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巨寇

作品相關 第一百四十四章 射日英雄 下 文 / 順流逆流

    「恨不曾與兄長並肩作戰,一同殺賊啊!」

    季風聽得心馳神往,不禁擊節而歎。

    「幸虧你我兄弟今日相聚,來日方長,有的是機會。來,乾杯!」

    要不是我早上了心,這會兒面前這位大哥可就作古了,嘿嘿,金手指一開,又撈到一名大將之才啊,季風心裡不由暗暗得意。

    「血戰潮州,流盡英雄血啊!」

    林少貓醉意朦朧,繼續講述故事。真人面前,當日情形宛如親歷

    1898年2月16日,倭國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到任。

    這位陸軍中將較之幾位前任,對待抗倭義軍更加凶狠毒辣,也更加陰險狡詐。上任之初,他企圖採用軟的手段對付抗倭義軍,即以甜言蜜語引誘抗倭首領「歸順」倭國,但終未得逞。轉而便採取硬的手段,即調集武裝力量「討伐」抗倭義軍。

    經過一番策劃,倭奴的「討伐」作戰在台灣中、南部施行。

    然而熟悉地形、消息靈通的抗倭義軍化整為零,避其鋒芒,不與其正面作戰,「討伐」折騰了一個多月遂告結束。

    如此說來,倭奴總計38天的「討伐』,豈非空無所獲、戰績全無?

    然而,倭奴的「戰果」是如此的「赫赫」:僅據倭國「台灣總督府」發佈的公報,「討伐戰」中,台胞「被殺者共達2053人,傷者不計其數,房屋全毀者2783戶,半毀者3030戶,家財損失無算」。

    這是倭國侵略者欠下台灣人民、欠下中國人民的又一筆血債!在此期間,倭奴在阿公店(今岡山)的濫殺最為暴烈,而此獸行恰恰被僑居此間的英國和西班牙傳教士親眼目睹,遂投書於香港每日日報,於是「阿公店事件」公諸於世,震動了國際社會。

    以暴易暴,血債血償。

    對倭奴*最先作出反應的就是林少貓。「貓豹」大怒,台灣民眾大怒。就在倭奴「討伐戰」宣告結束的同一日,林少貓的反攻拉開了序幕。

    「貓豹」就是「貓豹」。

    林少貓在震怒之際,仍然保持著冷靜的判斷和機敏的行動。戰役之初,就使出一招「聲東擊西」。

    這天,由林少貓親自率部,攻打阿猴憲兵屯所。黃文星、陳發等300餘人猛烈衝擊,氣勢極旺。然此役只是為了達到吸引倭奴注意力的目的,遂於攻擊3小時、傷亡20餘人後撤出戰鬥。

    緊接著就展開了倭奴侵台以來抗倭義軍最大規模的一次軍事行動。行動的目標選擇為潮州。

    為何選擇潮州?

    作為一名高明的軍事指揮者,須當懂得在敵強我弱之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避實就虛,避敵之鋒稅,擊敵之薄弱,一味蠻幹是不能取勝的。

    林少貓正是一位高明的「捕獵者」,潮州此時正是敵之薄弱所在。

    事發「突然」,大批義軍猶如天降。

    1898年12月28日晨,潮州之役打響第一槍。

    在林少貓的召集下,閩南人、客家人和高山族人均參加了此役。

    戰鬥的總指揮為林少貓、林天福、林德慶,三林均為阿猴一帶望族。3000餘名義軍在其部署調動下行動井然有序、配合有方。林少貓主攻北門,林天福主攻東門,劉安記主攻西門,吳老漏主攻南門。

    總攻於拂曉時分同時發動,一時間潮州四圍殺聲震天,槍炮齊鳴,硝煙滾滾,戰火紛飛。

    經過激烈戰鬥,義軍攻人潮州城內,潮州辦務署大樓被火燒燬,署長瀨戶及巡查後籐等倭國官員全部被殺。憤怒的百姓將平日裡橫行霸道、欺壓人民的倭國署長砍頭挖心、拔骨割陰、暴屍街頭。

    義軍佔領潮州後,遂在林少貓等指揮下分頭痛擊倭奴援兵。

    血戰潮州!血灑潮州!血染潮州!

