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繼續推薦常歡樂的新書《超級曖昧高手》,這是一本有點風騷、有點淫-蕩、有點搞笑、有點內涵但不太多的好書。
以前有句話,叫做「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意思是楚地出人才,尤其是這裡人才鼎盛。
先不提二十世紀嶄露頭角的那幫建國功臣,只說呂布現在親眼見到的一些人才,龐統、馬良、馬謖、劉巴、蔣琬、潘睿、廖立、黃忠、李嚴、文聘、霍峻、向朗,如果再算上曾經跟荊州有過交集的諸葛亮、徐庶、司馬徽以及隱居此地的黃承彥、龐德公,可謂是人才濟濟。
究其原因,荊州在東漢末年戰亂時期是學術中心,這裡相對安寧的環境為培養傑出人才提供了條件。最有名的學術領袖是龐德公、司馬徽、宋忠等人,他們各有許多弟子。
龐德公是當地士族領袖,司馬徽是穎川人,視德公為兄長,被德公稱為水鏡先生,兩人親密到不分彼此的地步。龐德公讓從子龐統去見教司馬徽,龐統被徽讚譽為南州冠冕,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了諸葛亮的姐姐,諸葛亮每次見龐德公都參拜,龐德公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這兩個晚輩學生被司馬徽推薦給了劉備,司馬徽其他的學生比較有名的有徐庶、石韜、孟建、崔州平。歷史上龐德公子龐山民與徐庶、石韜、孟建等都入魏,龐山民任黃門吏部郎,徐庶御史中丞、石韜典農校尉、孟建征東將軍。諸葛亮追隨劉備。龐統首先擔任了周瑜的功曹,後來追隨劉備戰死。是入蜀的主要謀士。
宋忠,一名衷,字仲子,南陽章陵人。在演義上,劉表死後,他曾代表劉表繼承人劉琮和大將蔡瑁等人向曹操上降表,在返回途中,路過新野。為關羽所獲,劉備方得知劉琮已降曹操一事,劉備在斥責宋忠後將其釋放。劉備是個沽名釣譽之人,他之所以釋放宋忠,是因為他礙於名聲,不敢殺宋忠。
宋忠是大儒,曾與學者綦毋闓共同編撰《五經章句》。為漢末魏晉時期律學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蜀諫議大夫尹默、魏衛將軍王肅、學者李撰、吳太常潘濬都曾師從於他,這些人物雖然大多都沒有什麼名聲,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三國形勢,比如潘濬,他的存在。就曾對蜀漢劉備集團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潘濬,字承明,武陵漢壽人,蜀漢重臣蔣琬的表弟。潘濬為人聰察,對問有機理。潘濬二十一歲時師事於宋忠。並受到建安七子之一的山陽人王粲賞識,因而知名。被劉表任命為江夏從事。當時沙羨縣長貪污**,被潘濬審查處死,使得全郡震驚恐懼。後來擔任湘鄉縣令,治理頗有名聲。後來,劉備領荊州,用潘濬擔任治中從事。劉備入蜀,留潘濬統典荊州事務。然而鎮守荊州的武將關羽有不敬士大夫的惡習,跟潘濬不和,文武不和,荊州不安,可以說荊州被呂蒙佔領,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關羽和行政長官潘濬不和所致。
