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華法案》是美國於1882年5月6日簽署的一項法案。它是根據1880年對《柏林蓋姆條約》的修訂而制定的。條例的修訂允許美國暫停入境移民,國會很快就執行了這一決定。
1882年,美國國會受理了共和黨參議員約翰?米勒提交的排華法案,為此,美國國會作了激烈辯論。
主張排華者的主要依據是:華人有諸多的惡習和偏見,不可能生活上美國化,不可能接受美國建立基督教基礎之上的倫理道德標準;而且華工的大量湧入,造成了同美國工人搶飯碗的緊張態勢。反對排華者的理由則是:排華違背了中美《蒲安臣條約》中的自由移民政策,而且違背了美利堅共和國「自由、平等」的立國原則。終,排華主義獲得了國會多數票的支持。
1882年5月6日,美國國會通過了美國史上第一個限禁外來移民的法案———《關於執行有關華人條約諸規定的法律》,即通常所謂的1882年美國排華法案。
法案拒所有華人勞工於美國之外十年。其1884年修正案強化了允許先前到來的入境移民離開美國和回國的規定,同時闡明,該法適用於一切華人而無論他們的國籍為何。1892年,該法案由《基瑞法案》延長十年,到1902年才被取消。
華人是1849年加利福尼亞的淘金熱中開始大量進入美國的。他們中的大多數來自太平天國運動後陷入貧困的華南,找尋著他們的財富。起初,那裡有著充足的表層金,所以華人受到了熱情的歡迎和接納。然而當容易獲取的金的儲量縮小,淘金競爭加劇的時候,對華人的憎惡也隨之加劇。本土主義者團體開始聲稱,加利福尼亞的金子是美國人的,而後開始對外籍淘金者進行**侵害。華人們被強行驅逐出金礦之後遷入了城市,主要是舊金山,從事薪酬勞動和僕役。隨著美國經濟的衰敗,針對華人的憎恨被州長約翰?彼格勒政治化,他將美國的不幸歸咎於華人苦力和1864年和1869年間簽約建造中央太平洋鐵路的華人勞工。
華人移民並不僅僅給美國帶來利益,他們19世紀70年代也成為替罪羊。他們被認為帶有不道德和不衛生的生活習慣,通過壓低工資進行不正當的商業競爭,他們也是群體暴力的受害者。且不論1868年的《柏林蓋姆條約》,1882年的法案本是臨時性通過的,可是到了1902年卻成了永久性的。
玉蘭和王雲峰僅僅舊金山生活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二人就對排華法案有著切膚之痛,當初星龍集團的招工,雖然受到廣大美國失業者和華人的支持,但是卻遭到很大的質疑,有心人甚至無端攻擊招工現場,並打著華人居心不良、同美國人搶飯碗的招牌,肆意打壓華人,而且僅僅通過這件小事件,絕大部分已被星龍集團招聘的工人紛紛退出,這給當時主管此事的王雲峰帶去非常大的壓力。
要不是後來玉蘭經過呂龍的授意來到了舊金山,通過非正常手段才化解了這一段鬧事,但是背後的錢權交易,卻讓玉蘭看到了其根本原因還是排華法案上。
玉蘭將美國發生的一切報告給了呂龍,這件事讓呂龍回憶起許多曾經的記憶,他有著後世不為人知的身份,自然知道排華法案的真正原因。
人應該是人,而不是螞蟻或者其他社會性動物。而傳統的中國社會文化,卻比較接近螞蟻社會結構。當華人用這種結構下的思想行動去面對自由社會,自然要遭殃。
這和鴉片戰爭是一個道理:白人掌握著真理,所以即使對中g人再殘酷,也掌握了道義上的制高點。
這對華人是極為不公平的,白人的歧視和侮辱,多的則是激起中g人內心的憤怒。
送走了劉易斯,玉蘭臉色一下子變的寒霜滿佈,劉易斯委婉的表示羅斯福拒絕了她的政治獻金,而且她從劉易斯的話裡聽出來,對方似乎有意制裁華人。
玉蘭緊皺眉頭,其實她並不是因為劉易斯的話生氣,而是奇怪,為什麼呂龍會說羅斯福會同情華人,進而支持取消排華法案。
然而事實情況卻完全相反,那個羅斯福不僅拒絕了玉蘭她們拋去的橄欖枝,而且還有意威脅她們。
其中的原因是什麼,玉蘭並不懷疑呂龍的話,指揮官如此對她說,就應該有他一定的道理,這一點兒她從不懷疑,但是現的變故又如何解釋呢?
「玉小姐,劉易斯這個人唯利是圖,我覺得咱們對他一定要保持警惕,今天他能為了錢和利為咱們做事,以後也能為了錢同樣為別人做事。」王雲峰也如同玉蘭一般,當劉易斯走了之後,他突然就意識到對方這一次的表現不對,因為他相當瞭解對方,所以能看出來,對方對她們似乎沒有了之前的畏懼。
「我們並不能要求他死心塌地的跟著咱們走,他是美國人,是一個白人,而且他遇到咱們之前,也是一個排華者,因為美國人的自由世界,並不適合華人的生活,之所以有這麼多中g人移民美國,是因為他們國內沒了生計,只要給了他們生計,誰還願意跑到美國來受罪,如今國內已經開始商議解決這些事情,很快就會出台相關的政策。」玉蘭從來都沒相信過劉易斯,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她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美國這個國家,總部的代表人多的是,甚至有些精英已經打入了西海岸沿海各大城市的領導階層,其中就包括舊金山。
但是她對華人湧向美國的現象表示擔憂,不過幸好國內已經開始準備,現如今上海已經開始大發展,興華黨以大決心、大手筆,決定一次性開發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開始興建工廠、學校、港口,大規模規劃居民區、商業區,並大力投建公路、鐵路。
這些硬件投資,跨越時間長,工程難度大小不一,需要工人的數量極為龐大,蘊含的商機,足以拉動整個上海市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