於每次開香堂時,主持規劃與邀請各方老大到場,同時亦負責審核人員進家之三幫九代是否合乎規矩禮法,並於香堂設立時擔任執堂師一職。

    工部則責於各項幫中工程,如造船,維修,後勤補給,香堂搭設等工作,是清幫效率挺高的工兵小組,所有各幫維修人員,均為工部管理,並接受一般民眾委任修船及其它建設工作。此外工部亦為清幫的基本會計部門,全幫所得計算與管理均為工部之責,清算後呈報劉寺庵。

    兵部則為遇外敵時,統籌規劃作戰之部門;清幫弟子在外,難免與其他會社起些衝突,當衝突無法解決時,會先派出談判小組,這各幫的談判小組,歸兵部管理,當事情仍無法解決有可能發生戰爭時,談判小組會將問題回報與兵部,兵部則開始調動可用人力,實施戰鬥準備。香堂開設時,每香堂的左右護法,則由兵部派立。

    刑部則為清幫的執法單位,當門下弟子犯有幫規時,各方師父會依情節輕重,回報予刑部,最後由刑部設立刑部香堂,對不肖弟子實行懲處。另外,不論開立何種香堂,門外與門內的巡堂師(內外刑堂),則由刑部派立。

    傳承

    第一代清字輩指的是金純,號碧峰,明末南京麒麟門外金家村人氏,乃棄官出家的僧人。金純使用了據說是達摩老祖定下的前後四十八字作為派系,於是他的法名,便叫做「清源」。第二代靜字輩有羅清,甘泉縣(或甘肅省)東鄉羅家莊,萬曆三十年賜進士,天啟三年拜戶部尚書,出家後法名「靜清」。陳瀛,字易水,道號靜海,東廣西林貴縣人。第三代道字輩有陸飛,字羽飛,道號為道行,廣東娥素人氏。趙大官,字悟本,道號為道元,金陵霞邑人,明末進士,崇禎年曾任統兵之職。第四代翁巖、錢堅、潘清三人乃德字輩,為紀念祖師,前三字「清、靜、道」清幫後代不再使用。第二十一代「大」字輩,青幫在1919年的上海召開懇談會時記載有:步章五、吳省三、高士奎、榮華亭、張蔚齋、李春利、龔謹成、梁紹、劉登階、張樹聲、趙德成、曹幼珊、袁克文、周藎臣、李琴、阮慕白、程孝周等十七名。

    入門規定和階級晉陞制度

    清門強調幫中倫理,任何一位欲進家門人士,必先經過重重考核,一般而言,欲進家學生得先拜帖,在拜帖中詳細寫明自己的家世背景,職業工作與姓名八字,然後由三幫九代開設寄名香堂,經過香堂儀式洗禮之後,仍不能算是真正清幫內人,此時稱為一腳門內一腳門外,師父會在這寄名後的三年內,勤加考核,這個階段稱為師訪徒三年,三年後必需由學生勤訪師父三年,讓師父考核其是否真有決心進家,這個階段,稱為徒訪師三年,經過六年的考驗,確定學生的決心於品性後,師父則會開始教導其基本儀注,或委由石室庵教導,經過一年的學習,通過後,則師父會擇吉日,並報請戶部,由戶部開始做開設香堂之準備並通報四庵六部與學生之三幫九代,讓學生晉任小香。此時方成為正式的潘家子孫。小香學生得學習待人處世應對進退之道,以及各庵堂所講授之基本課程。

    小香階段經過三年考核,師父會考量學生的學習是否方向正確,是否忠於家門,應對進退是否合宜,若一切合乎條件,則再報請戶部開設大香堂,戶部同樣會通報四庵六部與學生之三幫九代,擇吉日幫學生晉任大香,大香階段的弟子,可以稱為儲備師父,他們不僅得具備小香所學的技能與知識,主要得學習如何領幫帶眾,傳道傳法。

    當師父認為,此大香弟子已備足能力,可以領幫率眾時,則會以相同程序,開設開法香堂,授予弟三鎖三鑰與六字真言,從此後,弟子已可獨當一面,接續祖師香火,收徒領幫,不論何字班輩,一見開法師父,即使是晚輩,亦不再以輩分稱其弟佬或稱徒孫,而直稱其為」某師父」。這是對幫中能獨當一面收徒領幫,延續香火者的尊重。

    以現代而言,不一定得受到七年進家的限制,古時所訂定的這種規矩,系因為訪師訪徒不易,路途太遙,或因為弟子師父工作忙碌之故,故而延長進家時間,主要是讓師父徒弟皆能充分明了雙方情況。寄名香堂現在幾乎也不開設,僅以口頭寄名與接受拜帖後即算數,且現代交通便利,所以七年進家,此規可守可不守。

    輩份稱呼

    清幫雖為翁、錢、潘三位祖師所創,然草創之初,翁、錢二位祖師爺先後仙逝,潘祖獨撐大志,與門下弟子共同訂定家規法則,勸戒幫眾修德論道,將一幫市井船夫,治理的有條有序滿幫是良才,強調師帶徒的體制,幫中大小以字輩論之,嚴然是個大家族,並設立家廟,凡入幫者,不論何姓,一旦入幫,均為潘家子孫,因此不僅僅是入幫會,而是入家族,且不論何字班輩,一師皆為師,一徒皆為徒,受四方長輩恩下,也使得清幫有別於其他幫派會社,師徒兄弟間感情特別親切。

    長輩的稱呼:不論何幫,大一輩者,本命師與眾已開法之師父,均以某師父稱之;未開法大一輩之長者,則不論男女,均稱為師叔;大二輩者不論為哪一幫頭及是否開法,均統稱為某師爺;大三輩者則不論何幫及是否開法,均稱為師太;大四輩則不論何幫及是否開法,統稱為太師太;大五輩本幫幾乎沒有,若真有那便稱為祖節。

    平輩的稱呼:同參一師者稱為親同參,同一師爺之分系同輩,則稱為同參,引進或傳道幫頭之同輩弟子則稱為同山,其他非三幫九代幫頭之同輩,稱為平香。

    晚輩的稱呼:某師父的兒子,一律統稱為小老大;徒弟或是同輩的次子或兒女,則稱為少君,弟佬的兒女或徒弟,則稱為法孫;法孫的徒弟或兒女,則稱為少法孫;若還有以下,則稱為法將。

    根據青幫的家譜記載,青幫的輩份可分為前廿四代、後廿四代及績廿四代派等三個輩份接續:

    前廿四代依序為清、淨、道、德、文、成、佛、法、仁、倫、智、慧、本、來、自、信、元、明、興、理、大、通、悟、學。

    後廿四代為萬、象、皈、依、戒、律、傳、寶、化、渡、心、回、臨、持、廣、泰、普、門、開、放、光、照、乾、坤。

    續廿四代為緒、結、昆、計、山、芮、克、勤、宣、華、轉、忱、慶、兆、報、魁、宜、執、應、存、挽、香、同、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