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六百二十七章 占城的垂死掙扎 文 / 幻新晨

    不過,事情的發展還是讓他們有些出乎意料,闍耶跋摩退入長山之中後,並沒有消極保守,一味固守。相反,他卻在阮成文的建議下,四處出擊。

    他們選定的攻擊目標也是經過精心設計的:從來不進攻城池,哪怕是縣城也不進攻。因為阮成文深知以占城軍的實力,去進攻有火槍火炮,又有堅固城牆的城池,純粹是送死。

    所以他們只打擊宋軍的運輸車隊,攻擊那些認同了宋軍統治的村莊和山寨。有時候,查明宋軍只有小股兵力駐守的情況下。占城軍也會攻擊一些沒有城牆的鎮子。而對於那些積極配合宋軍的占城官吏和百姓,他們是採取了十分殘酷的手段,一律予以處斬,甚至全家斬盡殺絕,以威攝占城民眾不得與宋軍合作。

    這樣一來,占城境內,各地民眾皆人人自危,對於宋軍的進駐和管理多有牴觸,就連一些打算順應形勢,歸順大宋的占城人也不禁猶豫不決起來。

    看著眼見就能將占城納入大宋統治了,卻在最後一步卡住了。宋軍將領不禁焦急不已。他們都深知,如果不能將占城國王闍耶跋摩擒獲或者殺死,一舉消滅占城最後一股抵抗力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宋軍將在占城陷入泥潭之中,無法自拔。

    陸游、陸文龍和李寶這三名高級將領更清楚,岳雲已經制定了兩年後開始北伐中原,收復河山的計劃。如果到時占城還未安定下來,將會嚴重拖延大宋北伐的計劃。

    到了如今,這拔除占城最後據點的事已經刻不容緩,必須盡快想辦法解決了。岳雲亦是下令點齊三萬最精銳的宋軍。抵達離長山最近的一處縣城藩朗駐紮。

    *****************************************************************

    藩朗縣府衙,現在已經改為了臨時的前線指揮所。岳雲召集了所有宋軍將領,以及歸附的占城軍將領,舉行臨戰前的會議。

    「諸位,現在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長山的各處進出山口已經有我們大軍扼守,成敗於否,在此一役,此戰若能戰而勝之,便能消除隱患。讓占城全境得以享受安寧與和平。不知諸位將軍對進山剿滅闍耶跋摩有何良策呢?」岳雲開門見山地說道。

    眾將皆面面相覷,這闍耶跋摩派出來部隊全是小股部隊,打了就跑,只按著百姓及小村鎮下手。不要說宋軍主力部隊。就是一支千把人的部隊都不會去打,一直繞著走。這樣如何跟他們正面對決啊!

    這時,一位佔城將領卻是朗聲說道:「漢王。末將倒有幾條建議,不知可否提出?」

    岳雲向他望去,見是一名四十餘歲,頭髮微白的中年武將,穿著剛剛發的黑色新占城軍鎧甲,這新鎧甲樣式和宋軍的鎧甲已經差不多了。只是胸前的胸牌不一樣。

    他認得此人是原占城國的國都城守蘇利因,因其夫人是漢人女子。所以在宋占開戰之後,就被免了職,甚至還被佔城國王闍耶跋摩抓到監獄裡關了一段時間。直到宋軍攻陷占城國都後,才將他放了出來。

    蘇得因精通漢語,對大宋及漢人亦是十分認同,經歷這一事件後,他更是幾乎把自己當成了漢人。是以成為留用的十餘名占城武將之一。

    岳雲於是精神一振道:「蘇將軍,你只管言來!只要當真管用,岳某一定採用!」

    蘇利因受了鼓勵,心中亦是一喜,忙道:「漢王,昔年我佔城國內伍王叛亂時,朝廷曾派出十萬大軍進攻,也奈何不了潛入長山中,受到蠻族支持的叛軍。這是為何呢?是戰力不如他們麼?其實不是,只是他們盤踞的長山之地,天生奇險,而且諸險關山寨之間相互呼應、互相支援,朝廷大軍不得其門而入,明明兵力佔優。在那**陣般的山中,不能一展所長,反而處處受制,這才招致失敗。自闍耶跋摩率軍退入長山中後,末將亦在冥思苦想,終於想出幾條計策。請漢王參詳,看看能否用得上。」

    岳雲目光閃爍,心中亦是微驚道:「蘇將軍只管說來!」

    蘇利因沉吟著道:「第一,我們應組織長山附近的占城百姓,以及漢人移民自發組織護衛隊。他們不僅熟悉長山地形、熟悉長山蠻族的情況,而且都曾受過近段時間闍耶跋摩派兵燒殺搶掠之害,若是有大軍支持。必能踴躍參加。有這些本地人協助,我大軍便可以減少迷路、受到霧瘴毒疫的危險,而闍耶跋摩利用地利的優勢就可以減少一半。」

