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247 【皇帝打了全彩】 文 / 過河老卒

    247

    西苑,紫光閣,這裡似乎已經成了光緒召見楊格的固定地點了。

    紫光閣外頗為闊落,原本就是可以走馬射箭的,如今略加改造,「好武」的皇帝就此處設了靶場,已有空閒就帶著侍衛們此演武。慢慢的,西苑的嬪妃、太監宮女們,以及西苑紅牆外的官眷姓們都習慣了由這裡傳出去的炮仗聲。

    一身明黃龍袍的皇帝打靶也得有講究,楊格一見就差點笑噴了,榮和、巴哲爾等人卻是面向皇帝時賠著笑或者板著臉裝嚴肅,面向楊格時卻一臉的無奈。皇帝端著槍呢,一個弄不好走個火或者聽到個壞消息怒,那槍口說不定就還有,皇帝打靶純粹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屁股下墊著椅子,椅面上加了繡花墊子,舒舒服服的坐著,前面是用木架子敷設了包裹著棉花的綢緞作為「胸牆」,那支槍也他娘的享了福,躺那麼個地方「砰砰」打響,卻老是打不出好成績來。

    虧得侍衛們機靈多了心眼子,每次安排報靶的弟兄都有準備,馬屁也是精心勾畫好的,徐徐向皇帝拍去。

    5實彈打第一軍的「米胸環靶」,第一次,皇帝打了三上靶,得了21環;第二次四上靶,28環;第三次四上靶32,第四次一打過,侍衛們就齊齊跪下山呼萬歲,為啥?全上靶了唄!就這麼著,皇帝的槍癮越來越大,近千餵下來,雖然打靶的姿勢過了一點,排場打了一點,可也用不著侍衛們「報假賬」,也能靶,偶爾還能打得50環的全全彩。

    「啪、啪、啪、啪、啪!」

    楊格眼瞅著光緒用88年式頻頻射擊,手法頗為熟練,心卻有些擔心爆膛,好不是每支槍都會爆膛,爆膛的槍一般都是槍,像光緒手打過千的老槍,膛線已經有了磨損,爆膛的幾率就低了。

    報靶的旗號來了,47環,這是實實的成績,現的侍衛們無需作假了。

    光緒咬咬牙,又開始裝填子彈,今兒不楊格面前打出全彩來就不罷手!裝好子彈,拉動槍栓推上膛,光緒偏頭向楊格道:「楊愛卿,你說朕御駕親征陝甘如何?」

    草,你那樣就能御駕親征吶?去一線當個步槍手都不夠格,如今的戰爭與以往完全不同,御駕親征頂個屁用?!腹誹著,楊格嘴上卻道:「待國本穩固之後,皇上要御駕親征陝甘也不是不可。」

    光緒有些喪氣,剛剛才聽楊某人說請調第三旅去陝甘的。第三旅是第一軍精銳的部隊之一,宋占標是虎將,有虎將前,御駕親征是輕鬆活兒,倒能見識一下當今的戰爭是怎麼個打法?看看為啥老將們都不行,只有楊格才能每戰必勝?與侍衛們廝混多了,槍法越來越好了,自覺神武的光緒心裡要不癢癢才有些怪事呢!但是,國本吶,這才是大事兒,得,等等再說!

    平心靜氣,平心靜氣。

    「啪、啪、啪、啪、啪!」

    「萬歲!」靶子那邊傳來呼聲,這邊的侍衛們紛紛跪下高呼「萬歲!「,楊格也知情識趣地趴伏地跟著起哄一陣。

    「楊愛卿,朕的槍法如何?」

    「回皇上,皇上槍法如神。」

    「來,你來打一靶。」

    「是!」起身立正後,楊格接過步槍,抓過子彈麻利的裝彈、上膛,一個前撲地,以左側姿匍匐,右手提槍一送,標準的射擊預備姿態成形,略一瞄準就扣動扳機,五子彈倏忽間打光。

    光緒早已經會看報靶的旗號了,讀出:「48!「

    嗯,滿足了,天下第一良將的槍法都不如皇帝啊!看來,御駕親征是遲早的事兒,總有一天,載湉能成就與太祖、太宗、聖祖一般的赫赫武功。

    「楊愛卿,軍官兵米射擊準頭如何啊?」

    「近一次實彈射擊成績匯總,五米靶,平均41環;五一五十米靶,平均33環。」

    光緒皺眉道:「如此槍法今後,能打贏倭鬼子嗎?」

    「軍子彈有限,第一軍算是配給優先的,全軍四萬將士,一年四次實彈射擊,每次十,消耗子彈160萬,目前天津局的子彈產量堪堪夠用。槍法乃是子彈喂出來的,將士們都是每天操練射擊卻是空膛瞄準,一年40子彈的定量使得每一次扣動扳機的機會都珍貴無比。第一軍如此,第二軍、第三軍的情況糟,目前第二軍、第三軍正待整編,整編過後還要擠佔第一軍的訓練彈藥消耗,拉平下來,三軍12萬將士,每人一年能打上二十就不錯了。如此,天津局還無法作戰略儲備。如果明年軍訓再加上錦州墾屯兵團,情況會糟糕。」

