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鐘聲悠悠,磬音裊裊,香火氣息隔著偌大的花園子,從賢良寺的北院飄到西跨院。所謂跨院,乃是打破國傳統的軸線建築格局,以西院一隅延伸到軸線上,形成、西兩院合為一體,為整個建築群的心。原本的王府不是這個格局,自從圍牆隔出寺院之後才造就出「西跨院」為心的局面。
大學士,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以及隨員們佔據了賢良寺西跨院,還此設了電報房,以便隨時與各方聯絡。實際上,賦閒的李堂並未閒著,雖然回任直督已然無望,可北洋的重要事務都要得到恩相大人的點頭才能推動。否則,即便是皇命難違被迫而行,大多也是磨洋工,出工不出力。
皇帝轉來楊格的奏折,要求海軍出力運輸移民,那,朝廷得給海軍銀子啊,燒煤要錢買,艦船維護也要銀子,海軍本就是燒銀子的,沒銀子開不動艦船。各省督撫前年報效老佛爺的萬壽金沒使完,以海軍經費的名義分別存洋人的銀行裡,總數有兩多萬兩。這錢,李鴻章得「替老佛爺」看牢了,輕易不會動用。
所謂「輕易」,顯然沒有把楊格的要求包括內。
榆關急電,楊格要銀子支應移民實邊。好,支!李堂雖然不任上了,可淮軍、北洋的勢力卻藉著移民實邊從直隸延伸到了盛京,移民們扎根關外,第一軍、淮軍的後備軍也就扎根關外。對此,李鴻章看得很清楚,不就是銀子嘛?給,痛快的給!啥叫痛快呢?要二十萬兩,給三十萬兩,這才叫痛快!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楊格被太后老佛爺卡脖子?
「恩相,伍光鑒大人求見。」
端坐涼亭之內的李鴻章回頭,向前來通稟的李逢春道:「噢,是昭庡來了?快請,就這裡見。」
「輒。」
李鴻章撚鬚看著李逢春匆匆離去,心又斟酌了一回召見伍光鑒時的說辭。對楊格的支持就是今後回任直督的保證,但是,支持不是只講付出,還得做到可以把控。幾個月時間來,堂大人與視為淮系衣缽傳人的楊格還未曾謀面,雖然楊格的電每每以「職」、「卑職」、「職部」自稱,卻不能有一丁點的大意。
一個人的地位升高到一定的地步,就會對主人的地位產生威脅。楊格與李鴻章之間的關係即是如此。
支持楊格移民實邊擴大北洋力量是一回事,移民實邊的具體執行,特別是洋務辦理的過程,老堂必須把軍隊的命脈——財源抓手裡。此基礎上,銀子,有的是!人才,老堂夾袋裡多的是!伍光鑒就是其一位。
時年二十八歲的伍光鑒李鴻章眼裡是年輕一輩的才幹之士,是其一手培養出來的式人才。廣東會人,十五歲考入北洋水師學堂,名列第一。學成後派往英國格林威治海軍大學,後轉倫敦大學,學習數學、格致和西方學。光緒十八年學成回國,現任北洋水師學堂助教。
楊格要用海軍運輸船送移民,那麼至少要確保營口和錦西能夠停靠運輸船,因為海上駁載人員的風險極大,一個浪頭打來就會鬧出人命。故而,整理港口是當務之急。
伍光鑒的使命不僅僅是率領一班人才去整理港口,楊格和張翼要開本溪湖的煤礦,得有人;楊格要開銀行,得有人;楊格要大凌河口一帶辦鹽場,得有人;楊格要辦報紙開學堂,得有人;楊格要老堂的夾袋裡都能使出人去,甚至連氣憤朝廷不過的嗣子李經方也可以從上海攆到榆關去。
實際上,李鴻章是需要楊格朝廷和關外地方出面,北洋眾人才去實幹,幹出成績了,楊格得面子,老堂得裡子。楊格只需把軍隊整理好,訓練好,坐穩他的位置就得啦!
