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驚宋

龍騰世紀 第九章 群體性上訪 文 / 幻新晨

    (感謝孟筱初mm投的評價票)

    「什麼?要朝廷主動讓我們延期撤軍?」眾將一聽,都愣出了。

    他們均臉上不以為然,心想連李若虛都沒想出辦法來,你岳雲才二十二歲,就能想出妙計來?

    貌似以前岳小哥兒也光會上陣衝鋒,只是一個有勇無謀的猛將,就算前幾天顯示他有些口才,也不至於還能有軍師之才吧。

    「雲兒,你有何計讓朝廷主動下令緩期撤軍呢?」岳飛依然不動聲色地問道。

    「父帥,您打算將這數十萬百姓撤回後,上報朝廷安置在何處呢?」岳雲沒有說出自己的計策,反而先問岳飛道。

    「這個……」岳飛一下子眉頭一蹙,這問題倒還真的讓他很為難。

    之前他也和李若虛商討過這個問題。李若虛提出過可以將百姓暫時分散安置在荊楚一帶。但是,安置的費用及糧食卻還沒有著落,因此具體的安置計劃還沒有正式確定下來。

    岳雲這時侃侃而談道:「父帥擔任的是湖北、京西路宣撫使,我岳家軍的駐地也是在鄂州。不過荊楚之地基本上未被戰火波及,此地人口密集,各處田地盡皆有主,不像中原及江淮一帶,因連年戰爭,原住民大多逃亡,田地荒蕪,只要為百姓搭起簡易棚屋,著令其屯田,即可安置下來。如若將百姓撤回荊楚一帶,就算分散安置,亦是拿不出多少無主田地供百姓種植的。況且,這數十萬百姓湧入我軍駐地後,他們的吃穿住行,所需費用尚不知幾何,恐怕僅靠我等是解決不了的。」

    岳飛聽聞之後,亦微微點頭。他前幾次北伐之所以功虧一簣,主要原因就是軍中缺糧,導致無法更進一步。這幾年他在荊楚一帶加強屯田,才算改善了糧食緊張的局面,能夠支撐他打到朱仙鎮。如若這數十萬百姓湧入,則必將拖累岳家軍的存糧,到時連軍隊的吃糧都成問題,還談何繼續北伐呢?

    雖然岳雲剛才也提及,江淮一帶因連連戰亂,土地荒蕪,有大量的無主之地安置南返百姓,但那裡可是張俊的防區,自己和張俊的關係極差,想要說服他幾乎不可能,且依張俊的個性,在無利可圖的情況下,他是絕對不會同意接下這一包袱的。

    想到這裡,岳飛不禁沉吟了片刻,然後和李若虛對視了一眼,微微一笑問道:「雲兒,那依你之見,我們現在應該如何行事才好呢?」

    其實他心中已有計劃,只是對自己這只知道衝鋒陷陣的大兒子突然能運籌帷幄了大感好奇而已。

    岳雲這時卻狡黠地一笑道:「父帥,依孩兒看來,一個月期限到後,我們無論如何都要開始撤軍。這樣便可向朝廷表明,我行營後護軍是服從官家和樞密院指揮的,不會違抗軍令!避免一些奸佞小人以此為由,惡意中傷我軍不聽號令,擅自行動……」

    然後,他又接著說道:「不過,我軍雖然遵從軍令,從中原撤回荊襄一帶。但撤軍總需時日吧,不可能今日方撤,明日十幾萬大軍就已撤回鄂州了吧!況且,眼下宋金還在交戰期間。在金軍虎視眈眈之下,我軍即使撤軍亦只能分批撤退、預留斷後軍……呵呵,我們安排第一批撤走的軍隊自然是那些生病、受傷,和一些老弱的軍士……」

    「另外,安置百姓之事終究還得上奏朝廷解決才行!只不過,如由我們上奏的話,官家和朝中大臣說不定還以為我們誇大其詞,想違抗軍令,企圖以百姓來要挾朝廷,擁兵自重。因此,孩兒之意,是讓百姓們自己去臨安上訪比較好!」岳雲解釋道。

    「上訪?」聽到這個詞,不光岳飛一愣,就連李若虛也一陣愕然。

    「嗯!」岳雲這時便將「上訪」是怎麼回事大致用他們能聽懂的話解釋了一遍。他可太清楚了,前世那些領導最怕的就是百姓上訪了,而且對於規模越大的上訪越頭痛。

    「應祥,你這辦法,的確比我們自己上奏要強上不少,亦讓官家能體察到民間疾苦,明白我們的苦衷,實是一舉兩得之策。只是這上訪之人由誰去比較合適呢?下官想,總不可能讓這些百姓們都去吧!」

    李若虛是岳家軍的參議官,又是文人出身,頭腦反應最快,自然一下子就看出了岳雲提出的「上訪」會讓朝廷處理起來多麼棘手。

    岳雲微微一笑,方說道:「上訪的人數,依我的想法,以兩三百人左右為佳,人太少了影響力小,聲勢不夠大,無法引起轟動效應;人太多了一路上安頓和吃飯都是個大問題,行動起來也不方便。當然,這兩三百人自然得挑選一下,不可能是隨便找些大字不識的佃農就行!我建議多找些有影響力的文人和商人,這樣他們見到官家及朝中的大臣才可以侃侃而談,將這裡的現狀講述清楚。」

