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第一卷 朱仙鎮危機 第二百三十章 應對之策 文 / 幻新晨

    岳雲接過信件後,拆開觀閱了半晌,。卻是臉色微變,歎了一口氣道:「沒想到朝廷打算要再調兵遣將進攻我們。他們還探得從秦府有快馬信使頻頻出城去,方向似乎是往北去了。」

    「往北?那不是去聯繫張俊、韓世忠,就是聯絡金人了,看來秦檜還是亡我之心不死啊!」虞允文一下子就看穿了秦檜的招數。

    牛通聽罷,頓時火冒三丈道:「大公子,既是如此,我們乾脆就攻破了這江州城,活捉了劉琦,再一路殺上臨安去,就按虞軍師之前說的那個上策,叫清君什麼的……」

    「是清君側、鋤奸臣!」關鈴猛拍了他一下腦袋,替他補充道:「你居然連這詞都忘了,真是討打!」

    牛通被他這一打,倒是火氣小了不少,委屈道:「俺小牛又不像虞軍師那樣會掉書包,哪記得這些文縐縐的話啊!」

    「進攻臨安的事就不用想了。」岳雲搖了搖頭道:「父帥早已專門叮囑我,不得擅自進攻,就連對劉光世和劉琦兩軍採取行動,也是因為得到了確切情報,知道他們將向我們發起進攻,我才敢予以先發制人的,。」

    虞允文亦歎道:「元帥還是對朝廷抱有幻想啊,以為張浚和薜弼兩人一明一暗,就能夠制約秦檜……現在看來,秦檜在朝中的影響力,遠遠大於我們的預估啊。」

    這時,鞏義卻是眼珠一轉,對岳雲道:「妹夫,元帥下的命令我也看過,那上面只是說了不准進攻朝廷的轄區,不准進攻非劉光世和劉琦的軍隊。可沒說不准收復郭宇他們這伙義軍佔據的地盤啊。」

    岳雲聽罷,搖了搖頭道:「郭宇他們現在根本沒佔多少地方啊。基本都是佔了就丟,他們實際控制的不過兩個州府,**座縣城而已。以他們的兵力而言,這已算是極限了。怎麼?你的意思是要我們現在就去把他們佔的地方接受下來?」

    鞏義一聽,哈哈笑道:「呵呵。妹夫,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想說:元帥叮囑了你不要進攻朝廷的軍隊和轄區。可沒給郭宇下命令啊。他現在打的還是後周旗號,按原先的計劃,只要和朝廷沒達成妥協,他仍有權自主行動。如果郭宇現在向著臨安打過去,我們跟在他後面,收復他佔下的地方不就成了嗎?」

    他見在座眾人除了虞允文有些意會了,其他人似乎還是一頭霧水的樣子,忙再詳細解釋道:「郭宇現在是可以繼續進攻的,他要向臨安打過去。只要元帥沒下令讓他停止進攻,也不算擅自出戰。咱們如果跟在他後面,也一起向臨安衝過去,雖然名義上是收復他佔的地方。但你說,臨安的官家和秦檜見到這種情況後。會怎麼想?」

    眾人這時立刻都明白了過來。關鈴一拍大腿道:「好計策啊!既沒有違背元帥的命令,又可以向臨安的朝廷施加巨大壓力,他們可一定會認為咱們是約好了一起來攻臨安的。」

    鞏義會心一笑道:「如此一來。張浚和薜弼兩位大人要想再說服官家妥協,恐怕就容易得多了。如朝廷真要跟咱們硬抗到底,就索性打下臨安又有何妨?」

    打下臨安?旁人聽得熱血沸,岳雲卻是深知,自己若真這麼做了,估計回去之後,岳飛第一個就會砍了自己,。

    說服老爹自立為藩鎮都費了那麼多心血,造了那麼多假文書。而即便如此,岳飛亦一心想和朝廷和解,甚至表示朝廷只要不向金人割地賠款,繼續北伐,他願意解甲歸田,告老還鄉。真若自己去進攻臨安,估計作戰的對象就不是趙構和秦檜,而是岳飛了。

