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一 宣和六年 第一六一章 西行記 文 / 庚新

    第一六一章西行記(一更)

    實在抱歉有些晚了!

    中午和一些老友相聚,回來時便已經很晚。(《》.)

    加上吃了些酒,所以腦袋昏沉,思路也有些不太順暢。

    第一更奉上,接下來還會繼續更新。

    +++++++++++++++++++++++++++++++++++++++++=

    御拳館的風波已經過去三天,漸漸不再為人們討論。

    這裡開始開封,大宋王朝的帝都。從那座歷史上格局最小的皇宮裡,每天都會產生出令整個大宋朝為之震動的消息;這裡有一百多萬人口,更是天底下最為繁華喧囂的地方。每一天,這裡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大事、小事、不大不小的事……

    玉尹挑戰御拳館,似乎是一樁值得人們掛在嘴邊的事情。

    但討論三天便足夠了,因為在這座城市當中,每天都會有新的新聞產生……

    於是,舊的話題漸漸淡去,人們又開始了新的討論。

    聽說茂德帝姬和蔡鞗吵架了?

    嗯,不但吵架了,而且茂德帝姬一氣之下,離開了蔡府,自己跑回了皇城裡居住。

    聽說遼國人輸了?

    是啊,遼國人這一回敗得好淒慘,天祚帝據說成了俘虜。

    聽說……

    ++++++++++++++++++++++++++++++++++++++++++++++++++++++++++++

    開封人永遠也不會缺少話題,所以玉尹踢館,也就漸漸被人們拋在腦後。

    不過,雖然不再被人提起,卻不代表所有人都已經忘記。玉尹經此一戰,算是立下威名。同時楊再興和高寵也逐漸為人們所知曉,甚至還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楊再興因敢和陳希真動手,故而人送諢號『玉狻猊』。

    狻猊,是傳說中龍之九子之一,更是上古時能撕食虎豹的猛獸。(《》.)知道自己的得了這麼一個諢號之後,楊再興著實得意了一番。高寵這一次沒能展現出足夠的本事,可他一拳轟飛了吉普,也算是得了大家的認可。他原本就是開封人,所以更被開封人所接受。而他曾做過腳夫的過往,也被大家熟悉,加之平日裡沉默寡言,所以人送諢號玉贔屭,也是龍之九子之一,傳說力大無窮,極好負重……

    在加上玉尹有玉蛟龍的諢號,這三人竟被那些好事者冠以『東京三條龍』一時間好不風光。

    隨著人們漸漸望去了御拳館的風波,玉尹也逐漸恢復了平靜的生活。

    在踢館後的第六天,玉尹便使人搬出三岔河屠場,正式搬進便橋屠場勾當。

    這便橋屠場,比之三岔河口屠場大了幾倍,可以容納幾十個人在這裡上工。本來,玉尹打算再招收些人手,哪知道牛皋卻跑過來,懇請玉尹幫他安置一些鄉親。

    牛家村的人陸陸續續來到開封,並順利落戶。

    可一下子增加一百多口人,便是柳青也感到有些為難。正好聽說玉尹的屠場要找人,牛皋便跑過來請求玉尹幫忙。玉尹想了想,也覺得從開封府招人,這工錢著實不低,倒不如招一些牛家村的人,一來是外地人,不會惹事生非,二來也能減少些費用支出。考慮一下之後,玉尹便答應,從牛家村招十五個青壯過來。

    便橋屠場,一下子達到了三十多人。

    這規模,已算不得小了!

    便橋屠場開業當天,確來了不少人捧場。

    蔣門神和張三麻子是最先抵達,見到玉尹之後,更是無比熱情。

    而今小乙,已經不是那個被郭京逼得走投無路的玉小乙。張三麻子和蔣門神更不敢用以前的態度來和玉尹交道,便開口一個『小乙哥』,閉口一個『小乙哥』,透著幾分惶恐。

    特別是蔣門神,心裡面惶恐的不得了。

    當初他可是幫著郭京,給玉尹帶來了不少麻煩。

    以前玉尹使得好琴,他不怕!

    可現在,玉尹踢了御拳館,身邊有楊再興高寵這樣的高手,更有王敏求和霍堅這樣的亡命之徒,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對付。王敏求而今也有了名號,他出手迅捷,行動如風,故而人送諢號『一陣風』『小三郎』;霍堅因出手狠辣,打起架了不要命,所以被稱之為『操刀鬼』『鬼臉兒』。聖堂.這可是玉尹對付潑皮無賴的兩大悍將。

    除此之外,玉家鋪子有刀手十二人,熟肉作坊有幫工二十人。

    而今在算上便橋屠場三十多人,玉尹的手底下,可是有五六十個人。這不是以前那種潑皮無賴,有福同享,有難就走的性質。這幫人,是靠著玉尹討生活,若真個敢有人找玉尹的麻煩,這些人絕對敢擼袖子衝上來拚命……誰又敢真個招惹?

    更不要說,玉尹和開封府關係密切。

    君不見連肖坤肖押司也過來捧場?