    是日中午,倭奴攻入潮州,兩軍在街道內展開了白刃相接的血戰肉搏。一個又一個倭國兵倒了下去,一個又一個義軍戰士倒下去了……數小時、面對面的戰鬥驚心動魄,人與獸、靈與肉的搏鬥悲壯慘烈。太陽終於落山了,鮮血將它染得紅紅的。

    是役,義軍死傷千餘,殲滅倭奴八百。

    血戰潮州,永遠銘刻在台灣人民心中,永遠銘刻在中華兒女抗倭戰爭的豐碑上!

    1898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到來了。

    潮州戰役後,林少貓率部轉入山區,繼續與倭奴周旋。

    鳳山縣鳳山村,原名後壁林。此地即為臨海荒漠,既有險要地形,又易通消息,且與溪州莊遙相犄角。

    龍潛深水通四海,豹行山林達三江。

    林少貓進駐後壁林與溪州莊,將這裡治理得猶如一個獨立王國。四周挖高塹深壕,環置刺竹;圍築城堡,使之易守難攻。內部開路、鑿渠,墾水田麻園,蕃薯園數百甲。又經營漁業、釀造,設糖廠、肥皂廠,以及商行、藥局、娛樂場所。居處廣三四甲,各路志上望風來歸,常住者達四五百人。

    勇士小憩,養精蓄銳,待機而動。

    貓豹之令人畏,畏其待機之冷靜無比,畏其戰機之捕捉準確,畏其擊機之迅猛有力,畏其道機之詭密無蹤。

    1900年,新世紀的曙光初露。台胞的抗倭情緒遂又趨熱烈。一些抗倭志士如鄭忠清、林天福、吳萬興等復出,他們多為林少貓的舊屬或密友,此時又活躍在抗倭戰場。

    其間,1900年2月,柯鐵虎病逝;1901年3月,簡大獅亡被清廷出賣,慘遭倭奴殺害。

    抗倭「三猛』惟少貓尚存。

    1902年四月,倭酋兒玉源太郎籌劃再次發動對抗倭勢力的「大討伐」、「大掃除」,企圖集結重兵一舉清除抗倭勢力。

    幸虧,該計劃被青樓女子得知,而隨後又輾轉知會了洪門福建分堂。是以,林少貓及一眾義軍首領才得以及時轉移,相聚七美嶼。

    歷史上,面對倭奴圍剿,少貓挺身拚死一搏。自知倭賊大兵壓境,難以存幸。但是,堂堂中華男兒,不願屈辱於倭寇鐵蹄之下!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林少貓沒有任何畏懼,倭奴大舉圍攻後壁林前日,少貓「為母稱壽,大張宴」。

    他挽起兄弟姐妹的手,摟著兒女,簇擁在母親的膝前,大家一起唱起一首客家的山歌:

    「入山看見籐纏樹,出山卻見樹纏籐,樹先籐生纏到死,籐死樹生死也纏。」

    那是一席生離死別的謝恩宴,更是一席滿門赴義的忠烈宴!此前十餘日,連天降雨,似蒼天落淚。

    翌日,倭奴圍攻溪州莊,林少貓弟林筆,子林雄及林漏太、吳萬興等20餘人被俘。當晚,林雄因傷重而歿。

    「死者數百,少貓全家殉國」。

    林少貓的犧牲是台灣人民早期抗倭鬥爭的重大損失。他堅持抗倭長達7年之久,是這一時期堅持抗戰時間最長也是最傑出的一位義軍領袖。

    林少貓之死,標誌著台灣大規模、有組織、有基地的武裝抗倭時代的結束。

    歷史已經改變,悲劇並未釀成。面對眼前活生生的林少貓,季風心懷激盪,敬重不已。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兄長真不愧為海內奇男子,華夏真英雄。」

    「來,愚弟再敬你一杯,今晚,你我兄弟不醉不歸!」

    「好,不醉不歸!」

    「爹,林伯伯,我也敬你們,你們都是大英雄!」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朦朧月色之下,大醉的兩個男人縱談契闊,仰天長嘯,擊節而歌:

    「狼煙起,江山北望。

    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心似黃河水茫茫,

    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

    恨欲狂,長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

    忍歎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

    我願守土復開疆,

    堂堂中國要讓四方,

    來賀!」

    其時,月落星稀,波平浪靜。

    ******

    求收藏,求紅票!

    請兄弟們支持則個。

    鞠躬,下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