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七百八十一章 沙河之戰的序幕 文 / 幻新晨

    岳雲繼續說道:「所以,此事既是金軍的陰謀,先屠殺城中百姓,又使計誘使家父進軍,趁機挑起我們相鬥,好從中漁利。我們當不能作此親者痛,仇者快之事,理應先誅金賊,擒殺秦檜和紅貓等一干漢奸,為燕京城內無辜死去的生靈報仇血恨!」

    蕭斡裡刺亦為之動容,不過他卻哂然一笑道:「岳雲,如果早點揭示這事情真相,倒也罷了。可如今我大遼國丈任公卻死於貴軍之手,這讓蕭某如何向陛下交代?況且,如今金國覆沒在即,天下即將兩分,聖上居南,我大遼居北。如果說聖上沒有一統天下,氣吞河山之志,只怕陛下自己也不會相信吧!江山萬里,當以鐵騎爭之,多說何益?當年金國滅我大遼,又滅大宋,幾時講過仁義道德?陛下勿須多言,我大遼自四川一敗之後,官兵上下皆想一雪前恥,今日既然有此機會,還望陛下賜教!」

    岳雲本想說服他罷戰,然後放岳飛出城歸隊,同時亦把幽燕之地交還於遼軍。但見蕭斡裡刺如此不識抬舉,亦是動了真怒,不禁怒極反笑道:「看來……我們兩軍是免不了一戰了,既是如此,還請丞相渡河列陣,咱們堂堂一戰!」

    現兩軍皆虎視眈眈,扼住要衝。遼軍若是渡河而戰,陣型必散。這樣一來,漢軍蓄力已久,排槍齊射之下,當可給遼軍重大殺傷,如此一來,遼軍可算是自棄地利,把先手讓給了漢軍。

    不過岳雲的心思,蕭斡裡刺怎麼會想不到,他微微一笑道:「陛下遠來是客,幽燕之地向來是我大遼之地,還請陛下渡河一陣,某家可命遼軍暫退,替貴軍騰出地方!」

    岳雲眉頭一皺道:「聽聞大遼騎兵縱橫西域,所向披糜。怎麼如今連過條河都不敢了?」

    遼軍一聽,個個皆義憤填膺。但蕭斡裡刺卻是絲毫不為所動,淡淡一笑道:「聽聞漢軍縱橫南洋,連滅十餘國。陛下更有『贏官人』的美譽,想不到亦是不敢過河。可惜的是。我大遼陛下未來。他如果在此,想必敢先過河!」

    蕭斡裡刺的話中帶刺,暗諷岳雲這位大漢皇帝,還沒有大遼的皇帝膽子大。

    不過岳雲怎麼會受他激。他哈哈一笑道:「耶律夷列聽聞出戰之次,未有一次親自上陣殺敵的例子,蕭丞相竟然敢說他會親自率軍渡河?如果不是朕知道你確係大遼丞相,幾乎以為你是在諷刺他了!」

    蕭斡裡刺聽後,面色微變。暗自皺眉。

    他聽漢軍兵發幽州之後,其實本想先過這條小河,然後背水一戰,可沒想到的是,漢軍和他們幾乎同時趕到,不得不以河為界,多少讓人有些扼腕長歎。

    蕭斡裡刺不敢小窺漢軍,更不敢小窺岳雲,同時亦不想拿遼軍的性命去賭一把。

    岳雲是皇帝。他犯了錯沒人能拿他怎樣。可他如果大敗而歸,耶律夷列就算不砍他的頭,責罰貶職卻是少不了的。雙方主將的地位也就決定了他們作戰時的心態,一個求穩,一個求進。

    蕭斡裡刺身邊雖有蕭晉成和耶律長風等一干戰將。可眼下。除了僵持之外,他並無他法。不過,他亦有倚仗,那就是岳飛仍被自己團團包圍。且遼帝耶律夷列正率大軍趕往燕京,待這批援軍到後。優勢將在遼軍一方了。

    岳雲似乎看透了他的打算,這時突然說道:「看來蕭丞相是不肯過河一戰了?」

    蕭斡裡刺淡淡道:「難道陛下便肯嗎?如果陛下願率漢軍過河與我一戰,蕭某倒是歡迎之至。」

    岳雲哈哈一笑道:「朕在與貴國談判之時,常聞普速完妹妹說遼軍驍勇善戰。對於普速完妹妹的話,朕是深信不疑,所以,朕自然是不敢過河一戰的。」

    遼軍聽到這裡,均不由精神一振,就連蕭斡裡刺也露出了喜色,暗想天下聞名的「贏官人」岳雲都是如此說法,可算是莫大的榮譽。可歡喜之下,心中卻是有些氣餒,暗道岳雲不敢過來,可自己也不敢過去,算起來,還是只是棋逢對手,大家半斤八兩而已。

