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龍騰世紀 第三十四章 錦囊妙計 文 / 幻新晨

    烈日下,韓彥直正率領十餘名手下快馬加鞭趕到濠州。說來他運氣也好,剛到城門口,就正好碰到大隊宋軍出城。

    韓彥直連忙向出城宋軍中的士卒一打聽,才得知張俊自月前撤回來後,又於不久前接到樞密院命令,要他只留下三千人守城,其餘主力均需撤退過江。眼下他正率行營中護軍主力準備南撤到長江以南的大本營建康。

    他聽聞之後,連忙掉轉馬頭向隊列前面趕去,在一名張俊軍都指揮使的引領下,到了隊列最前面行進的張俊面前。

    號稱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張俊現已年約五旬,頭髮亦有些斑白。他留著三綹長鬚,一對鬥雞眼中閃著一絲精光,看到韓彥直急匆匆地跑來找自己,心中也是大為驚奇。

    張俊看到韓彥直縱馬趕在自己身側,微一驚愕,然後冷冷道:「原來是韓賢侄,不知如此急匆匆攔住本帥去路,有何要事啊?」

    韓彥直只在一年前曾見過張俊一面,由於張俊曾經想吞併他老爹韓世忠的部隊,所以對他映像極深。雖然兩家關係很差,但他對張俊的相貌卻是記得牢靠。

    他連忙拱手行了一禮,神態恭敬地說道:「張元帥,現我楚州突遭金軍偷襲,且城中又瘟疫四起,能戰之軍士不足五千人,而金軍卻是十倍於我。還望張將軍看在都是大宋部隊的份上,出兵相救!」

    說罷,又深深地作了一躬。

    在聽聞韓彥直的來意之後,張俊也是心中一驚。

    不過他畢竟是隻老狐狸,心中雖然驚愕,卻是面不改色。

    片刻之後,他就反應過來,皮笑肉不笑地說道:「韓賢侄不必驚慌,行營前護軍(韓家軍的官方正式稱呼)歷來勇猛過人,而令尊又是老成持重之人,金人想克楚州,實乃白日作夢也。」

    「張元帥!如若楚州未出現瘟疫,我韓家軍自是不怕金人來襲,但現楚州因瘟疫之故,大半軍士及百姓均染病不能起身,形勢實乃萬分危急,還望張元帥能拋棄前嫌,救我楚州於水火之中!如若不然,金軍攻克楚州後,可長驅南下,直取揚州、壽春、廬州之地,斷我淮南宋軍的退路,江淮之地將危在旦夕啊!」韓彥直激動地再次相求道。

    張俊一聽,也愣住了。他雖然和金軍打仗,敗的多勝的少,但卻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並非一員庸將,韓彥直這一說,他腦中一盤算,立刻就意識到楚州失陷後的嚴重後果了,知道韓彥直所言非虛。

    只不過,張俊是個自私自利之人,考慮事情從來都只從自己的利益著想,至於大宋的安危,百姓的困苦,那和他毫無關係了。

    張俊略為思索之後,便決定明哲保身,韓世忠這老小子和自己相來不對路,讓他吃個大虧正合自己之意。說不定朝廷一怒之下,撤了韓世忠的職,讓他總領江淮軍事也難說呢。至於楚州丟了嘛,奪回來就是了,此次金軍南侵,開始階段不也勢如破竹?隨後還不是被他打得連戰連敗了。

    於是他便輕撫頜下長鬚,不緊不慢地說道:「韓賢侄啊,不是張某不想救!實在是無隙救矣!張某已於數日前接到樞密院之令,需領軍回建康駐守,以保長江防務。這軍令如山,張某也不好違背啊!不過張某和令尊同殿為臣,自不會見死不救,待張某回建康後,定當遣快馬赴臨安上報此事,請朝廷為令尊安排援軍!如朝廷命令張某出戰,張某亦義不容辭!」

    這幾句話他倒是說得斬釘截鐵。不過卻令韓彥直大失所望:等張俊回到了建康再派人去臨安通報?這一去一回,等到朝廷援軍發來,只怕一月時間也不夠,那時恐怕楚州早就失陷了,金軍只怕都打到長江邊上了。

