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龍騰世紀 第570章 新野鄧芝 文 / 常歡樂

    呂布本來想把李嚴撥給黃忠做副手,但恐李嚴這樣的人物不肯誠心實意輔佐黃忠,乾脆先把李嚴放在身邊調-教數年後,待他性情被磨練得謙和一些再行外放,而在呂布身邊有諸多英才為之羽翼,李嚴不論是從治政還是用兵上都不是最傑出者,他現在在呂布的幕府裡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不敢有絲毫桀驁。

    在歷史上劉備任命李嚴為諸葛亮的副手,實在是蜀地乏有大才,是沒辦法的辦法,但在呂布麾下人才濟濟,而李嚴之才不足以登到那樣的高位,呂布對李嚴的安排最高不過是邊境一州的州刺史或州將軍而已。

    李嚴乖乖地走到呂布身後,接受了他現在的身份,做呂布近衛師教導旅的一個營參軍。

    呂布收了大將李嚴後,忽然想起南陽宛城又有一員大將,只是不知他是否在野。

    呂布便問李嚴:「正方,你可知文聘文仲業何在?」

    文聘,字仲業,南陽宛人。在歷史上,為荊州劉表麾下大將,劉表死後,其子劉琮降曹操,文聘初不隨見曹操,直至曹操召聘相見,問其何以遲,文聘表示自己不能保全土境,愧於見人,曹操被這份忠臣臆下之情所感動,先嗆然而譽之,仍舊讓他守衛江夏,使其典北兵、鎮荊江。文聘也不負曹操所望,守禦荊城之際,多次引兵阻遏關羽之師,攻其輜重,燒其戰船,立下莫大之功。威名遠播。曹睿即位年間,孫權曾以五萬人圍於石陽的文聘,形勢危急。文聘堅守不動,圍城二十多日後,孫權惟有撤出。文聘乘機追上並大敗孫軍。文聘在江夏數十年,有威信、恩惠,名震各國,令敵人不敢侵入。

    文聘現在雖然年輕,沒有名聲,但同在一城的李嚴對他還是頗為知曉,知道他有名將之風大將之才,看呂布著急相問的模樣。知道主公很想得到文聘為將。

    李嚴輕輕搖搖頭,歎息道:「主公,文聘數月前已經前去襄陽袁紹麾下為將。」

    什麼,文聘已經投靠袁紹了,呂布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為失望,但也無法可想。

    呂布大軍在宛城休整兩日。便火速起兵往襄陽進發,不數日,便到新野城。

    呂布大軍駐紮在新野城外,只領了四千名近衛入城接納,黃忠、李嚴跟隨身後。

    新野城北依宛洛。南接荊襄,西臨秦隴,東通寧滬,沃野百里,八水競流,呂布原以為它是一座小城池,以為新野城也是在歷史上劉備在這裡蝸居了多年才有些名氣,現在看來竟然有股說不清的氣勢,說虛一點,就是給人地傑人靈物華天寶的感覺。

    呂布策馬站在新野城外,凝視著面前這座城牆矮小、城門破舊的小城,覺得很荒謬,這個小地方怎麼會給自己那種地傑人靈、物華天寶的感覺呢。

    黃忠和李嚴見呂布表情甚是奇怪,連忙問道:「主公,這新野城有什麼蹊蹺不成?」

    呂布便問這兩個本地人:「這新野城可有什麼名人?」

    李嚴笑道:「主公,這新野城雖小,可對我們大漢有特殊意義,沒有這新野城裡走出來的兩個人,咱們的光武皇帝就不能平滅王莽,使得大漢中興。」

    呂布來了興趣,忙問道:「哪兩個人?」

    李嚴笑道:「一位是我們開國宰相鄧禹,一位是光武皇帝的陰皇后。」

    呂布聽後,信服地點點頭:「正方言之有理,要沒有新野城裡走出來的這兩個人,就沒有後來的大漢。」

    鄧禹為雲台二十八將之首,為光武中興功臣之首,以運籌帷幄之功居多。他曾協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業之謀,後來以知人薦賢名世,並在一系列決策性問題上發揮了重大作用。鄧禹之於光武帝劉秀,如諸葛亮之於劉備,如李善長之於朱元璋。

    而陰皇后陰麗華美貌出眾,賢而有德,早年,劉秀曾立下誓言「娶妻當得陰麗華」,劉秀得天下,在外有雲台二十八將之功,在內便有陰麗華鼓舞之功。

    陰麗華縱然再美,亦是枯骨,呂布沒有任何興趣,但他對鄧禹的後人產生了興趣。

    自鄧氏中興後累世寵貴,凡侯29人,公2人,大將軍以下13人,中二千擔14人,列校22人,州牧郡守48人,其餘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但東漢安帝時,有人誣告鄧禹後人鄧悝、鄧弘等曾反對立安帝,引起安帝不滿,鄧氏遭受了一次大的劫難,此後,鄧氏不斷外遷,新野縣裡存留的鄧氏已經多是鄧氏的旁系子弟。

