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225 【看得見摸不著】 文 / 過河老卒

    225

    遼東、遼南連續三年的澇災和兩年的兵災,鞍山以南、摩天嶺以東地區清日兩軍停火前都沒有播種,全部撂荒,到得秋天就是顆粒無收。

    大量的滿、漢、朝鮮族人和參與團練打過倭鬼子的青壯年,有徐慶璋離任赴寧夏之後留下的鎮東軍五千多人無望改編,紛紛參加築堤、修路,後大部分乾脆直接轉化為本溪廟爾溝露天鐵礦、焦煤礦和撫西千台山露天煤礦的工人,開始拿興—西門子礦冶聯合公司的薪水。

    一天兩錢銀子,看似比之當兵一天一錢銀子好了一倍,卻沒有免費的吃穿,只能寄希望於公司開辦的夜校和職業學校早開課,通過結業考核者能加一倍工資呢!一個月12兩銀子,也就是16塊戶部銅元局鑄的光緒龍洋,放整個大清國都算不錯的收入,養家餬口沒問題,干個幾年還能娶上媳婦兒,過上滋潤的日子。

    煤、鐵兩礦勞動力容量有限,多的人參加了工業區的基礎建設,加固渾河、鞍山河的堤壩、平整場地、挖掘排水溝渠和建築屋基,修築碼頭和鞍山站到工業區的土路活路多著哩,只要不懶惰,肯賣力就能餬口活命。收入雖比不上礦山,少每天也能掙到一錢三銀子。

    老姓沒閒著,軍隊沒閒著。

    第一師和列入第三軍待編製序列的張錫鑾定邊軍、壽山留下的鎮邊軍一部及尚未完全消化的盛字練軍大部都上了河堤,或者待開墾地區開挖排水溝渠,拔除蘆葦雜樹,低窪處圍堰造田;或者進入延山、段祺瑞負責的教導總隊第二期集訓,今後有望成為第一軍、第三軍的軍士甚至軍官。

    曹翰帶著第一師司令部人員經秦皇島等船到營口,重回甘泉堡的第二天,機要參謀鄺孫謀也帶著沈赫哲、約瑟夫、鄺炳光從營口登陸到達鞍山站。榆關前所的鎮台衙門,只留伍光鑒守著幾乎是空殼的鎮台衙門編寫教科書和負責移民的編組、護送。

    幕僚到齊,諸事鋪開,楊格眼瞅著朝廷裡似乎沒問罪的風聲了,又看到距離夏歷八月十五秋節越來越近,移民實邊和開辦工業的事務也告一段落,乃於七月二十日鞍山站召集職幕僚會議。

    會場的佈局是幾排椅子圍合成一個半月形,充分體現出「防勇出身、大字不識的幫辦盛京洋務」對職幕僚們的尊重之意。楊格早早坐自己的位置上,看著三三兩兩的幕僚們進入會場,就好像看到一爐爐火紅的鐵水,一枚枚倒立著的木柄手榴彈,一挺挺瓦藍瓦藍的重機槍,一門門迫擊炮以及一條條嶄的、符合國士兵需要的步槍一般。

    手榴彈,需要高穩的爆**以確保不被子彈、彈片擊時殉爆,當前執行的步兵戰術條令,步兵野戰進攻時單兵之間距離兩米到三米,以便快速反應形成排槍火力。一旦手榴彈殉爆,至少會造成三到四名弟兄的傷亡。步兵野戰隊形進一步疏散,需要再裝填速快的直立式彈倉步槍出現,目前第一師裝備德造88年式步槍的部分連隊可以實現;如果敵方和己方再廣泛裝備重機槍的話,步兵進攻隊形的單兵間距還將進一步拉到7米左右。

    目前從西洋列強手進口的苦味酸、苦味酸銨和高氮雙基棉藥都不符合手榴彈爆**裝填的技、戰術要求,低氮雙基棉藥以逐層燃燒性能為主,爆轟強不夠,只適合用作槍彈射藥。

    楊格覺得,手榴彈裝藥起碼要工業區成型,有大量煤焦油產生而提取出甲苯以後,才可以考慮採用三段硝化法制取三硝基甲苯,再加上石蠟、凡士林等添加劑提高穩之後,方能用於手榴彈爆**裝填。至於用黑火藥充作手榴彈爆**,嚇人的作用大於殺傷作用,有不如無!

    當然,還有比三硝基甲苯適合的手榴彈裝藥選擇,滿清國還有大量流民吃不飽的條件下,搞硝化澱粉**實有違天和。

    手榴彈裝藥的選擇限制同時也是迫擊炮彈裝藥的限制,楊格可不想出現那種炮彈未出膛、引信未作用就炸開的狀況。

    馬克沁式重機槍海城保衛戰出了力,卻也表現出不夠完善的地方。重量過大是其一;金陵廠工藝落後,製作粗糙導致的機件故障多是其二;黑火藥子彈威力不足,復進、裝彈機構後坐不到位是其三;故障拆卸和排除的時間過長是其四;缺乏靈活的高低、方向調節機構及參數標尺刻是其五;沒有遠射觀瞄器材配置是其。大弱點嚴重妨礙了重機槍的大規模裝備運用,亟待鞍山工業區投產後提供高質量而輕便的配件、優質的鎢錳合金重型槍管、國產化適合配比的巴裡斯特型或者柯達型雙基棉藥。

    理想的武器裝備似乎看得見,卻因為條件限制而摸不著,這種感覺非常苦惱,也充滿了希望,特別是楊格看到一個個人才就座的時候,覺不久的將來,一切都會有的!