    楊格說著話,拉動槍機退出後一顆空彈殼,那黃澄澄的彈殼光緒的目光注視下翻滾著劃出一條弧線,落地上那一大堆彈殼之。

    皇帝玩樂子一般打了近千子彈才能全彩,官兵們要靠槍法戰場上拚命取勝,每年才40子彈的定量還要減少,面臨戰爭威脅的大清國竟然沒有子彈儲備?!那麼以後怎麼打仗呢?一打仗就得向洋人購買子彈,萬一是跟洋人交火呢?軍工,四大機器局的產量根本就不大,不夠!皇帝要想雪恥,要想有一支真正的強軍未來的戰爭打出威風來,那路還長著呢,得準備著吃苦頭,勒緊褲腰帶搞軍工,多生產子彈炮彈來訓練軍隊,來作為戰略儲備!

    楊格一席話,就令光緒生出了一連串的想法,看著地上的子彈殼,竟然有心疼起來,對御駕親征、打個全彩也是興味然。大清國窮啊,窮人是打不起仗的!大清國想要今後打勝仗,先就要富國強兵。

    示意楊格跟著自己進閣,光緒問道:「愛卿,朕當怎麼做才好?」

    「回皇上,當下有四件事需要急辦。只是」

    「但講無妨!」

    「其一,遴選天下可用之才。昭告天下海內外國人,以特科取士,分經濟、工用兩科,經濟者為擅長金融、工礦經營、鐵路建設、郵政通訊、洋通譯類人才;工用者為礦山、機械、鑄造、化工、棉紡、造船、電學、軍械之人才。開特科取士,優秀者授予進士及第,充任官職,以之謀劃經濟建設,以之充實軍工擴大產業,以之拓展型實業。同時,以開特科堵住天下士子們的嘴,讓他們看看朝廷不是要絕讀書人的路,而是要讀書人改變方向,少讀無用的經學,多多的學以致用。三年一次特科取代科舉,上行則下效,整個教育體系會因此而生改變,民間學西學者會迅速增加,西學學堂即便不用官辦,也可使得民間資金和賢達積極籌辦之。如此,朝廷只需集財力、物力和人才,辦好幾所如天津西學學堂、天津武備學堂、北洋水師學堂、南洋船政學堂以及籌辦央高等學堂即可。」

    光緒一直停罷科舉的壓力,眼巴巴的等著天津西學學堂辦成之後輸送人才,也希望各地督撫們舉辦西學學堂,甚至通過廷寄作出強令,可惜各地督撫們大多以舉辦人才欠缺為由拖著不辦,只有兩江、兩廣、兩湖有所行動。楊格的建言,無疑是打開了一道大門,一道令皇帝的思維從逼仄到闊大的大門,一道衝破守舊派阻力,消弭守舊派政治勢力的根本依仗的大門。這是政爭,也是富國強兵的必由之路。

    「愛卿吶。」光緒歎了一聲,看著楊格就是想不通,為何偏偏就是楊格能提出這樣的建議,其他人都不行呢?「朕照準!明日朝議就說道此事!說,還有三件事兒,朕有些迫不及待想聽你說呢。」

    「其二,統籌全國官辦工礦,成立專門官署管理礦產開、工業佈局、礦產品國際間交易事宜。」楊格提綱挈領的把昨晚對李鴻章的話又說了一遍,此時說乃是與皇帝通氣,達成明日朝堂之上的絕對壓倒性優勢。

    「准了。」

    「其三,請以內閣輔大臣李鴻章領隊王公重臣出洋考察,力爭與德人密切關係,並與俄人展開締約談判,稍緩俄人染指關外路權和強租旅順的行動。臣需要三年時間,三年之後工業見效、移民穩定、彈藥有備、三軍精銳,俄人想要強租旅順都得先掂量掂量。」

    光緒略一想,就明白了楊格尚未言道的一些妙處,倘若真如楊格如言行事,那麼皇帝的兩隻拳頭都硬實了。一隻拳頭曰軍隊;一隻拳頭曰政略。

    「其四,開源節流。」

    說了四個字之後,楊格閉嘴了,這事兒說起來簡單,要說到實質上卻很難,勢必會觸動皇家的、旗人的、現任官僚們的利益。目前朝廷是想開源,可開源那個「開」字得要錢?事實上,滿清國的朝廷就連開源的錢都拿不出來!這些錢從何而來,只能先節流!從牙縫,從貪墨擠出來為朝廷開源所用。其間,容易辦的是減少內帑儲備、皇家厲行節約為表率;其次為旗人例銀,旗人先應當從軍,因為拿著經制軍的軍餉和旗人例銀雙份的錢,卻沒有國防軍效力,完全是只拿銀子不辦差!京營八旗根本就是救無可救的爛攤子貨色,禁衛軍此基礎編練出來都是不堪一擊的。何況,沒有開源節流出來的銀子開辦軍工或者購買洋械,禁衛軍無槍可用,只能用火銃老抬桿。皇家、旗人動了,然後就是整個官僚體系的裁員、肅貪。

    三樁事兒,楊格都不能明說,讓皇帝自己個想去!反正,皇帝若辦這些事兒,就算掀起天大的波瀾,第一軍都堅決地站皇帝背後,哦,不,是身前。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