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孫策最信任的人,周瑜自然是知道內幕的,當年把孫權當作質子送到荊州還是周瑜出的主意呢。()//更新最快78xs.//
現在周瑜最想做的事就是派人暗殺了孫權,但大耳賊戰場籌劃那是不如周瑜的,但要說朝堂廟算,十個周瑜都不是劉備的對手,這就是政治家和軍事家的區別。劉備再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還能派出三千軍隊送孫權回江東,防備的就是這一點。
碧眼紫髯的孫仲謀在江東人緣很好,所以有不少人都前來迎接孫權,必須要承認的是,迎接孫權的官員都沒什麼實權,其中份量最重的人就是張昭了。
孫權也顧不得和這些人客套,一過了丹徒縣,就棄舟登岸,乘快馬趕赴吳縣去見吳國太了。
孫權不是傻子,當年他所做的事情太過惡毒了,兄長一定不會放過他的,整個江東,唯一能庇護住他的就是吳國太,父親的二夫人。而沒有確切的證據,單靠猜測,孫策絕對不敢把他怎麼樣,吳國太的龍頭枴杖不是吃素的。
吳縣之內最大的府邸自然就是吳侯府了,雖然處在戰時,府中依然傳出歡聲笑語之聲。
孫權安全回來,吳國太是最高興的了,相對比來說,吳國太更喜歡孫權而不是孫策,沒有任何原因,就是緣分的問題。
在府中過了幾日,孫權就絕對自己不能就這麼得過且過,這實在不是長久之計。吳國太就算一直庇護自己又能庇護幾年呢。
今年吳國太就是四十五歲的人了(孫堅155年,吳國太就是再小也小不到哪去),古代可不像現代,人衰老的很快。再加上孫堅早年南征北戰,吳國太也跟著顛沛流離,所以吳國太保養的並不好,剛剛年過四十就已經滿頭白髮了。
而且吳國太這幾年身體也不怎麼好,還能活幾年,真不好說。
孫權想的就很現實,現在孫策迫於吳國太的壓力,不敢那自己怎麼樣,以後呢?所以自己一定要找一個安身之地才行。準確點說,孫權是想找一塊能割據一方的地盤,自己養活一支軍隊,有對抗孫策的本錢。
虎父無犬子,孫權的戰略眼光也不錯,他能看得出來,兄長就算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怕也沒什麼爭霸天下的希望了,除非周瑜能一舉擒殺劉備,朔江而上,佔據荊州才有可能。
但這太難了,大浪淘沙,現在可不是諸侯並起的時代了,經過一系列的慘烈爭鬥,能留下來的都是人中英傑。劉備也不例外,大耳賊雖說比不上曹操、李重,但也絕對不是二百五。
那麼孫權只要挺過這幾年就好了,等到孫策戰敗的時候,自己或許還能賣個好價錢。孫權也不是沒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但孫權也不是一個好高騖遠之人,他心裡很清楚,東吳將領大多數都是孫策的死忠,只有幾個鬱鬱不得志的文臣靠攏自己,在這亂世之中,想要割據一方,沒有武將的支持那是萬萬不能的。
文臣造反,哈哈……哈哈……
所以孫權就對吳國太有了大概這樣一番說辭,如今荊州劉備趨兵東進,大兄獨力難支,我孫權身為父親的兒子,理應為東吳盡一番力氣不是。更何況自己的兄弟五人都在為家族拚殺,自己也是大好男兒,怎麼能貪戀府中的安逸生活呢,將來到了九泉之下,有何面目去見父親。
不得不說,孫權的口才當真不錯,引經據典、口若懸河,說的頭頭是道,實際上人家孫權說的也沒什麼錯誤。
吳國太對孫權本來就很寵愛,在孫權被送到荊州當質子之後,吳國太心裡不免又升起愧疚、牽掛之心,以至於這種寵愛更加嚴重了。所以吳國太立即就答應了孫權的請求。
孫權又對吳國太說,自己在荊州也沒忘記苦讀兵書,勤練武藝,所以自己不打算任職文事,打算到軍中歷練一番。為了取信吳國太,孫權還演練了一番武藝弓箭,還別說,孫權演練的倒也有模有樣。
實際上孫權的武藝也真不錯,歷史上孫權就常常彎弓射虎,留下不少名聲。
被孫權蠱惑之後,吳國太立即派人給孫策寫了一封書信,聲稱孫權也不小了,也到了給孫家出力的時候了……希望孫策能給孫權一些兵權,協助他擊敗劉備,而且吳國太著重描寫了一番孫權的軍事才能。
實際上吳國太這封書信命令的意味更大一些。
孫策剛剛壓制住張飛,就接到這麼一灘爛事,氣的差點沒一口血吐出來,破口大罵劉備卑鄙無恥,劉表不夠心狠手辣,為什麼不早點殺了孫權,一了百了。