孫權襲殺關羽,併吞荊州之土,將領官吏都歸附,而獨獨潘濬稱病不前往相見。
孫權派遣人用車到潘家,連床帶人搬來,潘濬伏面貼著床席不肯起身,涕泣交錯縱橫於臉龐,哀傷嗚咽無法自制。孫權慰勞並與他談話,用手巾擦拭潘濬的臉孔,潘濬起身下地拜謝。孫權用潘濬為治中,荊州諸軍事都向潘濬諮詢,荊州迅速安定下來。
五溪蠻夷叛亂集結,孫權讓潘濬假節,督導諸軍討伐他們。潘濬信賞必行,斬首以及生擒,數以萬計,各個蠻族受到致命性創傷,從此衰弱,五溪地方歸於寧靜。
當時潘濬的姨兄零陵人蔣琬為蜀漢大將軍,有人對武陵太守衛旌密告潘濬,說潘濬派遣密使和蔣琬互通消息,有托身於蜀漢的意思。衛旌以此啟告孫權,孫權說:「承明不作這種事的。」即刻封起衛旌所呈的表示於潘濬,而徵召衛旌回,免他的官。
先前,潘濬與陸遜都駐在武昌,共同掌管陪都事宜。潘濬還軍後回復故職,當時中書典校呂壹,竊弄權柄,擅自作威作福,潘濬和上大將軍陸遜同心為國家感到憂慮,每談論及此都痛苦而流涕。呂壹彈劾丞相顧雍、左將軍朱據等人,都被禁止會見。黃門侍郎謝宏在閒聊中詢問呂壹:「顧公的事情如何?」呂壹回答:「不樂觀。」謝宏又問:「如果顧公被辭免罷退,誰會來代替他?」呂壹還沒回答謝宏,謝宏說:「是不是潘太常來擔任這個職務?」呂壹考慮良久後說:「應該正如你所說。」謝宏告訴呂壹說:「潘太常每每切齒痛恨你,只是由於武昌距離遙遠沒有辦法行事罷了。今天來代替顧公,恐怕明天就擊斬你了。」呂壹大為恐懼,遂化除顧雍的事。潘濬請求回朝,前往建業,打算用盡辭語直言極諫。到達後,聽聞太子孫登已經數次上言此事而不被採納,潘濬便大宴百官,打算在席間親手誅殺呂壹,再一死為自己獨斷的行為謝罪,同時抵命,為國家除去禍患。呂壹聞知密報,稱有病不前往。潘濬每次覲見,都痛陳呂壹的奸邪陰險。因為這樣,呂壹的寵幸一步步的衰微,後來遂被查明而誅戮。孫權引咎責怪自己,因而向大臣致歉。
站在蜀漢的立場,感覺有些可惜的是,由於關羽又和潘濬關係惡劣,所以蜀漢失去了這麼一位剛正不阿的一方將帥。站在潘濬的立場,我們也不禁為他感到一絲欣慰,他不但得到真正適合他的明主,而且,由於他在赤烏二年先陸遜而去世,才不至於看到老友在赤烏八年被孫權活活氣死;我們真不知道如果性格正直的他,要是遭逢赤烏八年的事件會怎麼樣。潘濬。是一位在孫權心中的地位,與陸遜相等的大人物。
後世看演義長大的人們。總以為關羽是神,做什麼都是正確的,但就從潘濬這個人的境遇變遷上,就能看出關羽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總之,呂布是絕對不會任由這樣一個驕傲自大、目無餘子、跟文臣不和的武將去鎮守荊州這樣一個兩面環敵的地方,其實當時讓張飛鎮守荊州,未必會比關羽差。
潘濬和蔣琬一起前來拜見呂布。呂布都待之甚厚,這兩個都是執政人才,是呂布日後非常需要的人才,畢竟天下很快就要一統了,呂布已經不需要太多軍事人才而需要很多執政人才。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東人。和表弟潘濬都知名於當世。歷史上,蔣琬以州書佐隨劉備人蜀後,提拔為廣都縣長官。對縣官之職,蔣琬殊感屈才,便眾事不理,終日醉酒。一次。劉備出巡廣都,蔣琬正爛醉如泥,無法前往迎接,劉備勃然大怒,將加以嚴厲的處罰。諸葛亮勸說:「琬社稷之器。非百里才也。政在安民,不尚修飾。願察之。」劉備尊重諸葛亮的意見,只給以免職,不再加責。劉備為漢中王時.任命他為掌管文書的尚書郎,後來任諸葛亮的東曹椽、參軍、丞相府長吏兼撫軍將軍等職,成為諸葛亮的重要助手。諸葛亮南征和北伐,留琬統管丞相府事宜,不負所托,坐鎮成都,總是足食足兵,提供前線。
