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鬼神傳說

第一卷:鬼影神蹤 第六十九章 悟道成真(下) 文 / 入夢之人

    更新時間:2011-01-28

    按說周誠突然明悟了這麼事情應該對他有極大的好處,而事實上卻恰恰相反,因為當他感覺到自己現在的修行只不過是一些小術,完全偏離了追尋大道的本意,他不禁開始懷疑自己的修行,感覺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

    結了元神又能怎麼樣,雖然可以擁有長到普通人無法想像的壽命,但終歸會有腐朽的一天,就算神通再大又能如何,當自己死後卻無法留下任何東西,要不了多久曾經能夠證明自己存在過的一切也都將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修行者萬萬不可懷疑自己的道,更不能否定自己的一切,一旦修士認定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失去了意識,那麼他的修為將會瞬間崩潰瓦解。但修士又不得不懷疑自己的道,若是從來就沒有懷疑過自身那又如何談得上超脫,又如何能夠認清自我。

    其實修行的本身就是一種由無知到認知,再到懷疑,最後經過種種探索之後再次肯定的一個過程。只有先疑道,最後才能悟道,正所謂不破不立,只有打破原本固有的東西,才有可能接觸到全新、更加廣闊的世界。

    周誠此時正是如此,當他受到那老者的影響之後自然而然的悟出了許多修行的真義之後就開始對自身產生了懷疑。這些懷疑有可能造成三種結果。

    其一,周誠直接將這些懷疑從自身的精神之中抹去,也就是主動放棄這次悟道的機會,如此一來他也就沒有了任何危險,只是從今以後再也無緣求證大道。

    其二,周誠懷疑了自身而又沒有求證這些疑惑,從而道行消退,靈智消散,從而退化成為一個普通的生靈,從此陷入到魔障之中,惶惶不可終日。

    其三,周誠能夠做到破而後立,開始踏上真正的修道之旅。這破而後立並不是說周誠會一下變得有多利害,不是說他真實的修為能夠憑空晉陞為真正的元神期。這破的是他原本對於修行的認知,立得是今後修行的目的,這是一種精神的轉變,是一種思維的轉變。

    其實周誠此時面臨的已經不再是真空劫。修行界之中有眾多的修士,但從來沒有哪一個修士會在真空劫之中去面對了這些問題。真空劫的本質就是要找到什麼是『我』,而周誠現在面臨的卻是什麼是『道』,如何求證這『道』。

    而周誠之所以突然陷入到這個問題之中卻是因為那老者的緣故。在這一段時間,那老者常常會在有意無意之中在水塘邊向那個小男孩講解一些看似普通實則深奧的至理名言。

    這些至理名言都是一些世人皆知的道理,周誠當然也有所瞭解,按說如今再聽這老者講解也不應該有如此巨大的反應。但真正聽聞了老者的講解之後周誠才知道那些至理名言竟然包含了無盡的信息,遠非表面的一句那麼簡單。

    在老者的口中的名言並非是一句話,而是一種系統而完整的人生準則,它不是對某個場景或某個現象,而是一種需要人們一生來堅守的信念與行為準則,是一套可以讓人們精神解放的法門,也是一種貫穿了人們一生的理念。總歸來說那些名言都是一種人生的境界,是人們企圖在精神世界之中超脫自我,求得內心安寧的境界。

    世間有多少至理名言,有很多。但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將這些至理名言理解透徹,幾乎沒有,起碼在周誠認識的人當中也只有這個老者可以算上唯一的一個。因此當周誠聽聞到那老者將原本世人皆知的至理名言突然拓展成為一為一個個奇妙的人生境界的時候,他不禁感覺到了無數隱藏在世間的至理。

    這些又給他原本的人生觀念造成了極大的衝擊。就好比是一個原始社會的人誤入現代,那現代社會的一切將會把那人固有的思想硬生生擊潰,這人要麼漸漸的開始自身的觀念融入到現代,要麼不能適應現代而淪落。

    周誠倒不至於會淪落,不過當他得知這世間還有一種完全不同於修士的修行者,有一種完全不同的修行之法,還是一種有可能真正接觸到道的痕跡,甚至可以做到真正的不朽,周誠不禁陷入到兩難的選擇之中。

    如今擺放在周誠面前的是兩種道路,這情形有些像是周誠就是一飢餓的人,在他面前有兩種不同的食物,一種是無味的白饅頭,這饅頭觸手可及。另外一種卻是山珍海味,看起來它就在自己面前,但伸手拿的時候又遙不可及。

    周誠如今就是想要山珍海味卻又怕拿不到反而連饅頭都丟了,如此一來當真是丟了夫人又折兵,最後連一樣都無法得到,最終只好活活餓死。但若是讓周誠光光吃了饅頭,他又怎麼能甘心。

    在周誠內心不斷掙扎的時候,他反而將自己陷入到真空劫的事情已經完全忘記了,也根本不去想起何時才能脫劫而去,只是一心衡量著兩種修行之路各自的好壞。

    真正的修士是以修法為求道,這是一種一步步、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修行之法,且有無數前人遺留下來的經驗,雖然要證得大道有些不可能,但只要是開了靈智的生靈就可以沿著前人的開闢出來的道路一步步走向巔峰。

    而聖人之道卻虛無縹緲,他們不修法術,不求長生,要以人生短短的幾十年時光去感悟大道,因此沒有大智慧、大毅力、大機緣根本無從談起。

    大智慧、大毅力或許可以通過後天修養得來,但機緣卻無從尋起。因為聖人往往是應時代而生,是所謂時事造英雄。不是處於特殊的時期,哪怕你有再大的智慧、毅力也不一定能夠成就聖人之道。

    換句話來說,聖人根本就是當整個文明發展到特定的時期才會自動孕育而出。他們即是時代的引領者,又是因時代而出。因此想要成就聖人之道,那麼必須能夠通曉時代變化之理,把握時代之氣運,將自身的精神融入到時代的氣運之中,以己心為天心,從而讓自身的精神永垂不朽。

    想到這裡,周誠突然明白過來,其實困擾著自己的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為自己身處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選擇。既然沒有選擇,那又何來的困擾。

    一念至此,周誠突然大悟。聖人應時事而出,在如今這個無聖人的時代自己只有選擇修士的修行之路。而自己如今連元神都沒有圓滿,更別說求證大道。因此自己真正應該做的就是腳踏實地,一步步的修行,將那追尋大道的門給打開,真正的踏入那大道之門。

    這門之後會是什麼?周誠不得而知,但他相信真正踏入那門之後必將有一個廣闊的世界。相比與那門之後的東西來說,一顆真正向道的心才是最為重要的,這也是修行最為本源的東西。

    瞬間的明悟過後,周誠的心靈漸漸的開始清寧,精神之中的那點本源的靈性瞬間壯大,這靈性的種子化成的小芽迅速的變大,不但的伸展出一根根纖細的根系伸向整個精神世界。這小小的樹苗就是周誠的道,隨著周誠修為的加深,它將不斷的成長。這小小的樹苗是比元神更為神妙的東西,是周誠感悟到的大道在他精神之中投影,即是這天地宇宙的本源,又是他精神的本源,是一種修行的道果。

    當這道果開始真正的生根發芽之後,周誠已經在不知不覺之中渡過了真空劫,他真實的修為已經達到神通期。修行到神通期的修士在人類當中已經可以被稱為真人,意為不會違背自身真實本意的人。而這種人在當今的修行界之中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一個高手,也只有這種境界的修士也可以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修行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