    韓彥直雖然早知張俊與自己父親不和,卻也未想到他如此不顧大局,居然見死不救到了這個地步。

    當下便憤怒地說道:「張俊,家父與你以前雖有嫌隙,但畢竟都是大宋之將,現金軍大舉南下,眼見江淮一帶生靈塗炭,百姓又將流離失所。你居然對此置若罔聞!還算是個宋人嗎?」

    張俊見狀,卻絲毫不為所動,不屑道:「你當張某是岳飛那廝嗎?他敢違抗軍令,張某卻是不敢!」

    說罷,他轉身對周圍眾將冷冷道:「兒郎們上路吧!咱們回建康了!」已經停下腳步的大軍又開始徐徐前進了。

    拋下韓彥直獨自南行後,正與其父並排而行的張俊兒子張力卻有些焦燥不安。

    行了片刻後,他勒住韁繩,對張俊急道:「父帥,為何不救楚州呢?如若楚州失陷,則江淮防線將全線鬆動,金軍就將飲馬長江了……」

    「哼!力兒,你光替別人著想,怎麼不為自己想想?前幾天岳飛派王貴來借糧,你居然答應借給他!要不是我得知後及時阻止,你還真把咱們的軍糧借出去了!當年如若不是岳飛那廝和韓世忠串通一氣,打壓為父,為父何至於在淮西這鳥不生蛋的地方當個宣撫使?手下怎會才這幾萬老弱殘兵?這種人你都要借糧給他,真是越活越傻了!」

    頓了一下,張俊有些恨鐵不成鋼地接著說道:「這次韓彥直來求援你又是這樣,光為韓世忠那匹夫著想,就不肯想想這麼做會有什麼後果?你難道沒聽韓彥直那小子說楚州現在正鬧瘟疫嗎?我們去了之後,士卒也染上疫病咋辦?」

    然後,他又恨恨地說道:「楚州丟了那是韓世忠的責任,與我們有何干係?一旦我們去救,保住了還好說,如若仍然丟了,我豈不是要和韓世忠一起背負失城之罪?更何況樞密院已傳令叫我速回建康,你讓我去違抗朝廷命令嗎?」

    張俊一番連珠炮般的話說出來,張力頓時啞口無言。過了半天他才說道:「父帥,可那江淮的局勢,豈不……」

    「怕什麼?難道大宋的戰局就只能指望我張俊一人?楊沂中、劉琦、岳飛他們是吃素的嗎?而且我們上面還有一個樞密院,樞密院再上面還有官家呢!你擔心什麼?」張俊感覺自己這兒子當真是無可救藥了,看問題居然如此鼠目寸光.

    「可是,這……」

    「別可是了!你率你的本部人馬速度上路!趁現在楚州未失,我們抓緊時間趕到採石過江,不然萬一金軍一路南下攻克揚州,橫掃江北一帶渡口,我們再想過江就難了!」張俊下令道.

    張力歎了一口氣,雖然心中極不情願,卻也只能無奈地服從自己父親的指揮,率部踏上了南行的道路。

    ****************************************************************

    濠州城外,望著張俊等人遠去的背影,韓彥直氣得滿臉通紅,卻也無可奈何,只得恨恨說了句:「張老匹夫!算你狠!」

    他見事情已無可挽回,雖然氣得不輕,卻也只得轉身縱馬回去,不過心中卻是焦燥不已。

    這張俊不肯發兵,原也在意料之中,只是這樣一來,楚州便沒了援軍,五千來人困守這一座孤城可是十分岌岌可危的事。就算城中士卒全都康復,也未必就有勝算。

    這時,他身旁的親兵方連忙提醒他道:「少將軍,虞先生不是說,如果張俊不肯發援兵,讓你看下他給的錦囊嗎?」

    韓彥直這才想起自己懷中還有一個錦囊,方連忙掏出來一觀。

    這一看,他頓時心中大喜,對親兵說道:「調轉馬頭!我們現在去淮州,找王德將軍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