    想到這裡,岳雲只得起身道:「大哥的計策還是可行的,但攻下臨安就不要想了,咱們也只是嚇唬一下朝廷罷了。希望這次進攻能夠讓官家和朝中的那幫大臣清醒一下吧!」

    他這裡起身望了一下周圍眾將道:「而且向臨安進發之前,我們得先拔除掉一顆釘子,方能無後顧之憂!」

    「釘子?」眾將一聽,都相互對視了一眼。

    關鈴若有所悟道:「這釘子莫非就是指眼前龜縮在江州城的劉琦軍?」

    「是的!」岳雲點了點頭道。

    「大公子同意強攻了?」牛通欣喜若狂道。

    「強攻?」岳雲微笑著搖了搖頭道:「雖然我軍強攻也能攻下江州,但損折必大,且費時不少。我們爭取一仗擊敗劉琦軍吧,而且要贏得漂亮,不能讓我們自己傷筋動骨。」

    「這恐怕有點難度吧。」關鈴一臉憂慮地說道:「劉琦此人老成持重,極善守城,去歲在順昌時,以二萬五千人力抗兀朮十餘萬大軍而大勝之。足見其軍戰鬥力極強,指揮有方。」

    岳雲面不改色地說道:「關鈴,我當然知道劉琦是不好對付的。不過他卻也有他的弱點。那就是他缺少騎兵、缺少糧草,只能困守孤城。眼下江州三面被圍,只有向東往彭澤的一條路敞通,。如果我派出一支軍隊去取彭澤,你說劉琦會作何反應呢?」

    岳雲此話一出,眾人皆愣了一下,但旋即均反應過來。

    虞允文眼中露出讚許之色道:「由於有王貴將軍的配合,劉琦現在已經無法北渡長江。如果我們拿下彭澤,就斷了劉琦的東歸之路,同時也讓他再無糧草補濟運來。他再繼續困守江州,就是等著餓死。只要劉琦不想滅亡,他必須保證彭澤不失。」

    岳雲這時手指地圖,眼中露出期待之色說道:「在江州和彭澤之間,有一處山谷,名喚葫蘆谷,是江州到彭澤的必經之路。我就在這裡等劉琦過來!」

    ***************************************************************

    江州城的太守府內。劉琦正焦急不已地在大廳中踱著方步。眼下自己的四萬大軍雖然看起來不少,但比之城外的岳家軍還是要少一萬。

    他深知岳家軍的戰鬥力極強,如果出城硬拚,雖然不敢說必敗,但至少勝的可能性也不大。但劉琦對自己的守城本領還是很有信心的,只要能堅守江州一兩個月,拖住岳雲。讓西線的吳璘軍和東線的張俊軍直插鄂州,則岳雲必回救。這時他再全軍出擊,相信就能一戰定乾坤。

    只是現在卻不知為何,南線的劉光世那裡遲遲沒傳來任何消息,按原計劃。他現在應該攻下武寧,截斷這批圍攻江州的岳家軍後路。而一旦證實這個消息。劉琦就敢轉守為攻了。

    就在劉琦焦燥不安時。他的幕僚卻急沖沖前來報告道:「劉將軍,大事不好了!劉光世將軍敗了!」

    「什麼?你給我詳細道來,他究竟是怎麼敗的?岳家軍的大部分人馬都在我江州這裡了,他還連一個區區武寧縣城都打不下來?」劉琦雙目圓睜,一臉不信的樣子,。

    劉光世敗了,而且是敗得極慘,三萬餘人全軍盡墨,少部分被殺,大部投降。本人也成了俘虜。

    當劉琦從幕僚口中得到了此戰的經過之後,默然地閉上了眼睛,他深知自己已經不可能再勝了。劉光世既已慘敗,而且是敗得一塌糊塗,岳雲必無後顧之憂。全軍將盡往江州而來。

    張俊更是不見兔子不撒野的牆頭草角色,如果劉光世大勝,攻取武寧縣城。斷了東線岳家軍的退路,或許張俊還會按朝廷的命令,向信陽、隨州一帶進軍。但現在見南線如此慘敗。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停滯不前,甚至暗中派人與岳飛修好皆有可能。

