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一 宣和六年 第235章 八段錦 文 / 庚新

    第235章八段錦

    「智深長老?」

    玉尹看清楚那門階上男子的時候,萬分驚喜——網[本文來自文學館]

    那赫然正是當初在開封府磨練他打法的花和尚魯智深。時值年關,天氣陰冷,便是魯智深這般壯碩的人,似乎也受不得江南寒意,穿著一件厚厚的灰色木棉僧袍。

    「我聽說老趙官家重啟應奉局,那新任勞什子都監叫做玉尹,是開封人,便想到是你這鳥廝。原本是托付智賢長老轉告一聲,卻不成想你居然真的跑過來了……

    咦?」

    魯智深看到玉尹,也是非常開心。

    他鄉逢故人,這可是人生四大喜之一。不過魯智深旋即發現玉尹的異樣,忙走下門階,攙扶住了玉尹。

    「老和尚,你來看看?」

    老僧站在一旁,雙手攏在袖子裡,微微一笑道:「看什麼?不過是與人交手,傷了內腑而已……看樣子恢復的倒也不差,想來玉都監身上必有上等好藥,元氣已足。

    只是這種內傷,也只能慢慢調養。

    若方法得當,估計半年之內,便可以復原,沒什麼大礙,你這鳥廝卻又擔心個甚?」

    玉尹愣了一下,回身詫異向那老僧看去。

    「這便是六和寺住持智賢長老……小乙休看這廝一副正經模樣,可當年也是個了不得的狠角色,更有一手好醫術。不過,你和誰動手?怎地受了這麼重的內傷?」

    魯智深只簡單的向玉尹介紹了一下老僧,卻沒有說出他具體來歷。

    想必,這位智賢長老的身上,也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吧……對這種人,玉尹不敢怠慢,忙向智賢長老又唱了個喏,這才苦笑道:「這件事,說起來可就長了。」

    「既然如此,咱們進屋說話。」

    智賢長老不等玉尹說完。便邁步走進佛堂。

    玉尹讓長隨把琴囊放下來。也隨魯智深一同進入。

    佛堂的擺設非常簡陋,正中央供奉一尊寶光如來佛像,佛像前則擺放著三副蒲團。

    三人在蒲團上坐下,玉尹不禁好奇問道:「智深長老怎會在杭州?」

    魯智深哈哈一笑,「也沒甚稀奇,我與老和尚也算是多年交情,便來這邊求個清靜。」

    「原來如此。」

    「小乙,倒是你怎受得這麼重傷?

    你這功夫也算是登堂入室,能傷你的人應該不多。又是何方神聖,竟有如此手段?」

    玉尹聽了,便歎了口氣。

    他便把魯智深離開東京之後,開封府發生的事情一一講述一回。

    當然,也包括了李觀魚的事情,以及他和金國四太子完顏宗弼,還有那位金國過世珊蠻善應的交鋒。

    「我便是被那珊蠻善應打傷,若非路遇貴人搭救。隨身又帶了安叔父為我配置的傷藥。怕已經成了死人。沒想到那個善應會如此厲害,與師叔交手身受重傷,還能有這般本事。而且此人還有一門奇異的手段,與人交手時,會發出奇異聲響,擾人神魂。我曾兩次見他動手,尤其是第一次他動手時發出的聲響,幾乎令人失去反抗之力。」

