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宋時行

卷一 宣和六年 第九章 化蝶(上)求推薦收藏點擊!! 文 / 庚新

    馬上就要掉出首頁榜單了,小新新膽戰心驚啊!

    拜求推薦票……諸位看書時,只需登錄隨手投出即可。你的推薦,是小新新創作的動力源泉。留著也是可惜,何不助小新新一臂之力?

    作揖,道謝則個!

    +++++++++++++++++++++++++++++++++=

    北宋年間,『相公』這個稱呼,不是一般人能擔得起。

    非宰相這種等級的官員,一般官吏,不可以使用。而北宋姓趙的宰相不少,比如開國元勳之一,那位號稱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晉。不過,周良而今所說的『趙相公』,則是於崇寧五年進拜尚書右僕射的趙挺之。

    這趙挺之,字正夫,密州諸城人,熙寧三年的進士。

    徽宗繼位時,為禮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在排擊元祐諸臣的事情上,不餘餘力。崇寧五年為相,在位只有一年時間。大觀元年蔡京復相,趙挺之旋即被罷免。同年,卒,年六十八,贈司徒,謚曰清憲。

    這趙挺之,也就是趙明誠的父親,李清照的阿舅。

    雖然趙挺之已故去近二十年,但門生故吏不少,所以在開封府,仍有人知曉。

    周良石三,公門裡勾當。

    自然也知道趙挺之的狀況。而這趙九,卻是趙府裡少有的狠人。據說原本是軍中效用士,因得罪上官險些被殺。幸得趙挺之出手相助,把這趙九救下,從此在趙府聽命。這傢伙,可不是牛寶亮之流,可以招惹。

    只是,小乙何時與趙府竟有了聯繫?

    或者說他剛才做了什麼?使得趙府也出了手……

    目光,越過趙九的肩膀,周良看到了一個文士。三旬出頭,相貌俊美,卻頜下無須。如果是玉尹,未必能看出什麼端倪。畢竟在後世那種雌雄莫辯的時代裡,男女的界限實在太過於模糊。君不見後世新聞裡就出現過一男生扮作女生,遭遇強暴的事情嗎?所以,玉尹看不出端倪,也算正常。可周良卻是老江湖,一眼認出那文士,是女兒身!

    趙家能讓趙九聽命的女人,不算多。

    趙挺之的老婆算是一個,但據說已年老體衰,整個人都糊塗了……不符合眼前這文士的年紀。那麼生下來,就是趙明誠的妻子,在開封府也享有名號的李清照。

    這文士,就是李清照?

    周良不禁暗自感歎,玉尹好運道。

    早先,有太學生肯為他出頭作保;而今又有李清照讓人站出來維護。

    真不知道,這傢伙走了什麼好運。

    周良心裡面泛著嘀咕,可燕奴卻緊張不已。

    玉尹披髮赤足,登上了廣場。

    要知道,這廣場是為封宜奴所設的專場,玉尹突然出現,令不少人為之一愣。

    這傢伙要做什麼?

