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七百四十二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 文 / 幻新晨

    這時,就連其他大臣也有些糊塗了,當下王童便問道:「陛下,既然是要出兵吞併日本,為什麼不救關西平氏呢?我們大可仿照安南模式那樣,讓日本和我們簽訂類似的條約啊!」

    岳雲聽罷,卻是搖了搖頭道:「日本和安南的情況不一樣,安南在兩百年前便是我中原領土,且一向奉我中原為正溯,國內漢人不少,同化起來較為容易。////而日本的情況卻是大不一樣,他們從未成為過我國領土,國內除了和我國通商的一些商人之外,沒幾個人會說漢語。且從隋朝以來,一直奉天皇為神明一般,哪怕是手掌實權的征夷大將軍,也不敢篡位自己當天皇……這樣的情況下,日本上至大臣武士,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將天皇當神一般敬仰。要想同化他們,可就不那麼容易了!」

    說到這裡,他不禁目露精光道:「所以,要想解決日本,就必須先摧毀他們的天皇制度,把天皇從神壇上打下來……而如今,他們國內平氏和源氏大戰,天皇近衛又是一個才十歲的小孩,什麼也不懂,正是我們一舉摧跨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的神聖形象的良機。當他們沒有了精神支柱的時候,我們方可引導他們,奉我大漢為主才是正溯!」

    陸文龍聽到這裡,微微點頭,對於岳雲的想法還是比較贊同的。只不過,他亦提出了一個問題:「陛下,您說的情況臣等是明白了……但是,如何做我們才能摧毀天皇呢?難道是派兵從京都登陸嗎?」

    岳雲聽聞之後,微笑著搖了搖頭道:「就算我們能夠在京都登陸,並殺了天皇,也沒法摧毀天皇在日本人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反倒會引來他們和我們拚命!把我們當成生死大敵對待。所以,我的意思是,要在日本的大名中尋找代理人……」

    說到這裡,他方將頭轉向鞏月漓道:「月漓。既然源氏都能想辦法收買拉攏關西的大名投靠他們。那我們可有辦法收買關東的大名呢?」

    鞏月漓微微一頷道:「臣妾可以想些辦法,據日本的眼線回報,關東內部對於進攻關西也不是一塊鐵板的,北條氏和德川氏就認為,打下了關西的土地。只是便宜了源氏和與關西相鄰的幾個大名。而且他們還擔心源氏在一統日本後。過河拆橋,對他們下手。只不過,現在源氏連戰連勝,聲勢浩大。他們不敢起異心罷了。」

    「呵呵中,他們不敢起異心,那朕就要讓他們起異心!」岳雲目光閃爍道:「諸位愛卿,對於日本的局勢,朕的初步想法就是。讓源氏把主要注意力放在進攻平氏上,然後我們從關東的大名中,尋找幾位能夠聽從我們的進行扶持,並最好能說服他們從源氏背後插上一刀,在前線激戰之時,回師進攻京都,再廢黜天皇,自立為帝……」

    「如此一來,這位廢除天皇的大名將必然引發眾怒。但這時我軍就竭力支援他。不但讓他不會被日本的眾位大名滅掉,反而能越戰越強。這樣繼續下去,日本國內,上至貴族公卿,下至武士平民。都會發現,天皇也不過如此,並非什麼神聖不可侵犯之人。只要有實力的大名,想作天皇都行!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當他們打得精疲力盡之時,我們的大軍再出來收拾殘局……日本人本來就崇尚武力。欺軟怕硬。在我軍展示了強大的武力之後,他們也就越容易臣服!」岳雲侃侃而談道。

    岳雲的話,讓眾臣頓時茅塞頓開。

    陸游這時更是獻計道:「陛下,臣還建議,我們在日本多尋找幾個代理人,讓他們相互競爭,誰能先打進京都,廢黜天皇,就支持誰。這樣一來,恐怕日本的大名比我們還會急著廢黜天皇呢。」

    這時,虞允文卻是有些懷疑道:「陸大人,你的想法是不錯,可是我們一個國家去和幾位大名聯繫,別人必須生疑,懷疑我們是在行驅狼吞虎之計,只怕不行吧!」

    陸游聽罷卻是微微一笑道:「相大人,您不用擔心,臣還有一計,可在與要扶持的大名商談時,派上用場。如果依此辦法還行事,便能讓日本的大名縱然知道我們在和其他大名聯繫,也無所謂,甚至會更加著急地配合我們了!」

    「哦?陸大人,你有什麼辦法呢?」這下連薜源也有些好奇了。

    陸游上前一步,先向鞏月漓、李雨柔和楊月躬身行了一禮後,方說道:「要三位皇妃娘娘寬恕下官的冒犯之言後,下官才敢說出計劃。」

    三女對視了一眼,均有些好奇,心想陸游會對自己說出什麼冒犯之言呢?