    魯智深聞聽。頓時露出凝重之色。

    而一旁智賢長老則若有所思,眼珠子滴溜溜直轉。

    「小乙,依你所言,那虜人真個厲害?」

    他說的不是善應,而是特指女直人的戰鬥力。

    魯智深畢竟是軍官出身,對於軍事方面,有著敏銳直覺。當玉尹說到女直人的厲害時。他就有些沉默了。

    「與那遼人想必,虜人若何?」

    玉尹思忖片刻,輕聲道:「而今遼人,戰力全無,難以比較。

    若定要比較的話,竊以為不會遜色於我大宋開國時的遼人戰力,且更加凶殘悍勇。」

    「這樣子啊!」

    魯智深陷入了沉思。

    就在這時,智賢長老突然道:「小乙,你可帶了那療傷藥物?」

    「啊?」

    「就是你方纔所說,安神醫為你配製的藥物。」

    「呃,倒是帶了兩丸……來的匆忙,所以也沒有帶太多。若是長老有興趣,大約再過兩三月,安神醫便會前來。到時候長老可以與他交流,說不得更有益處。」

    此人喜好音律,但似乎對醫術更感興趣。

    玉尹說著話,把身上帶的內壯丹遞給智賢長老。而智賢長老則伸出手,又為玉尹把了把脈,然後拿著那內壯丹在手中把玩,臉上浮現出一抹喜色。

    「沒想到這世上,還有如此高明的丹藥。

    有此丹藥,想來……玉都監,貧僧之所以對醫術產生興趣,是因為幾年前我一位好友身受重傷,不得已才下了苦工。你手上這丹藥,我極有興趣,能否多送我一些?」

    玉尹想也沒有想,便點頭答應。

    「我此次出來,帶了一百五十丸丹藥,除去我日常所需,可以與長老五十丸。」

    「夠了,夠了!」

    智賢長老連連點頭,旋即又道:「卻不知,這內壯丹需幾多錢兩?」

    「啊?」

    玉尹又一次愣住了。

    魯智深一臉不快之色道:「老和尚忒俗,些許阿堵物,怎能抵得上這般靈丹妙藥?你既然想要感謝,便拿出些誠意來。至於那些阿堵物,休要再提,髒了洒家耳朵。」

    一番話出口,讓智賢長老面紅耳赤。

    他惡狠狠瞪了魯智深一眼,猶豫許久之後,一咬牙,站起身來,「便知道你這鳥廝不做好事。

    也罷,玉都監如此豪爽,又和你有香火情,還是老周的後人,貧僧便不再藏私。」

    說完,他快步走佛堂。

    「智深長老,這又是作甚?」

    「你懂個甚……你道這老和尚是甚好鳥不成?這廝當年叱詫江南,雖不如你那丈人名頭響亮,確也是個正經宗師……若論身手,未必遜色你那丈人,便陳希真也不是他對手。我剛才與你說了,這廝當年是個狠角色。殺人如麻。後來也不知怎地便出了家。雖然不在江湖上走動,可這手裡面,卻真個是存了些好東西。」

    魯智深不肯說出智賢長老的俗家姓名,玉尹便也不好追問究竟。

    但這心裡,卻更加好奇。

    能被魯智深說為『好東西』,那究竟會是什麼?

    「對了,之前你讓那勞什子施全在寺院中尋一宅院,又作甚用處?莫非是要養傷?」

    玉尹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如實相告。便低聲道:「非是為養傷,而是為藏人。」

    他把武松的事情,原原本本講述了一遍。

    魯智深聽罷,一拍大腿,「如此好漢,豈能被那些腌臢貨所害!小乙你這事情做得好,端地是大丈夫所為——網既然如此,便送來我這裡吧。反正這邊也清靜。無甚人來打攪。正好讓那武提轄休養……對了,乾脆你也過來,這裡總好過那城中。」

    玉尹心裡一動,頗有些贊同。

    卻在這時,那智賢長老走進來,聽到魯智深的言語,忍不住笑罵道:「你這花和尚端地霸道,這可是貧僧禮佛之處。先前被你霸佔去也就算了,而今卻被你當成了自家禪院。」

    「長老!」

    玉尹忙站起身來。

    智賢長老手裡捧著一個匣子,走到玉尹跟前,放在他手中。

    「貧僧得了你的靈丹妙藥,總不好沒有表示。

    這匣子裡,是我佛門秘傳的八段錦功法,雖比不得老周傳下那些功夫霸道。可是對你這身子骨卻是大有裨益。只是你不能把這八段錦帶出去,不如便應了花和尚所說,在這裡住下……貧僧方才聽你說,那珊蠻善應練得應該是吐蕃傳過來的一門密法。巧的很,貧僧師門正好也有這樣一套功法,便一併傳給你修煉,省的將來遇到那善應時吃虧。」

    不等玉尹開口,一旁魯智深卻發出一聲驚呼,「怎地老和尚要把那獅子吼功傳給小乙嗎?」

    「花和尚,你我都已經老了!」

    智賢長老歎了口氣,「這功夫留在這裡,也沒甚大用,倒不如傳給小乙,說不得他日,能發揚光大。」

    魯智深聽罷,頓時沉默了!

    獅子吼嗎?

    那不是傳說中的少林寺七十二絕藝之一,怎地會出現在智賢長老手中。

    不過,玉尹也知道,所謂少林寺七十二絕藝這個說法,實際上是在清末時期才出現。由當時少林武僧妙興所整理編撰,和大家耳熟能詳的七十二絕藝是兩個概念。

    所謂獅子吼,出自《維摩經?佛國品》中『演法無畏,猶獅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所代表的是『如來正聲』,能降伏一切魔鬼。這套功法,也是佛門修行的不傳之秘。在周侗留下的《八閃十二翻》中,也曾提到過這門功夫的厲害。

    智賢長老竟然有獅子吼護體?

