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網游動漫 > 馬洛科的戰鬥筆記

c市挑戰賽小組賽 第一百五十九章 挑戰賽的反思 文 / 像樹果

    更新時間:2012-06-21

    八月二十日,c市挑戰賽的四強賽與決賽同天舉行,賽程安排為上午是個人四強賽,下午團隊四強賽,晚上將舉行個人賽和團隊賽的冠軍賽。

    由於本次挑戰賽前期賽事話題不斷,徹底引爆了wargame玩家們的熱情,再加上這一天正好是星期六休息日,前來觀看比賽的人數再破新高,約有八萬觀眾前往新世界會展中心觀看這次比賽。

    可惜的是,新世界會展中心面積有限,僅僅能夠同時容納三萬人次,其他的五萬人不得不頂著夏日的烈陽在主會場外的廣場上通過大屏幕觀看這次比賽。

    上午的個人四強賽,第一場在馬康與血戰獄刀之間展開。

    這一場血戰獄刀似乎拼勁了全力,打的極為出色,甚至一度將馬康逼入了絕境,而馬康的攻擊則在血戰獄刀純屬的「蜉蝣步」面前顯得格外無力,尤其是在中場的時候,馬康因為被動而放棄了比賽,接連遭受重創,好在他的裝備精良,一身op值高達9200點的防具為他減免了不少傷害,不然恐怕一早就要落敗。

    就在所有觀眾都認為血戰獄刀會取的勝利的時候,馬康卻利用血戰獄刀出手時左半身的一個空擋,用一招「劈斬」將其打入一個短暫的僵直,之後馬康更是表現出一個職業選手應有的素質,沉著,冷靜,抓住機會絕不放棄。

    在短短二十秒的時間內,馬康向所有人展示了一套完美的連招,直接將血戰獄刀的op值打至零蛋。儘管血戰獄刀才期間曾試圖用「蜉蝣步」逃生,可馬康的連招環環相扣,他的「蜉蝣步」剛剛有個起步的動作就會被馬康打斷,壓根就沒有機會全部施展出來。

    最後,馬康逆轉成功,用剩餘不到2000的op值直接連擊殺掉血戰獄刀的4000點op值,成功進入決賽。

    經過上次與任景程的「雙步對決」再加上這次的雨馬康的對戰,血戰獄刀終於明白過來,會「蜉蝣步」並不代表你就有成為職業選手的資格,「蜉蝣步」說來說去也只是一個高級戰隊技巧,它除了比較少見,其實並不見得比其他的技巧高明到哪裡去。

    回到選手席,血戰獄刀從口袋裡掏出盛浪元給他的名片,腦中在想:他是不是應該換條路走了……

    四強賽的第二場由火機vs盛浪元。

    頗有宿怨的兩個人在這場比賽中下手毫不留情,均拿出了與職業選手齊平的水準,戰鬥激烈的程度讓周圍觀眾都有著呼吸不暢的感覺。

    在這場比賽中火機徹底將自己身上的傷勢忘到了腦後,他一心只想擊敗這個數年來帶給他無限遺憾的對手,而盛浪元也似乎回到了三年前的那個夜晚,兩個人在一片廢棄的建築工地上好似古代勇士一樣進行了一場玩命的搏殺。

    這樣的比賽有多精彩實在是用語言無法表述的,也許一連串的數據可以幫助我們來說清楚。

    賽後採訪中,百分之九十三的觀眾均認為這場對戰是他們見過的最為激烈的戰鬥,讓他們真的有一種身在戰場中的感覺。

    百分之八十七的人認為這場比賽的精彩程度已經超過挑戰賽中的任何一場比賽,包括冠軍賽,而另外百分之十二的觀眾認為最精彩是應該是任景程零傷完勝血戰獄刀的那一場,僅有百分之一的人認為冠軍賽精彩。

    之後在網絡上,這場比賽的點擊率在一個小時內就突破了四十萬次,甚至很多專業的wargame論壇和網站都將這場對戰的視頻放在了置頂帖或者首頁的位置,而後僅僅十二個小時,此視頻觀看的人次已經超過一千五百萬,這個數字已經佔據了國內玩家總數的一半,對於一場業餘的比賽能夠獲得這樣的關注,絕對是個奇跡。

    這還不算完,視頻觀看人數僅僅能從側面說明這場比賽的火爆程度,不能直接論斷這場比賽究竟受歡迎到何種程度,視頻下載量才是一個真實可靠的依據,以一天為例,最終的下載數目是九百六十萬人次,而業餘比賽視頻的下載平均數是二十萬。

