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五百三十八章 遼軍攻四川 文 / 幻新晨

    而在巴東城吳璘和岳雲大戰之時,四川的北部防線卻已經全線告急。約十五萬遼軍從關中南下,分兩路進攻大散關、斜谷、駱谷、子午谷、劍門關、陽平關等四川北部關隘。

    雖然防守這六道關隘的吳軍對於遼軍的突然進攻有些驚愕,但他們畢竟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兵,在此地抵擋了金軍十多年,對當地地形及如何進行山地戰皆十分熟悉。加之這六關均地勢險要,遼軍又不善山地戰。是以耶律松山、耶律鐵哥兩人皆無法寸進。

    而剛剛回到成都的吳亮得知遼軍大舉進攻之後,心急如焚,一邊親率大軍北上支援,一邊急忙派人通知自己的父親吳璘,請求他看在大局份上,歸順朝廷,與岳家軍一起,攜手與遼軍作戰。

    此刻,大散關下,黑壓壓的遼軍已經壓了上來,正在大舉進攻。城上城下均殺聲震天。

    遼軍再次發動了進攻,這已是他們第四次發動進攻了。前三次雖然失敗了,但也給守關的吳軍帶來了重大傷亡。

    守衛大散關的吳軍守將是孫立,因吳璘將駐守大散關的人馬調走了大半,他手下僅有一萬餘人,而城下的遼軍卻多達六萬。雖然他三次擊敗遼軍的進攻。但關內一萬士兵,已經犧牲兩千多人,受傷近三千人,傷亡人數已經接近全軍半數了!

    他也未曾料到,在宋遼兩國有盟約的情況下,遼軍竟然會突然大舉進攻。眼下吳璘又不在大散關。主力還在巴東和岳家軍對抗。四川現在可說是兩面受敵了。

    孫立心中不禁暗歎,蜀王何必非要擁立那位只當了一年皇帝的欽宗趙恆,就順大流擁護趙琢不行嗎?

    他亦沒有想到,過了二十年,遼軍的戰鬥力竟然變得如此強大,要不是他們的騎兵上不了山,而且遼軍缺乏山地戰的作戰經驗。只怕大散關已經失守了。

    不過,由於這支進攻的遼軍原本就是一隻精銳部隊,又有人數優勢。如果後方再不來援軍,只怕大散關亦是難保。

    咚!咚!咚!咚!

    遼軍陣中一下一下沉重的鼓聲響起。每一次鼓聲都彷彿狠狠地敲打在吳軍士兵的心頭,那鼓聲漸漸變得急促。變得猶如催命符一般。

    這次進攻是由耶律松山親自率領,打頭陣的是由遼國各軍的精壯士兵組成的玄甲軍,他們個個身強力壯,虎背熊腰。且全是由契丹人組成,是遼軍中最精銳的部隊了。

    「玄甲軍的兄弟們!衝啊!第一個破城者賞銀千兩,封羽林衛指揮使!」

    站在攻城部隊的最前沿。耶律松山大聲吼叫著。

    他抓起了自己的武器,那是一把五尺長的鐵矛。

    在數十名親兵的護衛下,他萬開大步,向大散關的城牆處奔了過去。在他身後,則有二十餘架剛剛趕製出來的投石機、井欄、攻城車等大型攻城器械。正由幾百名遼軍推著。緩緩向大散關靠近……

    「不好!投石機來了!」孫立望著那十幾架漸漸逼近的投石機,暗叫不好。

    「大家注意隱蔽!我們的投石機也準備反擊!弓箭手注意堅守崗位!步兵到掩體後躲避!」他站在城樓上連忙指揮著。

    耶律松山這時已看清楚了不遠處大散關城樓之上那個身穿紫盔紫甲,不停發話指揮的短鬚大漢。前三次的進攻都是敗在他的手下。

    「哼!這孫立雖然的確勇猛過人,守城宋軍也不畏生死。不過,他們的兵力與我相差太過懸殊了。而且我們是幾路並進。就算他能守住大散關。我不信劍門關、陽平關、子午谷等地的宋軍將領也像他一樣頑強!」耶律松山冷哼道。

    不過他心中還是不太高興,因為這樣一來,首功就不是他的了。

    耶律松山在遼國也是名聲赫赫,身為北院大王,在遼國的身份也是非常之高的。而且他也算是智勇雙全的將領了。在當年耶律大石率軍初到西域時,就是他和耶律鐵哥兩人作為耶律大石的左膀右臂打下了西遼的天下。

    他望了一眼城頭上的宋軍。然後走到了投石機旁,目測了一下距離後,高高舉起右手,大聲呼叫道:「投石機準備!調整角度!向下傾斜……」

    在距離大散關城牆外約四十多步處,投石機旁的遼軍士兵開始忙碌起來,將一塊塊不規則的巨石搬上了投石機的大勺上。然後緊張地調整著發射角度。

    經過角度調整,投石機被再次往前推進了一小段距離,在巨石的重壓之下。投石機的木頭輪子被壓得咯吱咯吱作響。

    只不過,由於時間倉促,遼軍製作投石機也是有些趕工,耶律松山一共製作了二十多架投石機,只不過有十餘架投石機推到一半路程就散了架,加上這裡地勢險要,道路狹隘,投石機並不能同時發射,真正能夠將石頭砸上城牆的投石機也不過只有七八架而已。

    耶律松山張開大嘴獰笑了一聲。然後高高抬起手臂,狠狠地往下揮落!