    岳雲聽聞之後,亦是頻頻點頭道:「蘇將軍此計甚妙,岳某當會依此辦理。」

    蘇利因這時又道:「據末將近段時間派人打聽查看,發現那些在長山外圍及山中前沿遺留在各處村寨中的一些老弱病殘,婦孺兒童,則有很多是闍耶跋摩的眼線,大軍一有什麼動靜,他們便會向山上通報,並且還是不是往山內偷運糧草。使闍耶跋摩不但消息靈通,還能不斷得到補給。如要徹底擊敗他,就得斷其耳目及可能得到的補給途徑……讓他們徹底失去情報上的優勢!」

    他說到斷其耳目時聲音特別凝重,眼中還閃過一道寒光,在座的眾將都聽出其中的血腥味道,均心中不由一凜。他們沒想到占城的將領比自己還心狠一些。

    其實,如果單從軍事上的角度看,蘇利因的方案並沒有錯,而且也有人也想到過。只是感覺這樣一來,豈不是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那和大宋一貫的謙和仁義相違背。

    「不錯!有這些人在大軍眼皮子底下為敵人通風報信、輸運糧草,敵軍又是據險而守,山中錢糧不缺,守上十年八年簡直都不成問題。難怪原來的伍王能一直守到其病死為止!」陸游點了點頭,他十分贊同蘇利因的主張。

    他在紅河州時,有一個「陸屠夫」的名頭。自然不至於在冷酷無情的血腥戰場妄談「仁義」,就算要講仁義,那也是對同胞而言。而且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些長山蠻族中的老弱婦孺等於是闍耶跋摩的斥侯和給養兵,自然不能把他們當成無辜百姓來看待。

    岳雲心中默記下了這一條,然後不動聲色地說道:「蘇將軍請直管說下去。」

    蘇利因心中一陣高興,忙又說道:「此外,闍耶跋摩藏身之處乃是山中唯一的城池大叻。那裡地勢險要、山高林密,刀槍威力不大、火炮難以奏效,而且一路上有不少山寨關隘阻擋,十分難以靠近。不過,末將雖然一直擔任國都城守,沒怎麼出去打過仗,但也知道山中樹林密佈,如果多用火攻,或者毒煙,則拿下沿途關隘和山寨,必能事半功倍,可奏奇效。」

    岳雲心中也不禁有些欣慰,看來這蘇利因也是一員智將啊。昔年占城的伍王逃入長山之中,十萬占城軍進攻皆不能取勝。如今他只領著三萬兵,雖然有火槍之利,但要想攻克這些險要據點,也的確艱難無比。而放火燒山,以煙火破敵,則要容易得多了。至少這樣做會不會造成山中占城蠻族大量死傷,今後他們在山中生活會不會艱難,那根本不是陸游考慮的問題。

    蘇利因見岳雲連連點頭,一臉欣喜的神色,也不禁大受鼓舞,又說道:「最後一點便是,我軍裝備精良,人數又多於闍耶跋摩的軍隊。長山一帶山路崎嶇,任憑多少人上山,也只能緩緩而行,不如分路進發,各個擊破,小寨易攻者先取之,大寨難攻者則後取之,將其孤立之後,再行總攻。也就易破了。」

    岳雲聽罷微笑著說道:「蘇將軍此言妙哉!岳某亦正有此意,此外,吾觀闍耶跋摩據險而守,又佔據各處關卡要隘,自以為可高枕無憂,卻未曾想到,下屬臣子未必個個肯陪他在山中當蠻子。我們可想辦法收買其部下,許其高官厚祿,誘其獻關設降……」

    這時,他又走到地圖前,一指那上面的大紅圈道:「我們要徹底擊敗闍耶跋摩,需破大叻城;而欲破大叻城,則必破德蘭城;若要破德蘭城,又需先破其外圍七道關隘,先清外圍村寨,破除七道關隘和諸處山寨,採取步步為營,緊逼合圍,壓縮其生存空間的辦法。促使其兵力最後只能退到大叻城附近集中,屆時,方可逼其決戰!」

    蘇利因聽聞之後,亦連忙走到地圖旁邊觀察,細細思量之後,才悚然動容道:「漢王高見,二十年前我佔城朝廷向大叻用兵,自進入長山山中後,便常腹背受敵,處處受制,正是未能採取先清外圍,再圖中心的計策,以至始終處於蠻族內外夾攻之下,結果為防蠻族軍隊兩面夾擊,最後不得不退兵……漢王這一招真乃妙計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