    這說明,他的過去真不簡單,也讓玉尹越發好奇。

    不過,玉尹現在最關心的,並非這獅子吼,「長老,那借居一事,長老可否成全?」

    智賢長老哈哈一笑,「玉都監有大智慧,便留下也無妨。

    再說了,花和尚開了口,若貧僧不同意,只怕這痞賴貨會立刻翻臉,燒了我這禪院。便借給你吧……武提轄也是當世大丈夫,貧僧對他一直敬佩的緊。便藏在這邊,貧僧也略通岐黃之術,雖不甚精通,但至少能保他性命,待神醫抵達杭州。」

    說了半晌,等的就是智賢長老這句話。

    玉尹頓生出如釋重負的感受,忙站起身來,稽首一揖。

    「多謝長老慈悲!」

    ++++++++++++++++++++++++++++++++++++++++++++++++++++++++++

    就這樣,玉尹索性便住在六和寺內。

    智賢長老又專門為他整理了一座禪院出來,距離那松林佛捨也不算太遠,背依月輪峰,景色怡人。

    午後,智賢長老便帶著玉尹,沿著崎嶇濕濘的山路,登上月輪峰。

    六和塔在去歲遭受雷火焚燒,已變成了廢墟。

    那廢墟中。仍殘留著雷擊火燒的痕跡。透著幾分蕭瑟。不過在那殘垣斷壁之中,卻生出一顆顆嫩綠青草。雖說還在隆冬,卻讓人感受到春天的氣息,正撲面而來。

    站在月輪峰上,舉目可眺望到錢塘壯麗景致。

    玉尹一身的汗水,跟在智賢長老身後。

    這智賢長老少說也有六七十歲,卻在山路上健步如飛,絲毫不顯疲憊。

    「小乙體虛,倒也正常。

    從今日開始。每日兩次徒步上山,而後依照貧僧所傳的八段錦修煉……這月輪峰景致甚好,正適合你修行調養身心。現在,我便開始傳授你這八段錦的基礎功法。」

    這八段錦,分為站功和坐功兩種。

    智賢長老所傳授的是站功,每日在清晨和傍晚兩次練習,到晚上再修煉一回坐功。

    玉尹在智賢長老的指點下,把那站功的八個動作一一練習。

    雖然簡單。可是配合其特有的呼吸之法。內息運轉路徑,卻也是無比艱難。沒個動作必須要做到極致,同時有不能過頭,對身體產生害處。智賢長老一次次的演示,又一次次的糾正玉尹的錯誤。不知不覺,便到了傍晚,一輪紅日,將入西山。

    踏踩著落日餘暉。兩人又回到六和寺內。

    陳東和張擇端都已抵達寺內,和玉尹見過之後,便談論起了解救武松的具體事宜。

    「施大郎按照我的吩咐,在鹽官尋了一具屍體,樣貌與武提轄頗為相似。

    明晚李梲會在府中設宴,宴請杭州名士縉紳,到時候便告與他知曉。武提轄病死在牢中。施大郎也把衙門裡的仵作買通,即便是檢驗屍體,也不會有太大問題。

    把武提轄解救出來之後,會連夜送來這邊。

    而今唯一擔心的,便是城門口的那些個門卒……只要能送出城門,就算大功告成。」

    玉尹聽了,連連點頭。

    偷梁換柱也便如此,接下來便要看具體的操作。

    為了這武提轄,端地是費了不少心思。想必施全那邊,也在擔驚受怕。

    「仵作那邊,是否可靠?」

    「小乙放心,那仵作也曾受過武提轄恩義,斷然不會反水。」

    「如此,甚好!」

    玉尹總算放下心來,吩咐陳東道:「那我便留在這邊,家中還請少陽多多照拂……有什麼事情,便讓大兄傳信,近一段時間,我不會返回城中。對了,大兄請告知施大郎,事情完結之後,暫時不要聯絡,他最好也不要來寺中探望。等過一段時間,風平浪靜了,我們再做聯繫也不遲……還有,讓他設法打聽一下,這杭州城周圍,可有什麼山賊盜匪。如果能夠聯繫上,請他設法為我牽線搭橋。」

    張擇端和陳東聽了,領命而去。

    魯智深好奇問道:「小乙打聽山賊盜匪作甚?莫不是想要剿匪嗎?」

    「剿甚個匪!」

    玉尹聞聽,頓時哭笑:「且不說那剿匪事宜非我職責,便是我職責,我也無能為力。」

    「那又是為何?」

    「我忝為應奉局都監,可那李梲卻扣著兵符,遲遲不肯與我。

    開春以後,新任杭州都監便要抵達,若那時候我還不能得到兵符,定會更加被動。

    我必須在新任杭州都監就任之前,把應奉局的兵事辦好……所以,李梲手中的兵符便至關重要,我是想利用那些盜匪山賊,逼著李梲交出兵符,我也好著手招攬兵馬。否則的話,我手中無一兵一卒,又如何能在這杭州城裡,站穩住腳跟。」

    魯智深聽罷,也表示贊成。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兵馬便是玉尹這個應奉局都監的權力!