    「開始拋射!」

    隨著耶律松山的吼叫聲,密集地轟鳴聲頓時從他身後不停地響起!七八部投石機將一塊塊沉重的巨石向著大散關的城頭上彈射過去!

    下著細雨的天空中頓時劃過了數十道銀白色的弧線。隨著一塊接一塊的巨石轟擊在城牆之上,山崩地裂一般的轟鳴聲響徹了整個戰場。

    大散關作為這時代的第一雄關,大宋在四川的第一道防線,自然是下了一番功夫修築的。它的城牆修建得十分堅固。那些正面砸在城牆外的巨石,只不過勉強能將城牆外的青石牆磚砸破,撞得石屑崩落,四處散射。不過城牆的基石卻是依然巍峨不動,絲毫沒有被砸破缺口,裂開縫隙或者倒塌的危險。

    不過,有的巨石落在了城牆之上,立刻就將很多還在堅守的吳璘軍士兵砸得粉身碎骨。畢竟那一塊塊巨石。每一塊都重達數百斤,一落在城牆上後,由於慣性,還會向前滑動一段距離才會停下,許多躲避不及的士兵就會被這巨石壓在身下,成為一團肉醬。

    遼軍的這一波巨石投射之後,城牆上傷痕纍纍,有的地方還騰起一股股煙塵。到處石屑紛飛。

    不過還好,由於孫立已經及時下令讓士兵們撤到後面去,只傷亡了百把人,主力精銳都完好無損。死傷的大都是一些弓箭手。

    當煙塵漸漸散去之後,大散關依然昂首屹立在遼軍面前。

    片刻之後,遼軍又再次發動進攻了,他們排成密密麻麻的衝鋒隊形,抗著雲梯又衝了上來。

    此時,站在城頭上的孫立,望著已經湧向城牆的一片黑壓壓的敵人。冷哼著發出了命令:「讓這些遼狗嘗嘗我們的厲害,讓他們知道,老子們也不是任由他們捏的軟腳蟹……神臂弓準備——放!」

    隨著他的命令飛快地傳達了下去。吳軍士兵很快將一架架神臂弓推了出來。

    不過,就在這時,從後方卻急匆匆來了一名信使,衝上城牆跟孫立的副將說了幾句話。

    那副將立刻神色大變,他急忙跑到孫立旁邊,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孫將軍,我們快撤吧!擋不住了!」

    孫立臉色頓變,要不是看在這副將已經跟隨自己多年,一直忠心耿耿的份上,他簡直想把這傢伙拖下去斬了。

    「你要擾亂軍心嗎?現在遼軍攻勢雖盛,但想要破我大散關卻也不是易事!」

    孫立厲聲喝道。

    那副將歎了口氣道:「孫將軍,我們大散關或許能守得住,但陽平關,斜谷、子午谷等另外五關就未必也像咱們這樣勇猛了。剛剛接到世子的命令,稱陽平關已然失守,遼軍南院大王耶律德哥已經率軍向我大散關背後運動。如果咱們再不撤的話,就要被遼軍斷了後路了!」

    「什麼陽平關已失?」孫立大驚失色,陽平關可是四川西北部的屏障,丟失之後,遼軍既可向南進攻劍門關,亦可向東抄襲駐守斜谷、子午谷、大散關的吳璘軍後路。整個四川北部的防線就全面崩潰了。

    「張士廉怎麼連陽平關也守不住啊?他不是有一萬人嗎?」孫立捶胸頓足道。

    副將方提醒他道:「孫將軍,張將軍早就領著守陽平關的主力跟蜀王去了巫山啊!現在陽平關只有兩千老弱殘兵,守將是張士廉的弟弟張士金。此人有勇無謀,行事粗心大意,被遼國南院大王耶律德哥誘出關外,中伏身亡。陽平關無大將指揮,自然便失陷了!」

    孫立臉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如若不是吳璘非要將駐守北部諸關的主力和將領調走,陽平關怎會如此容易失陷?眼下陽平關已失,其他諸關皆危險了……

    想到這裡,他方抬起頭來道:「我們速度撤退,撤往劍門關!如果劍門關能守住,還有得救!如果劍門關再失,則四川必定淪陷!」

    那副將也心中明白,劍門關後面就是劍閣縣,從劍閣縣到成都皆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川軍主力皆在巫山一帶和岳家軍對抗。連成都的人馬皆不足萬人。如何能擋得住遼軍的十多萬精銳之師啊?

    就在副將準備下去安排撤退之時,孫立卻又突然說道:「且慢……」(.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