「卑職參見堂大人。」伍光鑒涼亭外行了廷參大禮,李鴻章擺手示意,微笑道:「昭庡啊,快進來,外面日頭毒,進來喝杯涼茶,咱們說說話。」
伍光鑒乖乖的進了亭子,側坐李鴻章對面,只見恩相面前是熱茶,自己面前卻是涼茶。嗯,恩相知道五月的京城日頭毒,匆匆應召而來的屬下又熱又渴;恩相老了,卻不能喝涼茶了。
喝了一口涼意、香味沁人心脾的涼茶後,伍光鑒恭敬的欠身道:「有何吩咐請恩相示下。」
「昭庡啊,先歇一歇,聽老夫說一說話。」李鴻章臉上帶著笑意,並沒有半分賦閒的鬱悶之色,反倒比以往顯得神采奕奕起來。「移民實邊,開盛京,乃是大清當下之國策,武毅先鋒軍統領楊格會辦其事,實則乃是主持之人。楊格疊次電報過來,移民實邊,開辦洋務,資金、人才、經驗俱都欠缺,急需支持,故而,老夫擬由你出任榆關總鎮營務處幫辦,率一般幹才前往榆關相助於楊格。只是,榆關乃至關外不比直隸、山東這般繁華,乃是荒涼之地。是否願意出關辦理差事,還想問問你個人的意見。」
伍光鑒想了想,躬身說:「恩相,卑職聽聞盛大人正天津籌辦西學學堂,本想請恩相準允去協辦此事。關外也不知移民實邊能否成功?」
年輕人有顧慮吶!
略通大清國政治的人都不太看好移民實邊,都將這樁子利國利民的事兒看做是帝、後爭權的產物。兩股大勢力的彼此廝殺糾纏,移民實邊是舉步維艱,走得跌跌撞撞。關內各省州縣捏著報備遲遲不交、戶部侍郎綿桓以夏解未至、籌措賠款尚且不足為由,拒絕調撥銀子給盛京將軍衙門,轉付給榆關、錦州兩處要害。皇帝要調兵船,太后暗示李某人借口推托,李某人也想藉機敲打皇帝一下,拖著不辦。
試想,與移民實邊主導者楊格有互相依存關係,甚至是衣缽傳承關係的李堂尚且如此,誰敢看好移民實邊呢?
「你們多多襄助,移民實邊自然能成。派你去,就是要勘察錦西、營口水道,興建運輸船靠泊碼頭的。楊格所為的移民實邊,正是老夫要暗大力協助的定國之大計。昭庡啊,你無需多慮,出關赴任,前程光明吶!你看看跟隨楊格征戰的那些年輕人,如今副將、參將、游擊一大把,他們的年紀啊,大多比你還小三兩歲。他們的學識呢?比你差得多咧。老夫請你去榆關幫辦營務,就是要當好楊格的諸葛亮啊。」
諸葛亮?!楊格是劉禪?!恩相的這個比喻有些不對頭。
略微往深處一想,伍光鑒明白了,恩相此次是當真重用自己呢!有些話不能說得太明白,即便是僅有二人的涼亭裡。伍光鑒看來,自己就是從學識出給楊格以參佐決策,其他的事兒自有他人去辦,他們身負的使命如何?自己不能打聽也無需理會。
「卑職願往。」
「好,好,今晚就賢良寺住下,明日會齊京城所選之才前往天津,再匯合北洋衙署挑選之幹才,出關去!」
「輒!卑職告退。」退出涼亭,伍光鑒突然想起一事,又向前走了兩步,打千稟報:「恩相,方才經過督辦軍務處時,看到袁道台從內裡出來。」
「知道了,你去,好生休息,明日還要趕路。」李鴻章神色如常,楊格的電報裡已經說過袁世凱進京的事兒,但是袁某人遲遲沒有賢良寺出現,哼哼那督辦軍務處裡,除了鬼子就只有榮祿,其他人,犯得著袁某人去拜見嗎?看來,袁世凱不是準備投效皇帝就是投效老佛爺,準備與淮系劃清界限了。
督辦軍務處,哈哈,這個戰時機構變成常設機構,還靠近楊格宅子的南河沿胡同口堂而皇之的設了衙門,真以為能倣傚德意志帝國成什麼「大清帝國國防軍參謀總部」?那楊格第一軍搞出軍令部來作甚?!鬼子鬼則鬼矣,惜乎對軍事知之甚少,對西洋各國的國防體制也知之甚少,渾然不知被楊格使了個障眼法啊!