    智賢長老露出若有所思之色,聽玉尹說完之後,沉吟片刻道:「小乙,你得了兵符,又當如何招攬兵馬?要知道,你手中現在並無可用之人,便招來了兵馬,又如何統領?」

    玉尹歎了口氣,「我本想救出武提轄後,把他招攬到身邊,為他改頭換面,代我訓練兵馬。不瞞長老,自家並不曉得太多兵事,以前在開封時,身邊倒有幾個兄弟精於此道,但都無法隨我前來……只是武提轄這一傷,怕沒個一年半載也難起身。

    說心裡話,我這些時日也在為此時擔心,可卻又想不出一個章程來……」

    智賢長老笑了!

    「小乙,我倒是可以為你引介一人,不過要看你敢不敢用。」

    「哦?」

    玉尹不禁好奇向智賢長老看去,越看就越是覺得,這老和尚身上,藏著許多秘密。

    智賢長老猶豫了一下,輕聲道:「貧僧有一族侄,本為鹽官富戶,家中頗有田產。奈何前些年蘇杭應奉局為官家籌集花石綱,我那族侄年輕氣盛,便得罪了朱勉,險些家破人亡。他後來一怒之下,便散盡家產,帶著幾百人躲進了莫干山中,專門和朱勉等人為敵……後方臘起事,他便投到方臘帳下,也算一員悍將。

    方臘被誅後,我那族侄又帶著幾百殘兵敗將躲進了莫干山裡,至今仍舊佔山為王。」

    方臘手下的悍將?

    玉尹不禁一咧嘴,看著智賢長老,心道一聲:早知道你這老和尚不簡單,沒想到……

    「長老的意思是……」

    「貧僧覺著,他總躲在山裡,著實浪費他一身本事。

    我觀小乙,志不在東南。若小乙你有這個膽略,貧僧可以把他引介與你,將來帶他去邊塞建立功業,搏一個功名出來,說不得也能重建家園,光耀門楣……我那族侄,射術驚人,更擅長訓練長兵。當初方臘手中的弓兵,便是他一手訓練出來。」

    玉尹,沉默了!

    智賢長老介紹的這個人,的確是他現在急需的人才。

    可問題是,這傢伙不僅僅是一個山賊盜匪,而且還是方臘手下的大將,那可是個反賊。

    玉尹倒不介意用他,卻擔心將來萬一露了相,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富貴險中求。

    以玉尹現在的身份,似乎也只能從這些山賊盜匪,反賊餘孽之中挑選人才。那些家世良好,出身清白的人,未必會願意跟隨他。畢竟,應奉局的名聲也不甚好。

    「敢問長老,你那族侄,高姓大名?」

    智賢長老顯得很猶豫,看了看玉尹,又看了看魯智深,一咬牙輕聲道:「貧僧族侄,在江南有一諢號,人頌小養由基……他名叫龐萬春!不知小乙,可敢收留?」

    +++++++++++++++++++++++++++++++++++++++++++

    一個老傢伙披著新嫩的馬甲巨作《島主的幸福生活》

    看這個書名,是不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特別是一些老讀者,有麼有想到神馬不該想的書呢?

    書號:2498168

    我覺得自己是個好人。

    雖然我強佔了蝦夷島,讓東瀛從此失去了擁有四島的機會。

    即使是我用腐化**,將女真族變成了酗酒貪圖享受的軟腳蝦。

    就算我的商隊縱橫四海,將大宋、大遼、東瀛、高麗的錢幾乎賺得精光。

    我還將宇內所有的頂級絕色美女一網打盡,讓眾多文人騷客們只能憑著想像空餘恨。

    在我治下的蝦夷島,變成了真正的人間樂土,成為了任何人夢寐以求想的世外桃源,由此引發了一輪接一輪的偷渡投奔熱潮。

    但那真的不是我的過錯啊!

    一開始,我的心願只是讓父母親友們,在這寒冷無比、窮困紛亂的孤島上,活下去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