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龍騰世紀 第九十四章 全能太守 文 / 幻新晨

    九月的黃昏來得總是很快,還沒等田野上空被日光蒸發起的水氣消散.太陽就落進了西山。山谷中的嵐風帶著濃重的涼意,驅趕著白色的霧氣,向山下遊蕩;而山峰的陰影,更快地倒壓在村莊上,陰影越來越濃,漸漸和夕陽的殘黃色混為一體。

    岳雲此刻正押著車隊行進在通往蔡州的路上。從濠州出來後,這一路之上倒是無驚無險,就算偶有幾撥山賊路過,看到他們這支從頭到腳都充斥著殺氣的精銳之師,都不禁敬而遠之。

    岳雲騎在馬上,正思索著這趟經歷。

    這次去楚州借糧,原本以為是件小事,借不借得到,都應可以在一個月內返回。結果哪曉得遇上了這麼多事情,現在已是九月初了,當初曹公公寬限的一個月期限已經過了。雖然自己之前曾提醒過岳飛分批撤離一些老弱病殘之兵,這樣好歹也可以稱正在撤退之中,避免給秦檜一個違抗軍令的口實。只不過自己不在,也不知道岳飛認真照辦沒有。

    唉,還好金使蕭毅已經被我殺了,趙構和秦檜就算要和談,也總得等金人重新指派一位使者吧。而且金人必將為此震怒,提出的條件必然苛刻,恐怕他們也未必敢輕易答應了。岳雲心中暗想。

    就在這時,關鈴卻在他身邊輕聲說道:「大公子,蔡州到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股喜悅之意。

    岳雲抬頭一看,只見一座破破爛爛的城門出現在了自己眼前,城門上有著「蔡州」兩個石刻大字,只不過亦是破損嚴重。而城樓上站的兵丁卻是精神飽滿,氣勢與之前經過的壽春、濠州等城的士兵大不一樣。

    「總算回到我們岳家軍的防區了!這下也可以放鬆一下了。蔡州的留守好像是孟邦傑吧。一會讓他派人幫我們看守好糧車就行了!」牛通在馬背上伸了一個懶腰,這幾天晚上他都在和岳雲、關鈴輪流值夜,實在十分疲倦。

    「嗯,從蔡州北上,就算步行,亦只需十日就便可抵達朱仙鎮,這趟借糧行動,咱們算是成功一大半了。」岳雲心情也比較輕鬆,對身邊眾將道:「大家今晚好好睡個覺,明日再早點起來趕路吧。」

    ****************************************************************

    這時,在蔡州城的城門口,孟邦傑已趕來迎接。見到岳雲等人後,口中直稱:「後軍副統制、蔡州留守孟邦傑,見過大公子。末將迎接來遲,還望大公子恕罪!」

    岳雲打量了一下這孟邦傑,只見他留著一臉絡腮鬍子,皮膚黝黑,身板倒是十分結實,國字臉,鼻直口方,一副標準的武將形象。他身上穿著一身亮麒麟鎖子鎧甲,胸口中央還有一個明晃晃的護心鏡。

    岳雲微微一笑道:「孟將軍太多禮了,我們原本就是突然來到的,事先並未通知將軍,將軍何必自責呢?」

    孟邦傑歎道:「其實斥候早在半個時辰前就已通知了末將,稱大公子一行車隊已經到達離城三十里的地方。只是末將忙於處理一起民事糾紛,所以未能及時出迎。待處理完畢後,才聽聞大公子已經到了城外,這才連忙前來迎接。唉,這調解民事糾紛之事,還真不是我們這些武將幹得來的!」

    岳雲一聽,便有些驚奇道:「處理民事案件,理應是地方通判之事,孟將軍如何幹起這事來了?」

    孟邦傑聽聞後,卻是一臉愁眉苦臉地說道:「大公子,蔡州可是俺們三月前才收復的城池啊,地方官吏都還未到位,我這留守可是兼了太守、知府、通判、主簿的事務,實在忙得頭昏腦脹了。我正想請大公子為末將在元帥面前美言幾句,讓俺老孟還是上前線打仗去算了,別當這什麼留守了。」

    岳雲這時才恍然大悟。孟邦傑指引車隊到府衙大院內停歇,然後開始安排岳雲等一行人的食宿,忙得團團轉。

    不過就在此時,卻聽到「咚、咚、咚」轟隆隆的巨響,那府衙前的「喊冤大鼓」竟被人猛力敲響了。

    「哎!又有人告狀了!」孟邦傑對岳雲歎道:「我這兩月來最怕的就是這鼓響,那些民間瑣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是難斷,而且很頭痛的是,末將只能算是勉強識字,對於大宋律例是一概不知,幸得從城內找了兩名中過秀才的書生,臨時聘為師爺,才算勉強可以應付。」

    頓了一下後,他又說道:「大公子,你就先歇息一下,我且去前面衙門斷案。」

    岳雲到這時代後,還從未見過擊鼓升堂斷案的場景,心中也是十分好奇。便順口說道:「孟將軍,要不我也陪你去看看如何?」

    「大公子也要去?那太好了!」孟邦傑心中頓時一喜,心道大公子好歹是識字的,見識總比自己強點。

    當下,兩人便快步趕到了衙門堂內。孟邦傑立刻端坐在堂內的正座上,頭上還有明鏡高懸的牌匾。但他頭戴的卻是一頂黑鐵精鋼頭盔,身上穿的還是那身亮麒麟鎖子鎧甲,看上去滑稽不已。

    岳雲有些忍俊不禁,笑著問道:「孟將軍,你就這身打扮審案啊?」

    孟邦傑也是苦笑道:「唉,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最開始時,我也是覺得有些不倫不類的,換了衙門內存放的通判官服,穿戴齊整了去審案。但只幹了幾天就實在堅持不下去了,每天光換衣服的時間都要擔擱不少,知府是一套衣服,通判也是一套,防禦使又是一套……所以後來我也懶了,就穿盔甲算了。開始百姓也覺有些不習慣,但兩個月下來,亦慢慢適應了。」

    他此時吩咐下人在自己左側給岳雲也擺了個座位。岳雲坐下後,卻發現在孟邦傑的右邊,亦放了一張椅子。

    他開始還沒弄清楚這是怎麼回事。但片刻之後,只見一名身著長衫,四十餘歲的文士一路小跑地進來,坐在那張椅子上,岳雲才回過神來,原來這人就是孟邦傑之前提到的兩位師爺中的一位。

    岳雲暗自好笑,他再看看了兩側站立的衙役,也是個個身披精鐵鎧甲,手拿紅木水火棍,明顯就是軍中的士兵拉來湊數的,看上去倒比正牌的差役更要殺氣騰騰一些。

    這時,一名衙役已經將原告帶了上來,這原告是一名穿著青底竹花紋錦衣的公子哥兒,手中拿著一把折扇。年約二十七八歲,雖然衣著整潔,卻是腳步輕浮,加之臉上隱約帶著股邪氣,讓人感覺有幾分紈褲子弟的印象。

    ———————————————————————————————

    新的一周到了,新晨向大家拜求推薦票,求收藏!希望在大家的支持下,讓本書有個好的成績,這樣新晨也就有動力把波瀾壯闊的後續情節寫得更好。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