    從廂房裡,走出一男一女。

    男的,正是先前的藍衫文士;而女子,卻濃妝艷抹,看上去分外妖嬈。

    「莫言,那人怎跑上台了?」

    女人言語間,透著些許不虞之氣。

    在禪房外,除了一群樂師和隨從之外,還有一個僧人。

    這僧人年紀不大,五官端正,看上去有些莊嚴氣概。不過那雙眼睛有點小,滴溜溜打轉,使得那莊重氣質大打折扣,反倒讓人生出一種猥瑣的感覺。

    莫言剛才正和人說話,所以並未留意外面情況。

    聽女人這麼一說,他忙回過頭,舉目眺望,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難看。

    「封行首休要生氣,小僧這就去趕他走。」

    女人,正是前來大相國寺獻藝的東京上廳行首封宜奴。

    而這莫言,卻是大相國寺主持智真方丈所指派,負責打點一切的僧人。

    為了今日千手觀音相的慶典,智真長老可是費了不少心思。

    宋朝皇帝好修道,也使得佛寺地位受到衝擊。雖然在名義上,給予大相國寺極高的地位。可實際上,大相國寺還是不可避免的遭受了打壓。

    智真長老就想借今日之機會,來擴大相國寺的影響力。

    為了請封宜奴前來,長老費了不少口舌,絕不能被那鳥廝壞了大事。

    想到這裡,莫言不敢怠慢,立刻就要叫人趕走玉尹。

    「慢!」

    藍衫文士,突然喚住了莫言。

    這藍衫文士的來頭似乎不小,剛才封宜奴在禪房裡換衣服的時候,他居然也在裡面。

    別的不說,他和封宜奴的關係,必然不淺。

    莫言心裡是羨慕嫉妒恨,可是當藍衫文士阻止他時,還是露出猶豫之色。

    封宜奴詫異不解,看了一眼身邊的文士。

    文士輕聲道:「姐姐剛才不也說,他奏的曲子極好。

    說不定而今來了興致,看他能奏出何等曲子……若是好曲,也可欣賞一番,為姐姐熱個場子不是。」

    封宜奴想了想,點頭答應。

    「那,就且看他能有什麼表現吧。」

    莫言見封宜奴不追究,於是便退到了一旁。

    心裡面,對那藍衫文士更加好奇,好奇這人的身份,竟能說動封宜奴。

    而封宜奴見周圍無人,壓低聲音道:「妹妹可是看上了這郎君?」

    藍衫文士臉一紅,忙說道:「姐姐休要胡說……只是自清真居士故去後,卻少了一個能與自家談論曲樂之人,終究讓人有些難過。方纔我見此人,奏嵇琴時指法古怪,頗有新意,似是個懂音律之人,所以才想要再看一看,他是否有真才實學。對了,請姐姐幫忙打聽一下,此人的來歷?」

    封宜奴話出口,頓覺失言。

    眼前這藍衫文士,雖然和她情同姐妹,但身份和地位,終究有些懸殊。

    剛才那些話若傳出去,弄不好就會有人人頭落地。

    不過,見文士並未生氣,封宜奴總算放下了心,連忙道:「這好辦,我自會去打聽。」

    「莫言!」

    「小僧在。」

    「可識得那郎君?」

    「倒不太認識……不過,他手裡的嵇琴,似乎另有主人……好像是沃廟朱老漢的嵇琴。說不定是朱老漢晚輩,回頭小僧打聽清楚,就來告知。」

    「煩勞師父。」

    「不敢,不敢……」

    莫言連連擺手,卻趁著靠近封宜奴的時候,用力的呼吸了一口氣,感受那空氣中所浮游的香氣。好在,他這動作不明顯,封宜奴也為覺察。

    「兀那鳥廝,怎跑上台了?」

    「我等今日是來看封行首獻藝,怎地上來了一個瘋子?封行首何在!」

    「滾下去!」

    玉尹登上了廣場之後,引來一陣喧囂。

    這八角琉璃殿不小,周圍聚集了許多人。不少人並不知道,玉尹是什麼人,於是破口大罵起來。更有人擼袖子,就要衝到那廣場上,把玉尹趕走。

    「休要上去?」

    「怎地?」

    「你招子莫不是瞎了?看清楚,那是何人!」

    廣場周圍,點著一圈燭火,把廣場照映得通通透透。

    「那不是玉小乙嗎?」

    有認得玉尹的人,立刻一縮脖子,退了回去。玉尹雖然不是那種橫行霸道的人,但是在開封府,也小有名氣,不少人都識得玉尹其人。

    當然了,也有那不知道玉小乙何方神聖的漢子,噌的就跳上了廣場。

    卻在這時,嵇琴忽響。

    燕奴正準備衝上去把玉尹拉下來的時候,玉尹低頭,持弓子在線上拉開,嵇琴發出一種古怪的聲音,高亢而響亮,竟壓住了週遭的喧嘩。

    長笛!

    玉尹用嵇琴,奏出長笛聲響,是那樣突兀。

    他猛然抬頭,黑髮隨之揚起,臉上露出一抹淡淡的喜色,奏響一曲。

    梁祝……

    玉尹演奏的,是在後世頗有名氣的一首《梁祝》樂曲。

    不過,這梁祝屬於協奏曲,他沒有那種能力。可是,當他將靈魂完全寄托在這嵇琴之上的時候,竟使用他前世刻苦學來的技巧,模仿出長笛之聲。

    一曲梁祝,伴隨著幾聲撥弦,令人恍若在雲端,拉開了序幕……

    管絃樂梁祝,長二十六分鐘。

    開篇所講,是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嵇琴獨特的音質,雖然無法模仿出小提琴的音色,卻足以模擬出那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愛情,是美麗的!

    李清照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了淒迷之色。

    那裊裊曲樂,竟把她帶回少女時代,眼前似乎浮現出,初遇趙明誠的場景。

    那種猶若從天上鳥瞰人間,撥開雲層,漸漸清晰的感覺,令李清照沉迷其中。

    燕奴也愣住了!

    小乙何時有這等本領?

    在燕奴的記憶裡,玉尹是個好與人爭鋒,好勇鬥狠的人。從未見過他擺弄樂器,更沒有看到過,玉尹演練……

    「小乙,一直都在試圖證明自己,想要讓你接受……」

    岳飛的話,在燕奴耳邊迴響。

    難道說,這是小乙在私下裡偷偷摸摸練成,希望給自己的驚喜嗎?

    心裡,頓時生出一種莫名的感受。

    燕奴忙上前幾步,站在廣場台下,遲遲看著玉尹。

    從八年前,她就沒有正眼看過玉尹。哪怕成親了,心裡更多還是岳飛的影子。突然間,燕奴覺得那台上的玉尹,竟然顯得是那樣陌生。

    這才是真正的小乙嗎?

    燕奴咬著嘴唇,眼中閃爍淚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