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三百二十三章 詩詞較量(下) 文 / 幻新晨

    趙慎思索了片刻,心知肚明自己也唯有硬著頭皮迎戰了,就算不敵,也總比怯場畏戰要強幾分。

    於是,他便哈哈大笑一聲,豪情滿懷地說道:「大哥既然有此雅興,作兄弟的雖然是個粗魯人,平素只好舞槍弄棒,但也只有捨命陪君子了!」

    //最快文字更新——無廣告//他事先就聲明自己是個粗魯人,只愛練武,這樣就算輸了也有借口。大廳內的人大多都是精明人,自然聽了出來。

    趙琢卻是不動聲色,眼中閃過一絲精芒道:「那為兄的就先吟一首詩了,還是應師師姑娘的題目而作的……」

    他上前一步,搖頭晃腦道:「怡香飄蕩千里外,樓台高起五雲中。眾多佳人光輝裡,粗人吟詩望西東。」

    他這詩一念完,眾人盡皆嘩然,趙琢這詩前半截是自誇自己開的怡香院,而後半截明顯就是諷刺趙慎裝粗人怯場之舉。

    而趙慎不過剛剛才說完自己是粗人這番話,他就立刻反應過來作了一首詩,雖然不如李師師等人作的好,卻也算是佳品了。這分文才絕對可當得起「才子」名頭了。

    趙構聽見自己這大兒子隨口就能吟出一首還算工整的詩句,也是目光閃爍,顯然有些驚異。畢竟他可知無論是趙琢還是趙慎,他們的精力都沒用在文才上,而是用在如何勾心鬥角上了。

    李雨柔見趙慎一張臉刷的一下漲得通紅,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便知他還沒想好如何應對。於是便連忙搶先說道:「既然琢殿下代表怡香院已經作了詩。小妹不才,便代表清風樓也作詩一首,湊個數好了!」

    她這時秀眉向上一彎,巧笑嫣然道:「清風已著晨游夕,紹興隆興歸省時。睿智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

    她這首詩開場便點名清風樓的名號,又捧了趙構的年號紹興。然後結尾又自謙了一番,詩句如行雲流水一般順暢,的確堪稱佳作。

    李雨柔一住口,眾人便喝起采來。加上大家看清楚了她容貌秀麗絕倫,比起那幾大花魁亦不多讓。均拍手叫好,有些不認識的客人更是紛紛打聽她是什麼身份,竟然能代表清風樓出場作詩。

    待得知道她就是清風樓的東家李雨柔。並且已經下嫁岳雲為妻後,不少才子均扼腕長歎,遺憾自己失去了追求這位富家千金的機會。

    而秦熹見到李雨柔大出風頭的情景後,更是嫉恨無比,望向岳雲的目光飽含了怨毒之色。

    這時,吳健春在自己身旁師爺的幫襯下,也勉強湊了一首詩出來,他神色惶急地說道:「吳某代表飄雪閣,作一首歪詩給大家湊個數好了……」

    他連忙飛快地吟道:「飄雪閣在京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高柳喜遷鶯出谷,修葺時待鳳來儀。」

    吳健春之所以念得飛快,是怕忘記了,眾人見他神色惶急,熟知他底細的人大多也猜出是旁邊師爺代作的。都發出一陣嘲意。

    不過吳健春臉皮卻是很厚,聽到笑聲卻是往四周作了一揖道:「承蒙大家喝采。吳某謝過!謝過!」

    眾人見他如此厚臉皮。又知他素來不學無術,倒也是無可奈何。

    這時,廳堂內眾人的目光都望向了趙慎,三大青樓都出詩了。就看他的了。

    趙慎只得起身吟道:「聽雨軒裡絕喧嘩,流光宛轉浸茜紗。深夜不眠因酒渴。流煙重撥因烹茶。」

    眾人聽罷,也象徵性地喝采了幾聲,卻明顯要疏落得多,趙慎這首詩無論從內容及意境均差了前面幾人很多,甚至連吳健春那首找師爺捉刀的都不如。如果綜合評價起來,趙慎這首詩應是四首詩中最差的,而趙琢的詩應是最強的。

    趙慎也知道自己這首詩不行,只得乾笑了兩聲,然後坐下了。

    趙琢也是一臉得意,他見眾人望向自己的目光似乎都帶了幾分敬意,不禁面帶微笑,正想再交待幾句場面話時,一旁的秦熹見趙琢已經爭得了面子,並打擊了趙慎後。便也想趁此機會折辱一下岳雲,雖然現在已經無法將李雨柔搶過來了,但怎麼也得讓岳雲在這等場合下大大出醜才行。

    於是,秦熹便站起身,對著岳雲高呼道:「岳將軍,聽聞令尊岳元帥文武雙全,不光打仗厲害,吟詩作詞亦有大才。在去歲撤軍歸途中所作詩詞《滿江紅》已經流傳全國。岳將軍想必家學淵博,不知可否敢應此景與秦某對詩一首?也給大家逗個樂如何?」

    秦熹這一番話出口之後,眾人的目光皆望向了岳雲,想看看岳雲如何回答。

    李雨柔聽秦熹這一說,便是大急,她可再清楚不過了,自己這夫君肚子裡有多少墨水,寫篇文章都歪歪扭扭的,而且好多錯別字,經常少了許多筆劃,讓人認不出來。所以他的軍令大多都是王童或者陳規代寫的。讓他作詩豈不是趕鴨子上架?

