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一 宣和六年 第五一章 解詞(下)為盟主烏鴉多多賀! 文 / 庚新

.    第五一章解詞(下)為盟主烏鴉多多賀!

    玉尹則看了一眼王勝,見他一副呆若木雞的模樣,心中不由得暗自冷笑。

    我不招惹你,你卻來惹我?

    那就別怪我,不給你留顏面!

    想到這裡,他坐下來,端起一杯酒水,吃了一口,潤了潤嗓子,接著道:「這上闋六句,像是李娘子從晝到夜,一天之內所做事情、所觸之景、所生念頭。獨上蘭舟,本想排遣愁緒,可悵望雲天,偏有懷遠之思。小乙思來,卻只得『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九字解詞。雖不盡如意,卻足以能表達出這詞中所蘊含深意。」

    玉尹句句點評,卻沒有說男女之情。

    而一望斷天涯,神馳象外九個字,正如他所言那樣,不盡如意,卻是最為貼切。

    李清照輕輕頷首,露出讚賞之色。

    「而這上闋最後三句,自家思來,卻想不出好解詞來。

    只覺『日邊消息空沉沉,畫眉樓上愁登臨』;又有』憑高目斷,鴻雁來時,無限思量之意。秦觀曾作『困倚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的句子,雖有些相近,但仔細思來,又似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真個道盡真意。

    所以,這三句詞,倒不如用一首七絕作解詞,或許更為準確。」

    玉尹這一番話,卻讓所有人變了臉色。

    話語中的詩句,都是前人所作,偏偏玉尹信手拈來,這份功底真個讓人感到敬佩。

    李逸風忙欠身道:「願聞其詳!」

    「那邊是李益所作《寫情》: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

    李清照的這首一剪梅,和唐代詩人李益這首寫情,都寫了竹蓆,寫了月光,寫了西樓。

    玉尹用這首詩做解詞,不但解了最後三句,同時也把上闋作出一個總結來。

    李逸風愣了一下,扭頭與高堯卿和秦檜相視,眼中不覺露出了一些些駭然之色。

    他們驚訝玉尹讀書駁雜,更驚訝玉尹的信手拈來。

    高堯卿和秦檜還好,可李逸風卻知道,玉尹家中沒什麼藏書,又如何知曉這許多詩詞來?

    趙福金忍不住撫掌而笑,李清照更眼含熱淚,連連稱讚。

    玉尹的解詞,不但留了顏面於李清照,更說出李清照在作詞時的那一份心情和感受。

    怎個好端端的男兒家,直恁懂得女兒家心思?

    李清照雖未說話,但那臉上讚賞之意,卻已表露無遺。

    「可還要繼續解下去?」

    玉尹轉身,看向王勝。

    卻見王勝滿面通紅,一雙眼睛紅彤彤瞪著玉尹,聽玉尹問,他咬著牙道:「解,自然要解。」

    真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玉尹歎了口氣,又吃了一口酒。

    一旁一個青年忙端起酒壺,為玉尹滿上,這態度與先前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花自飄零水自流,是一句過片,既是即景,也是比興,遙遙與先前紅藕香殘,獨上蘭舟相和。這倒是讓小乙想起晏殊那首《浣溪沙》:無可奈何花落去!恰恰相得益彰。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不過是上闋『雲中誰寄錦書來』之補充。

    以自家感懷,卻莫過於羅鄴所做那首『江南江北多離別,忍報年年兩地愁』最是相似。也正是這兩句,與接下來『此情無計可消除』相連,心已籠罩深愁,難以排遣,才會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之感懷。不過,竊以為這結拍三句,似是有范老夫子的《御街行》而演化出來: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呵呵,不知是否?」

    玉尹欠身恭敬詢問,李清照則微微一笑,頷首表示正確。

    玉尹也笑了,「所以自家對這結拍三句的解詞,只有八個字,那邊是『語意超逸,令人醒目』。

    呵呵,自家才疏學淺,也只能解到如此程度。

    不知王『衙內』可否滿意,大可以提出來,與大家商討。」

    這傢伙,真的好厲害!

