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六百五十章 賑災檢查 文 / 幻新晨

    驚宋650_驚宋全文免費閱讀_第六百五十章賑災檢查來自()

    如今,洪水已經基本退去,地震更是只有一些零星的餘震了。【百度搜索會員登入】吳東林便先命人將決開的堤壩補修好,然後將樂山城內外,四處乞討的災民全部趕到了各縣的縣城集中管制。按照以前的慣例,上級官員,尤其是中央來的官員,頂多也就是到樂山城中看一下,根本不可能到下屬各縣去。所以,大可放心。

    然後,吳東林又下令樂山城內的衙役組織民夫在城外挖了一個大坑,將城內外餓死、淹死的屍體全部集中掩埋。

    此外,他又在岳雲一行人趕來的頭一天,在城內搭建了一些帳蓬,讓一些無業遊民,地痞閒漢帶著全家人住了進去。又將朝廷撥付下來的救災糧食,在帳蓬旁邊設置了個粥棚,為這些「災民」煮粥施捨。

    而他自己,則親自領著通判、主簿等城內官員,帶著一批衙役,在岷江大堤上紮下了大營,堂而皇之地住了進去,顯出一副吃住在救災第一線,以大堤為家,誓與大堤共存亡的清官形象。

    當然,醫療衛生也是必須要重視的,聽說漢王對大災之後會否發生瘟疫十分關注,吳東林可不想在這些事情上陰溝翻船。於是,將城中的郎中大夫全部組織起來,將診所開在了難民營房旁邊。並掛起了全天十二個時辰均接受災民看病的布幅。

    為了顯示自己勤政愛民,深得災民愛戴。吳東林還專門組織了城中的一批文人,以災民的口吻和名義。寫了不少「愛民如子」、「清正廉潔」、「再生父母」、「樂山包青天」的錦旗、牌匾,放在樂山府衙門口顯眼的位置。以讓漢王知道自己的工作是多麼的卓有成效,是多麼的得民眾擁護。

    當德紹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岳雲進入樂山城後,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煥然一新,朝氣蓬勃的景象。

    樂山知府吳東林率領城中士紳、官吏將岳雲一行人,熱情洋溢地迎到城中府衙內的一間小院住下。神態恭敬之極。

    隨後,他便開始向岳雲匯報樂山的救災工作。

    吳東林拿著一大疊文書和資料,慷慨激昂。一身正氣地說道:「漢王、尚書大人,樂山地處岷江和大渡河交匯之處,地勢平緩。此次地震震中心在宜賓。我樂山也受波及,岷江堤壩決口十之五六。不過,因上游岷江來水受都江堰的攔截,因此災情反倒較內江、自貢一帶為輕,在地震發生之後,下官以朝廷的救災文件為準則,以漢王的指示為宗旨,不折不扣地執行各項救災措施,力爭做到以民為本,共創和諧社會……」

    說到這裡。他喝了一口茶,然後接著說道:「下官便立即帶領樂山的衙役,組織本地的民眾、商紳開始抗洪救災,治病防疫等各項工作。下官將樂山的災民均作了妥善安置,下官和樂山通判韓大人。及城內衙役,皆吃住在岷江大堤上,十二個時辰皆不離開,日夜看守,以防洪水再度決堤。同時,我樂山府還將官倉全部打開。分發出了所有庫存之糧,以滿足災民的需求,雖然官倉是空了,但卻保證了災民衣食無憂,樂山沒有因地震和水災餓死一個人,並作到了大災之後無大疫……」

    坐在他旁邊的通判韓玉棟亦是聲情並茂地說道:「地震無情人有情,大水之後有大愛!我等身為樂山百姓的父母官,當以解決百姓之疾苦為己任,急百姓之所急,思百姓之所思,下官及吳大人一直以來,皆竭盡全力,為朝廷分憂,為大宋盡忠職守,忠於皇上,忠於漢王!我等深知,為百姓排憂解難乃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此才能報效皇上和漢王,造福樂山父老鄉親……」

    岳雲和萬俟契在聽取了吳東林和韓玉棟的匯報之後,亦是十分驚憾,畢竟能吃住在大堤上的知府一級官員還是不多。當然,以他們的城府,自然不會光聽匯報就全信了。自然還要到城內外各處轉轉,看看是否真是這樣。

    吳東林自然是滿口答應,並熱情地表示可以陪同一起。

    岳雲便婉言謝絕了,稱他的工作很忙,不好擔擱,說自己一行人四下走走便是。

    吳東林心中甚有把握,又知岳雲不是個耳根軟,被人三言兩語就打動的上司。也就沒有再堅持陪同了。

    岳雲和萬俟契在城內和城外附近轉悠了一天,見災民們均住在統一配發的帆布帳蓬裡,衛生條件還不錯。穿得雖然不太好,但也算乾淨整潔,雖然大多數人的氣色不是太好,可是瞅著還算精神。他們看見朝廷官員來了,均自發地組織起來,列隊歡迎,顯得十分熱情。

