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一 宣和六年 第一九零章 火藥 文 / 庚新

    第一九零章火藥

    雨後小風很涼。(《》lvex.)

    從汴河吹來的河風,更有一絲寒意。

    雖才是仲秋,但天氣已經漸漸轉冷。晌午時一場小雨過後,令溫度隨之降低許多。

    玉尹騎在馬上,激靈靈打了個寒蟬。

    他把衣服裹緊了一些,抬頭看了看天色,當下口中一聲呼哨,暗金立刻加快了速度。算起來,和暗金配合了也有好幾個月,人與馬之間的默契,更達到了極致。

    暗金年紀雖大,可論腳力並不遜色一些寶馬良駒。

    它最大優勢便是沉穩,而且耐力悠長。也許是經歷過太多大場面,所以暗金不管在什麼時候,都不會驚慌,總透著幾分穩重。玉尹最喜歡的,恰恰便是這一點。

    暗金仰蹄狂奔,大約一個小時左右,便來到了牟駝崗御營。

    沿途,可以看到巡邏於官路上的東京禁軍,也使得玉尹這心裡,更多了幾分擔憂。

    封況對他說過,朝廷很快便會盤查的範圍向外面擴展。

    也就是說,早晚會有人巡視御營。

    凌振固然可以放心,但卻始終存著風險。

    馬還好說,御營那邊給那三匹馬換了顏色,並且打上了軍馬烙印。

    同時,凌振還通過軍器監的關係,將三匹馬報備。就算被發現了,也不會有麻煩。

    最關鍵的還是那價值百萬貫的珠寶!

    也不知道柳青那邊準備的如何?若能夠讓他提前出發,方是上上之選。

    但問題是,如何讓柳青提前出發呢?

    玉尹有些頭疼,不知不覺間便來到御營門口。

    他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御營,所以那當值的軍卒也沒有阻攔,便讓玉尹直接入營……

    才下了馬,忽聽校場方向傳來一聲巨響。

    那聲音好似天崩地裂一樣,站在原地,猶自可以感受到地面微微顫抖。聖堂lvex.

    暗金雖然沉穩,可是在這種狀況下也透出了幾分焦躁不安。它搖頭擺尾,不時打著響鼻,踏踏踏鐵蹄踏地,甚至想要從玉尹手中掙脫出來。玉尹連忙緊緊拉著韁繩,而後一伸手,抱住了暗金的脖子,用臉貼著暗金的臉,口中輕聲的呼哨。

    這也是玉尹和暗金交流的一種方式。

    「老金別怕,沒事,沒事!」

    暗金在玉尹的安慰下,漸漸穩定下來。

    「凌統制在作甚?」

    「呃,今日凌統制試煉新炮……呵呵,也不知道成功了沒有。」

    試煉新炮?

    或者說,是試煉新的炮彈。

    凌振身為火藥局統制,對於火炮的喜愛,自是無以復加。

    他經常會實驗一些新的配方,在御營中進行實驗。反正他這御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地方,從上到下,可說是他一人做主。而今他又勾搭上了殿前司,與軍器監的關係也隨之改善許多。至少在軍餉方面,軍器監不會再似從前那樣剋扣。

    凌振的御營,滿員五百人。

    可實際上,這火藥局御營的人數,不超過三百。

    此外再加上一些工匠,並不在御營報備,雖是在火藥局統轄,但實際上在軍器監報備。

    如此一來,凌振每月至少能吃二百人空餉。

    反正火藥局又不上戰場,更不會沒人具體過問。便偶爾有人來查點人數,凌振便用那些工匠充數,以至於過的頗為安穩。二百人的空餉,也就讓凌振有了足夠的資金進行實驗。他時常會研究一些新式的火炮,並且在御營實驗,也無人過問。

    玉尹笑了!

    他今日來,正好是為了這件事。

    當下把暗金牽進了馬廄,便直奔校場而去。

    火藥局的校場,坑坑窪窪,看上去殘破無比……此時,一群人正聚集在校場邊緣,大聲吼叫。

    沒錯,就是在吼叫!

    不過不要誤會,他們並不是在爭吵,而是在討論剛才的實驗。聖堂最新章節lvex.