    趙多福看向玉尹的目光,已帶著些崇拜。

    解詞是一個非常勞心勞神,而且不得好的事情。所以一般人,大都不願意解詞,弄個不好,甚至會得罪別人。

    玉尹這份信手拈來的超逸,以及那種淡然的氣質……柔福帝姬曾在她那老子徽宗皇帝身上見到過,可是卻沒有此刻玉尹來的那麼深刻。聯想當日,玉尹在爭跤台上與那呂之士爭跤的風采,更讓趙多福無比歡喜。十三歲,在後世或許還只是小孩子,卻已是青春萌動,少女懷春之始。趙多福倒也見過不少青年才俊,可要麼是粗魯,要麼就是弱不禁風。自古美人愛英雄,卻沒有說愛那弱不禁風的酸秀才。當然了,這英雄若是透著儒雅風範,美人自然會更加歡喜,更加高興。

    玉尹,身材魁梧高大。

    從小相撲,加之早先常與人鬥毆,自有一股子剽悍之氣。

    可如今在這剽悍之中有多了幾分儒雅和淡然,卻使得那剽悍少了幾分粗魯,多了幾分英氣。

    趙多福忍不住拍起了手掌,「小乙,好解詞!」

    這廝究竟讀過多少書?

    難不成,這廝專攻詩詞嗎?

    怎地這許多詩詞,信手拈來的縱意瀟灑,李逸風看在眼裡,也忍不住是連連搖頭。

    又讓這傢伙,出了一次風頭!

    你說你走便走了,偏偏臨走還來了這麼一下,這真是,真是……

    李逸風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語句,若他也是穿越,倒真可能會想出一句非常經典的後世言語。

    哥便是不在東京,東京城裡一樣流傳著哥的傳說……

    ++++++++++++++++++++++++++++++++++++++++++++++++++++++++

    「解詞不過小道,玉小乙可敢與我比琴?」

    王勝實在是拉不下臉面,被玉尹這麼生生奪了風采不說,更令兩位帝姬為之稱讚。

    此時的王勝,儼然一隻開屏的孔雀,想要吸引兩位帝姬關注。

    可越如此,就越使人厭惡。

    他站起來揮舞手臂,大聲喊喝。

    趙福金俏臉一沉,「王勝,你究竟要怎地則個?」

    「玉小乙,你不是精通樂律嗎?」王勝沒有理睬趙福金,而是衝著玉尹大聲喝道:那咱們便比一比樂律,咱們各使一曲,讓大家評判,看你這開封第一琴,是否真的名不虛傳。」

    輸給誰都可以,便不能輸給玉尹。

    想我堂堂太宰族侄,又怎可能比不過你一個馬行街的屠販。

    「小乙……」

    李逸風聽出了王勝話中陷阱,忙起身想要阻止。

    哪知玉尹一起開口,朗聲笑道:「那便聆聽王『衙內』手段。」

    王勝,笑了!

    「來人,取我琴來。」

    王勝身為王黼的侄子,自然也有扈從相隨。只不過,在這小亭之中,他那扈從沒資格進入。所以,扈從多是在池畔聆聽吩咐,聽到王勝的叫喊聲,立刻有人答應。

    不多時,只見一扈從捧著一張古琴前來,恭恭敬敬擺放在琴桌上。

    可如此一來,不少人都變了臉色。

    「七絃琴?」

    李清照眉頭一蹙,便要起身說話。

    玉尹善使嵇琴不假,可這嵇琴與七絃琴,卻有著極大差別。

    七絃琴,也就是瑤琴,古琴……那可是君子四藝之一。而嵇琴雖然說已可以登上宮宴,卻還是有些上不得檯面。玉尹只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便是能使嵇琴,也不見得能使七絃琴。這王勝,分明是在偷梁換柱,設了一個圈套給玉尹。