    那石川石三郎,從興隆觀的鋪兵,一舉成為開封府的班頭,可不是一般人能比擬。

    還有殿前司,東京禁軍的押官封況,都和玉尹稱兄道弟。

    聽人說,這封況和玉尹是從小一起長大,曾拜在玉飛門下,學過一段時間相撲……不過後來因為犯了事,酒後失手打死了人,便一個人逃離東京。今年五月,封況卻回來了!不但洗清了一身罪名,還當上了禁軍押官。雖然這押官算不得什麼,卻是個有實權的。而更重要的是,這廝背後,便是新任禁軍軍使,馬皋。

    這馬皋本是相州統制,也不知怎地便得了張叔夜看重,調來東京出任軍使。

    封況早些年,便在相州從軍,得了馬皋的提拔,這次才有機會重回開封,並當了軍官。

    這些人,都是玉尹的關係。

    蔣門神看著也覺得頭疼不已,和玉尹說話時,更陪著小心。

    好在玉尹並沒有計較過往,和蔣門神張三麻子,是談笑風生,讓蔣門神多少安了心。

    「十五哥直恁小看我嗎?

    當初十五哥也是被那郭少三所迫,至少小乙犯了規矩時,十五哥你沒有落井下石。

    行行都有規矩,若當時十五哥真個計較,小乙怕也難有今日。」

    蔣門神聽了,也是一陣的感慨。

    和張三麻子告辭後一同離開便橋屠場時,他對張三麻子道:「還是三哥有眼力,當初一力幫襯小乙。誰能想到,小乙而今竟到了如此地步!從今天起,這市井中便有小乙一號人物。」

    張三麻子則苦笑,「自家哪有什麼眼光?

    若說眼光,還是老羅的眼光毒,看出小乙非池中之物。當初我幫他,也是看在老羅的面子上。不過後來小乙為老羅擔了事,自家便知道,他玉小乙早晚飛黃騰達。」

    兩人說罷,突然相視一笑。

    內心裡已經有了主張,從今以後,定要和小乙多多親近才是!

    是啊,這開封城裡,便是如李寶也沒有那等本事,聚集三個九級力士。東京三條龍嗎?這以後,誰還能奈何得了玉尹呢?至少,以蔣門神和張三麻子,都不可能。

    而這,不正是玉尹所需要的結果嗎?

    官路不通,便在市井中打好基礎,站穩腳跟。

    不過這基礎,還要建立在日後東京不被女真人攻破才成。玉尹心知他也許無法改變大局,但他卻希望,能夠用自己的方式,幫襯一把,哪怕是最後拼的一死,也不復重生一回。

    站在屠場的閣樓中,玉尹舉目眺望。

    汴河水正奔騰流動,遠處巍峨的城牆,在夜色中,卻盡顯出遲暮之色。

    我可以嗎?

    我真的能改變歷史嗎?

    玉尹在心裡默默念叨!若真個要改變,而今還遠遠不夠……大宋時代週刊,也許那將是最後一個機會。

    可是這大宋時代週刊,究竟該寫點什麼?

    玉尹回身,在書桌前坐下。

    前兩日聽說,遼軍宣德慘敗,天祚帝被俘。

    不曉得燕子她而今如何,是否已經帶著人離開了可敦城?真希望,她能夠早些站穩腳跟才好。

    對了,遼軍?

    玉尹的目光,突然轉移到了那本抄錄來的林牙雜記上面。

    便從遼國這場慘敗開始吧!

    想到這裡,他提起筆,寫下了西行記三個大字。

    他不會直接去談及女真人的事情,那必然會得罪許多人。畢竟這朝堂上,議和派始終還是佔據上風,萬一觸怒了這些人的神經,說不得會把尚在萌芽階段的大宋時代週刊掐死。最好的辦法,就是從遼國的角度來談論女真人,也許更容易被人接受。

    玉尹自知他文筆不算太好,不過卻沒甚關係。

    寫完之後,再讓陳東潤色一下,想來他也會很高興接受這件事情。

    嗯,便寫《西行記》!

    +++++++++++++++++++++++++++++++++++++++++++++++++++++++++

    入秋,天涼的很快。

    秋風蕭瑟,吹過了開封的大街小巷。

    觀音巷的宅子已經動工,並且進展迅速。

    而玉尹的產業,在短短十幾日的工夫,又增添了一項。

    燕奴找了張二姐商量,而後開始正式加工牙刷。那豬骨和豬鬃都是現成的,工藝也非常簡單。張二姐經過反覆試驗,最終設計出了一套完整的流程。先把骨片做好,然後把豬鬃煮一下,消毒並去掉豬腥味。然後找人把豬鬃進行加工,五到十根做成一縷。最後把豬鬃繞在骨片上,用細線固定,一支簡單的牙刷便做成了。

    一個家庭主婦,一天兩個時辰,便可以輕鬆做一百把。

    這玩意兒到市面上,也不會太昂貴,一把不過三文而已……材料是現成的,只需要進行一些簡單加工,根本就沒什麼費用產生。唯一的成本,怕就是給那些家庭主婦的工錢。五支牙刷一文錢,這樣一個家庭主婦,一天便可以輕鬆賺個二三十文。

    燕奴興致勃勃的和玉尹說著她的計劃,信心十足。

    哪知道,玉尹卻蹙起眉頭。

    「九兒姐這主意好是好,可你有沒有想過,你要找多少工人?這許多工人,又要佔居多大地方?」

    燕奴笑嘻嘻道:「小乙哥真笨,根本不用招人。

    奴和二姐商量好了,咱們只負責加工骨片和煮豬鬃。

    剩下的活計,便給那些婦人們做……她們大都在家中無事,閒來呆在家裡,隨便做些,正好可以貼補家用,還能買些胭脂水粉,必不會拒絕。所以,根本不需要工場,更不用去租賃地方。只是這東西怎地讓大家知道?卻還是有些麻煩呢。」

    玉尹,聽得目瞪口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