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三百五十五章 出使日本 文 / 幻新晨

    ~-~將禮部的一此事務熟悉之後,岳雲卻依舊無所事事,但隨著過年的時間快到了,岳雲的心卻提上了咽喉。

    原因就是,離歷史上他死的那今日子只有一天了。

    歷史上,岳飛、岳雲和張憲就是在紹興十一年臘月二十九日死於大理寺風波亭中。而現在,已經是紹興十一年臘月二十八日了。岳飛和張憲看來是安全了,就算他們現在騎快馬往臨安趕也來不及了。可自己卻還在臨安的,雖然眼下看起來沒什麼危險,但岳雲心中卻總有些忐忑不安的。

    就在這時,禮部尚書劉秀峰卻興沖沖地過來對他說道:「應祥,官家說明日要進行過年前最後一次早朝,還向我交待務必通知你參加工你做好準備上朝吧!」

    宋朝的祖制,要求每三天舉行一次朝會,但趙構比較懶,很多事情都是直接甩開秦栓處理。因此這朝會也從三天一次,慢慢變成了五天一次,後來更發展到十天一次了。進入臘月後,因為臨近過年,從上到下都比較懶散,已經快二十天沒有興行朝會了。

    岳雲心中微微一緊,暗忖不會在朝會時就把自己抓了吧。不過這個想法一冒出來,就不禁闇然失笑,心想自己太多慮了,依目前的形勢,趙構是斷不會這樣做的。

    一來已不像原本的歷史時空那樣,岳家在朝中孤立無援,現在趙晉、張渡、吳貴妃的人都是會維護自己的,就連清流對自己也大有好感。

    二來自己搞的那個「臨安huā魁大賽」讓大宋朝廷狠狠賺了一筆,財政狀況大為好轉,趙構已經決定明年將這「huā魁大賽」鋪開到全國,搞成「大宋huā魁大賽」。分為四川、荊襄、嶺南、福建、江南、江淮五個賽區舉行,據秦栓和趙睿測算,此項大賽的收入便可佔到全年財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趙晉這幾天還時常來找他想讓他再出幾個點子,挖掘吸金潛力呢。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宋從西域商人那裡得到了消息,遼國正向遼夏邊境集結人馬,看來馬擴的遼國之行應有效果了。這拼一來,讓趙構也不禁有所顧慮了六萬一金國真的被遼國打敗,這時就是個白癡也知道北上收復失地了。不然萬一滅了金國和西夏的新大遼大舉南下,僅有江南半壁江山的宋朝是無論如何也抵擋不住的。

    「岳飛的命運和天平的格局都有所改變了,可是我自己的命運呢?會是如何呢?」岳雲不禁陷入了迷茫之中。

    紹興十一年臘月二十九日,在原本歷史時空岳飛父子的殉難日大宋召開了當年最後一次朝會。

    岳雲破天荒第一次穿著大紅的文官官服,步入了臨安的皇宮金巒殿內。

    在各部官員上奏了一些雜事之後,禮部尚書劉秀峰便出列說道:「官家日本使臣籐原忠通於數日前到了我大宋,並獻上朝貢禮物,請為藩屬,表示願成為我大宋的藩屬國。」

    「哦!此事甚好!那使臣可有其他什麼要求否?」趙構裝模作樣地問道。這一切其實早就商量好了。

    劉秀峰微微一笑道:「他稱日本原有的皇帝鳥羽天皇已經退位,但新天皇一直遲遲未定人選,國內圍繞新天皇的位子展開了爭鬥,還死了不少人,所以他們希望我大宋派使臣去日本幫他們確定誰是新天皇!」

    趙構聽聞之後,亦點了點頭道:「既然日本已是我大宋藩屬國,他們的國王遲遲未定總不是好事,朕也不忍見屬國陷於動盪不安那就遣一使臣去日本吧!秦愛卿認為誰比較合適呢?」

    岳雲聽到這裡,已經明白過來,那平清盛看來還真按自己的計劃回日本去弄了個假國書,過來請為藩屬。只不過卻不知為何他自己沒來,另外叫了個什麼籐原忠通的人來,難怪自己之前都沒得到消息。

    這時,秦栓躬身說道:「此去日本,路途遙遠,全是海路,且時常有海盜出沒。依老臣之見,應找一位熟悉東海地形,擅長海戰且儀表堂堂的禮部官員前去,方能顯我大宋國威!」

    「那依秦愛卿之言,此人該是誰呢?」趙構一本正經地問道。

    岳雲聽到這裡,已感覺有些不對勁了,貌似滿朝文武擅長海戰的禮部官員不就自己一人嗎?禮部就那麼幾十個人,全是文官哪會有人懂海戰?