    只是先前那爆炸聲太大,以至於大家的耳朵都不太頂用,只能扯著嗓子大聲叫喊。

    便是高寵,也站在一旁。

    「十三郎!」

    高寵沒有動靜。

    「十三郎……」

    高寵還是沒反應。

    直到玉尹走上前,拍了一下高寵的肩膀,高寵立刻本能的反手一掌拍向玉尹。玉尹忙閃身躲過,「十三郎,是我!」

    「小乙哥,你怎地來了?」

    高寵扯著嗓門叫喊道。

    玉尹距離他很近,被他這一嗓門喊得,差點聾了。

    「那麼大嗓門做什麼?」

    「啊?」

    「我說你,這麼大嗓門幹什麼。」

    高寵揉著耳朵道:「聽不清,不大聲說話,聽不清。」

    得,那就先別說話了……方才爆炸產生的餘波仍未消除,估計這一時半會兒是無法恢復正常。

    就在這時候,凌振過來了。

    「小乙怎來了?」

    「凌叔父,剛才好大響動。」

    不過這話一出口,玉尹便覺得後悔。連高寵都成了這樣子,恐怕凌振也好不到哪兒去。

    哪知道,凌振笑道:「是啊,響動很大,可這威力卻不成。」

    「威力……咦,凌叔父耳朵無礙?」

    凌振笑了笑,伸出手,就見手裡握著一對木製耳塞,「常年試炮,怎可能沒有準備。其實這邊人大都習慣了,只不過剛才那響動有點出人意料,所以才造成這狀況。」

    玉尹聞聽,忙問道:「叔父,那結果如何?」

    「小乙對火藥也有興趣?」

    凌振好奇問了一句,也不等玉尹回話,便拉著他朝校場走去。

    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子硝煙味道,極為刺鼻。那種感覺,就好像後世過年一樣,滿院放炮仗之後所產生的味道。校場中還飄散著淡淡輕煙,凌振帶著玉尹深一腳淺一腳的走到一塊石頭旁邊,指著那下方崩壞的一角,臉上露出了無奈表情。

    這塊石頭,在御營名為點火碑。

    石頭上佈滿了坑坑窪窪的狼藉,顯然是經歷過無數次的試煉。

    「本以為,能把這點火碑崩塌一半,哪知道只壞了一角。

    這塊點火碑,自我入火藥局便立在這邊,我每次試炮,都會以此為準,來試煉威力。

    小乙,你是不知道。

    當年我入火藥局的時候,便立下過誓言,要把這點火碑崩塌。

    可二十多年了,這傢伙依然在此,老子卻已經老了……有生之年不能崩塌了這傢伙,老子便死不瞑目。」

    那塊點火碑在經過無數次爆炸之後,被熏的黑亮。

    凌振說這番話時,可稱得上是咬牙切齒,但偏又奈何不得。

    玉尹蹲下身子,看著點火碑下的淺坑,忍不住好奇問道:「叔父究竟是如何試炮?」

    凌振也無心隱瞞,便把他試炮的過程,和玉尹講述了一遍。

    其實,北宋時期的火炮,大多還是以投擲為主,不過在投擲的基礎上,增加了火藥的威力。不過這時期的火藥,由於尚未完全成熟,還沒能夠演變成為後來的黑火藥。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的火藥,並沒有脫離以縱火燃燒為目的的範疇。

    所以,北宋的火器,不管是霹靂炮也好,震天雷也罷,殺傷力並不算太大。

    其作用多是產生巨大的氣流,或者以縱火焚燒為主。雖然這種火器,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爆炸力,但是殺傷力卻不算太強。直到南宋,隨著管狀火器的出現,火藥逐漸趨於成熟,由最初的焚燒縱火,以及威懾作用,開始轉變為大面積殺傷……

    至元滅金時,震天雷的製作工藝有了巨大改變。

    《金史》中對震天雷有這樣的描述:火藥發作,聲如雷震,熱力達半畝之上,人與牛皮皆碎並無跡,甲鐵皆透。

    這描述或許有誇張之處,但可以看出,此時的火藥配比,已逐漸趨於完美……

    玉尹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叔父可否把配置火炮的過程,與小乙詳細說明?」

    「這有何難!」

    凌振爽朗一笑,看校場周圍一片狼藉,「這裡說話忒呱噪,便去大廳說話。」

    客隨主便。

    在凌振的地盤上,玉尹自然不可能去反駁凌振的主意。

    他叫上了高寵,陪著凌振一同回到大廳。

    這時候,凌威命人奉上了酒水,凌振舉杯相邀之後,一飲而盡。他抹了嘴邊鬍子上的酒漬,長出一口氣,而後便滔滔不絕,向玉尹講解起他造炮的具體過程。

    說起來,這過程枯燥乏味,偏凌振卻是興致勃勃。

    高寵和凌威,聽得一個勁兒犯困,而玉尹卻沒有半點疏忽。

    說起火藥,便不得不提一種名為『火法煉丹』煉丹術。事實上,火藥的起源,也正是來自於古代的煉丹術。早在晉朝,葛洪便在《抱朴子》中有火法煉丹的記載。

    唐中期,有一個名叫清虛子的方式,提出以『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的配方,正式令火藥的配方趨向雛形。只是勿論是葛洪還是清虛子,乃至於到了北宋時期的火藥工匠,都是在以硫、硝為基礎上進行的改變。

    而火藥三要素之中,頗為重要的『炭』要素,雖然為人們發現,卻並不受到重視。

    括凌振也認為,『炭』的作用,其實就是幫助燃燒。

    所以在他試炮的配方中,硫和硝的比例,大約為1:2,基本上達到了後世火藥配比的比例。然則『炭』的比例,卻始終未能提升,至今和硫的比例,仍保持在1:2或者1.5:2的配比。『炭』的比例遠遠無法達到後世黑火藥所要求的1:2:3的比例。

    玉尹雖然對化學不甚明瞭,可是這黑火藥的比例,卻還知道。

    1:2:3的比例,他自然清楚,所以隱隱約約,找到了凌振試炮失敗的主要原因……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