    如果等岳雲到了江州,在士氣正旺的情況下,進行強攻,自己兵力不佔優勢,要想言勝幾乎不可能了。雖然以寡敵眾的情況自己沒少遇到。而且在順昌時還能以二萬五千人擊敗兀朮的十餘萬金軍。但現在的情況可和去年守順昌的時候完全不一樣了。那時順昌全城軍民上下一心,誓死不降,要求力抗金軍。而江州城的官員和百姓大都向著岳家軍,在目前的情況下,他們怎麼可能死抗到底,說不準就有人已經在打獻城投降的主意了。

    想到這裡,劉琦便已有了撤退的想法。原先自己囤兵於此,是想拖住岳家軍的兵力,為劉光世創造機會。但沒想到劉光世如此不爭氣。自己如果再守在這江州,就成了深入敵後,反而會陷入危險,不如東撤到池州,再圖後事。

    劉琦正在思量之時,卻聽見自己的副將徐旭急匆匆地跑進來大叫道:「劉將軍,大事不好了!」

    「你別那麼大呼小叫的,究竟出了何事?」劉琦心中雖驚,卻依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問道。

    「剛剛發現,城外的行營後護軍拔營往東行了,據探馬推斷,可能是往彭澤去了。」徐旭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道。

    「什麼!」劉琦大驚失色。

    彭澤現在是他唯一的後路,如果被岳雲攻佔,那他就只能困守江州孤城,而江州城內的糧草不過僅能吃一個月,屆時就算城內的百姓跟他一條心,也不免餓死,。更何況依目前的狀況,劉琦估計糧草一斷,十有**百姓便會發動暴亂,然後打開城門迎岳家軍入城。

    「不行,必須阻止這種情況發生。」劉琦立刻厲聲問道:「城下的行營後護軍還有多少人在?」

    「城北的王貴軍和城西的後周叛軍都未動,動的是城南才到的岳雲軍兩萬人。他們分了大概一萬多人向東進發。」徐旭說道。

    「大哥,彭澤不容有失啊!」劉琦的胞弟劉勇也極力勸道。

    劉琦皺著眉頭在廳堂裡踱著方步。他當然知道彭澤不容有失。但他同時也知道,在朝廷未下令撤軍之前,他棄守江州也是一條大罪。畢竟岳家軍還沒有正式攻過城,只是在城外紮下大營而已,未戰就先棄城不守,也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而且,他從岳家軍的這次兵力調動中,嗅到了一絲陰謀的味道。

    劉琦可不相信,岳雲就這麼堂堂正正地去打彭澤了。如果換了是他,肯定也會中途設伏,或者趁自己揮師救彭澤之際,趁機拿下江州。自己如果真的就這麼一頭往東去了,十有**會中了陷阱。

    「去請陳大人和各營統領來大廳吧。準備出戰了!」劉琦終於還是下定決心,不能坐以待斃。

    ***************************************************************

    此刻。身在汴京的兀朮卻再度會見了秦檜派來的特使范同。這次他可是代表宋室朝廷的身份了。其開出的條件讓他和哈迷蚩也不禁心動。

    范同向兀朮跪拜行禮之後,一臉諂笑道:「四王爺,秦相已經說服了我國官家,只要您能揮師南下,擊破岳家叛逆軍,我大宋可以將大巴山以北,包括漢中、大散關、和尚原在內的利州西路、利州東路,以及長江以北,包括襄陽、、信陽在內的京西南路割讓給金國,。並每年向大金納歲貢白銀三十萬兩。絹三十萬匹。我宋國將永為大金屬國,世世代代稱臣,永不背叛!」