    果然,秦栓便說道:「老臣推薦新任禮部侍郎岳雲擔任赴日使臣,岳大人行伍出身,戰功赫赫,且陸海戰精通,相貌堂堂,正好可顯我大宋天威,威攝那幫倭人!」

    秦栓話音一落,滿朝文武官員立刻便響起一片附議聲。

    岳雲見此情景,哪還不知道是給自己下的套,估計這些大臣們誰都不願意去那麼遙遠,且路上還可能遇上暴風和海盜的日本。所以就硬栽給自己了。

    趙構裝模作樣猶豫了一下,立刻便同意了這項決議。命岳雲作好準備,在過年後就動身前往日本。

    岳雲無奈,只得出列說道:「臣遵旨!」

    從皇宮裡出來,張渡立究便將岳雲拉到一旁責備道:「應祥,官家叫你去日本怎麼也不出聲反對啊?此去日本路途遙遠,且日本國內兩派為爭皇位,內亂不止,雖說日本的大名和皇室成員大多仰慕我大宋,但涉及他們根本利益之事卻是決不會讓步的,這一去何時能平定他們的內亂,可是難以預料啊!」

    岳雲暗忖,日本誰當天皇,內亂能不能平定,與自己有何干?反正自己只打算應付性的走一趟,然後把那件要緊事辦了就行了。

    不過張渡問起,他只得作出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道:「張大人,你也看到今日朝會時的狀況了群臣皆是一片附議聲,那種情況下,我敢說不去嗎?」

    張渡聽聞之後,亦是長歎一聲,然後他方壓低聲音道:「應祥,我接到了馬擴傳回來的秘報。」

    「哦?是什麼內容?」岳雲也極感興趣地問道。馬擴已經走了九個月了,算算路程時間,也應該有消息傳回來了。

    「他說遼帝已經基本同意了和我大宋朕合攻金之事,他們大概會在開春後進攻金國的盟國西夏,要我大宋同時向金國發起進攻,使金不能援夏。」張俊說出了這個驚人的消息,然後頗為憂慮地說道:「可官家會不會同意在開春後向金國發起進攻可著實難料,老夫亦覺困難重重。等你從日本回來後再說吧。估計官家不等到遼國發起進攻,他是絕不會考慮北伐的。」

    岳雲點了點頭,他早料到以趙構的性格,要他主動向畏之如虎的金國發起進攻,那簡直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和張渡告別之後,岳雲回到了自己家中,剛一進家門,就有一名僕役迎上前來說道:「老爺,有一名日本人在會客廳等您,說有要事相見。」

    「哦?」岳雲心想,這多半便是那叫什麼籐源忠通的日本使臣了。

    「好吧,我馬上過去!」岳雲應了一聲,然後便轉向會客廳走去。

    他還入廳堂內,只見一名留著兩撇八寧礙,剃著光頭,身穿標準的日本武士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椅上喝著茶水。

    這日本武士見岳雲進來,連忙放下茶杯,起身鞠躬道:「岳大人,下官是籐源忠通,受平清盛大人委託,特地來邀請貴國使臣到我國京都,眼下我國國內紛爭不斷,兩派為天皇之位爭執不休,急需貴國出面,方能平定我國內亂。」

    岳雲才不信自己出面宣個旨,表個態就能把事情搞定。

    這些日本人爭鬥了這麼久,彼此之間都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利益牽葛。雖然現在的日本對宋朝十分崇敬,但岳雲絕不認為他們就因此會聽自己的,乖乖按自己的意思確定新天皇。

    只不過,如果利用現在宋朝在日本人心目中的良好形象,拉攏一些中立的大名和宗室人員,倒有可能讓平清盛一派扶持的天皇上位。

    他思量了片刻後,方淡淡道:「平忠盛怎麼沒來呢?」

    籐源忠通忙道:「回大人,平大人現在家族內部出了些事情,無法分身,所以才委託我前來貴國獻上朝貢禮物,請為藩屬!」

    「哦?對了,日本現在國內究竟是個什麼狀況,籐源兄說來聽聽!」岳雲問道。就這樣兩眼一抓瞎地去日本可不行,雖然籐源忠通也未必會完全說實話,但總讓自己能大致知道一些情況。