    「只不過,咱們兩軍都不敢過河,就這樣僵持下去也沒有意思。」岳雲目光掃視了一下遼軍眾將道:「如今雙軍對壘,大夥兒就這樣站著發呆,也太過枯燥了,不如來場熱身賽如何?」

    蕭斡裡刺聽聞之後,眉頭一皺。

    他知道岳雲向來詭計多端,外表一副人畜無欺的善良好人模樣,實則狡詐多計,他這樣說,必然暗設了什麼圈套等著自己去鑽,於是並不接話。

    不過在他身旁,耶律長風卻已大聲喝道:「岳雲,你又有何等無恥的陰謀詭計,只管一一道來。我大遼勇士向來不懼南蠻的詭計!」

    岳雲淡淡道:「朕就算有什麼陰謀詭計,也總比被金賊打得皇帝被擒,幾乎亡國滅種,遠遁西域的某國好!」

    遼軍眾將頓時皆憤怒地咕噪起來,岳雲說的乃是遼國天祚帝被金軍擒住,成為階下囚,耶律大石被迫遠遁西域之事。原本這在遼人心中,就是痛處。如今卻被岳雲揭了傷疤。

    這下蕭斡裡刺不能不站出來辯駁了。他這算是見識到了岳雲的言辭犀利,甚至不遜他這個文官了。

    「岳雲,你們也好不了多少,徽欽二宗不一樣的被金軍擒往上京,半壁江山淪陷!」蕭斡裡刺沉聲說道。

    「對!你們的那些公主、皇妃什麼的,還被金狗放在上京浣衣院中當官妓……哈哈哈!至少我大遼的公主嬪妃們可沒遭受這樣的凌辱!」耶律長風突然想起來了這件事,立刻挖苦諷刺道。

    漢軍聽罷,人人臉上皆是憤色。但岳雲卻是微笑著說道:「蕭將軍,你對這段歷史倒是記得挺清楚的。只不過,那是前宋的公主和嬪妃,關我大漢什麼事?咱大漢可只有滅其他國家的時候,卻從未被別國攻佔過土地。就連被你遼國侵佔的四川之地,不也被我們奪回了嗎?」

    耶律長風一聽,頓時語塞,他下意識地認為現在的南朝還是宋國。忘了現在已經改朝換代是漢國了。如今岳雲一席話,把他和宋朝撇得乾乾淨淨,倒的確不能用宋朝蒙受的恥辱來攻擊他了。

    蕭斡裡刺這時不得不站出來息了這場口舌之爭,他沉聲道:「岳雲,若要逞口舌之利。便不需要我們弄這麼多人馬在此觀望。隨便遣幾個辯士在一旁坐著爭辯好了。尊敬的大漢國陛下,不知道你準備搞什麼熱身賽?」

    岳雲這時淡然一笑道:「聽聞普速完妹妹說,遼軍將士皆勇猛無敵,個個以一當百……既然你我不肯現在開戰。不如各退三百丈,然後均派出一千兵士作戰。當作大戰之前的熱身賽,如何?」

    他嘴上說得輕描淡寫,更是拉上了遼國公主耶律普速完這張虎皮,但多少有些挑釁之意。言外之意對其話不信。這種陣前挑釁,雙方各出一千兵士,聽起來倒是極為公平,只要對手有些血性,不怕士氣低落,就由不得對手不接。

    遼軍官兵聞之皆個個怒目而視。

    他們聽到岳雲挑釁之後,心中怒火高漲,不少遼將紛紛上前,圍住蕭斡裡刺。要求請戰。

    這些人都是遼軍的中堅武將,耶律大石的老部下,也是當年追隨耶律大石在西域開疆闢土的主力,就算是蕭斡裡刺也不敢完全駁他們的面子。

    而岳雲隔河望見遼軍的湧動,眼睛卻是瞇成了一條線。放下了心。

    這只遼軍的確勇猛,可他們的將領卻多少有些衝動。這一戰就算蕭斡裡刺這隻老狐狸看透了自己的想法,不想接下,可遼軍眾將卻絕對不會不接。

    他們都是一群熱血漢子。頭腦都很單純,可就是這種單純和熱血。才是他們最大的漏洞和弱點。因為衝動的武將,往往很多都是死於非命!想要打一場勝仗,要的不僅是勇氣和信心,更重要的是冷靜和智謀。

