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六百六十六章 完顏雍的敗亡 文 / 幻新晨

    臨安城裡發生的這樣一件「涉外大案」,自然是移交給了聞訊趕來的王童,這種事情已經不需要岳雲給他再特別交待什麼了,王童知道岳雲對於這種仗勢欺人的惡少是非常痛恨的,而對於包庇這種人的官員更是深惡痛絕,所以他不管是於私於公,都會嚴格依法處理相關涉案人員。

    當然,陸游那邊岳雲還是要通知他一下的,以免他心中忐忑不安,岳雲從自身的經歷知道,有些時候高官身邊的人犯案,倒不見得是高官授意的結果,很可能他自己也被蒙在鼓裡,頂多只能算是監督不嚴。

    這種事情自己都無法避免,何況是年紀輕輕,毫無這方面處理經驗的陸游了。而岳雲也處理得很有技巧,只是在給他的一封私人信件中,最後一段略為提了一下此事,顯得十分輕描淡寫,毫不以為然。以免陸游有了心裡包袱。

    和遼國的談判持續了約一個多月,岳雲和耶律普速完終於敲定了絕大部分細節條款。而就在簽約之前,從上京終於傳來了讓人驚訝的消息——完顏雍戰敗身死了!

    這消息來得很突然,卻又在大家意料之中的,畢竟完顏亮統治區域包括幽燕、河東、河北、中原、山東、江淮等地,無論人口、經濟,還是軍隊數量皆勝過佔據遼東的完顏雍。他的地盤雖大,但人口卻很稀少。如果面對的敵人是宋軍,或許他還可以靠堅壁清野。游騎騷擾等方法,誘敵深入,再一舉擊敗敵人。

    可他的敵人卻同樣是另一支金軍,他們也熟悉這片土地,熟悉女真人的戰術,完顏雍的軍隊面對他們完全沒有任何優勢,這場金國內戰不可避免地變成了消耗戰。而打起消耗戰來。自然是人口和經濟相對佔優的完顏亮優勢更大。

    讓勝利的天平偏向完顏亮的一個更重要原因是:在幾場關鍵戰役上,由於完顏亮一方有了火槍火炮,讓完顏雍的軍隊有些猝不及防。傷亡慘重。

    再加上高麗又從側翼向完顏雍發起了進攻,使他腹背受敵,敗亡也就在所難免了。

    人都是勢利的。雖然那些女真貴族們,口口聲聲稱完顏亮是敗壞祖制的人,是披著女真人皮的漢人,但當這位他們厭惡之極的淫猥之帝取得壓倒性優勢時,與祖制比起來,自然還是自己的小命更重要一些。於是,上京城內偷偷聯絡完顏亮,準備投降的女真貴族就多了起來。

    而在德昭二年十月三十日,完顏亮終於發起了最後的上京之戰,二十萬大軍會同高麗的軍隊對上京發起了猛攻。在火炮的轟擊下,上京堅固的城牆終於倒塌。那些原本擁護完顏雍的女真貴族也趁機倒戈,準備抓住他獻給完顏亮。

    完顏雍不堪被擒後受辱,便在上京皇宮內,放了一把火。**而亡了。

    這存在了兩年的兩個金國狀況,終於就此結束,金國恢復了統一。

    當然,他們的損失也是巨大的,據戰後統計,這兩年來。金國因內戰而死的人口多達百萬,其中八成是女真人。

    原本金國國內,女真人就是少數,而在內戰之後,女真人占金國總人口的比例更少了,金國的統治階級將不得不更倚重漢人、契丹人、奚人等非女真民族了。

    岳雲心中亦是感歎,歷史上號稱「金國小堯舜」的金世宗完顏雍,就這樣**而亡了。而「荒淫之帝」完顏亮還在繼續當他的皇帝,這可是一段全新的歷史了。

    得知金國內亂已經結束後,宋遼兩國皆不約而同地加快了談判步驟。

    在又過了五天之後,岳雲和耶律普速完就所有的作戰細節達成了一致意見。

    由於岳雲之前和完顏亮簽訂的三年停戰協議是德昭元年四月開始生效的,要到德昭四年四月才結束。所以,雙方約定,將於德昭四年五月向金國發起進攻。

    之所以選定在這個月份,岳雲也有自己的考慮,那時剛好南方的梅雨季節過去,天氣以晴天為主,便於火器部隊作戰,而五月份時,北方大地也全部解凍了,適合軍隊行進、運輸。再往後進入夏天之後,氣候炎熱,華北一帶容易出現暴雨,亦不太適合大兵團作戰。

    宋遼雙方亦是劃定了大致作戰區域,規定長城以北,包括遼東在內,為遼國作戰區域,主要由遼軍擔任進攻主力,但如需要宋軍配合,比如說需要從遼東半島或者海參葳一帶登陸時,再由遼國通知宋國。