    在這些旁系子弟裡,有兩人最得呂布重視,一個是鄧芝,一個是鄧艾。

    最讓呂布感到可笑的是,鄧禹協助劉秀建立了東漢,鄧禹的後人鄧艾則幫助司馬昭消滅了劉漢皇室最後的政權蜀漢,從這個角度來說,東漢是興也鄧氏亡也鄧氏。

    鄧艾是三國末期最為傑出的軍事家之一,其才能可比諸葛亮與司馬懿。鄧艾在戰爭中目光遠大,見解超人,具有難得的戰略頭腦。作戰中料敵先機,始終能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在與姜維的數次交戰中未嘗敗績。其偷度陰平一役,堪稱中國戰爭史上歷次入川作戰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為軍事史上的傑作而載入史冊。鄧艾又善於屯田,本身就是從典農都尉學士出身,後來得到司馬懿賞識才開始發跡。除了鄧艾不善於在政治上自保之外,他幾乎是一個完美的統帥。

    呂布大概記得鄧艾出生在公元197年左右,而現在只是公元192年,有可能鄧艾的父母還沒有成親。

    呂布遺憾地想到,歷史已經被自己改變了,鄧艾父母的命運也被自己改變了,那鄧艾還會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出現呢。

    不只是鄧艾,姜維、杜預、王睿等在三國晚期大發異彩的人物能不能重現歷史的光芒,都是一個未知數,甚至有可能都會湮滅在歷史之中,這算是呂布改變歷史的一個致命傷吧。

    呂布現在唯一能夠招攬的鄧禹後人便是鄧芝。

    鄧芝,字伯苗,是在曹操打到荊州的時候,逃往蜀地,雖然是世家子弟,卻是流亡的旁系子弟,並沒有受到重視和禮遇。當時在益州做從事的張裕擅長相術,鄧芝去投奔他,張裕對鄧芝說:「先生七十歲過後,做官可做到大將軍,而且會封侯。」鄧芝聽說巴西太守龐羲好接待士人,就前去依附他。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鄧芝做郫縣邸閣督。先主出巡來到郫縣,和他談話,感覺他有過人之處,於是提拔他做郫縣令,後又升為廣漢郡的太守。

    插一句閒話,劉備這傢伙算是慧眼識英的明主,從軍旅裡提拔魏延,從小吏間提拔鄧芝,說馬謖言過其實,可謂有識人之明,這樣的一個傢伙,若不是基礎太差,恐怕早就崢嶸起來了。

    鄧芝所在之處都清廉嚴整,很有政績,內調入朝升做尚書的職務。

    劉備在永安駕崩後,鄧芝出使東吳,成功勸服孫權與魏國絕交與蜀國交好,孫權甚是器重鄧芝,屢次有書信和鄧芝互通音信,並送給他豐厚禮物。

    等到諸葛亮往北進駐漢中之後,任命鄧芝為中監軍、揚武將軍,同趙雲伏兵箕谷,後來蜀軍撤退,唯趙雲、鄧芝軍不損兵將。鄧芝後來屯守江州,官至車騎將軍。延熙十一年,涪陵屬國的人殺了都尉反叛,鄧芝率領軍隊去征討,一去便殺了他們的統帥示眾,百姓因此可以平安過日子。

    鄧芝做將軍二十多年,賞罰分明而有決斷,善於體恤部下士兵;他自己本身的衣食依靠公家供給,不隨便接受不明不白的錢財。他一向儉樸,但始終不肯營謀私人財產,妻子兒女不能免於挨餓受凍,他死的那一天,家裡沒有剩下什麼財物。他個性剛強直率,不會掩藏自己的心事和感受,爭取不到士人們的友誼。他對同時代的人很少有尊敬推崇的,只是特別器重姜維一個人罷了。

    這樣的一個人才,現在在做什麼呢?呂布派人探訪,發現年滿二十一歲的鄧芝在新野縣衙當差,做一個普通的刀筆縣吏而已。鄧芝做刀筆小吏,也是迫不得已,畢竟原本不可一世的鄧氏已經衰落了,畢竟他只是鄧氏的旁系子弟,縱然才學出眾,也只能尋得縣吏官職養家餬口而已。

    呂布命人招來鄧芝,跟鄧芝暢談一番,發現鄧芝雖然年輕,但熟讀典籍,對軍政諸事都有自己的看法,看來他很有希望成長為歷史上那個蜀漢名臣,再經過呂布的用心培養,有可能比歷史上的他還要卓越。

    呂布本來想如同歷史上那樣任命鄧芝為趙雲的參軍,以重現他們歷史上共同搭檔而產生的榮光。

    後來呂布轉念一想,歷史上鄧芝和趙雲搭檔時,趙雲已經五十多歲了,鄧芝也五十多歲了,兩人都是曉暢兵事的宿將,所以搭檔在一起,配合默契,不會出什麼問題,但現在趙雲跟隨呂布三年,逐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大將,但鄧芝只是縣吏出身,還沒有經歷過陣仗磨練,現在驟然讓他做一個師兩萬人的參軍,有很大可能幹不好,又會破壞他跟趙雲本來可以建立起的搭檔友誼,不妥。(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