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275 【新年新開局】 文 / 過河老卒

    275

    李鴻章德國皇帝和政府的一再挽留下,流連於德國的各大城市、港口之間,頻頻召開或者出席上層酒會,與德國高層打得是一片火熱。期間,各種各樣的消息從柏林傳到各國,引起了各國的猜想和反應。

    德國政府,一直秘密的醞釀德、日、俄同盟,利用日本伊籐博內閣及元老井上馨提倡「日俄協商解決滿洲、朝鮮」問題的態,試圖以日本和俄國遠東地區的勢力平衡,達成加強俄國和德國之間虛弱同盟的目的。政府這一態受到從瓦德西元帥擔任總參謀長以後,越來越強勢的總參謀部的反對!軍方認為俄國注定是不可信任的,借助遠東日本與俄國的和諧來達到俄德和諧的目的完全就是自說自話,對遠東政治格局無知透頂的表現。

    盛情款待李鴻章的同時,西門子、克虜伯及毛瑟兄弟工廠,還有經營思想及其保守蔡司公司,政府和軍方的組織下成立了規模龐大的投資團前往遠東。這一舉動說明德國清國的利益已經不容他國小覷!也說明德國政府想當然的德、俄、日同盟努力化為泡影,取而代之的是俄、德、清三國同盟,至少表面上,三國同盟有俄德再保險條約,有清國和俄國眉來眼去傳遞的同盟信號為保障,加上德國擴大清經濟利益各國都幾乎認定了,三國同盟年內必然締約。

    對此,各國的態完全不一樣。

    全球霸主,號稱日不落的英國認為,英俄矛盾、法德矛盾乃是歐洲及世界的主要矛盾,放眼遠東的清日矛盾只是次要的,幾乎可以忽略的。不過,英國希望是不動武的「威懾戰略」下保持自己遠東的經濟利益和主導權,說白了,就是能像以前那樣繼續掠奪大清帝國的巨額經濟利益。關外,那是不毛之地,英國人對此沒有興趣,德國親戚想去開礦,想去佔領軍火市場,就去!德國人去了關外的遼東地方,俄德同盟的條件下,俄國人就難以向滿洲南部地區擴張勢力,英國人一旁交抱雙手看到這樣的結果,何樂為不為呢?

    法國人則對三國同盟的成形憂心忡忡,開始反思自己對待大清帝國問題上的態。為此,法國政府加強對德防備的同時,需要把俄國的注意力從遠東拉到歐洲來,龐大蒸汽壓路機向歐洲開進時,可能的方向就是巴爾幹和土耳其,就勢必要與德國的另一個盟友——奧匈帝國和英國扶持的土耳其生利益衝突甚至釀成戰爭。俄國與奧匈生戰爭,德國人站大日耳曼民族立場上,勢必要出手幫助奧匈帝國。那麼,俄德同盟就會失效,三國同盟就此瓦解了。

    美國人的心思暫時還太平洋以東,大西洋以西的本土,注重與本身實力的展,與時常出現的工潮和經濟危機作鬥爭。美國人資本,本土鐵路和石油上開上投注了過多的份額,許多再過幾年才能想起這個地球並非僅有美國,還有整個世界。近的地方,無非就是墨西哥了,再遠一點,美洲地區和太平洋的夏威夷,這些都是衰弱的西班牙王國的地盤。德清俄三國同盟,與粗枝大葉、孤芳自賞的美國人有什麼關係?

    國際投機專家意大利的態不會此時表露出來,他們一般不會表示態,只有他們自己覺得機會來臨之時才用實際行動表示態。

    奧匈帝國是歐強國,國力比之德國也差不了多少,只是奧匈帝國境內的民族問題太過複雜,皇室和政府無法有效調動國力而已。他們的注意力與俄國爭奪巴爾幹地區問題上,目光決計不願意稍離巴爾幹半島半刻。

    強國們是如此態,次等強國的態就實際上,就是一個日本的態嘛!這個小國家擊敗了龐大的,自稱為興時期的大清帝國,隱隱然成為興強國了。哦,這是日本人自封的,歐洲列強壓根兒就不這麼認為,只有居心叵測,想利用日本的力量遏制俄國得到遠東不凍港,從而建設一支大海軍的英國,才會瞇縫著眼睛瞧上日本一眼。