    鞏月漓和李雨柔、楊月這時方一起說道:「陸大人不必擔憂,但說無妨。」

    陸游定了定神,乾咳了兩聲後,一一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聽得朝中群臣目瞪口呆,卻又不得不承認,陸游的辦法的確是非常具有可行性的,而且還能騙得日本的大名服服貼貼,讓他們死心塌地為大漢效力,被人賣了還幫著數錢。

    岳雲微笑著對鞏月漓等三女道:「月漓、雨柔、月兒,你們覺得如何?」

    三女這時「噗哧」一笑道:「我們沒有意見,就不知道瀅兒和秀麗那裡如何了。」

    「她們應該也沒問題的!此事不過是從權罷了……」岳雲不以為然道。

    只不過,朝中群臣臉上的表情卻有些不太自然,這種涉及到帝王后宮家務事的情形,他們可不敢在其中參言。只能默不作聲地讓岳雲自行處理。

    於是,此事便交由薜源來具體運作,務必要摧跨日本的社會基礎,而財政部、情報部和軍部則予以積極配合,從人員、軍隊、物資上給予充足供應,讓薜源放開手腳進行。

    就在這時,一名身著黑甲的軍官卻到了大殿門口,對侍衛小聲說了幾句。

    那侍衛聽聞之後,也是神色大變,連忙進入大殿道:「陛下,外面有一位情報部的官員,稱南洋有異動!」

    「哦?有什麼異動?傳那軍官上來!」岳雲心中頓時一緊道。

    片刻之後,那名軍官方走上殿來,向岳雲及鞏月漓行了一禮道:「小將苟宇參見皇上和漓妃娘娘!」

    「免禮平身!」岳雲一揮手,然後說道:「南洋究竟出了何事?」

    那苟宇忙道:「是這樣的!南洋蒲甘王國現在有了企圖反對我大漢的行為,已經被我們派在南洋的細作探知……」

    他方將南洋的情報人員匯報上來的情報訴說了出來。

    原來,最近一年,由於南洋軍的作戰重心已經由平定占城、真臘、斛羅三國的內亂,轉向對外征服三佛齊和東爪哇,蒲甘國王便一直有種風聲鶴唳的感覺。他於是便在國內大肆招兵買馬,將軍隊集中於和斛羅的邊境地區,以防漢軍入侵,而兩軍相隔這麼近,又互相看不順眼,自然衝突連連。

    漢軍現在火器犀利,全部換裝了新式燧發槍。而蒲甘軍雖然也有火槍,但卻全是高價從南洋諸國走私來的火繩槍,而且還只能幾個人用一把。這種情況下,他們又如何敢與漢軍戰鬥呢?

    蒲甘國王自知如果漢軍真的來襲,蒲甘十有是抵擋不住的,因此,他一邊派人到西貢打探消息,一邊派人去大理,想和大理結成軍事同盟,但大理國王段正嚴卻是執意不肯。在他看來,繼承大宋衣缽的大漢才是中原正溯,豈有和南蠻國家蒲甘結盟,而去得罪大漢的道理?

    於是,他不但不同意和其結盟,還將蒲甘的使者趕出了王宮。並在岳雲登基時,專門派使者前來道賀,意圖與大漢交好。

    而南洋地區是現在情報部的對外情報的工作重心,兩國之間發生的那些事情,自然很快便被情報部的人員獲知。

    南洋情報處的負責人菲加得到此情報後,自然不敢大意。連忙將其以最快的方式傳回了臨安。而情報部處理這些事務的人員苟宇記得鞏月漓曾交待過,如果有重大情報匯報上來,不管她在哪裡,都要速度報告上來。因此,他便只好跑到朝會上來了。

    得知這個新情況後,眾臣大多不以為然,認為蒲甘王國只是想自保而已。他們根本沒那個實力主動進攻大漢。而大理就不用說了,對大漢如此恭順,就更不用擔心了。此份情報,在他們看來,不過是很普通的一件無關緊要之事。

    不過,岳雲卻不這麼看,在他看來,這正好給了自己一個借口,出兵征服蒲甘。而在征服蒲甘後,南洋便只有大理一個國家了。將整個南洋納入大漢的版圖,正是一個絕佳良機。豈能就此錯過?。

    於是,他在聽到苟宇的稟報之後,目光掃視了一下全場,緩緩說道:「此事其實非同小可。朕覺得,正好可以趁此機會,一舉平定南洋,徹底解決我大漢南方的威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