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387 【少將的幻覺】 文 / 過河老卒

    奉天會議剛剛結束,李涅維奇少將就在遠東軍總司令庫洛巴特金中將的催促下返程,率部增援在元山外圍作戰中嚴重受挫的遠東第一軍。

    對土耳其和中亞地區各族戰爭中建立赫赫軍功的第16師,在遠東地區明顯的「水土不服」,師屬哥薩克騎兵團發起對元山外圍永興灣海岸要點庫巖裡的進攻戰鬥,面對日軍的野戰速射炮火和排槍打擊,在短短的十多分鐘時間裡,損失了五分之三的兵力,丟下數百具人馬屍體大敗而逃。

    輕裝追擊的俄國陸軍沒有足夠的炮火,要攻剋日軍一個師團又一個聯隊堅固設防的元山,就需要艦炮火力的支持。庫巖裡,日軍第三師團得到的一個野戰重炮大隊駐守此處,嚴重威脅到意圖利用永興灣水面的俄國艦隊。

    6月5日,李涅維奇少將到達元山外圍的玉坪第16師指揮部,接替德比庫裡奇少將出任第16師師長,實際接管了遠東軍第一軍的前線指揮權。

    無論是地圖上還是實際地理情況,元山都是令俄國海軍垂涎的天然深水良港。元山原名元山津,1880年由日軍強迫朝鮮王國政府開港,並開始駐紮軍隊。元山港瀕臨日本海永興灣,在永興灣北岸有虎島半島從北向南插入永興灣達五十多公里,與永興灣南部的葛麻角遙遙相對,形成了天然的防波堤。虎島半島和葛麻角之間,還有幾座離島,島上建設永備炮台設置炮火,將完全地封鎖海面,保障內港安全。

    奪取元山港,俄軍可以得到從海參崴而來的海上補給,無需經過曲折難行的朝鮮東海岸長途補給。在六月結束之前奪取元山港,中**隊就沒有理由跨過鴨綠江,從俄國人的盤子裡劃拉走一塊肥肉。

    以三個師的兵力。在僅有六門聖彼得堡普梯洛夫兵工廠出產的m1896年型76.2mm野戰炮的條件下,很難攻剋日軍陸陸續續經營了十多年的元山。這種野戰炮名為速射炮,每分鐘可以發射6發炮彈,卻在駐退復進機構上有明顯的缺陷。駐退機構無法像德制77mm速射炮那樣有效抵消後座力,造成火炮連續射擊時無法兼顧射速和射擊精確度。因此,每分鐘6發的射速只是理論上的,或者是胡亂開炮、浪費炮彈。這種火炮要精確炮擊敵人,只能達到每分鐘4發的最高戰鬥射速。即使如此,這種炮也是俄國陸軍能夠得到的最新型野戰炮,只有16師這樣的精銳部隊才能在第一時間裡得到。

    也就是說。李涅維奇手中僅有的炮兵連只能用每分鐘24發,總計129.6公斤的炮火投送能力,支持步兵去進攻日軍堅固陣地。

    在奉天期間,李涅維奇少將曾經在好友延山少將陪同下,觀看過清國新軍炮兵教導隊換裝下來的友阪70mm青銅野戰炮和輕便山炮,瞭解其基本性能。同時,他也得到延山少將的忠告——「不要試圖在炮火劣勢下去強攻敵軍堅固陣地」。

    庫巖裡進攻作戰遭遇慘敗,偵察結果表明日軍在庫巖裡——文川——古味吞川(河)左岸建立了以堅固堡壘為核心的弧形防線。

    沒有足夠炮火的李涅維奇少將在經過認真考慮之後。決定陸軍作戰行動以保障海軍艦炮對元山的威脅為中心,把擊敗日軍第三師團,奪取元山港的戰役任務分解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在庫巖裡進攻作戰遭遇慘敗的同時已經完成,俄軍因此確定了日軍主要防禦方向。第二階段,以第32師、遠東第一師在日軍弧形防線外圍發起連續的掩護xing進攻;以第16師轉道進攻虎島半島,力爭奪取獨久味裡、虎島裡,使海面上的俄**艦可以稍微靠近永興灣,在陸軍的指引下炮擊麗島、薪島。第三階段,在海軍艦炮炮火拔除麗島、薪島之日軍岸炮後,海軍戰艦就可以駛入永興灣,直接支援陸軍進攻元山港。

    利用海軍艦炮,是李涅維奇少將在不得已之下的唯一選擇。

    第16師的作戰計劃和要求海軍協同的要求由在(最快)城川江口巡曳的俄艦送達海參崴。因此,在庫洛巴特金和阿列克謝耶夫之間發生了一次爭吵。

    庫洛巴特金擁有較強的高司參謀能力,也有在中亞地區擔任總督和統帥外高加索集團軍的經驗。他很清楚進入朝鮮之第一軍缺乏火炮也就缺乏攻堅能力,鑒於朝鮮東海岸險峻的地形和糟糕的道路條件,從陸路運送火炮、輜重是難以想像的,只能尋求最靠近戰區的港口裝卸補給物資。然而。東海岸的鹹境道、江原道一帶,只有元山有港口設施,其他如連浦、洪源、新浦、清津等港口根本沒有裝卸軍用物資的能力。奪取元山是保障俄軍擊敗日軍的根本條件,否則,俄國遠東軍空有可調用到朝鮮作戰的25萬兵力和數百門大炮,卻無法及時、有效運用到戰場上打擊日軍。