    坐左第一位的是唐紹儀,他即將離開遼東去朝鮮擔任不遞交國書的總領事,不過,這位總領事暫時無需去竭力伸張前任宗主國對朝鮮的特權,而是力挑動俄國人和日本人對朝鮮下手。

    右第一位是勘探隊的陳國華,這位學識淵博的旅歐歸國人才帶領開平礦務局的技術人員找到廟爾溝鐵礦,冶金學方面頗有研究,是興—西門子礦冶聯合公司的方席技師,也是工業區佈局的設計者之一。

    剛剛來到鞍山的沈赫哲、鄺炳光、約瑟夫格勞德等人坐楊格的對面,距離稍微有些遠,卻不妨礙楊格對他們點頭微笑。

    人按時到齊,楊格起身立正,開門見山道:「諸位,召集大家來碰個頭,開個會,乃是出於我個人即將離開遼東一段時間,各方面工作不能就此停頓的考慮。礦冶聯合公司悄悄的開張了,工業區、礦山的建設是緊鑼密鼓,煤礦下月就開始儲煤,鐵礦十月以前就能生產,鋼鐵廠可望明年月間出第一爐鋼水。前景美好,卻需要我們付出極大的努力!本來,移民實邊的第一個屯墾團即將產出稻穀,鋼鐵廠即將奠基的此時,我不應該離開,也捨不得離開,想把喜事放到鞍山或者奉天辦理,以便得到諸位和第一師官兵們,移民們的祝福。有的事,身不由己,只能請諸位多多擔待一些了。下面,我宣佈工業區管理委員及各廠籌辦委員名單。」

    客人身份的唐紹儀起身抱拳道:「楊大人,恭喜。」

    眾人紛紛起身道賀,楊格只得頻頻點頭,鬧騰了好一陣子才擺手示意眾人就座。

    「工業區總辦委員,曹翰,墨芳兄熟悉遼東地理人情,宋祝帥的第二軍和依帥的第三軍頗有人緣,前番辦理營務處和移民護送、安置事務表現出不錯的統籌能力。委員張素清、陳國華、廖穆洲,張委員盛京將軍衙門辦差多年,此前隨依帥黑龍江與俄人交涉邊界糾紛,經驗豐富;陳委員乃是冶金行家,對碳素鋼、合金鋼冶煉頗有研究,主要負責鋼鐵廠、鐵合金廠核心技術業務,諸位當好生配合;廖委員直隸津海關道協助盛道台多年,經手賬目清清楚楚,負責屯墾錢莊的基礎上籌辦興銀行,為工業區提供金融保障。」

    草台班子需要一一介紹清楚,讓來自軍隊、盛京將軍衙門、北洋各產業和零散來投的人才之間有個認識,今後辦事至少能摸著門路,以免耽誤了大事。

    「鋼鐵廠籌辦委員,約瑟夫格勞德。」

    鄺孫謀一旁使勁兒的捅了一下牛高馬大、滿頭金的格勞德一下,聽不懂別人說話,感覺有些無聊的洋鬼子這才反應過來,急忙起身向四周的人頻頻鞠躬,看起來倒學了幾分日本人多禮多到令人煩的味道。

    「鋼鐵廠籌辦副委員,李維格。」

    李維格緩緩起身,略略作禮後又入座。他是原本要去漢口鐵廠任職的,卻得了李光久的信,乃匆匆北上投入「常勝將軍」帳下效力,如今也算是獨當一面的人物了。洋鬼子終究是洋鬼子,能當主任委員,乃是楊格要吸引多的德國人或者美國人才進入,五千兩的高薪啊,除了技術方面能有收穫之外,哪能不想點別的好處呢?實際上,鋼鐵廠真正的負責人還是李維格。

    「千台山煤礦主辦委員,吳永江。」

    開平煤礦調來的吳永江起身微笑頷,頗有讀書人的謙遜氣質。

    「廟爾溝鐵礦主辦委員,錢良佐;工業區建設委員,繆常;鑄造廠籌辦委員,董致忠;蒸汽動力廠籌辦委員,王應炎;機械廠籌辦委員,何流;鹽酸廠籌辦委員,鄧愷之;硫酸廠籌辦委員,鍾循;硝酸廠籌辦委員」

    緩緩讀過名單,名單上的人選一個個起身致禮。楊格也有幾分病急亂投醫,對名單上近一半的人不太瞭解,只看過伍光鑒來的信函說明。如今,工業區的攤子鋪得這麼大,他能找著大概相關的人主持籌辦事務就算不錯了!刮整個大清國一遍,可用於興辦工業體系的人才少之又少,大多分佈各機器局和南方擔當骨幹,一旦抽調,人家的機器局就要停擺,哪肯放人呢?

    先用著,不合用再換人,實不行就請洋人來辦唄!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