    這個條件說實在的,的確讓兀朮十分心動。金國在陝西的統帥撒離喝,在宋國四川宣撫使吳璘屢屢受挫。並非是撒離喝指揮不行,或是金軍戰鬥力差。而是大散關、和尚原的地形太過險要,幾乎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金軍雖然驍勇善戰,但在這險峻的山地卻也發揮不出多少戰鬥力,是以十餘年來一直沒有取得過什麼實質性的進展,甚至在去歲還大敗了一場,如果不是趙構急著將吳璘召回,只怕宋軍都攻進陝西去了。

    但如果真如范同所說的那樣,將大散關、和尚原兩處關隘割讓給金國,還搭上了漢中一帶。那金國將來要南下進攻四川可就容易多了。

    而至於將長江以北,包括襄陽、信陽等重鎮在內的荊襄北部割讓給金國,那更是讓兀朮難以拒絕的大肥肉。

    這意味著金國的國境將擴展到漢江邊上,可以從容招募新佔地的工匠、水手,打造一支強大水師。屆時,金軍水師成軍後,無論向西攻入四川,還是東下進攻江南、江淮一帶,均如虎添翼,一統天下可望水到渠成。

    雖然兀朮也知道,要想吃下這塊肥肉也不容易,畢竟岳家軍那「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名頭不是白叫的。但范同也說了,此次進攻岳飛,並非只有兀朮一路人馬,還有四川的吳璘、淮西的張俊、江西的劉琦三路大軍。且宋室朝廷正在嶺南組織一隻後備部隊,準備北上夾攻岳飛。

    兀朮心中有些意動,便向身邊的哈迷蚩問道:「哈軍師,你看如何?某家覺得秦會之(會之是秦檜的字)還是頗有誠意的。」

    哈迷蚩心中盤算了片刻後說道:「現我軍能馬上投入進攻的兵力不過六萬餘人,恐怕有些不足,。畢竟岳家軍總兵力尚有八萬餘人。但如果能將陝西的撒離喝大人,及淮北的紇石烈將軍兩人部隊皆調來,則我軍總兵力當在十萬以上,就能與岳飛一決雌雄。只是……」

    「只是什麼?軍師有話儘管直言!」兀朮微微有些不耐道。

    哈迷蚩這時忙道:「只是如果撒離喝副帥及紇石烈將軍都調來河南了,如若四川和淮南的宋軍趁機發起進攻,我陝西和淮北兩地則空蕩無兵,必為宋軍所下矣!」

    兀朮一聽,頓時眉頭微蹙,攻打荊襄是場硬仗,雖然這范同說得天花亂墜,有幾路大軍並進,但從前日得報,那劉光世的行營左護軍三萬餘人,僅半日就被岳雲擊潰,可見指望其它幾路宋軍是不切實際的想法。他們頂多能牽制一下岳飛的兵力,主要還是得靠金軍來進攻。

    但如若宋軍不守信用,這邊讓自己去和已形同藩鎮的岳飛火拚,暗地裡卻去取了陝西和淮北,讓自己後院起火,可就吃大虧了。

    范同見兀朮又猶豫了起來,忙勸道:「四王爺不必多慮,此約定我們兩國可寫入條約,雙方各持一份,如一方有違反,另一方可立即昭告天下,屆時白紙黑字,又有印璽為證,我國官家怎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否認有此事?且我宋國官家已派人向吳璘、韓世忠、張俊宣了密旨,要他們及其所屬部隊不得向大金挑釁進攻,否則就將直接責任將領定為叛逆之罪,主將亦負連帶責任。王爺大可放心!」

    兀朮見范同如此保證,倒是終於放下了心,於是便道:「既是如此,那某家便答……」

    他一個「應」字尚未出口,門外一名衛兵卻急促地說道:「王爺,八百里緊急情報!上京來了信使,稱朝中發生了劇變!」

    「什麼?」兀朮和哈迷蚩均大驚失色。

    「速度叫他進來!」兀朮臉色頓變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