    庫巖裡的慘敗讓第16師丟掉了三百多名哥薩克騎兵的性命,作為他們的老上級,曾經指揮他們在土庫曼、浩罕征服敵手的庫洛巴特金覺得心中隱隱作痛。以盡量小的代價換取盡量大的勝利,這是一個放在任何國家的任何軍隊都稱之為準則的原則。李涅維奇少將的計劃很務實,正好符合了中將總司令的意圖。

    豈料,阿列克謝耶夫海軍中將卻對此計劃咆哮大怒。

    「我的艦隊要對付在吳、佐世保的日本海軍常備艦隊,日本黃獼猴擁有八萬噸的艦船,需要我全力對付。讓艦隊暴露在岸防炮兵的射程之內是一件愚蠢之極的事情,只有對海戰一竅不通的荒唐傢伙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我的中將,你來看看元山港的地圖就知道,即便陸軍16師拿下虎島裡,我的艦隊依然會被麗島、薪島的火炮直接瞄準!陸軍三個師對付日軍一個團級支隊,整整追了三百俄裡也追不上,我對陸軍如此的作戰表現非常的懷疑!嗯,如果不是可憐的李涅維奇少將呈交的這份計劃,我要麼會把計劃砸在他的臉上,要麼就會把計劃交給我的叔父,尼古拉大公裁決!」

    海軍中將是先皇的私生子,羅曼諾夫家族的影子成員,受到大公保護的「可憐的侄子」,遠東軍總司令不得不平心靜氣面對阿列克謝耶夫有些無聊、無理取鬧的咆哮,還得耐心解釋海軍中將可能沒看懂或者看不懂的計劃。

    「閣下,艦隊只需在距離海岸和離島6000碼的水面上,按照陸軍步兵的指引轟擊目標就可以了。據我所知,在元山的日本陸軍只有一個野戰重炮兵大隊,裝備的280克虜伯大炮全部佈置在庫巖裡側後,無法對虎島半島以東的海面遂行炮擊。艦隊只需對付一些180口徑的舊式海岸炮即可,這些火炮和它們配用的測距儀,在6000碼以內有效。因此,艦隊是安全的,出動艦隊到元山巡邏、支援陸軍作戰,還能徹底掐斷元山——釜山或者元山——長崎的航線。」

    阿列克謝耶夫不是不講道理,而是不想為陸軍的行動擔當風險。

    中俄邊境軍事衝突,阿列克謝耶夫損失了包括當時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在內的1艘一等巡洋艦,兩艘二等巡洋艦和三艘炮艦,備受聖彼得堡的責難,若非尼古拉大公以「太平洋艦隊司令初到遠東履職,艦艇是在狹窄的水道上被敵軍虜獲為由」替其開脫,沙皇是不會輕易饒恕罪人的。

    此次為朝鮮利益而與日本打一場不宣戰的戰爭,太平洋艦隊擁有絕對的優勢,想一洗恥辱的阿列克謝耶夫就將艦隊主力牢牢抓在手裡,只等日本常備艦隊出海就行決戰。為此,他不能分兵,為此,他不能去冒海軍在沿岸地區被岸炮轟擊,在狹窄水道上被陸軍虜獲的風險。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大概就是如此了。

    阿列克謝耶夫還有一層考慮,如果遠東軍總司令主導了這場戰爭的勝利,那麼未來的遠東總督是海軍中將還是陸軍中將?海軍有對日本的絕對優勢,海軍duli謀求一場勝利對海軍中將本人有利,海軍決不能從屬於陸軍贏得一場給陸軍增光添彩的勝利。

    正因為海軍首腦有這麼多的考慮,庫洛巴特金使勁了手段,甚至在最後也暴跳如雷起來,都歸無濟於事。

    「獨力的,不惜一切代價的謀取攻佔元山港的勝利,讓海軍從此以後無話可說,讓中國人沒有任何借口出兵平安道,是沙皇陛下,是遠東軍總司令部對第一軍的殷切希望。」

    庫洛巴特金熱情洋溢的回電沒有給李涅維奇帶來任何歡樂,身在初夏季節的他如落入冰窖一般,渾身顫抖著挪到地圖前,抖索著胳膊和手指,把16師和32師的位置全部移到庫巖裡的正北、西北和正西三面。

    又經過一番痛苦的、令人情不自禁顫抖的思考,他喚來參謀軍官和傳令兵們,下達了6月18日對庫巖裡之日軍第三師團第六旅團陣地發起總攻的命令。隨後,他獨自一個人待在指揮部裡,抱著自己頭呆坐在地圖前,腦海裡響起一陣陣高亢的「烏拉」聲,他似乎看到,一群群勇敢無畏的俄羅斯士兵們蜂擁著衝向日軍陣地,在炮火中,在諾登飛機關鎗或者哈奇開斯機關鎗吐出的毒焰火流中一群群的倒下,一面聖彼得陸軍旗孤零零的在屍山血海中隨風招展(未完待續)rq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