    九百六十萬vs二十萬,四十八倍的差距已經可以完全說明問題了。

    這場比賽最終還是由火機取得了勝利,而在全國也至少有五百萬玩家同時記住了「火機」這個遊戲id,一個比職業選手還強的業餘選手。

    而如果要是讓他們知道火機是在舊傷復發,腿腳不靈便的情況下打出如此精彩的比賽,不知道眾人會有怎麼樣的反應,恐怕一場名為「火機」的風暴就要席捲國內整個遊戲界了。

    可惜,這個問題永遠也沒有辦法得到答案了,因為火機在當晚匆匆結束了與馬康的冠軍爭奪戰後就登上了前去美國的飛機。

    至於個人賽的冠軍則有馬康奪得,不過大部分人認為馬康的這個冠軍實在值得值得商榷,先拋開他前職業選手的身份不談,火機在這場比賽中明顯不在狀態,整場比賽打的似是而非,進攻無力,防守又是漏洞百出,雖然與馬康糾纏了將近四十分鐘才結束了比賽,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火機這邊肯定是有什麼問題。

    而隨著馬康取得c市挑戰賽的冠軍,另一個話題也火爆起來,就是關於退役職業選手參加業餘比賽是否合適的話題。

    這個話題是陶娜在當期的《晚報》中提出的,她的論據是輝煌杯挑戰賽一向被認為是新秀賽的補充,是職業戰隊選拔人才的另一個突破口,被譽為「新秀賽外的新秀賽」,現在一些退役職業選手充斥其間造成了一些有份量有機會的業餘選手無法前去參加全國比賽,而贏得他應該贏得的關注,是不是太不合適了。

    這個論點說起來其實很站不住腳,因為輝煌杯並沒有規定職業選手不能參加,早期的輝煌杯還是有不少職業俱樂部為了練兵而讓其戰隊參加的,只是後來隨著職業圈的規模不斷擴大,友誼賽才逐漸替代了這種模式,而輝煌杯也逐步蛻變成了一場業餘賽事。

    可另一個事實也真的無法讓人忽視,那就是越來越多的退役職業選手來參加輝煌杯,他們憑借自己老辣的實力和經驗把很多才華橫溢的孩子們擋在了全國賽的大門口,讓他們無法在全國比賽中展示自己,從而失去了進軍職業圈的機會。

    作為新秀賽的補充賽事,這確實與其宗旨相悖論,畢竟退役職業選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加入職業俱樂部了,他們參加輝煌杯挑戰賽所為了就是那五十萬的冠軍獎金和三十萬的亞軍獎金,既然單純的目的只是錢,無什麼不能把機會讓出來給那些有希望加入職業俱樂部的孩子們呢,難道他們在做職業選手的時候數百萬的年薪還不夠他們話嘛?

    陶娜的這篇文章只有短短數百字,可文章中提出的每一個讓人事實都無法讓人反駁,也絕對的引人發省,可這篇文章真正引起重視還是三天後的職業聯賽後的採訪中。

    被採訪的人正是李瀟,他退役後的接班人選劍天城俱樂部一直保密,也是媒體關注的焦點,當晚這個話題依舊很熱,不過在李瀟的太極推手的引導下,問題的方向不知怎麼就偏到了聯賽新秀的問題上。

    而就在有人說現在聯賽中人才凋敝,職業圈魚龍混雜,真正能拿得出手的新秀並不多之後,李瀟就拿出陶娜的這篇文章來說事,原本只是一場普通的採訪,最後卻引發了一場深刻的反思。

    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的雙重推手下,一個問題被推到了所有的wargame職業人的面前:是優秀的新人不多,還是我們沒有給他們應得的機會?

    大家忍不住都在想,為什麼現在有潛力的新人越來越難找,而很多新人也寧願放棄進入職業圈的機會,走上高考的獨木橋,難道僅僅是因為高度商業化的職業聯賽所帶來的負面作用嗎?

    其實真不見得,不完善的選秀機制也是一個大問題,現在要成為職業選手無疑是四種方式,第一參加新秀賽,第二進入職業俱樂部的新人培養中心,第三等著職業俱樂部的新秀探子來發掘,第四就是參加輝煌杯挑戰賽並打入全國賽。

    新秀賽無疑是出產高素質新人最好的地方,可新秀賽每兩年才舉辦一次,名額規定的則僅僅只有一百人,而職業俱樂部為了讓自己的培養中心贏得名氣,早早就將名額瓜分乾淨,民間的玩家想要報名也是沒有機會的。

    而進入新人培養中心看上去很美好,但國家規定這樣的培養中心只能夠在寒暑假和節假日開放,不允許全日制。wargame是一個需要大量時間練習和規範化訓練的遊戲,僅僅靠這麼點時間就想培養出令人驚訝的新秀無疑是癡人說夢。

    至於靠新秀探子就的更不靠譜了,他們從屬俱樂部,能夠活動的地域很有限度,想跨省跨市很難,而一個省一個市又有多大,新秀又不是竹筍還每年長一茬,所以想找一個合適很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