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四百九十章 傳國玉璽 文 / 幻新晨

    鞏千尋微微一笑,將盒子打開,只見裡面露出一方鑲金的白玉印璽。看上去晶瑩剔透,莊重華貴,上面刻著「受命於天」四個大字。

    「啊!看這印璽外觀,似乎是傳國玉璽!」張擇端大叫了一聲,他久在宮中,見多識廣,自然認了出來。

    「傳國玉璽?不是說在後周朝時就失蹤了嗎?」

    「是啊!聽說本朝太祖和太宗找了幾十年都沒找到啊!」

    「怎麼會在鞏老手中出現了呢?難道大夫人家是後周朝的皇族?」

    眾人不禁議論紛紛起來。

    這時,鞏千尋望著滿廳眾人驚異的目光,方鄭重地說道:「張大人沒猜錯,這真的是在後周朝時失落的傳國玉璽。它原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和氏壁,秦統一天下後便用它雕刻成了一方玉璽。由皇帝代代相傳,但在西漢末年,王莽篡漢時,此玉璽被摔在地上,缺了一塊。王莽便用黃金將缺的一塊補上,故號稱鑲金玉璽,中原王朝皇帝便代代相傳,凡有持有此玉璽者,均被視為正統,有野心稱帝者,無不欲得到他,三國時期曾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這兩名梟雄也因此而喪命……」

    他頓了一下後,又接著道:「它之所以會在我手中,乃是因為我的先祖是柴世宗的貼身侍衛。這傳國玉璽在趙匡胤黃袍加身,陳橋兵變,篡周之時,掌握在周太后手中。她知趙匡胤如果得到玉璽,將再無後顧之憂,定會殺柴氏孤兒寡母滿門滅口。便命我先祖攜此玉璽逃走。這樣,趙匡胤為了尋找玉璽下落,說不定反而會保全柴氏血脈!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趙匡胤死後,其弟趙匡義雖然沒有玉璽,卻仍然將柴氏後人暗中殺絕。至此。我鞏家也絕了扶持柴家再興大周之念。此傳國玉璽便在我鞏家一代代流傳下來。以期交給有天命之人……」

    說到這裡,鞏千尋方凝視著岳雲道:「應祥,你就是那個有天命之人,帶領大家成就霸業,驅逐金賊,興復漢家天下,就靠你了!」

    說罷。他便跪了下去,雙手將玉璽舉過頭頂道:「臣鞏千尋恭請陛下就位!」

    他這一帶頭。滿廳之人都意識到,這是擁立岳雲為帝的大好機會,於是全部都跪拜了下來。唯恐慢了一點。

    岳雲自己也嚇了一跳,他連忙將眾人一一扶起來。語重心長地說道:「大家的好意我心領了。如果我說自己沒有一點野心,那是欺騙大家的。只是現在稱帝還完全不是時候……」

    他知道如果自己不拿出點希望給眾人也是不行的。畢竟別人也想撈個開國功臣當呢。

    「不過眼下六十萬金軍正盤據江南,遼國雖然正在舉喪,實力依舊強勁。而四川的吳璘、荊襄的劉琦只怕也是不安份的人。他們任何一方的軍力皆強於我們。在此中原混戰之時。我們如果先稱帝。則必將成眾矢之的!因此,我覺得,現在還根本不是稱帝的時候。」岳雲苦口婆心地說道。他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道理講述了一遍。

    眾人一想,也是這個道理,現在遼國和金國都號稱擁兵百萬,雖然其中吹牛的成份居多,但有個七八十萬軍隊是肯定的了。而四川的吳璘和荊襄的劉琦手下均有軍隊十萬以上。而海外都護府因為走的精兵路線,正規軍才六萬。比這幾方皆有不如。如果在這時還大張旗鼓地稱帝,豈不是引來眾人圍攻?

    鞏千尋聽罷點了點頭,卻是眉頭一蹙問道:「咱們的國號定為什麼呢?」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眾人全都議論紛紛起來,有人說宋朝是篡的後周的政權,不如國號叫周。

    有人說唐朝是漢人史上疆域最廣,最強大的朝代,且不過才滅兩百多年,不如改叫唐。

    還有人說咱們以前都叫岳家軍,不如叫「岳」也不錯。當年南朝的陳也是以國君的姓為國號的。

    岳雲待眾人討論得差不多了,方才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其實我覺得現在不管打什麼旗號。關鍵是看如何才能更好地號召百姓。為了更快地將福建、嶺南一帶還未淪陷之地納入我們的管理,還是暫時打大宋旗號吧。」

    「大都督英明!」眾人聽岳雲如此一說,也覺得這樣較為妥當。等北伐成功,收復臨安之後。再立國,無論是威望還是民心都是眾望所歸,阻力最小。於是,便都同意了岳雲的提議。

    岳雲隨即和眾人一起,商量了一下進軍的路線。初步決定兵分四路,舉行北伐。

    第一路軍由張憲率領,從紅河州進攻廣西,全是陸軍,共三萬人,其中兩萬是預備隊,目標是佔領廣西,再北上進攻貴州。

    第二路軍由岳雷和曹寧、高寵率領,從廣州登陸,兵力約為三萬人,以原預備隊為主。爭取控制整個廣東地區,不讓其落入金國手中。如果有機會的話,再向湖南發起進攻。

    第三路軍則分為兩支,分由岳雲和陸文龍率領、以虞允文為軍師,李寶、關鈴、牛通等為副將,進攻泉州和福州,兵力約有五萬人,其中半數為預備隊。力圖佔領福建,再向江西進攻。

    而最後一路軍則由楊月和呂浩率領,進攻浙江。不過這一路軍隊兵力卻是最少的,僅一萬多人,且全是海軍,而岳雲交給楊月的任務也僅僅只是攻佔舟山就行了。

    不少人對於岳雲的安排均有所疑惑。進攻浙江可是面臨與金軍直接交鋒的,怎麼才安排這麼點人?這樣不要說打敗金軍,就連攻佔浙江的州縣都有些困難。

    只不過他們卻沒想到,岳雲根本沒打算這時就和完顏亮硬拚。開玩笑,完顏亮可是有六十萬大軍的,僅在江南的就有近三十萬部隊,自己的正規軍才六萬人,怎麼和完顏亮打?

    岳雲的想法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姿態要高調!行為要低調!

    自己要成為舉旗反金的第一人。吸引前宋的官吏和軍民來投,壯大實力。待有了一定的基礎後,再北伐中原,收復河山。如果現在就把主要兵力用在浙江,豈不是自取滅亡?他還沒有那麼不自量力,用六萬人去和完顏亮的六十萬人火拚。

    安排好了四路軍隊後,岳雲便親自前往瓊州吉陽軍,在起兵前,他要拜會一個人,取得他的支持。才能使自己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達到最高。(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