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明末小海盜

龍騰世紀 第180章 小冰河的影響 文 / 巨人肩膀上的木木

    別人不知道,唐繼光知道了這個消息後,就明白,這是小冰河時期巔峰到來了。

    小冰河時期全球氣溫急降,而明朝是其的重災區,一千年內冷的,一萬年內也可以排到第二位,一萬年內可以排到第七位左右。

    華北地區普遍降低一到兩攝氏,也許有人不以為意,一兩攝氏而已。災害的不說,如果將地球比喻為人體,一個人多一攝氏是低燒,兩攝氏是燒。而如果降低呢?想想都知道不會好到那裡去。

    同樣降溫也造成大面積的災荒,往日的種植時期需要改變了。別的不說,比如秋收十月,但氣溫降低了,莊稼熬不了那麼長的時間,雖然也許只是幾天,但莊稼都會冷死。那麼就得提前了春耕,或者換種一些生長週期比較短的稻穀。又好比一些兩年熟的地方,現都只能夠變成一年熟。

    只是這些農民都不知道,他們只會按照往年那樣種植,怎麼可能不遇到災荒呢?另外全球糧食都是差不多的,一般來說,糧食只有少量多餘。國是有俗話,三年豐裕一年災。也就是說三年豐收積累下來的糧食,才能夠抗得過一年的災害。

    但此刻明朝是什麼時候啊?網絡上被譽為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明朝大規模貿易,貿易規模達到什麼程呢?從明朝隆慶開關,到明朝滅亡,全球三分之二的白銀湧入明朝。根據學者保守估計,少三億五千三余萬兩白銀。但又有學者認為是五億兩白銀,總而言之這個數據不會少。

    按照三億多的數據計算,平均每年會有大概五零四萬兩湧入國。如果按照五億的計算,每年則是有大概七一十四萬兩白銀湧入國。

    同時經濟上卻並非造成數萬兩的價值,先這這數萬兩將會嚴重刺激了外貿的主力茶、陶瓷、絲綢、紡織品等行業的展,同時又帶動了不少下游產業。茶就算了,陶瓷就帶動陶土,絲綢帶動生絲,紡織品帶動皮毛、棉花、麻等。另外還有運輸、包裝等。

    這還僅僅是購買國的,他們對國輸出商品得到的銀子那裡去了?十之八又回到國人手。如此一來,每年僅僅是對外貿易,造成的經濟財富,沒有一千萬兩,恐怕也差不到那裡去。這還沒有計算對內貿易,從這裡就可見,當時國貿易如何的繁榮。

    這也造成明朝當時江南一帶都已經不怎麼種植糧食了,改為種植經濟作物。這本來也沒有什麼的,但現猛然間糧食大規模減產,造成的後果就嚴重了。

    現還好一些,萬曆能力還不錯,再加上底子厚還有幾分,但到了萬曆的子孫那裡,可就倒霉了。十年災,再加上貪官污吏橫行,就算崇禎也是有心無力。明朝的滅亡,從某種程上來說,可以說是亡於天,而非亡於人。

    只是可惜明朝統治者看不到這其重要性,又或者是說江南的大地主並不願意折損自己的利益。皆因經濟作物的利益太大了,同樣是一畝田,江南耕作稻穀,每年收穫大概有三石余稻穀,賣出去所得到的錢銀大概也就三兩銀不到。

    如果養蠶,價格又不同了,一畝桑樹一年可得三十斤蠶,按照五十兩一擔賣該收購販子的價格,也可得十五兩。哪怕除去繁瑣的成本人工,獲利怎麼也不會低於十兩。但其實這已經壓低的價格,一般生絲賣出的價格從一兩到一二十兩不等。一般情況下都是八十兩一擔左右的價格,五十兩是那些佃戶的價格。

    而今年大明出現大面積旱災,稻米的價格也不過是從原本的一石一兩銀的價格升高到二兩銀一石。換言之種田也就是兩銀。而絲綢這些因為多半都是外銷,價格並不受到太大的影響,一畝桑樹依舊可以有少十兩的利潤。

    這個情況下,大明的地主,大明的農民,會選擇種什麼呢?哪怕一石稻米提升到三兩一石,也就是之前的三倍,桑樹依舊比種稻米要賺。如果是自耕農,這個利潤加高。恐怕一石稻米提升到五兩銀,他們也依舊種稻米。

    利益面前,江南的官員又有幾個人能夠『捨小我,成大我』呢?

    生絲造就了大明海上繁榮的絲綢之路,但他也毀了江南。

    唐繼光明白其的一切,但他對此卻毫無辦法,唐繼光忽然間有些恨自己知道這些。有時候,無知真的是一種幸福。

    唐繼光離開了日本,他沒有辦法忍受自己的無所作為,唐繼光到遼東購買**,唐繼光來到的時候剛好是秋天,快冬天的時候。冬天對於遊牧民族而言是一個災害,冬天遊牧民族當往往被稱之為白災。

    因為冬天會凍死很多牛羊馬匹,而他們偏偏沒有可能冬天之前將凍死的牛羊馬匹吃光了,到了春天,這些牛羊馬匹就會腐爛。他們的財富被浪費這個冬天當,遊牧民族怎麼可能對冬天有好感呢?

    同樣也因此,這個時候的牛羊馬匹價格非常低。

    如果是北京城購買一匹普通的草原馬,大概要五十兩左右,這種還是普通的馬匹,不能夠訓練為戰馬,這類馬多半為馬、下馬,只有甚少的上馬。

    而唐繼光經過蔡志父的聯繫,現草原買賣,簡直『碉堡』了!

    一匹上上馬,價格大概十二兩五錢,也就是戰馬,上馬則是兩二錢、馬三兩七錢、下馬二兩八錢。

    當然了,來賣馬的女真人可不是什麼有錢人,他們買賣的價格是互換,所以這個價錢其實都是唐繼光買東西來的價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