袁某人野心勃勃,放著聶士成舉薦的第一軍司令部軍政部總監不當,巴巴的跑回京師來走門路,這回算是投錯門了!
京師裡眼線眾多的李鴻章很清楚,袁世凱踏進督辦軍務處大門之前,還去過翁堂府邸,卻被李某人的老政敵翁同和當做「奸細」,毫不客氣的攆了出去。這種小人,活該背時吶!
「恩相,花翎提督漢納根大人來了。」
隨著李逢春的稟報,李鴻章的副官漢納根已經大步流星的走到涼亭邊,略一立正敬禮就步入涼亭,又轉為鞠半躬再行一禮,順著李鴻章的手勢坐下。
「堂大人,鄙人剛剛從督辦軍務處得到消息,朝廷決定統一各機器局所造武器制式,以88年式步槍和子彈為標準,這是一單大買賣。各機器局要採辦七口徑之制槍機器和無煙火藥原材料,其硝酸、銅皮諸項,若按照大清國整編軍隊三十萬,常年備彈三萬萬計算,需求量驚人吶!「
「這事兒成不了。」漢納根興致勃勃的一番算賬,換來的卻是兜頭一盆涼水。
李鴻章心裡有算計,楊格給恩相的電呈與給督辦軍務處的電呈不同。也不能說是不同,而是楊格所言和奕訢所期望的辦成統一制式槍械的時限和佳時間有所差異。奕訢巴不得立即就辦成,如此,朝廷就卡住各地督撫的脖子,整編軍隊就輕而易舉了。可是,鬼子沒有算清楚賬,各機器局要改變槍械制式需要換機器的銀子少千萬兩之數,朝廷拿的出來嗎?
楊格的看法是以北洋機器局為主,隨著移民實邊的進逐步擴大軍工產能,鞍山、本溪的煤鐵資源開成功,提供原材料的基礎之上,再選定相宜的步槍制式,以絕對的產能優勢壓倒別的機器局,然後以第一軍和今後整編各軍採購天津局,而使得別的機器局沒了軍隊採購或者朝廷、地方財政支持。此時,就是天津局出手兼併各地機器局的良機,也是統一軍械制式之佳時機。
按照楊格的估計,應該是五年之內完成此事。
年輕人,能有楊格這般大局觀和操控能力者,不多!目前而言,老堂也是僅見一個——楊格。
衣缽傳人,雖然要防他「功高震主」,也要慢慢放權讓他決策層面上主導北洋,這個矛盾,老堂自覺能夠協調,能夠操控。別人嘛,做不來的!此時跟漢納根也說不明白,還是讓他去一趟榆關好了。
「大尉,此時老夫做不了主,你去榆關與楊致之商議著辦理即可。」
漢納根有些不然,對老堂既用又防的手段,他很清楚,也因此並不認為花翎總兵楊格足以與花翎提督漢納根對話。
「老大人一句話就行了,何須與楊格商議?」
「胡燏棻的定武軍都歸楊格了,他一句話,軍事方面的事兒朝廷多半是會答應的。統一軍械制式,正是楊格提議的。反倒是老夫,如今皇帝身邊都是老夫的政敵,老夫貿然出面去說,楊格會很為難。大尉,你應該明白其竅要的。」
漢納根對楊格實有幾分敵意。正是楊格讓編練十萬軍的計劃泡了湯,又是楊格把定武軍接受了、混編了,而今,又是楊格主持著大清**制改良的事兒,咄咄逼人吶,讓漢納根大清國皇帝、老佛爺和李堂眼裡,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有著被邊緣化的跡象。
大清國陸軍的裝備即將從黑火藥時代全面邁向無煙藥時代,對商人漢納根來說,是一個大財的良機!只要給楊格足夠的好處,打消大清國自行大規模製造無煙藥的想法,漢納根就能從軍火商和大清朝廷之間,得到大筆大筆的銀兩進項。嗯算啦,看可愛的銀子面上,花翎提督就屈尊走一趟榆關,拜會二品總兵閣下!
漢納根告辭離去,李鴻章看著副官的背影,不由自主的把這個德**官與楊格加以比較,越比較,他越覺得還是楊格要可靠得多,有能耐的多。
!#