    於是,李雨柔立刻便反對道:「秦公子,我家相公是武將出身,如果你要下場比武,倒是可以奉陪。但他對作詩的確一竅不通,你這可是有意刁難人了!」

    秦熹見李雨柔也站出來了,心中更是妒火中燒,他哈哈一笑道:「岳夫人這話可就錯了。岳將軍可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之人。日前那大食使者提出的難題,朝中如此多的大臣和翰林學士都回答不出來,最後還是岳將軍出面才解答了這難題,為我大宋挽回了面子。難道岳夫人認為,岳將軍如此博學多才之人,竟然連首詩都作不出來嗎?」

    他這話明抬暗損,實則質疑岳雲是真的有才,還是誤打誤撞。如果李雨柔再爭辯下去,只怕別人真的懷疑岳雲是浪得虛名了。

    李雨柔無奈,只得望向岳雲。

    岳雲知道這時退讓不得,他只能冥思苦想,從這時還未現世的詩中找一首比較貼合的就付過去。

    他深吸了一口氣,起身對秦熹道:「秦公子,既然你有意與岳某各自對詩一首,便請先吟吧!」

    秦熹聽後暗笑,自己早就準備好了詩句了,雖然不敢和李師師的詩相比,卻也絕對是上佳之作。他於是朗聲道:「好!岳雲你就聽清楚了……」

    他這時折扇輕搖,高聲吟道:「秋花慘淡秋草黃,佳人秋燈秋夜長。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

    他這詩句吟出之後,眾人皆覺是首佳作,這詩是描繪的是秋天來了的情景,不過內容卻頗為淒涼,似乎是在暗喻一位美女的遭遇極為悲慘。只是不知道是說的誰。不過就秦熹之前一直喜歡李雨柔來看,弄不好就是說的李雨柔。

    片刻之後,李雨柔便率先反應過來,不禁「啊」了一聲,俏臉一下子變得通紅,一副又羞又怒的表情。

    岳雲卻是渾然不覺,見李雨柔表情既羞且怒,不禁問道:「雨柔,他這詩可有什麼古怪麼?」

    李雨柔咬牙切齒,嗔怒道:「在我嫁給你時,他就命人帶這首詩來給我看過,意在挖苦我錯嫁了你呢,現在又念出來了。」

    岳雲也沒想到,這秦熹在這種場合下作詩來諷喻李雨柔嫁給自己是非常不幸的。真的當自己是好惹的嗎?

    不過現在肯定不能衝過去打他,但要在詩詞上挖苦諷刺他卻是有些困難,畢竟自己肚子裡墨水太有限了。

    眼下只有先弄一首後世的詩來震驚一下眾人,然後再想辦法教訓一下這秦熹……

    有了!話說人在情急之中,往往都會有急智。岳雲這時突然靈機一動,想起一首詩來了。

    他這時起身冷言道:「秦熹,詩品見人品,從你這詩的品格,就看得出你是怎樣一個人了,這也難怪你只能在這些諷刺打油詩上下功夫。沒有真才實學。」

    秦熹被他這一說,頓時惱羞成怒道:「岳雲,你可別血口噴人啊!我怎麼沒真才實學了?就算剛才那首詩有些不恰當,但你敢說這首詩不行?而你又有多高的人品和才學了?有種你也作一首有好詩來給大家欣賞一下吧!」

    這時,眾人大多都已經品出了秦熹詩中的「含意」,瞄向他的眼神均多了幾分不屑,畢竟當著別人的面以詩句來暗諷人家妻子嫁錯了郎,任誰都會鄙視的。

    岳雲冷冷一笑道:「要作首詩超過你的這首垃圾詩有何為難?你聽好了!」

    他頓了一下,清了清嗓子道:「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是南宋詩人林升在公元1161年完顏亮南下攻宋時所作,意為諷刺金軍大舉南下,而臨安卻仍是歌舞昇平,不思北伐。

    這句詩一念出來,眾人盡皆動容。因為這首詩無論是意境還是內容都是絕佳,表達的含意更讓這些沉迷於歌舞詩詞的人們反思,眼下金軍的威脅並未退去。如果北方的強敵再次南下,又待如何?

    不過李雨柔聽他如此一說,在內心被觸動之時,卻是大感不妙,這樣豈不是把在座眾人都得罪了嗎?而且還有官家在場,可會讓官家認為是暗諷他不思進取,沉浸於歌舞娛樂啊!」(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