但孫策也沒把法,除非他跟吳國太坦白,說自己發現孫權想要暗害自己,自己這才把孫權發配到荊州的。可證據呢?難道孫策還能說自己是根據李重的一封書信推斷的,吳國太不罵他個狗血淋頭才怪。
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孫策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沒能夠做到六親不認的地步。
真正的政治家就跟劉邦一樣,煮自己的老爹都要分一杯羹,再次也要像明太祖一樣,屠戮功臣,要像%*一樣,拋棄妻女,再結新歡,把兒子送到野蠻人哪裡當質子,再再次也得學學劉備摔孩子。
既然做不到六親不認,孫策就只能先選擇妥協了,不過孫策也不是白癡,不就是兵權嗎?隨便找個小縣城,三五百老弱病殘打發了孫權就是了,等到吳國太百年之後,想怎麼殺孫權,就怎麼殺。
於是孫策拔開地圖給孫權選地方,還別說,孫策真找到個好地方,那就是徐州的廣陵縣。
張遼雖然佔據了徐州,但也有控制不到的地方,或者說不想控制的地方,比如說廣陵。
大江是揚州和徐州分界線,北為徐州,南為揚州,而廣陵郡就在大江北岸。張遼有沒有能力攻克廣陵,肯定有,但是張遼卻不能這麼做。如果張遼為了一點點錢糧貿然攻克廣陵,也就控制了大江北岸,相當於在孫策屯兵到孫策的家門口。
為了保持和孫策的良好關係,張遼必須給雙方留下一個緩衝地點,給孫策一些安全感,而勢力雄厚的李重也不介意吃點小虧,就沒讓張遼出兵。
現在孫策就想把孫權安置在廣陵縣,讓孫權和張遼對峙去,孫權相信,以自己和李重的默契關係,李重一定會幫自己這個忙,派張遼卡嚓了孫權,以絕後患。
把自己的安排和吳國太一說,吳國太也點頭同意了,老太太沒什麼政治智慧,想問題比較簡單。在吳國太眼裡,李重怎麼說也是自己的女婿,就算翻臉出兵廣陵,頂多是要點土地罷了,也不會六親不認到要孫權性命的地步。
於是孫策裡就安排孫權去廣陵上任了,孫權也不是傻子,知道自己人單勢孤,立即請示母親,想要帶幾個人去廣陵協助自己處理政事。
出乎孫權意料的是,孫策非常痛快的答應了孫權的舉動,孫權要求的張昭張紘兄弟、陸遜、潘璋等人一同調到廣陵上任,孫權大喜之下卻不知道,此時孫策已經有了將這些和孫權關係密切之人一網打盡的心思。
壯士斷腕,不外如是!
孫策高高興興的趕到廣陵,立即大刀闊斧的整頓軍務民政,本來孫權就是梟雄之姿,再加上手下還有張昭正陽的名臣,陸遜這樣的名將相助,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被李重和孫策視如雞肋的廣陵縣就煥然一新。
轉眼間到了陽春三月,劉備和孫策的爭鬥再次發生變化,周瑜依舊和劉備再大江之上僵持,孫策卻已經有了一些反攻的能力,並且趁著春水氾濫之際,在余暨縣外大敗張飛,斬殺了近三千荊州兵卒。
但劉備這次卻吸取了教訓,耐性十足,也不管戰況如何,就和孫策死磨硬打。劉備堅信,孫權這顆棋子一定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和孫策設想的一樣,為了表達對盟友的支持,到了三月,李重果真命令張遼出兵廣陵,攻打孫權。
當然李重也不是雷鋒,沒必要為了孫策兄弟拚命,於是張遼只帶了五千兵卒,裝模作樣的殺奔廣陵。說是出兵,實際上張遼真沒把孫權放在眼裡,這次出兵在張遼眼裡就是春遊和拉練的綜合體。
嗯……順道還能在廣陵郡搶點糧食,剛進過一場大饑荒,曹操和李重還沒緩過氣來呢,徐州的情況稍好一些,但也只能做到自給自足而已。
實際上李重和曹操這一冬天也沒閒著,曹操追得馬超到處逃跑,李重幾乎派出了所有的騎兵掃蕩草原,幾乎將漠北異族悉數滅絕,在史書上留下千古……咳咳……罵名。
對於孫權來說,這是他第一次領兵作戰,對上的又是張遼,所以孫權不免有些心有慼慼。張昭和張紘都是文臣,對於行軍佈陣並不在行,所以指揮全軍抵抗的責任就落到了陸遜身上。
必須補充一下,孫權也不知道陸遜的軍事素質如何,只是二人經常相互討論兵書戰陣而已,可以這麼說,孫權和陸遜都是紙上談兵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