    籐源忠通這時方歎了一口氣道:「這一切都得從去歲鳥羽天皇退位說起」

    他方將日本國內亂成一團的來龍去脈講述了出來。

    原來,在紹興十年十二月,也就是岳雲在信陽安置南返百姓之時,日本的天皇鳥羽,因覺當今傀儡實在無聊,就索性宣佈自己出家退位了。在日本//最快文字更新——無廣告//歷史上,天皇提前退位成上皇的例子很多,所以原本也不會引起計麼混亂。但鳥羽天皇退位卻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原因就是在於他退位時並沒有指定下一任天皇是誰。

    鳥羽有三個兒子,長子崇德,次子白河,幼子近衛。那位近衛皇子還是個嬰兒,年僅兩歲,所以誰都沒打算立近衛當天皇。而圍繞崇德和白河之間立推的問題,日本國內兩派爭奪十分激烈。代表關東勢力的源氏支持崇德為新天皇,理由是崇德原本就是太子,按長子繼承法,應由崇德當新天皇。

    不過崇德這傢伙卻有個毛病,他年輕時患過小兒麻痺症,因此造成面部神經萎縮,一張臉長得歪棗咧瓜的。在很多人看來,這樣有失體面。雖然天皇不一定個個都要是美男子,但起碼總要說得過去吧。讓崇德這拼一個歪棗咧瓜的皇子當天皇,豈不大損皇室形象?

    於是,代表關西勢力的平氏便支持二皇子白河當天皇。他們認為白河比崇德賢明(一個正常人肯定比患小兒麻痺症的人要聰明一些),應立賢者為帝。

    雖然兩派各有各的道理,但有一項理由他們卻是不好意思拿出來說的,那就是崇德的老婆是關東一位大名的女兒,而白河的老婆卻是平氏一位家臣的妹妹。

    目前關東和關西兩派勢力的地盤都已經固定,他們很難向對方的勢,力範圍滲透。所以爭奪的重點就在日本的首都京都。他們均深知,哪邊支持的皇子當上了天皇,就等於掌控了京都的控制權,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道理他們都是懂的。

    而京都的朝政則主要控制在日本的老門閥勢力籐源氏手中,但籐源氏的地盤已經縮小到只有京都周圍巴掌大小的地方,失去了對全國霸權的爭奪實力。而籐源氏內部也爭鬥激烈,以籐源賴長的一派人主張投靠關東的源氏,而以籐源忠通的一派人則主張投靠關西的平氏。兩派人誰也說服不了誰,內部也是吵成一團。

    岳雲從籐源忠通的一番話中,基本上把日本國內的大致情況弄清楚了。暗忖這可真夠亂的,也不知道如果自己不去,他們最後會弄出介川什麼狀況來。只是他對這個時代的日本歷史實在知之太少。不知道日本的政局會向哪個方向發展。

    「算了,還是走一步算一步吧,我去日本原本就不是為了幫他們確定新天皇是誰,我只需要把那座礦山拿到手就行了!」岳雲眼中閃過一絲精光。

    和籐源忠通商量了啟程日期後,岳雲便於第二天向自己的上司劉秀峰提出,此去日本路途遙遠,路上海盜眾多,恐怕朝廷得派水師同行才能保安全。且日本國內既然紛爭不斷,有一支強大的水師前往,也才能鎮住他們。

    劉秀峰一聽,也覺是這個道理。便將此事立刻上報了趙構,要求從臨安水師中調拔一支艦隊隨使團一起同行,擔任護衛之職工趙構看了奏折之後,覺得不同意派艦隊隨行護衛是有點說不過去,但派臨安水師艦隊一起,又擔心在海戰中造成損失,削弱了臨安的防禦力量。

    這時,秦栓便出了個主意,調台灣水師去擔任護衛,他提出,這拼一來,將削弱台灣的兵力,便於新留守劉光世掌控。且艦隊就算去日本途中有所重創,消耗的也是岳雲的嫡系部隊,於朝廷卻無損失。

    趙構一聽,大喜過望,立刻便同意照此辦理,讓樞密院發出調遣令,令台灣水師前來匯合,而岳雲需於正月十六日出發。(未完待續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