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政東並沒有在救援結束之後就離開了安楠市,救援雖然結束,但是後續的很多事情才剛剛開始。
安楠電視台,省電視台、央視都報道了安楠發生重大泥石流和滑坡的事情,陸政東也知道這件事避免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運氣的成分,但不管怎麼說,他在當時是做出了最為及時和正確的決策,這一點不管是在高層還是在高層還是在省裡都讓他得分不少。
而在安楠的這幾天,陸政東也更為深刻的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潦倒和窘迫,陸政東在接見參加救災表現很突出的安楠市的一隻礦山救護隊的時候,有人就直言現在沒有人看到安楠過去為國家做出了多麼大的貢獻,在安楠變成這樣子之後,安楠就成了被拋棄和遺忘的地方。
陸政東也不能說他們的話沒有道理,不管是誰當省裡的主要領導,誰都不會不知道安楠,可是安楠的現狀就決定了安楠很難成為領導優先要處理的對象。
這不僅僅是涉及到需要投入大量財政資金的問題,而且還涉及到眾多的產業工人的出路問題,以及如何恢復生態環境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錯綜複雜而又龐雜斑駁,採取的措施輕了,根本就不會有任何的作用,而採取的措施太猛了,安楠方方面面又會強烈反彈。
所以不管是省裡那一任領導都想等理順其他容易理順的事情之後再回頭來解決安楠的問題,只是貝湖需要理的事情實在太多,到最後所謂的解決安楠的問題都不了了之……
既然安楠已經的事情已經擺在陸政東面前。陸政東也就想試著開始著手解決安楠的問題。只是想要解決安楠的問題。班子的問題,特別是市委書記和市長的人選一定要選好。
對於安楠這樣的困難城市,需要的是要有開拓精神,具有創造力的幹部擔綱領頭人才會真正拉動這輛已經快散架的馬車,而眼下的市委書記邱會三和劉安泉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特質,事實上,兩人被安排到安楠,主要就是守住安楠這個攤子。盡量不給省裡添麻煩。
而他要開始著手解決安楠這個攤子,在省裡恐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貝湖最近幾屆省委省政府的一個基本方針就是先解決發展問題,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解決問題,對於像安楠這樣的老大難,肯定是列在議事日程的最後面。
而且現在他在貝湖也已經展開了一些工作,這樣把攤子擺得太多,扯得太大,資金的問題是個問題,而更大的問題是省裡的其他同事肯定會擔心這樣會顧此失彼。
所以必須要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並說服省裡的方方面面。這件事才真正有可能開始實施,而這方面他還必須要想一想。
也就是在這次接見中陸政東還再一次聽到有人提起馬英華。而且還是以稱讚的口吻提起,陸政東知道,安楠市裡的領導不會不知道馬英華和他之間的那檔事,肯定是不會在他面前提及。
至於這些礦工,肯定是事先給這些人打過招呼的,不過這些礦工本就是苦出身,也沒什麼可顧忌的,對於這樣的交代估計也沒太往心裡去,見他又沒什麼架子,本著樸素的想法,於是有些話就脫口而出。
從這些礦工的口中,陸政東能感受到這些人倒是對馬英華的印象相當不錯,這著實有些出乎陸政東的意料,這也不由讓他對這個馬英華有了那麼一點興趣。
所以在接見結束之後,陸政東不由就對楊啟成問道:
「秘書長,那個馬英華既然原來是安楠的市長怎麼會去高教廳?」
楊啟成對馬英華的情況是摸得一清二楚,於是把前因後果一一道來,馬英華在安楠的時候,安楠雖然已經沒落,由於資源的枯竭,原先配套的電廠倒是有了富裕的用量,而那幾年是由於經濟發展,全省電力供應都非常的緊張,於是省裡就協調往外輸出。
哪知道電是輸出去了,資金卻沒見回來,當時安楠周邊幾乎都欠安楠的電帳,甚至其中一大部分明裡暗裡成了死債、無頭債。
安楠通過各種渠道,甚至通過省裡協調催款都沒什麼效果,在這種情況下,馬英華毅然決然向全市電廠企業下達了命令:停止向欠煤款電款的地區及單位供電!
這時,省裡「關心」起安楠了,一方面安撫安楠,一方面「協調」欠款地市還款。在象徵性地給安楠還了一點電款後,又希望安楠供電。
可是馬英華據理力爭,講安楠本身現在都困難,這些地方還拖著安楠這點可憐的收入不給,這實在說不過去,要求這些欠賬的地區必須要把大部分欠賬歸還之後,安楠才會恢復供電。
馬英華在這件事上真正得罪了那些欠安楠電款的市級大員們,當然更是觸怒了省裡的領導,省裡既然打了當然這樣的理由招呼,居然不聽,站在省裡的角度是犧牲安楠一地,換得全省更快的發展,馬英華不聽招呼,那就是「不顧全大局」了。
於是就這樣被調離安楠,回歸他的老本行,當然理由肯定不是這個,而是因為他和當時的安楠市委書記處理不好關係。
陸政東聽完,也不禁一笑:
「這個人倒是有點意思。」
馬英華這人倒也還是有點血性,只是在體制之內,在有血性的同時還是需要有政治智慧,這件事其實馬英華有很多更好的解決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他卻選擇了最為下策的一種,所以不管是從這件事還是在媒體上評論他的事情,說明這個馬英華太過於恃才傲物,或者說有些書生意氣,而這樣的性格顯然在體制中是難以生存的……
楊啟成也是呵呵一笑,他並不清楚陸政東這話是褒是貶,不管是褒是貶,這樣的事情他只能做客觀的描述,不做出任何評價是最好的……
陸政東原本還準備在安楠多瞭解一些情況,不過省委辦公廳通知他,書記碰頭會要討論研究一批事情,其中包括下一批地市班子成員的調整問題,這一批調整有很大一部分是陸政東所提議的經濟常委,他不可能不與會,於是陸政東也只能啟程回到省城。
書記碰頭會不可能這麼快就定出人選,而是確定選拔這些人的一些辦法,這同樣是一個非常有講究的事情,這些辦法就決定了那些人能被框進候選之中,那些人連入圍的機會都沒有。
在會上,周書明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陸政東看得出來,其中最為核心的便是要求組織部對進入視野的人進行民意測驗,把有能力、風評好的幹部推選到更重要的位置上。
顯然,周書明這樣的舉措是因為之前常委選舉的那點事,不想再出現那樣的意外,並沒有針對誰的意思。
周書明並沒有提出其他的要求,自然也沒有人提出異議,越是在這樣還比較敏感的時刻,誰也不會主動挑起事端,都會做出一些妥協,就算是人事問題往往也能比較和諧的進行。
書記碰頭會結束之後,陸政東才剛剛踏進自己辦公室,還沒坐下,秘書小安就打內線進來,告訴他有周書記的電話。
陸政東不由有些奇怪,周書明的電話這麼快又追著打了過來,難道有什麼事情剛剛在碰頭會上周書記忘記有重要的事情和他講了?
這可不是一向嚴謹有餘的周書明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