    岳雲安慰了他們幾句,表示朝廷將會加大力度,繼續賑災。這些災民們都歡呼雀躍起來。

    隨後,萬俟契便向這些災民們打聽樂山官府救災的情況。

    結果讓他很驚訝的是:這些「災民」對吳東林大人可是由衷的愛戴和歌頌,大有其是自己再生父母的意思。將這位吳大人捧到了愛民如子,舉世無雙的難得好官份上。

    這讓一旁聽著的岳雲也不禁感歎。到了四川這麼多地方,看來就這位吳大人救災工作幹得最好,百姓對朝廷和官員的抱怨最少,城內城外的景象,除了因為地震緣故,房屋倒塌較多外,其他狀況就跟受災前沒什麼兩樣了。如果不是城中廣場的搭建的難民營帳蓬,很難看出樂山是一個重災區了。

    草草在城內看了兩圈,岳雲夫婦和萬俟契都回到了樂山府衙內。此時已經是晚上了。

    這吳知府的確十分上心,專門在樂山府衙內又安排了一個小宅院,供岳雲夫婦居住。稱以岳雲漢王的身份,以及趙瀅兒長公主的身份,居就於府衙小院實在有失體面,只是樂山受了水災,才不得不一切從儉,希望岳雲和秀寧公主原諒。

    而萬俟契等一干臨安來的京中大員,則安排在另一處大宅院內,每人都有一個單獨的整潔房間,嶄新被褥、換洗衣服、拖鞋睡衣一應俱全,連房內都還配備了侍候的丫環、僕役。

    除了萬俟契那個工作狂因為沒抓到幾個現行,有點失望外,其他臨安來的官員都心中高興不已。此番來四川督察賑災十分辛苦,一路上風塵僕僕,連懶覺都沒睡過一次,如今到了最後一站樂山,見這趟遠差終於可以劃上句號了。而這吳知府又如此慇勤知趣,都對其映像甚佳,紛紛對其豎起了大拇指。

    在吃完吳東林盛情款待的晚宴後,岳雲、趙瀅兒回到了住處,正準備上床睡覺之時,卻聽到了「梆、梆、梆」的敲門聲。

    「是誰?」岳雲沉聲問道。

    門外這時傳來楊興的聲音:「漢王,萬大人求見!」

    「讓他進來吧!」岳雲應了一聲。心忖難道這萬俟契有了什麼發現?他可是一心想在四川幹出點成績的,好官復原位的。

    只聽「吱嘎」一聲,門便被打開了,萬俟契走了進來,躬身向岳雲及趙瀅兒行了一禮道:「下官萬俟契拜見漢王及秀寧公主殿下!」

    「俟契,你坐吧!」岳雲一指旁邊的椅子,招呼他坐下,然後沉聲問道:「可是有什麼發現了?」

    萬俟契點了點頭,謝過之後,彎腰坐下,然後便迫不及待地說道:「漢王,下官發現樂山的情形有點不對勁。我們白天看到的城內外情況,極有可能是吳東林偽裝出來的假象!」

    這萬俟契一張口,便拋出了一枚重榜炸彈。

    「哦?萬大人,此話怎講?」趙瀅兒秀眉一蹙,亦是忍不住問道。

    萬俟契沉聲道:「白天由於一直都在走動之中,下官亦沒有時間仔細思考,但晚飯之時,下官仔細思量,便覺有些情況不對。待晚宴之後,回到房中,萬某反覆思索,發現有幾條疑點,實在有些解釋不通,所以,便想提請漢王和秀寧公主躊躇一番,看下官的判斷是否有道理。」

    「俟契,你詳細說一下吧,發現了哪幾條疑點?」岳雲亦是有些微驚道。

    萬俟契端起手中茶杯,飲了一口後道:「第一,地震和洪災皆是上個月發生的事,如今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洪水早已退去。且最近亦未再下暴雨,樂山城區的地勢亦高於河面,吳知府還駐守在堤岸上,不嫌過於小題大做了嗎?這樣一來,樂山府上發生事情,州府其他官員要來請示他,還得專門跑堤壩上來。百姓有什麼問題要反映,亦得上堤岸來,豈不更加不便?」

    萬俟契如此一說,岳雲和趙瀅兒均覺此舉大有問題。兩人對視一眼後,趙瀅兒方秀眸露出一絲不屑道:「看來這位吳大人也是個沽名釣譽之輩!」

    萬俟契聽罷,卻是歎道:「如果真是沽名釣譽之輩也就罷了。畢竟官場上的事,下官還是十分清楚,有時為了應付上級檢查,不得已而為之。可萬某觀這吳東林,似乎還有弄虛作假之嫌!」

    「弄虛作假?」岳雲星眸中閃過一絲精芒。賑災之事,竟然弄虛作假,這可是殺頭的大罪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驚宋650_驚宋全文免費閱讀_第六百五十章賑災檢查更新完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