諸葛亮病倒在北伐前線五丈原,臨死前秘密上書給後主劉禪:國家大事應托付給蔣琬,劉禪遵照諸葛亮之囑,先後任命蔣琬為尚書令、益州刺使、大將軍、封安陽亭候。諸葛亮猝然病逝於戰爭前線,外有強敵魏軍壓境,內有楊儀與魏延不和,朝廷籠罩著惶恐不安的氣氛,獨蔣琬胸有成竹,鎮定自如。蔣琬政治上忠實執行諸葛亮的謀劃,明察善斷,循法治國,不喜阿順,不聽讒毀,故群臣悅服,樂於效命。
蔣琬屯駐漢中六年,未能實現北伐大計,又想到諸葛亮在世之時,數次出兵秦川,因道路艱險,運輸困難,均未曾攻下,於是改變戰略,打算多造舟船,從水路東下襲擊魏國。蔣琬自駐涪陵,利用涪陵水陸四通之便,策應東西,可惜身患重病,功敗垂成。
蔣琬、潘濬此二人皆是宰輔之才,但現在都只有三十歲左右,呂布讓他們在自己身邊做大司馬掾半年後,又在洛陽中央大學堂政治學院進修半年,先下派到荊州和益州交界形勢惡劣之縣做縣令,然後逐步提升。
呂布對現在獲取到的人才,有兩個安排,四十歲以上的就定格了,沒有必要下基層鍛煉,但他的成長髮展基本上很難超過歷史上的成就了,四十歲以下的、有悟性的,就安排到基層鍛煉,逐步陞遷,一定要讓他們接觸到民間疾苦,不然他們太快陞遷上去,對他們自己對國家都沒有好處,歷史的鐵證早已顯明,拔苗助長式、飛機提拔出來的人才絕大多數都會於國無益。
蔣琬、潘濬之後,又有一人投靠呂布,他就是廖立。
廖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歷史上,孫權遣使與劉備通好,問諸葛亮當今天下誰有經天緯地之才能?諸葛亮答道:「龐統、廖立都是荊楚一帶的奇能異士」,充分肯定了廖立的才能。
劉備做了荊州牧後,征辟廖立為從事,廖立還不足三十歲,就被陞遷做長沙太守,建安二十年,孫權遣呂蒙襲擊荊南三郡,廖立不戰而逃,逃回成都,劉備向來賞識他,沒有責備他,還任命他為巴郡太守,後來劉備做了漢中王,又任命他為侍中。劉備死後,劉禪即位,把廖立貶為長水校尉。
廖立孤高自許,認為自己的才能只在諸葛亮之下,但地位卻還不如李嚴,對職位不滿,牢騷滿腹,開始批評時政,甚至批評先帝劉備一再失策、導致荊州覆滅、關羽身死、夷陵之敗損兵折將等等,卻忘了劉備一直都很賞識他,劉禪忍無可忍,把他流放汶山郡,廖立後來在流放地得知諸葛亮的死訊,垂泣歎曰:「吾終為左衽矣!」因為諸葛亮之後的蔣琬、董允等人,根本駕馭不了他,更不敢重新啟用他。
呂布跟廖立交談過,發現他確實有才,可能才能跟剛才會晤的蔣琬、潘濬差不多,但他的氣度不夠,需要好好鍛煉一番,才能入朝為高官,呂布把自己的意見講給廖立,廖立深思片刻,低頭領受,呂布也把他帶在身邊訓導半年,再放在洛陽中央大學堂政治學院修習半年,再放到下面任職,如果他能把自己個性裡面的缺陷修補好了,呂布還是會繼續重用他,如果他無法修補,那也沒有辦法,呂布畢竟不是夢想導師,況且大漢人才濟濟,執政人才此起彼伏,不差他廖立一個。(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