    王勝道:「自然是七絃琴,難不成學那走街串巷的伶人不成?」

    玉尹面頰抽搐,顯露出凝重之色。

    「小乙,便認輸了,也不算丟人。」

    「是啊,你雖精通樂律,可是這七絃琴和嵇琴全不一樣,你可莫要上他的當才是。」

    王勝得意洋洋,「怎樣,可敢比試?」

    玉尹閉上眼睛,雙手握緊了拳頭。

    李逸風甚至看到,玉尹那衣袍隨著身體,輕輕抖動……

    「小乙……」

    玉尹睜開眼睛,攔住了李逸風。

    「今日自家受李娘子相邀而來,本已是榮幸。

    奈何王『衙內』這般苦苦相逼,小乙真個是……也罷,既然如此,咱們就比試一回。

    不過,你可敢與自家作撲嗎?」

    作撲,便是下賭注。

    王勝聞聽一怔,心裡暗道一聲:這傢伙莫非是七弦高手嗎?

    可是再仔細看時,又發現玉尹的身子,在輕輕顫抖。心裡一動,他旋即醒悟過來。

    這廝,分明是虛張聲勢!

    「玉小乙,你若想作撲,那邊只管作來。」

    「我若是輸了,便斷了我這手,從此不再使琴;可你若是輸了,又如何作撲與我?」

    「我……」

    王勝嚇了一跳。

    他那想到,玉尹居然是和他作這等『肉撲』。

    所謂肉撲,就是指用身體的部位做賭注來賭博,手腳眼睛,甚至連性命都能作撲……

    「小乙,你這又何必?」

    李逸風低聲勸說道:「這七絃琴和嵇琴,可是大不一樣。」

    玉尹的面頰,輕輕抽搐了一下。

    可就是這極不引人注意的抽搐,被王勝看在眼中。

    裝,你繼續裝……以為這樣就能下到我嗎?不過,你想和我肉撲,卻不可能……自家什麼身份?你又算什麼東西!王勝想了想,沉聲道:「自家這琴,乃是唐武德元年所制的名琴,雖算不得價值連城,可是在市面上,卻值上十萬貫……

    我若輸你,便將此琴與你!」

    話出口,王勝不禁有些心痛。

    這張七絃琴,是王黼珍藏,心愛之物。

    本想借此次詩社機會,以此琴吸引帝姬關注,最好能擭取美人芳心,從此飛黃騰達。

    哪知道玉尹橫空出世,卻生生搶了他風頭。

    王勝自認琴藝不俗,早先與人斗琴,卻從未有過失敗。

    而這,也是他最後機會。比詩詞?他實在是沒有太多信心……眼前這傢伙,簡直就是個怪胎,能把詩詞信手拈來,其詩詞功底,絕不會差,最好還是別和他相比。

    若詩詞不能佔上風,便只有斗琴!

    在這方面,王勝的信心可是非常充足……

    玉尹的眼睛,不由得瞇成了一條縫,仔仔細細打量著那琴桌上的古琴,暗自讚歎不已。

    梅花落,竟然是梅花落琴!

    正如王勝所言,梅花落琴制於大唐武德元年。他走上前,仔細觀看,在北面龍池內左側,發現了『大唐武德元年歲次戊寅』十個字。琴為仲尼式,琴面髹漆,兼有紅黃,若蛇腹斷紋。紅木雁足,呈五角星形,側面雕成了齒輪形狀,足底更是精雕細紋。

    隱間(兩山嶽之間的有效弦長)約110厘米,肩寬19厘米,尾款約13厘米偏上,厚6厘米。

    果然是梅花落!

    玉尹的眼睛,突然有些濕潤。

    此時這張古琴,尚不叫做『梅花落』。大約再過八百年,也就是公元1963年,這張琴會落入一個名叫沈草農的琴家之手,而後才有了『梅花落』之名。上輩子,玉尹曾隨父親參觀過這張古琴,後父親為他買來一張仿梅花落琴,也就是玉尹學琴的第一張琴。

    卻沒想到……

    玉尹深吸一口氣,猛然轉過身,看著那王勝道:「既然如此,小乙便與你作成一回!」

    +++++++++++++++++++++++++++++

    感謝書友烏鴉多多,成為《宋時行》第十一位盟主。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