    清德結盟,清俄結盟,為恐慌的應該是日本。

    奇怪的是,日本政府卻國際風雲被李鴻章駐留德國攪動起來時,卻保持了罕見的低調和審慎態。只有前任駐清國公使小村壽太郎國內大佬們之間遊說,要爭取與英國遠東政策接軌,脫亞入歐,結成英日同盟。小村的作為,引起持對俄協調想法的伊籐和井上不滿,而小村的背後卻有山縣的身影。日本國內正醞釀一場政爭,不過,政爭歸政爭,外交事務不能落下,既定的對清政策是個龐大而周密的計劃,無論對俄協商派還是英日結盟派,都對此看得很緊,不容半途而廢。

    日本政府依然執行親善清國、麻痺清國、「同化」清國的政策。

    1896年2月,元宵節一過,清國人紛紛甦醒過來。

    京師大學堂奠基啦,皇帝陛下按照西洋的做法,奠基儀式上揮舞了一下鋤頭;天津醫學學堂繼天津西學學堂之後開門招生了,第一批300人的名額大多被軍隊佔據;奉天礦冶學堂大清國工礦督辦張翼、盛京礦務開委員吳仰曾以及德國朋友們熱心幫助下,也盛京將軍依克唐阿騰出來的房舍,因陋就簡的開了學,的學舍已經規劃鞍山開始建設。緊接著,盛京教育總辦伍光鑒公佈了盛京舉辦教育章程,計劃奉天、錦州、鞍山、大連、遼陽、鐵嶺各舉辦一所等學堂,其遼陽的等學堂為陸軍學,優先舉辦。兩江總督劉坤一宣佈,籌資二十三萬兩,以幕僚張謇為江寧師範大學堂總辦,年內舉辦學堂招生開課。

    這些教育舉措,掀起了丁卯政的一頁,卻並不為廣大的姓所重視,不,不是不重視,而是沒錢交學費!能夠入學的都是有錢人,沒錢的,只能舉家向關外遷移,匯入滾滾的開春移民大潮去。老姓相信實的東西,皇帝近下旨免了盛京移民一年的賦稅,移民去了關外就能有三十畝荒地,那些荒地略經整理就是寶地,聽說畝產黃谷達到580斤之多。一季水稻和一季小麥,或者一季小麥加一季雜糧,粗略算一算,三十畝地能夠支持起一年收穫萬斤,除卻繳納2000斤軍糧,自家消耗4000斤,還能賣出4000斤。辛苦一年下來,自家的孩子就有錢進學堂讀書了!

    反正,那些搶先一步去了關外的鄉親們,軍軍屬們都帶話回來,闖關東當移民,比困死黃淮澇地或者貧瘠的黃土高原強了一倍!

    二月下旬,年的第一波移民大潮抵達山海關。第一軍軍需部各兵站及輜重部隊傾全力給予協助,三十多萬移民安全通過遼西走廊,到達錦州後得到補給,向東、向北繼續前進,大凌河、雙檯子河、遼河兩岸的荒地頓時活泛起來,還有大批的移民朝著廣寧、民廳開進。

    關內各州縣很快通報關外軍團司令部及盛京將軍衙門,消息匯攏之後,又有五十萬移民將陸續出,預計麥收過後到達奉天一帶。

    移民大潮出現了,西學大潮掀起了,1896年開春的重頭戲還不是二者,而是特科春闈。各省督學已經得到八里廷寄來的試題,的考試方法也廷寄之內。大部分省份免縣、府學試,報名者無論身份直接鄉試,選撥人才後赴京會試、殿試。沿海省份免縣試,從府一級選撥人才入省進行鄉試。沿海省份另有特異人才選撥辦法,可由府道學政推薦,督撫初試合格者保舉直接入殿試。

    光緒二十二年,丙申年春正月乙卯日,光緒皇帝華殿接見各國公使,按例頒賞禮物之後,出上諭,曰:政孔急,人才奇缺,丙申特科開試募才,皆以優禮待之,特詔明官臣工,天下萬民,兩科三甲者,破例授五品京堂銜並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兩科進士及第者,授品銜分各地任職。」

    以往的殿試前三甲也就是翰林院編修、修撰的職分,品官銜就撐死了。進士們要運氣好才能得到實授的七品縣令,運氣不好的,等著!有的人等到進黃土了,也未必得到實授的縣官之職。這一回,朝廷動真格的了,真要重用西學幹才了!

    乙卯上諭剛剛過,皇帝又庚申日電詔直隸督署和兩江督署,以自制步槍成功,特賞金陵局調任天津局技師王樸蘭四品存借知府銜,戴單眼花翎,另從內帑賞銀八兩。這一消息很快就出現關內關外、大江南北的報紙上,為春闈的人氣添了一把熊熊大火。

    天下的讀書人到此都他娘的徹底醒悟過來了,讀經書真不如西學,讀書未必就比學「彫蟲小技」強!學工以致用,一樣可以得到朝廷的認可和重用。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