    岳飛和張憲聽後都點了點頭。他們也知道不可能叫些只會種地的農民或者工匠去和朝廷交涉。大宋重文輕武,讓文人作代表上訪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李若虛心中卻是有些疑惑,他問道:「大公子,讓文人前去臨安自然可行,但為何還要找些商人隨行呢?」

    岳雲先是一愣,但隨即就明白過來了。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最低,士農工商四大行業,商人是排在最後一位的,即使在宋朝這個最重視商業貿易的朝代也是如此。所以李若虛才有此一問。

    不過作為穿越者的岳雲卻是深知商業的重要性,更瞭解商人的價值所在。他之所以要讓商人一同前去上訪,乃是因為一個很現實的因素。

    這時,岳雲方微笑著說道:「李軍師,上訪的代表有數百人,他們到達臨安最快的途徑就是向南行,到達鄂州,然後再坐船沿長江到達建康,經常州、蘇州、抵達臨安。末將亦知文人大都視金錢如糞土,不願和商人多來往,但一路上大家坐船、吃飯、住宿總還是要錢吧。這些錢自然應該是那些商人出了。」

    「哦,這倒也是!商人一向逐利,這次想要延期撤軍,他們自然也應該多出點錢財了!」李若虛倒是點頭稱是。

    岳雲微笑不語,其實他還有一個理由沒說,那就是:遊說朝廷下令不撤,不對朝中大臣甚至內廷的宦官嬪妃打點一番怎成?只是這理由卻是不便在這會上說出來而已。

    岳飛又問道:「雲兒,你這計劃倒是可行,不過上訪的數百人總得有個承頭之人吧,你心中有合適的人選嗎?」

    岳雲早就在等岳飛問這話,聽聞之後,立刻行了一禮,然後說道:「父帥,孩兒心中已有一合適人選,乃是朱仙鎮上的私塾教師王童。此人是名秀才,年紀雖輕,但頭腦靈活,反應機敏,熟悉附近情況,言談舉止也十分得體,足以擔當組織上訪請願團的大任!」

    「哦?王童?此人名不見經傳,真能擔當如此重任?」岳飛有些疑惑地問道。

    他原本認為派個年長穩重,最好有過功名的名士。沒想到岳雲卻推薦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私塾教師,還只是一個秀才。他心中著實有些不放心。

    「是的!」岳雲這時微微一笑道:「不瞞父帥,幾天前說服曹公公同意我軍緩期撤軍一個月,就是王童和孩兒一起前去才說服的,此人年紀雖輕,口才和機變卻甚是厲害。定比那些年紀和名氣雖大,行事卻墨守成規之人更為合適!」

    其實說服曹公公基本上是岳雲自己幹的,但他這時不得不將功勞放在王童頭上,以顯其才能。

    岳雲也不是沒想過讓別的文人去,但他卻拿不準別人會不會按自己的計劃去上訪。畢竟他的計劃中有些是不好意思拿出來在大庭廣眾之下說的,某些行動甚至會讓那些保守的文人認為是胡鬧、走偏門了。而王童是個年輕人,年輕人接受新鮮事物比起中老年人來說要容易得多,更何況王童對自己心存感激,又答應了作自己的謀士。岳雲對王童執行自己計劃的信心可要足得多。

    岳飛這時瞥了李若虛一眼,見他亦微微點頭,當即便笑道:「雲兒,我原本屬意此地名士張擇端的,他既是文人出身,又在宣和年間當過翰林學士,只是他擅長作畫,卻不善言辭。雲兒既有更好的人選,那上訪之事就交給那王童去做吧!只是在他們出發之前,你覺得還需請曹公公為百姓們再次上奏呢?」

    「不必了!」岳雲雙眸微張,倒是一口回絕了。

    「哦?為什麼呢?」岳飛有些驚奇地問道。

    岳雲歎了一口氣,看來這便宜老爹還是太缺乏政治經驗啊。

    他這時方耐心解釋道:「我們向曹公公說明此事後,曹公公是否願意為我等上奏稟報還是未知之數。況且就算曹公公同意上奏稟報,官家亦將認為百姓上訪乃是出自我們授意,他們上訪的效果必將大打折扣。但如若是百姓們自行去的,朝廷的看法將大為不同。且我軍撇開此事,則此事無論成敗,朝廷都怪罪不下來。所以,孩兒還請父親及諸位將軍一定將此事保密,勿要向外界透露。」

    說罷,岳雲向在座的眾位岳家軍將領躬身行了一禮。

    岳飛沉思片刻後,亦緩緩點了點頭道:「好!那就依你之言!雲兒,此事就全權拜託給那王童了,希望他真能如你所言,替這數十萬即將南撤的百姓謀求到福址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