    而宋軍則負責進攻白溝河以南的中原地區,這裡現在是金國僅次於幽燕之地的最重要地區,也是金軍重兵佈防之地,所承受的壓力比遼軍更重。按照雙方的約定,在南北兩個方向的進攻均取得進展之後,再在幽燕一帶合圍,滅亡金國。

    談判結束後,岳雲便到了工部,聽取了陳規和蘇永貴的秘密匯報。

    「漢王,現在下官已經挑選了五名赴遼國的火器工匠,他們也是才培訓出來的,只知道火繩槍的製造工藝,對於燧發槍完全不清楚。且對漢王十分忠心,家屬亦在臨安,絕對可以信賴!」陳規躬身行禮道。

    「嗯!明天就讓這五名工匠帶著火繩槍的製造圖紙隨耶律普速完赴遼國吧!」岳雲點了點頭道。

    「好的!反正下官已經給他們交待過,去遼國也只需呆三年即可回來,這三年內他們都可拿五倍的工資,且全是由遼國支付。他們都表示沒有問題。」陳規說道。

    岳雲微微一頷首,然後又低聲問道:「燧發槍現在生產了多少了?能保證所有部隊到開戰時就換發嗎?」

    陳規聽後,點了點頭,然後一指蘇永貴道:「燧發槍的生產和列裝皆是由蘇大人負責,由他來向漢王詳細解說,方更仔細一些!」

    蘇永貴這時忙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禮道:「漢王,現在燧發槍已經生產了五萬枝,目前的產量為每月三千枝,預計庫存量到後年四月前,便能達到十萬枝左右,足夠一半的主力部隊換發,子彈也已經量產,到後年四月可保證每枝槍配發一百發子彈。應該能夠滿足前線部隊的需要。」

    岳雲聽聞之後,卻是眉頭微微一蹙,到開戰前竟然只能滿足一半主力部隊的換發需要,這和他想像的卻是大相逕庭。因為一年前燧發槍就開始投入生產了,這產量卻還是這樣低。

    「永貴,怎麼產量這麼低呢?原本我們規劃的是到開戰前,所有主力部隊都要換發燧發槍啊!」岳雲臉色有些難看地問道。

    蘇永貴忙解釋道:「燧發槍的製造工藝雖然比火繩槍複雜不到哪裡去,但是因為要求嚴格保密,所以我們都是用的極為可靠的老工匠,這樣一來,產量自然就提不上去了。但下官可以保證,每枝槍都是質量相當可靠,經得起戰爭檢驗的!」

    陳規也為他辨解道:「漢王,這段時間我們接了大量金國、高麗及南洋的火槍訂單,新培訓的工匠都去生產火繩槍了,所以要想短時間內增加燧發槍的工匠亦有些困難。但我們可以保證,從明年年初開始,就將主要精力投入到燧發槍的生產上來!」

    「嗯,好吧!最近你們研發上有什麼困難問題需要解決嗎?」岳雲點了點頭後,隨口問道。

    陳規和蘇永貴對視了一眼,方雙手作了一揖道:「漢王,不瞞您說,我們還真遇到了難題,一直不知道如何解決。」

    「哦,什麼難題?你們說吧!」岳雲有些好奇地問道。

    陳規於是侃侃而談道:「上次聽郭宇將軍講述了進攻巴東城的情況後,下官得知只有輕型火炮可以抬到城外,重型火炮及投石機皆無法運上這山道後,屬下便想設計出一種既能保證射擊威力,又體型較輕的火炮,卻是一直無法解決這個兩難問題……」

    他頓了一下後道:「因為炮管如果較薄較輕,這樣炮身重量是輕了,但炮管就不能承受火藥燃燒爆炸的熱浪,很容易導致炮管炸裂。可如果用又粗又厚的炮管,則炮身就很重,不要說用人抬,就是騾馬牽引亦較為困難。所以,下官和蘇大人一直為此事而困惑,不知漢王可有什麼良方為屬下解決這一難題呢?」

    岳雲聽了,實在是又好氣又好笑,他原意是想問問他們在人手和撥款上有沒有問題。卻沒想到這兩個傢伙提的是技術上的問題。

    「你們以為我是火器專家啊?竟把這種問題拿來問我!」岳雲沒聲好氣地說道。

    「這個……屬下和蘇大人在研製火器過程中,曾從漢王那得到了不少指示的!又聽江南船舶製造局的高大人說,現在大小船隻上裝的螺旋漿也都是漢王設計的呢。所以,下官便以為漢王……」陳規忙一臉惶恐不安地辨解道

    「好了好了!等我想到了妙方再跟你們說吧!你們現在把主要精力還是放在擴大火器生產上!改進火炮的事情,下來再慢慢研究吧!」岳雲吩咐道。他知道自己只是瞭解一些後世科技的皮毛,又不是專業的技術專家,哪會懂這些技術難題。

    「屬下遵命!」陳規和蘇永貴亦是有些無奈,忙躬身行了一禮,然後起身離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