    耶律長風當即便道:「丞相,末將請求帶人與漢狗一戰。」

    蕭斡裡刺聽聞之後,卻是皺了下眉頭。

    不等他再言,其餘遼軍將領也紛紛說道:「丞相,請批准末將出戰。」

    而蕭晉成卻是遼軍眾將中最清醒的一個人。他隱隱約約覺得岳雲此舉必有深意,於是壓低聲音道:「丞相,漢人向來詭計多端,這岳雲聽聞用兵極善使詐,若是他以邀戰為名。趁我軍後退之時,渡河進攻我等怎麼辦?淝水之戰就是前車之鑒啊!」

    蕭斡裡刺聽聞之後,面色頓變。眾遼將大多還是不明,忙纏住兩人問淝水之戰是怎麼一回事。

    蕭斡裡刺方耐心向眾遼將解釋:淝水之戰是在南北朝時期的一場重大戰役,當時北方的前秦發兵進攻南方的東晉。秦軍在淝水西岸佈陣,晉軍在淝水東岸佈陣,當時雙方皆無法渡河。

    此時,東晉軍的主將謝玄便對秦軍統帥符堅說:「兩軍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秦軍肯移陣少卻,使我晉軍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

    苻堅為求對決,同意稍退以求決戰,沒想到晉軍趁秦軍後撤之際,出奇兵偷襲,又派內奸在秦軍中大呼謊言,稱秦軍已敗,導致秦軍士氣低落,尤其是在後方的士兵不知情由,狼狽逃竄。結果晉軍強渡淝水之後,趁勢進攻,秦軍立刻兵敗如山倒,數十萬大軍,逃回北方的不過千餘人。符堅在逃跑過程中,嚇得魂不附體,將沿途被風吹得呼呼作響的草木皆當成了晉兵,還由此催生了一個成語——草木皆兵。

    所以,岳雲建議雙方都撤退,讓出一塊地方作戰,說不準也是用心險惡!誰敢擔保遼軍中就沒有漢軍的內奸?畢竟現在遼軍中的漢人士兵不在少數。

    想到這裡。蕭斡裡刺不得不暗歎這個岳雲。每一句話都潛藏著陰謀,難怪公主殿下從臨安回來後,也說岳雲是她生平最大的勁敵。

    要知道蕭斡裡刺雖然追隨耶律大石征戰萬里,卻多是當的軍師,很少親接硬戰,如今他雖求一戰,但對漢軍,尤其是岳雲,卻早有戒心。

    要知道岳雲能從一偏僻海島台灣起家,征服呂宋、琉球、並趁金國南侵之際揭竿而起,從嶺南、福建等地登陸,再進佔江南、荊襄、四川。並非只是運氣好而已。而是他一場場硬仗打下來,遇強更強,運籌帷幄,才連續擊敗了徒單合喜、劉琦、吳璘、耶律松山等敵人,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這幾年來,雖然沒有親眼見到漢軍戰鬥,卻也聽多了漢軍的鐵血戰績,兩下相較之下,蕭斡裡刺心知肚明漢軍或許近戰肉搏不如遼軍,但火器犀利,真打起來,遼軍示必會勝。因此,有些憂心忡忡。

    耶律長風聽後卻搖頭道:「丞相多慮了。我軍可與那前秦軍不同,數百年前的秦軍兵無鬥士,根本不想與晉軍作戰。而我大遼軍士上下齊心,士氣如虹,漢軍若來攻,不如將計就計,上前掩殺,且兩軍混戰成一團,漢軍又如何敢萬炮齊轟?如此一來,說不定正是我軍擊敗漢軍的機會。」

    蕭斡裡刺心想哪有如此簡單之事,但見群情激奮,也不忍拂眾人之意。方微微點頭道:「既是如此,那世郎,你便選一千勇士和漢軍一戰吧。」

    耶律長風聽後大喜,連忙謝過,下去點兵去了。

    蕭斡裡刺又忙叫蕭晉成叫來,令其悄然退下,號令手下兵士退後扼住陣腳。

    然後他這才揚聲道:「漢國陛下既然有此戰意,本相自當奉陪!」

    他話音一落地,岳雲方道:「好!」

    二人都是心知肚明。眼下一戰,看似人少。卻是斗機心、鬥士氣、鬥勇猛。蕭斡裡刺若動用大軍與漢軍對戰。雖然兵力佔優,但漢軍亦是火器兇猛,並沒有太多的把握,可若說各遣一千勇士騎馬對戰,他卻不信強大的遼軍騎兵不能打敗儒弱的漢軍騎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